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中考经验分享: 力气用对了地方, 他们把自家普娃"送"入了省重点!

王有猷 大水萝卜 小花生网 2024-05-03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中考分流”这四个字很敏感。

国家教育政策好像是在减轻小学初中的学习、考试压力。如果小升初变轻松了,中考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一道门槛。

怎么让孩子顺利迈过“中考关”,感觉比较让人“揪心”。

担心也没用,不如看看那些顺利过关中考的小孩,都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两个“成功案例”。

今年,咱们社区里就有两位花友 @王有猷 @大水萝卜成功带娃上岸。她们的孩子都考上了江苏省重点高中,恭喜!

江苏可是“考试大省”,学霸云集。今年中考刷屏的张心妍同学,就是来自江苏!

今年江苏淮安中考一共考12门,张心妍8门科目拿到满分,总分757(总分770)。而且,三年来她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

咱们两位江苏小学霸的妈妈,和我们分享了她们家的“通关锦囊”。

花友@王有猷家是男孩,作为编程特长生,属于特招。但他的成绩也非常好,考了全区第5,数学149,历史、化学满分。他的中考秘籍是:保持特长优势、拉高短板、养成好习惯


花友@大水萝卜家是闺女,她考进了全市前200名,进了当地有名的重点高中,而且是最好的班。她的学习策略是:重视阅读,抓牢基础,自律自主


两位妈妈都很谦虚,反复强调自家孩子都是普通小孩,仅仅是用对了方法、长期坚持适度努力而已。

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两位花友的做法,也许没法完全复制。但通篇看下来,你会发现她们的经验实用性强还是蛮强的,尤其是两个孩子的中考成功源于从小到大各方面漫长的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对于还没有面临孩子中考挑战的家长也有参考价值。

就像@王有猷所说:

“中考不是五十米短跑,也不是一千米长跑,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


两位妈妈非常热心,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份攻略,今天一起送上,篇幅比较长。建议看完后做个收藏,以后没准有用哦!

下文整理自花友@王有猷在小花生写作计划中的分享,感谢。


1份攻略

@王有猷

我家中考通关"三法宝":

有特长、补短板、好习惯


本年度,我家的最大事件就是我们的中考。


我们的中考不是五十米短跑,也不是一千米长跑,而是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家娃是以信奥特长生的身份参与了特长生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所以我们整个初三下学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考试中度过:


三月份音乐美术考试、四月中旬体育考试、四月底英语口语听力考试、五月份一模和二模、五月上旬自主招生考试,以及紧跟着端午节来到的为期两天半的“终极决战”。


中考听力考试,图片源自网络

 

在这个过程中,我家小子经受住了每一次考验。


最终,以全区并列第五,公办校第一录取了本地的重点高中。其中,数学149分,只差1分满分,而化学和历史都拿到了满分。


我想记录一下娃的中考这段独特的经历。其实娃本身是不完美的,是有很多缺点和毛病的。


比如他文科天赋欠缺,但这次历史是满分,语文也考到了初中生涯最高分,对他而言,真的不容易。


这里面的客观因素是,他逻辑思维能力是强的,所以他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备考中去。也就是,在各科均衡的基础上,既要保持优势,又要拉高短板。


花友@王有猷孩子考入的重点中学


1. 娃有信奥特长,

优势不止在升学…

 

我家娃,是作为编程特长生,被提前录取到了本地重点高中。他的编程技能是在信奥比赛中培养出来的。


信奥是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一样,并列为国际五大奥林匹克竞赛项目获奖会有保送或者降分的升学优惠政策。

部分高校关于信奥特长生的优惠政策。

NOI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其中有一项叫NOIP(后改为CSP-J/S赛事),也就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花友@王有猷孩子参加的就是这一项比赛。


