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这周三英语专栏,和大家分享一个“8年来利用碎片时间听力输入,在小学毕业前把英语拉到涨停板” 的真实故事。
故事中的妈妈 (花友@ shawn和叨叨妈 )和她的队友是双职工,自称“英语水平一般”。
她的儿子Shawn今年11岁,却在三年级PET优秀通过,五年级时通关RAZ,能畅读《哈利波特》一类的高章书 ...
疫情前在国外,也能和同龄人自如沟通...
左一为作者儿子
可以说是把英语 在小学毕业前拉到了涨停板 。 怎 么做到的?
她的方法朴素但有效: 用好碎片时间,带娃听英语! 她说: 双职工没时间陪娃,但靠着碎片时间利用,我们收获了知识,娃也通过这几年习惯的积累,从此不会再小看一分钟的威力。 从娃3岁半开始听英语,坚持到11岁半,长达8年的时间,他们竟然保持每天听力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时间从哪来的,怎么听,听什么最好呢?感谢花友分享,一起来看! 本文由花友@shawn和叨叨妈发表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坐标成都,一个生活节奏慢,“鸡娃”氛围却浓厚的地方... 我和队友都是本科出身。我英语比较差,主要是学的那种哑巴英语,听不懂,说不出来,阅读还稍微能看懂一些,但平时也不常接触。 队友因为是在外企做IT工程师,所以有时候会看一些英文文档,处理一些邮件,倒是常和英语打交道。 儿子Shawn 今年刚满11岁,就读于成都五所重点小学之一。一年级开始校内英语学习,三年级取得PET优秀,之前校外英语班为学而思跨级兴趣小组,英语水平大约为FCE (因为没有剑桥考试了) 。 而在原版阅读上,RAZ已通关,《哈利波特》、Percy Jackson 之类的高章书也读了不少... Shawn 在小花生App上的阅读记录,大多是高章难度书 (点击下载小花生App👉 )因为是双职工家庭,娃又花了大段时间培养兴趣,倒逼着我在利用碎片时间这件事上实践出来不少心得。 可以说,用碎片时间执行原版路线是我的每日必修课 ... 带娃学习这件事上,我和队友有明确的分工:爸爸主抓他的兴趣爱好培养,我更多的去关注他的学科、应试类项目,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在娃三岁多的时候,队友给我提示过,说这时候正是小孩的脑发育的敏感期,很适合语言学习。 而我自己,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到高中包括大学的时候,英语尤其是听力一直都是我很大的一个bug。回想我当年的英语学习就是:花时间很多,又学的很痛苦,效果还不好。 所以当队友这样说以后,我也觉得可能三岁半早点去学要好一些。但因为自己英语不行, 就考虑把他送到机构去启蒙。刚好我们家楼下有一个,很方便,就报上了名。 不过头两个月,娃他自己不是很喜欢,后来也是在各种鼓励下才坚持下来,慢慢竟也喜欢得不行。 我们在这家机构一直呆到8岁多,过程中学过一些简单的高频词和自然拼读,要说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是,娃对英语不抗拒、有兴趣。 这就是娃英语启蒙的开始了... 在机构学了半年以后,刚好我们有一个机会去到新西兰,在那边待了20天左右。这趟旅程,深刻的改变了我带娃学英语的思路。 儿子(最右)四岁时在新西兰,和当地人一起在海滩玩耍,我们尽量让他能多和当地人接触,想让他真正在使用中体会英语 我们不像一般的旅行团,有导游有讲解,我们算是纯自由行,深入到当地群体中去。 当时有一个有个事情对我感触比较大。有次我带儿子去超市,超市上面都会摆一些水果、蔬菜啊,旁边会插对应英文介绍的标签,然后我想他平时在幼儿园的课本上是有的,机构里也有教过,所以我就指着苹果的英语怎么读,他完全看不懂那个单词! 我当时就觉得很不解,回到家以后,把他的课本翻出来,他又马上认得了那个单词。我就觉得他可能是只记住了图片,并没有记住单词;而且在国外的时候,比如说老外跟他交流,问他什么名字,他也完全是茫然的。 那时候,我感觉这半年在机构学的单词也好、句子也罢,都没真正学会,一旦进入一个真正的语言环境,是完全没有办法去跟别人进行哪怕最简单的交流。 这个事情对我刺激还是有点大,我意识到, 要想真正学好英语,除了要早点学外,还得走一条更自然习得的道路。 虽然成都的“鸡娃”氛围很浓厚,但它理念上,我感觉还是要落后一些,大多就是猛上课、猛刷题。像我身边接触很多人,他们都没有自然习得的理念,所以当时我也没有什么人可以求助 (当时也没接触到小花生,不然就会顺利多了) 。 于是我就自己在网上查“百度”,看有没有什么学英语的好方法,无意中就查到一篇文章,我记得很清楚是安妮鲜花写的,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原版阅读理论。 安妮鲜花的著作,里面介绍了她的女儿在加拿大学校英语启蒙的一些实际情况和经验。 后来又顺藤摸瓜查到了廖彩杏和汪培珽,他们两个的书我都买了,看完以后就觉得这个理念还挺不错,懵懂中就带娃走上了原版阅读之路。 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我们两条腿走路:一边是机构课照旧上;另外就是跟着廖彩杏书单开启原版阅读。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娃都是老人接送幼儿园或兴趣班,放学后也是老人陪伴时间更多。所以就首先从听力学习入手 ,老人更好操作,也符合听力先行的原则。
