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夕,大清VS英国战力对比揭秘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1840年6月,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鸦片贸易为借口,派出47艘舰船和4000名士兵远征中国,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清朝的二十多万军队。
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朋友,都逃不开一个沉重的话题——
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约定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衰老的清帝国终于步履蹒跚地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中英双方签订《南京条约》时的场景
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5.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8.中英两国各自释放对方军民。
为什么看似强大的清帝国会被兵力不如自己十分之一的英国打败?在1840年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中英两国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的《鸦片战争》陈列厅,化身为一位清朝将军,了解当时的世界形势,检阅武备,或许,您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清兵大阅兵时的阵型
战前形势
作为负有抗英使命的重要人物,您需要对英国的政治、经济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比如下面这位妙龄少妇,您知道她是谁吗?
▲维多利亚女王
她就是您的对手,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那时的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也就是说,女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真正的国家军政大权,是由议会掌握的。即使维多利亚身份高如女王,也要遵守议会制定的法律,遵从议会做出的决定。所以,别因为人家是女流之辈就小看人家,她的背后可是一个精英团队在指挥哟。
而下面这个看似温和无害的老头子,则是英国政府侵华战争的总设计师——巴麦尊。巴麦尊出身于爱尔兰贵族,是19 世纪英国的资深政客。那句外交名言“没有永恒的盟友,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 就是出自他口。
▲巴麦尊(又译帕默斯顿、帕麦斯顿)
他于1809至1828 年担任陆军大臣,1830至1834 年、1835至1841 年、1846至 1851 年三次出任外交大臣,1855至1858 年、1859至1865 年两次担任首相之职。其外交政策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是强硬。对于疑难的外交问题,巴麦尊总喜欢用打仗来解决。
不仅如此,当时的英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家在工厂里安置机器,雇佣大量工人在工厂里集中生产产品。那生产效率真是没的说!举一个例子:印度的手工棉布,自古以来畅销全世界。
但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机器生产的棉布质优价廉,硬生生把印度棉布挤出了全球市场。如果您能联系上东印度总督,他将会亲口告诉您:“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而我们中国的最高权力,毫无疑问掌握在这个人的手中——
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画像
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不受任何约束。一旦将来战争爆发,所有的战争事务都由他来处理,调兵遣将的决定也是他来做出。但是千万注意,上奏的时候要捡皇帝爱听的话说。如果您不小心惹怒了他,他一纸调令把您从将军的位置上撤下,发配到偏远地区,那您的报国宏愿,该怎么实现呢?
大街上的普通人群也让人忧虑:许多体力劳动者喜欢用吸食鸦片的方法来缓解疲劳,不知不觉就上了瘾。个体商贩,各级税吏,乃至清朝的部分官吏,都借鸦片贸易获取暴利。鸦片流入中国,不仅侵蚀了中国人的肌体,还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清朝鸦片烟具
至于清朝的物质生产状况,如果您在1840年以前的中国大地上漫游,映入眼帘的将会是这样的景象:
▲苏州农田边的翻车
▲插秧
看到这些工作效率低下,习惯于手工作业的清朝农民,您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要考虑下战时物资供给这一重大问题呢?那么接下来,就邀请您到武器库去看看——
海防装备
英军是乘坐运兵船和军舰从海上入侵中国的,所以您重点检查了与海军有关的武器。
▲中英火炮对比
威力大、射程远的大炮自然是防御英国战船的首选。清军常用的火炮是架设在海岸炮台上的重型岸炮。炮膛呈圆柱体,炮形呈圆锥形,炮壁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加厚,射程远,火力在清军的火炮装备里首屈一指。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炮
为了防止发射炮弹时炮膛炸裂,清代工匠普遍将膛壁加厚,炮口缩小。因此,这类大炮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别重:95%的重型岸炮皆在200千克以上,最重的达4774 千克。