作为一名小学的信奥教练,我因为工作需要,要带一些孩子去参加比赛,而带他最方便。所以在娃小时候,我就教他学起了信奥,带着他一块儿去参赛。


娃初一的时候,获得了全市初中生创意编程竞赛的一等奖。后来从区赛战斗到省赛,一路成长,最后在省赛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9年获得了省赛入门级的一等奖。


学信奥,如果只以升学为目的,太冒险了


如果放在以前,五大学科竞赛确实可能是升学捷径,但是现在,绝对不是。如今的五大学科竞赛,至少要先进入省队,然后在全国比赛获奖才会有高考的保送资格,而进省队就已经非常难了。


2021年,部分地区信奥竞赛省队录取人数汇总,其中江苏录取了21人。


而且,关于特长生、保送等等的政策变化太快了。比如,我们所在的地区关于信奥特长生的政策就一直在变,假如我家娃早了一年中考,本地甚至都没有信奥中考特长生这项政策。


所以,参加信奥竞赛对我家娃来说,重要的不是升学,而是在其他方面的历练。


信奥学得好,数学成绩大概率好


除了信奥特长以外,单从成绩上来说,他也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数学方面。因为信奥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信奥其实就是在计算机上做比较难的数学题,而且这些题是要建模的,本质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计算从1加到100,用计算机处理,当然可以一个个加,然而,这样的话,会更费时、更复杂。所以,利用数学原理或公式的方法,往往都是信奥题的最佳做法。

 

这样大量训练下来,对数学方面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2019年,娃获得的区级数学竞赛奖状。


作为信奥教练,我自己亲自带过、见过或听说过的很多信奥特长生,他们都是课内的学霸,也都有很好的数学成绩。比如,我家娃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这次中考的数学成绩是149分,只差1分满分。


丰富的竞赛经历,让娃大考小考都不慌


因为学习信奥,我家娃参加了很多竞赛。


参加的比赛和活动多了之后,孩子在学校大型考试中,比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一模二模,甚至中考,就不会慌,能够稳定发挥。

 


比如,很多孩子在做数学压轴题的时候根本思考不过来,脑子不够用。而信奥选手对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会想着尽量多拿分,运气好的时候,拿着拿着,就接近全分,甚至满分了。


所以信奥选手的学科成绩往往都不错。


比如,我家娃上的重点高中,今年特长生录取了4人,其中有3个都是信奥特长生,而且全部都是高分录取。


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娃涨了见识


信奥比赛,往往都在省会城市的大学或重点高中举行,对娃长见识很有好处。比如江苏的比赛,每年都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



我之前带过很多农村的孩子参加比赛。一开始,我想的是,这么弱,又得不到大奖,去了干嘛?


后来,当我和孩子们一起身处高校的时候,我明白了:长见识,这就是带他们出来的意义。


比如,我家娃初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信奥夏令营。他亲耳听到一起参加夏令营的初三学霸在讨论高中数学题,亲眼见识到同宿舍的高二学霸,早上五点就起床背四六级英语单词。


他突然意识到,这才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这种亲眼见证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后来他也开始主动地、自发地大量学习。


再说个小事,之前去南航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们还去了很有名的南航食堂,孩子们都很高兴。


南航食堂的照片。


这种高校参观经历,可能就会在他们心里埋下理想的种子。


所以,一个奖,真不能改变人生。然而,一次见识,真可能改变人生。


2. 语文是弱势,但摸清门道,

也能带娃出奇制胜


我家娃的文科是短板,理解文科试卷上的各种言外之意和约定俗成对他来说是有点困难的。语文是他的弱项,但这次考了初中生涯最高分。主要是因为突破了作文难关,把握了语文考试的解题思路。


第一次大考娃的作文就没及格,原来是没摸清“门道”…


作文一直是我家娃“老大难”的问题。


在初中前,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在作文上:从低年级的时候,手把手带着写作文;到后来小学高年级,每周出一篇作文小题……