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1小时接送路上听书+2小时回家后听书 。
对比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儿童听力器材后,还是决定用手机+蓝牙音箱 的组合,这样给娃在碎片时间听力更好:因为手机上APP中英文资源更丰富更容易切换,不像牛听听要提前装好。 第一阶段的听力启蒙我买了本廖彩杏所著《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按书执行,某宝上先买了14周绘本,在喜马拉雅上找好听力资源,并教会老人使用蓝牙音箱 (开关键,很简单) 。 图书介绍来自小花生APP(点 击下载小花生App,还可看花友书评👉 ) 老人也很给力,娃每天5点从幼儿园回家到6点吃饭前老人都能让娃听1小时的“廖彩杏”听单,我们回来后还会再给娃放1小时听。 我们也采用廖彩杏推荐的方式,把绘本给他放在沙发上、椅子上等,让他随时都能看到。因为很多都是洞洞书,很有趣,所以他会主动拿着那个书玩。 因为绘本里其实有大量的儿歌,2个月后娃会不自觉跟着节奏哼起英语歌了,我印象最最深的就是有一本书叫Dry Bones,就是讲骨头绘本,他当时就边唱边跳,还顺带认识了很多骨头! 这下子连老人都非常支持我们的碎片时间听力计划了,并主动提出 接送幼儿园每天路上时间也有1小时左右时间,其实也可以利用起来。 但是蓝牙音箱在公共场所使用不太方便,我在某东上找到了某品牌儿童耳机 (蓝牙款) ,搭配手机+儿童耳机 使用正好。买回来我试了试,耳机很轻不夹耳朵,就算不小心手机声音开到最大,听起分贝也不会太大,特别舒服,从此以后耳机就放心给娃用了。 我们就这样,按照廖彩杏书单52周计划,每周听3+2本 (三本新的,两本旧的) ,坚持了一年,听完所有的书,这就是最早期的听力积累和启蒙了。 除此之外,这个阶段我们也买过一些汪培珽推荐的分级,比如I Can Read 系列,但没有坚持着看;《牛津树》也听过一些讲解版,差不多到level 7的难度。
其实这个阶段倒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碎片时间阅读,毕竟学前娃,时间不用挤都很多...但是在早期养成的习惯,却为后面的碎片时间无痛积累打下了一个基础。 八岁前,娃都在楼下那个机构继续学着英语,虽然效果不至于突飞猛进,但也聊胜于无。 不过在听完“廖单”后,娃的大块时间让给了围棋,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挖碎片时间 进行听读。
从5岁到8岁,我们的英语学习安排大概是这样:
1小时听力+20分钟动画片+40分钟原版阅读
虽然总时间比之前短了半小时,但鉴于大块时间都给了围棋,这样的结果,老母亲已经尽力了。
Shawn走的路跟很多小朋友不太一样:因为他爸爸酷爱围棋,五岁的时候,他就被送到棋院去了,所以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围棋当中度过的。
每天幼儿园放学以后,姥姥就会把他接到棋院去学棋,棋院离家很远。他会在棋院呆到晚上八点半才回家,回来以后就不可能再做其他事情了,玩一玩就睡。
我想,英语听读刚唱到甜头,自然不能中断,所以 只能拼凑碎片时间来听英语。那时候,每天去幼儿园上学的路上,从幼儿园去棋院的路上,再从棋院回家的路上,都成了我们听英语的好时机。累积下来,竟然也有超过1小时的听力输入时间了。
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大量听读分级和桥梁书
听什么材料呢?廖彩杏书单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坚持听完,五岁多的时候,无意中就接触到盖兆泉老师的《做孩子最好的学习规划师》... 觉得里面的一些内容,尤其是资源挺不错的,就按照她的推荐去买了好多书,也没啥原则,就是大家的反馈比较好,我们就买 (遗憾那时候并没有测蓝思再去匹配书的意识) 。 因为没有一条清晰的进阶线路,我们购入了如《神奇书屋》、《疯狂学校》、《苍蝇小子》、兰登分级、国家地理分级等等。你会发现,既有分级读物,也有一些桥梁甚至初章书。