您挑选了一门岸炮,简单地测量了一下:炮口直径为44厘米的一门炮,膛壁厚度竟达28.5厘米!也就是说,这个炮筒里顶多能塞进去一颗直径为14.5厘米的炮弹,杀伤力难免与它巨大的外表太不相符了。
还有一些是尺寸较小、威力有限的轻型炮。一门特殊的抬炮引起了您的注意。据旁边的下属介绍,这是中国特有的武器,施放时一般需要四人合作。行军时,四人一同抬炮前进;作战时,一人摆放炮架,一人装填弹药,一人调整角度,一人点火发射,分工相当明确。如果操作熟练的话,抬炮可谓是清军中最灵活机动的炮,但由于尺寸所限,杀伤力就很一般了。
▲抬炮
而英军的火炮,虽然大多是小型炮,但制作精良。膛壁内部十分光滑,膛壁厚度也比中国火炮薄了很多。同样是直径14.5厘米的炮弹,人家的膛壁厚度只有10厘米,炮的尺寸小了很多,机动性也好了很多,加之瞄准方法的改进,使得英国炮的杀伤力远胜于中国炮。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火炮
除了岸上防御的大炮之外,海面作战的战船也需要检查一番。看着大小不同的船只,下属们向您介绍道:“这是我们广东水师的主力战船——米艇。米艇原来是运米的货船,因为使用便捷,航行迅速,被水师采用,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广东水师战船共149只,其中大米艇54只,中米艇46只,小米艇16只。就拿大米艇来说吧,它的标准配兵是60名,铁炮17-18门,船上还配有火罐、喷筒、藤牌等,造价四千多两白银呢。”
▲米舰(模型)
一艘看起来与众不同的战船引起了您的注意。经过询问,您得知,这是虎门销烟的主持者林则徐从美国商行购买的武装商船“甘米力治号”。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早就预料到英国可能会因为查禁鸦片的问题向中国发起挑衅,因此特别重视广东的海防建设。林则徐把美国旗昌洋行一艘1080吨的武装商船“剑桥”号购买过来,还将之改造成装炮34门的训练舰,并更名为“甘米力治”号,以此提高广东水师的实战能力。您不禁想,这可能是清军中最现代的一艘战船了吧。
▲甘米力治号(模型)
反观英国的军舰和运兵船,船身较米艇修长,重心比米艇更低,因此在海中可以更稳、更快地行驶,并且上面也装备了火炮。
▲19世纪的英国船只(模型)
一说到火炮,您摆了摆手,心里知道:在这一对比中,英军又赢了。
战术战略
清军最擅长的是骑射和肉搏战,只有部分士兵装备有落后的鸟枪、抬枪等火器。列阵时,通常采取方阵或半圆形阵,重火器在前,次轻火器,再次冷兵器。临敌时,在远距离上以火炮轰击,敌人稍近,再以鸟枪、抬枪等轻火器射击。“三击不中,火器左右旋于后”,再以冷兵器展开肉搏战。
而英军普遍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武器——燧发枪和击发枪,在理想的射击条件下,燧发枪射击更快,命中率也更高,射击效能可以达到鸟枪的2倍。凭借这种优势,他们采取了更加先进的“纵队战术”。
▲英军的火枪
亲眼目睹过纵队战术的清代人这样记载:
“逆夷用兵,马队在前,步卒在后,临阵则马队分张两翼,步卒分三层前进。前层踞地,中层微俯,后层屹立,前层现行开枪,中层继之,后层又继之。”
面对这种火力全开,毫无破绽的阵法,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清军摆开半圆形战阵,一次又一次地冲向侵略军队,想展开近距离攻击,但都无功而返。您想想,与英军相比,清军的武器装备、战术战略都落后了几百年。无论人数如何众多,也抵不过这几百年的差距呀……
您一头冷汗地从穿越现场逃离,又回到了《鸦片战争》的展厅。在您面前呈现的是一幅1898年1月16日刊登在法国《小日报》上的漫画。
▲19世纪的法国漫画
在这幅漫画里,中国已经变成了一块任人瓜分的蛋糕。坐在中间,代表德国的威廉二世已经在蛋糕上划下一刀,旁边持刀的是维多利亚女王,正与威廉二世怒目相对。另一边,代表俄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已准备下刀,但对于从哪里下手仍然犹豫不决;日本的明治天皇则手托下巴,望着蛋糕沉思。“自由领导人民”的法国女神正站在他们身后观望。画面的最后则是化身为李鸿章模样的中国,面对西洋列强瓜分浪潮,气急败坏,却无力制止。
望着这幅漫画,您不禁思绪万千:1840年之前的清政府,大概也是像您刚穿越时那样踌躇满志,想着一定能保家卫国,重塑大清荣耀的吧。然而,在对比了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和武器装备之后,您和当年的清政府都不得不承认:落后就要挨打,当时的我们与西方,差距实在是太大,太大。
在鸦片战争中,固然存在林则徐一样满怀爱国之心的仁人志士,固然存在奋勇抗击英军的清朝人民,然而终究是无法弥补两国在物质条件、在各种制度上的极大差异。从根本上做起,加快近代化的脚步,努力融入国际社会,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Tips:
鸦片战争博物馆,包括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沙角炮台。
1、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解放路113号
2、海战博物馆、威远炮台: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岛南面社区
3、沙角炮台: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
【资料】图片由海战博物馆提供,皆为展厅内陈设展品。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因为这座博物馆,杭州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上最值的去的25个城市之一
全球21所设计最别致的博物馆,排在榜首的是这家中国博物馆……
新版“看展览”APP上线啦!
更及时、更全面的展讯
正在那里等你!
长按二维码下载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