娃小学时练习的作文


然而,初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给了我“当头一棒”——娃的作文竟然没有及格。


看来,还是得摸清楚初中应试作文的门道。


我使劲浑身解数,抱了一位初中语文特级教师的大腿。他的指导简直醍醐灌顶,让我们搞明白了初中作文的一些基本的应试逻辑。


他的观点是:应试作文不是文学创作,而是学生为阅卷老师容,搞清楚当地老师的品位很重要,孤芳自赏或品位独特都要不得。


所以在这之后,我家对娃的作文水准要求,就会按照应试作文的要求来。


2021江苏泰州中考作文考题


我研究了大量资料,发现初中作文和小学作文的差别很大。


小学作文,基本上没什么要求,只要文字通顺,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行。但是到了初中,主要是记叙文的形式,偶尔会加一些议论文。


所以,相比小学作文,初中作文有很强的模式化,对凤头和文末的升华主题有比较高的要求。


比如,我们娃的语文老师说过,一篇好作文要有“人、景、事、情”四要素,因为这原本就是小说的四要素,所以在写文章时也可以按照这四个要素写。


记叙文“人、景、事、情”四要素的应用,图片源自网络


明白了这些原理后,娃之后写作就能贴合应试作文的要求,重视作文结构的搭建,注意开头结尾的写作。


平时常积累、肚里有存货,才能从容应对作文考试…


初三这一年的作文,每写一篇我们都会整理成电子版,方便反复修改


娃每次都会按时修改并交给老师看,尽量按要求修改每篇作文到老师满意为止。


在每次修改之后,保存下来的电子版,之后也会经常拿出来复习,变成之后写作的素材。这些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之后写作就能直接应用


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高考状元们在考后依然能记得自己的作文并发表,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根本就是平时就反复准备过了,在考场上只是把曾经准备好的素材略做修改。


图片源自网络


逆袭还得出奇招,我们用高中语文闯过中考语文关……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娃的作文虽然有所提升,但整体语文成绩依然还在“拖后腿”。


怎么在最后一年逆袭?这是个难题,必须下猛药,出奇招,死马当做活马医。


当时我没发现有特别好的初中语文网课,正好,遇上了和我一样为语文头痛的信奥少年的爹妈们,我们决定,一块试试高中语文网课。


语文是一门神奇的学科,表面上依托于课本,实际上独立于课本的存在。就算娃还没有上高中,也丝毫不影响学习高中语文网课。


于是,从初二暑假开始,娃开始听着高中语文课,做着中考原题。


当时参考的“高中网课良心推荐指南”。


相较于初中语文来说,高中语文教学的好处在于会讲事物的本质原理。然后,我们再用学会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中考的标准(参考)答案


因为对于像语文、历史这类文科项目,研究标准答案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会带着娃一块研究,答案到底是怎么来的,背后的原理或规则是什么。最终,力争把答案和标准答案写得一模一样。


就这样听了一年高中语文课程后,娃的成绩确实有进步。


最终,中考成绩出来,语文的分数比全区的语文第一名只少了5分,虽然考得不算顶尖,但绝对不算差。130+的分数,至少不是拖后腿的存在了。


当时和我一块尝试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其他爹妈们,他们的孩子中也有出成果的。


比如,有个今年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孩子,虽然才高一,但参加了高考,最终语文成绩也不错,考了110多分……


因为是“少年班”,所以招收的孩子有年龄、年级上的限制


3. 要想中考取得好成绩,

平时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娃这次中考的历史和化学都得了满分,而这两科比较考验积累。因此,在这一类科目的学习方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好笔记、错题整理。把握基础,知识点记牢、记准;吸取教训,错过就不会再错。


做笔记和整理的关键,在于“分门别类”


我家娃经常用多种颜色的笔,记录不同知识点。他的历史作业上,一般会有三种颜色的记录:


写作业的时候是蓝黑色的钢笔笔迹;不会或记不清的知识点,在检索资料后,以黑色水笔的笔迹呈现;而在对答案或老师讲解后的订正,则以红色的笔迹呈现。

 


一开始的大多数时候都如上图所示:“万里江山一片红”。临近中考的时候,红色的笔迹就越来越少了,越来越让人感觉到“稳了”。


而他的化学笔记上,甚至有超过五种颜色的记录:


画图用铅笔;蓝黑钢笔负责了大部分的书写工作;黑色水笔上镜机会也比较多;蓝色水笔用来标注一些小重点;重中之重的工作当然是红色水笔来大写加粗! 