好在我们之前通过大量听力积累了很多词句,又在机构学了一些自然拼读方法,所以即使没有读太多分级,竟也能直接顺利读一些桥梁书了。
不过有点,Shawn令我很头疼:别人喜欢的他都不是很喜欢 ,比如说小花生社区里孩子们最喜欢的《神奇树屋》,我兴致勃勃买回来后,他却非常不喜欢,没翻几页就吃了灰。
但是,他疯狂迷恋《疯狂学校》,所以我们买了全套,他觉得看的时间不够,还会主动要求我给他下有声书来听 。
这里要解释下:为了让他有时间休息,所以我们每晚原版阅读时间只有40分钟左右,如果娃读的意犹未尽,我就会“激励”他去提前听书,所以我们有不少书都是读1/3,听2/3这样的。好处就是,我们的听力水平一直保持着高于阅读水平,也带着阅读快速升阶。
还有比较搞笑类的比如《苍蝇小子》,非虚构类比如 I survived 系列,他也是迷的不行。
《苍蝇小子》内外页
一开始我也有点担心,我这么买书给他看,他能看懂,有效果吗?
后来我想,其实真不用给娃太多限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他喜欢的我就买给他看,不喜欢的就不看;没读分级就上桥梁初章?只要他想读能读懂,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有时候,他读完书之后,我会故意问问他,让他给我讲讲刚才读的故事。看他滔滔不绝的样子,我就知道,没问题了。
听读外,每天20分钟原版动画片也值得推荐!
在Shawn一年级的时候,为了鼓励孩子每天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养成好习惯,学校建议家长给在校就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一些奖励,我们当时给他的奖励: 可以看20分钟的原版动画 。 因为当时听了廖彩杏书单后,很有效果,我就有意识的去网上收集了很多别人的英语习得方法,大家都说,看原版动画片是个好方法。 正好,他当时非常喜欢《海底小纵队》,我就去找到了原版资源,放给娃看。开始他很不情愿,说为什么没有中文。好在我这个早已在鸡娃上“波澜不惊”的妈妈,善意地告诉他“我们家没有中文版”,顺利搪塞过去了。
后面我们还陆续看了很多原版动画,比如《神奇校车》动画;以及一些BBC原版纪录片。但对于大家都喜欢的“粉猪”,他倒是怎么也爱不起来。 每天20分钟,基本就是一集的量,也不伤眼,还能让娃带着兴趣去学习。所以我觉得这个阶段,给娃看原版动画,真是很好的选择! 三年级前,孩子的英语习得,就是这么有点野蛮生长的过来:看原版动画、大量听音频、看喜欢的书... 过程里我其实比较佛系,没有亲子陪读,没有对娃很多要求,甚至不太了解孩子的英语水平到底如何。 但有件事让我感到,孩子真的进步很多。 之前有说过,每年我们都会带娃去英语国家自驾游,也是希望能够让他感受真正的语言环境,激励他去多读、多听、多说。四岁时去新西兰那次,是带着“刺痛”回来的,但6岁去斯里兰卡,以及7岁去美国,他开始能够自如的和当地人沟通了。
我印象很深,在斯里兰卡时,有天他跟姥姥起的很早,然后他就自己带着姥姥去餐厅吃饭,但是当时餐厅的服务员就要问他们房号什么的,他当时是有点着急,但听懂后很勇敢的去跟别人讲。事后他和我说,那一刻他感觉到自己是可以跟别人用英语 交流的。
而在新西兰时,他还完全不敢和当地人说话
他七岁时我们去美国呆了20天,沿途他自如的去跟很多小朋友去聊天,别看人家在那玩,他就会走过去说“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 在大提顿的时候还碰到一个科学老师带着他们的小朋友去上课,很像《神奇校车》那种感觉。老师就让小朋友去找昆虫、植物什么的,他就很开心地和其他当地孩子互动。 学以致用,让我觉得他的英语真正进步了。
孩子上三年级之后,课业增多,基本上留给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少。 阅读的时间只有30分钟。 听力时间大致有一小时,主要听每日英语听力上的资源。娃上学放学回家路上有30分钟,这个时间段被利用来听听力。平常我们会抓住各种碎片时间凑够半小时,比如洗漱时间听一听,学习累了休息一会听一听。 对比孩子的同学看来,已经有点不可思议,但对我们而言,这是需要且能够做到的。 孩子平时很喜欢跟我交流,八岁某天,他突然和我说:“妈妈,我在那个机构里面,只用一半的脑袋就可以上完课了。” 我当时听完就觉得这个课简单了,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换! 打听了一下,大家都说学某思的英语是成都最厉害的、最牛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就带他去考试。 结果他第一次就考了创新班 (最高班型) ,后面带他跨级考四年级的,结果又考上了最高班,选入了兴趣小组。 这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已经走得很远, 原版积累真的能产生降维打击的效果。