 


通过这种方法,平时翻阅笔记时,往往会觉得一目了然,也能快速找出重点知识。


除了笔记,娃还会做整理本。


他有一个文件包,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单门独院”,里面又细分了不同类型的文件。比如历史,就分了作业和试卷、知识点讲义、待处理内容这三个板块。



整理好的笔记和错题,都要定期复盘,雷打不动


有了这些笔记、材料,剩下的就是复盘了。每到周末晚上,娃的第一件事就是复盘本周笔记。


本周笔记复盘完毕后,就开始复盘文件包里的各科材料。


娃会把各科试卷、讲义、错题等,统统从文件包里取出来,摆好,一份一份地过,理解吸收知识点。


有些即使是已经懂得不能再懂的错题,他也会在心里把此类题型整理归纳总结一番,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处理完的讲义,重要的就分门别类收纳在文件包里,价值不大的就当场断舍离。一切盘点完毕后,才是写周末作业。


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是成为学霸的必经之路


除了整理、复盘,我家娃还有一个学习上的好习惯——提问。有问题,积极提问,要么问老师,要么问家长,要么查资料。


其实通过自己的观察,我发现,学霸们就是爱问问题


比如我们目前在上的学校网课,上课的系统是一节课45分钟,45分钟下课后,还可以师生交流一下。经常在下课后,还有好几个孩子,抓着老师不放,各种提问,一直问到下课20分钟后系统强制性退出。而这几个提问的孩子全部都是学校强化班的孩子。

 

图片源自网络


而我家娃在初中时也会经常提问。他初三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上学校组织的数学强化课,课上只有他一个人提问,每次都是这样。结果,中考,他就是学校数学最高分。


整理复盘、积极提问,就是凭着这样长久以来的坚持,娃才有了如今的收获。就跟小孩攒钢镚儿似的,一块钱、一块钱,最终攒出了自己的一份小财富。


其实我家娃,不聪明,也不天赋异禀,只是合理规划,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现在进入高中,这个成绩基本上已经归零了,已经在新的起跑线出发了。我们会有新的机遇,也会克服新的困难。


下文整理自花友@大水萝卜在小花生写作计划中的分享,感谢。


2份攻略

@大水萝卜

我家的中考通关秘笈:
重阅读、抓基础、靠自律

2021年9月开学,娃就是高中生了。这个夏天她一路冲冲冲,真是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

先是喜提中考“屏蔽生”(全市前200名,因为成绩太好查询系统不显示具体名次)进了重点高中。后来分班考,她凭借中考和分班考的高分,还有出色的面试表现,冲进了学校最好的班

我们是三口之家,我和队友在大学里面工作,队友是搞科研的,我不教书也不搞科研。

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我家娃上的都不是名校,而在学科方面,我们其实也无力辅导,全靠孩子自己。

平时没上学科补习班、也不买题刷题,可以说娃是全程“自鸡”,有了今天的成绩。

娃在伏案学习

1. 中英文大量阅读,
让考试游刃有余


在娃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要给她读书了。


因为我坚信“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所以现在每天的学习任务中,娃都会把时间固定分配给中文和英文阅读。


从小到大,我们在阅读上投入了很多心思。


平时,在语文上,她一直会把古诗文当课外阅读看和背,英文原版的阅读和听读也从未间断。


小花生的阅读统计。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我一直坚信语文是一切的基础。想要提高数学,或许多刷题、上培训班可能会提高,但语文真心不易。所以从小我就会培养孩子阅读语文的习惯。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这个话是我后来才听到的,大概是娃到小学那时候听到的,但是对阅读的实践,我们其实已经进行很久了。


在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读好书、读经典。


在小学前娃读了很多经典的绘本,这帮她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学开始,娃开始喜欢上阅读各种古诗文,从《弟子规》《论语》到《古文观止》《千家诗》,很多经典的书籍都有涉猎。



在古诗文的阅读上我家基本是“提前学”的策略,没有按照学校的任务安排,而是自己按照小学、初中、高中这样的顺序选择对应的书籍读、背下来,有余力再看看别的经典。


因为最开始我们其实也是按照老师要求的进度来的,老师要求少、我们就进行得少,老师要求多、我们就进行得多。但是后来就遇到了问题。


我们周一到周五很忙,基本只能挤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学校的东西,要是哪天老师让背比较多的内容,我们的时间就明显不够用。


于是我们就改进了一下,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每周按照固定的进度进行阅读,不再管老师那里进度如何。


在古诗文的阅读上,我们基本上有三个步骤——“背”“释”“读”。


  • “背”:把古诗文背下,至少背三遍;

  • “释”:给娃读作者简介、注释、解读,鼓励她背古诗时脑海中想着画面;

  • “读”:有感情地给娃读一遍,再让娃读背一遍。


娃在小花生的中文书架,其中有很多古诗文书籍。


这之后就是经常复习。比如,每天起床喝过水后开始背,除了吃饭刷牙和走路的时间之外,基本到学校之前就复习完了。

 

除了计划中的古诗文,平时偶遇的一些古诗文,我们也会打印下来阅读:对于还没学过的古诗,会鼓励她背下来;而还没学过的古文,只要求她读原文、释义和背景。


渐渐地,娃开始主导自己的学习,读多了,她会要求自己把部分古文也背下来。

 


上初中一段时间后,逗专门增加了古文的阅读时间,上学时是隔一天古文阅读15分钟,假期会有所增加。课外古文会读《镜花缘》《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像《西游记》《水浒传》里面的小诗她也会认真看并勾画。


读了这么多古诗文,对娃的考试是很有帮助的。


在考试的时候,她读古诗文就像读现代文一样,省时间,正确率高。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古诗文的熏陶下,她写作文时能甩出来的货就会比较多,写东西经常诗情画意。

古诗文积累得多了,娃也会在作文中应用

英语原版阅读,娃从小就在坚持

队友是搞科研的,在本科阶段,他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甚至要毕业的时候才勉强过英语四级。

但是,在博士阶段和后来的科研阶段中,他读了很多英文文献,仅工作的头两年就有几千篇的阅读量,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如今,队友已经成为靠“写英文文章讨生活”的人,今年他博士毕业15年,已经发表了46篇TOP-SCI(第一+通讯)。

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希望孩子能掌握听说技能,让我们相信读英文原版更能提升英文水平。所以我们会很重视娃的英语原版阅读。


一开始娃的原版听读,采用的是先读后听的方式。

但是家里《神奇树屋》只有33本,这33本按照先读后听磨了几遍之后,由于没有原书,娃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裸听剩下的20本,她很快发现一本书先听后读更有意思。 

于是我在小花生上,从初章到高章,按着蓝思指数找出一部部有音频的作品,让娃挨个听下去。

每次换书的时候,我都不会大幅增加难度,而是循序渐进,所以娃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遇到困难,如乘风破浪。