在机构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在三年级下册报名参加了PET考试,并首考拿下优秀通过的成绩 (相当于国内高中毕业的英语水平) 。 考完后我问过他考PET的感受,有两个点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背单词比较轻松了,很多词之前都听过,只要通过自然拼读猜一猜,大多就记下来了;另外,他觉得PET里的阅读比他平时读的书要简单多了,所以完全不费力。
这阶段另外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在原版阅读这件事上,我们终于告别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自由生长模式了。 在学某思老师的建议下,我们 通过读RAZ不停地把阅读水平推高,再去看一些配套章节书。我买了 STAR测试 账号去测试孩子的蓝思值,然后根据测试出来的结果所推荐的去找书买书,孩子读完再去做题,从而达成一个科学闭环。 STAR(AR)测评系统: 简单来说,是用于评估孩子的阅读水平反应的分值。我们可利用这个分值,来判断孩子英语阅读水平,方便我们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英文读物和听力材料。
AR分级系统 ,英文全称 Accelerated Reader,是一套成熟的英文阅读分级体系。在英美两国都广泛适用,主要用来评定出版物难易程度(ATOS)和评估阅读者阅读能力(STAR)。
AR从四个维度衡量读物难度:全文的文本内容、平均句子长度、词汇难度和全书单词数。测试分值其采用10进位系统,后面加小数点来表示更精确的级别。最低0,最高12.9。AR数值,和美国其他主流分级体系(比如蓝思、Guided Reading 等)都可相互转换。
举个例子,这是官网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的难度评定
ATOS Book Level:6.0 Interest Level:MG4-8 Word Count :77325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全书有77235个词,书的内容兴趣度适合4-8年级孩子,语言难度适合具有美国6年级学生平均阅读水平的孩子。综合这几个参数,老师和家长就能非常清楚地知道一本书是怎样的难度。
STAR&AR系统,A3000分级系统 花生团都有售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下单吧! ↓↓↓
因为有了基础,我们三年级时直接从M级别开始读起... 我们每天花20分钟左右读RAZ,然后做QUIZ (小测试,80%正确率以上我们就算过了) 。开始文章短,一天能读完两篇,后来G3以后,因为篇幅变长了,基本就是一天一篇。坚持读了2年多的时间,把RAZ读通关了。 另外,我们周中每天还会有10分钟时间,娃会看一点符合阅读水平又感兴趣的书,如 Percy Jackson、Who Was 或者《哈利波特》,周末自由阅读的时间会加长到30分钟。 听力保温是从三岁半就在坚持做的,因为不需要一直盯着,所以也是碎片时间的最好使用方式。 上放学路上、起床刷牙洗脸、哪怕上个厕所的时间,娃都不忘带上他的听力装备。大概每天还能多出1小时的时间吧。 “双减”前,孩子所在的学某思班级是高端班,当时有老师私底下和我说,带他做过高考卷,只做了阅读理解和语法题,孩子正确率很高,错题在两个以内。所以这些年培养下来,应试这条路,算是达成了一个小目标:在小学毕业前把英语拉到涨停板。 而关于孩子未来的路,说实话没有太多想法,我们家大概会继续走体制内的路线。等娃升入初高中,科目多了,英语学习会被挤压。所以在英语学习上并不打算停下脚步,现在继续缓步前行着,夯实了,后面就可以把时间腾给其他的学科。 最近,我给娃找了朋友推荐的A3000阅读系统继续升级,因为题材和RAZ类似,大多是非虚构,深得他心;精读上,我们选择了Reading Explorer 在寒暑假刷,之前分享过经验,戳👉阅读原文 。
坦白来讲,至少在三年级以前,我们没有以一个很系统性科学性的方式去引导娃的英语学习。他就是“野蛮生长,不受拘束”。但好在我们在我们抓住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把碎片时间都用起来了, 结果还算不错。 认真想想,确实有些心得值得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对和我当初一样有点迷茫的妈妈们一些参考: 事实上,即使高年级,我们每天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居然平均下来也能有120分钟,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43800分钟 ,想想看这个数据是不是让你特别惊讶?! 学校时刻表:
每周一至周四,早起时间--进校门时间(7:15-8:05)约50分钟。
每天早上7:15我准时用英文音频唤醒他 ,因为从小养成好习惯,娃听到音频后就会起床,边听音频先穿衣然后去卫生间音频一路跟着他。
每天早起有7分钟的英文听力时间 ,最近在听每日英语。
7点22分他准时早读到7点30分结束早读(8分钟) ,不要小看每天8分钟,我们用了一年半把初中必背古诗古文全部背下来了,最近娃在背150实词。
7点30分边吃早饭边看新闻。7点50分吃完早饭。每天有20分钟时间, 做知识积累,并且也是一种放松。
7点50下楼带着耳机继续听英语,8点5分到校。每天又有15分钟的英语听力时间。
每天17:00放学,路上再听英语20分钟。 每日英语泛听FM的频道我们最爱CNN,节目有新闻,有天文地理的知识。
晚饭后休息20分钟,开启中文主题听读,比如这个阶段我们读三国演义,除了看了三国演义的书之外,我们还在听百家讲坛里易中天讲三国,从读听立体来了解三国,效果会更好。
做作业休息眼睛(每一小时作业休息15分钟眼睛) 或者是去游泳训练和奥数课的路上,大约会有40分钟时间。
只从《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后,娃对康震老师迷的不行,所以路上会听康震讲诗词。也会背诵《初中必背古诗词》。平均下来每天能有20分钟。
睡前洗澡或者洗漱还有10分钟时间。
当然,我们家的安排,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只是一个参考。 这种碎片式的积累学习,能让孩子找到成就感,然后反过来他就会更愿意去配合。 举个例子,我们家小孩大概从四年级开始早读。每天就早读十分钟,坚持到现在两年不到,已经背过两遍初中必背古诗文了,现在还能默写 。 他现在每天早上还会去背初中文言文里的实词虚词部分。 这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感叹:原来每天10分钟,积攒起来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而且通过他从小的这种碎片式的积累,他就知道,哪怕我每天听十分钟英语,日积月累,也能变得非常厉害! 对于大孩子而言,如果小时没有养成随时听书、阅读的习惯,现在去强纠,确实是很困难的。所以, 要让小朋友形成一种习惯,比如充分利用时间的习惯,越早越好。 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买书告诉他书就是玩具,小朋友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书是玩具。这听起来有点像在“欺负”孩子,但事实上,这样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Shawn四岁左右开始逐渐养成随时听英语的习惯,当时孩子小,对父母很“盲从”,我们也没有给他任何压力,不会要求他给我们唱一首歌、背一首诗等。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小朋友就习惯成自然了。 自然的听力输入,也带给他自然的输出,图为他在美国时和陌生孩子交流 有人问我孩子的学习线路,我分享之后,有的家长就会对小朋友有很多要求,比如说要给父母读,背一遍古诗文或者英语文章。 我家儿子有时候会说“妈妈,我现在不想学。” 我就会迅速关掉听力软件。 有不少家长分享的经验,其实我倒觉得会有点复杂了,很多的要求甚至会让小朋友对一个原本喜欢的东西产生反感。比如读一遍给父母听,再讲一下,还要逐字逐句翻译... 我们从没要求Shawn这样做,就只是听。所以听英语,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放松,就像是在听纯音乐一样,而不是大家认为的所谓的教学。 最后,回应一下很多人关切的问题:很多 时候,有人会说我怎么这么“鸡”,把孩子的每分每秒都“压榨”了,孩子一点都不自由等等。但我想说: 有时候是家长觉得小朋友很累,小朋友自己其实并不觉得累。 因为你只是让他听,没有附加的条件,有什么可累的呢?如果孩子不想听,可以关掉听力啊,我不会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况且,很多时候,还是他自己主动要求要多听一会、多看一会,拉都拉不住。 昨天,关于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孩子自己的看法,他说:“小时候觉得就很自然,不想听时就当轻音乐,但听到自己喜欢的书时,是真的停不下来。” 以上内容来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