就这样,从初章《神奇树屋》到高章《哈利波特》,娃共裸听15套(150本),平均每天听英文1小时+。

她休息的时候在听,收拾衣服的时候在听,收拾书包的时候在听,上学路上在听……很难想象这150本如果用眼读要读多久。

小花生书架里的英文虚构类书籍。

14岁娃读完《哈利波特》之后,算是初步实现英语阅读自由。我们开始更自由、更丰富地听有声书了。

考虑到“读史使人明智”,我很想让娃多接触非虚构书籍。但一开始娃不愿意听非虚构,我就一本虚构、一本非虚构地交替着给她推荐。

现在,在娃的喜马拉雅的书单里,我给她放了200多套(本)有声书。看到好的就想加进去,真是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听完……好在不是实体书,要不然家里多少书架都不够放啊。

我们在小花生创建的喜马拉雅有声书书单。

在进行英文课外阅读的时候,最开始词汇量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娃一开始更多的是精读,扩大词汇量,等后面步入正轨,再从阅读和听书里扩大词汇量。

在精读中,有些词一定要查字典才能确定,所以娃就会把这些词抄到单词本上,背下来。而且,娃每天早上都会巩固这些单词本。虽然不多,贵在坚持。

娃的单词本

这样做会导致进度比较慢,开始的几本可能不太容易坚持,但坚持下去就好了。回想娃的英文《神奇树屋》之旅,头两年仅完成了6本。

但这样做的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刚读课外英文的时候,有的动词有点变化,比如加了ed、ing,她就不认识了。但做单词本的时间长了,哪怕遇到不认识的词,她也能猜个大概。查字典就是确认的过程。 

这样进行原版英文阅读,对娃的英语成绩也很有帮助。应对校内英语考试,娃一直游刃有余。

去年,娃初二,她尝试做了号称“清明上河图”的江苏英语高考卷。除去听力和作文部分,满分75分,她只扣了12分。

2. 孩子快不起来,
那就尊重孩子的节奏,抓牢基础


我家娃一直是个没法快起来的人,曾经我也为此苦恼过。


比如在小学的口算比赛上,好多题她没办法答完。虽然她正确率高,可最后比的是总分。我观察了几次,没办法,只能放弃执着了,正确率更重要。


我想法上的彻底转变是在她初二完成的,我不再为此苦恼,选择接受她的节奏。


不报班刷题,节省时间重视基础


在小学阶段,她的作业是能按时完成的。但是到了初二,总感觉作业完不成,没办法按计划在22点前睡觉。


后来我就盯着她,给她掐时间,但在尽力尝试过之后,还是没法按时完成作业。考虑到还是睡觉更重要,只要认真做了,完不完成就不管了。


刚开始我去跟老师沟通的时候,她也不是很能理解。老师觉得比她成绩差的同学也能完成,那她更没问题。但后来见我坚持,老师也就只能接受了。


因为孩子节奏慢,所以在时间分配上,我们尽量把重要的事情往前赶,剩下的别拖拉。


一个阶段如果感觉哪科需要加强,就把这科放前面一点。比如,我们每天的中英文阅读是雷打不动的,每周末的大作文和错题整理也都放在前面做……在此之后,作业时间再均分给每个科目。


作业都可能完不成,自然也没法做额外的任务。所以,我们选择不上补习班,也不额外买教辅和刷题,而是选择把这段时间节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


那什么事更重要呢?就是夯实基础

队友已经博导9年。平时接触一些学生,深感大家基础学习有问题,小学、中学都有问题,只重视应试成绩,很多孩子感觉没被培养好就送到大学里了。

校内教育,有容易的部分,也有难的部分。我和队友认为,抓住容易的、基础的部分,其实更为实际。因为高考有80%的题是基础题:

750×80%=600,只要抓住基础,就能达到600分,多高的分数!

图片源自网络

以课内为主,争取基础题不丢分,难题也能得分


重视基础具体就是:上课认真听讲,重视书本,重视老师布置的题,整理的时候知识点和基础错题都要整理,不懂就问……


难题可以不碰,但是简单的、基础的一定要重视。


以错题本为例。娃不仅仅是整理错题,还会整理一些知识点,所以我喜欢把孩子的错题本叫“整理本”。

从三年级开始,起初是由我带着娃一块整理,后来,她就自己每周末都坚持整理所有科目的错题、知识点、课堂笔记,整理完才做周末作业。


达到一定年级后,老师也会要求做整理本,老师希望他们把题目、错误答案、错误分析、正确答案放在一起。

但我会让娃左页写题目,剩下的写在右页,这样挡住右页,左页就是自己专属的习题集。


而且,老师会希望孩子们整理难题、有水平的题。但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她,把即使是“1+1=3”这样的低级错误,也要整理到整理本上。整理好后,她平时也会找时间复习。


重视基础对考试来说的好处就是,大部分题目都能尽在掌握,基础题不丢分,就算难题也可以尽量得分,自然分数不会太差。


正因为一直重视基础,娃遇上各种考试,比如这次的分班考笔试、面试里的难题和怪题,她依旧有思路。


在这次分班考,有的孩子比我们家中考少20分,但是分班考的时候要少100分、200分,他们刷的难题肯定比我们家多。但这事就像盖楼,我们夯实基础,顺理成章往上盖,他们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底盘虚的,上层可能也是虚的。


3. 趁着娃啥都不懂的时候,
帮她养成好习惯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要趁着孩子啥都不懂的时候,帮他养成好习惯”,我一直践行着这条黄金定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我都会鼓励娃坚持自律和自主。

自律自主,才能“自鸡”

娃平时会听闹铃自己及时起床,没有起床气;她平时还会自己扎辫子和收拾书包;她还坚持锻炼,课间至少跑一次楼梯,放学到家后做俯卧撑和卷腹,节假日会踢毽子和做Keep……

娃还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爱好——钢琴,9岁通过省音协的钢琴十级后,还会自己经常练琴。

在学习上,娃会坚持每天完成中英文的阅读;每周进行错题、知识点的整理,并每天做一道错题;她还坚持每周练笔,练习语文和英语作文;她的计划力和执行力也比较强,会经常写总结、列计划……

娃九年级时写的学期总结。

在孩子小时候,就“照着书”培养好习惯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这些好习惯,都是我趁着孩子还啥都不懂的时候,帮她养成的。


对她习惯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趁小,想让孩子具备什么习惯,就提前培养;还有一个就是潜移默化,孩子“照书养”

 

习惯的培养,就是一点点慢慢积累下的。这里推荐几本我很喜欢的书籍:《卡尔威特的教育》《朗读手册》《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成才又成人》。


这些都是我培养娃好习惯的过程中参考的书籍。因为很多时候,强行灌输给孩子要做什么,是行不通的,不妨参考书中的建议,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小技巧——经常夸奖孩子。


起初,肯定是我要求她做一些事情,等她完成后,我就会耍心思表扬表扬她,她一高兴,下次还是会这样做。

 

所以,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要鼓励她。正如书上说的,“夸努力,不夸漂亮”。鼓励她和自己比,看到自己的长处,经常告诉她,努力比聪明重要。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努力,养成自律自主的好习惯。


娃自己制定的时间计划表

拿语文写作举例,娃有一个每周进行一次作文练笔的习惯。每周练一篇应试大作文,风雨无阻,不管放不放假。

一般练习的题目有两种:语文书上,老师没领着练过的题目;以及各种老师发的练习册、卷纸上没写过的题目。写完之后,娃会自评自改,我们也会提出建议。

娃的一次作文练笔

平时写得多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等到考场作文的时候,基本上就能拿现成的素材了,不用思考太多。

培养了这些长久坚持的好习惯,既让娃能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也让她养成了“自己管自己”的心态,平时学习的时候自然就“自鸡”为主了。

中考其实只是合格性考试,考得比较基础,有些东西看不出来差距。比如她和另外一个孩子的中考分数都是657分,但是在分班考的时候她们就有一定差距了。


所以,也不能光看一次考试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把习惯养好,其他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读完,大家有什么感想,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