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跟鞋极简史

2017-04-25 朱队友 博物馆丨看展览
虽说今时今日,女性高跟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实际上高跟鞋在中国已经拥有很长的历史文化,所以我们的高跟鞋,不但吸收了西方文化,而且无形地继承了中国传统。


高跟鞋在很多女生的生活中应该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品,除了增高功能,高跟鞋还营造了一种优雅、成熟的感觉。


当某天想走熟女路线的时候,穿上一双恨天高,摆上一张冷漠脸,蹭蹭蹭走在路上,感觉就好像走上了人生巅峰。



到底怎样的鞋才算高跟鞋?一般来讲,女鞋跟高在50毫米以上的统称为高跟鞋,超过80毫米的为超高跟鞋。男鞋跟高在30毫米以上的统称为高跟鞋。


对,你没听错,不要以为高跟鞋是女生的专属,男生也是可以穿的,只是方式上更为含蓄,多以暗高跟的形式存在,暗搓搓的增高,增加男性视觉上的高度,让他们更显身材,更显气质,比如……



何老师是小编的男神……



高跟鞋并非女生的专属,也并非是现代人的专属,其实在中国,数千年前的女子们便已经穿上了不同造型的高跟鞋。

春秋时期出现最早的木屐高跟鞋


木屐是高跟鞋在中国诞生的雏形。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根据史料记载,晋文公多次请隐居于绵山上的功臣介子推出仕被拒,就企图用火烧绵山的方法逼他出来,不了介子推却抱住一棵大树并被烧死。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寒食节”便源自于这个典故。


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陷入极度悲痛之中的晋文公还用那棵树的木料制成一双木屐,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在中国古代高鞋跟都是木料制作的,因此称为木屐。古时将高跟称为齿,所以木屐又被称为齿屐。


▲春秋战国时期双髹漆双齿木屐


战国时期出现了胡履厚底鞋


少数民族游牧部落的骑士,他们为了能在骑马奔驰时,得到发扬光大。脚上穿的鞋在马镫上不方便花落,所以将鞋跟加长加高,方便骑马。这种高跟式胡履在战国时。



▲胡履厚底


汉代出现了高低舄


舄,始于商周,是一种复底的鞋子。鞋底是双层,上层用皮、葛为面,下层用木。通常用于朝会、祭祀。一般是和冠服相配,是王(后)及诸侯穿的。


南北朝曾改进为用双层皮底,但是到了隋朝又恢复原来的材料,唐宋元明历代因袭,至清祭祀用靴,穿舄祭祀的制度逐渐废除。



魏晋南北朝木屐高跟鞋进一步发展


三国时期已经普遍使用木屐高跟鞋了,高跟鞋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


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对木屐情有独钟,他喜爱爬山运动,为便于上山下山,他把先人传下来的木屐高跟鞋进行了改进。发明了随时可以随时拆装前后两个木高跟的活齿木屐。上山的时候可以拆除后齿留前屐,减轻爬山的压力,行走如履平地,人们称这种木屐为“登山屐”或“谢公屐”。



隋唐五代时期出现后跟高于前底的高跟鞋


这个时候的高跟鞋与现代意义上的高跟鞋比较接近了,鞋跟明显突出,后跟部位的高度高于前底的厚度。鞋跟的造型也有了很多变化。但高跟鞋的这种形式在后来渗透到中国特有的小脚文化中,出现了高跟尖头鞋(金莲鞋),其实用的功能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女性审美的要求。



宋元时期高跟木屐继承和发扬


宋代的木屐又得到了发展,用纺织品材料制成木屐的鞋面,这种用纺织品面料做鞋帮的木屐高跟鞋称为“高齿帛屐”。因风俗人情不同所以高跟木屐造型各异:有凉鞋式、皮鞋式、高底式、木凳式、水桶式等,满足了审美需求,并且各有实用价值。凉鞋式不仅可作屐用,还可以赶远路;木凳式休息时可以当作椅子用等。



明清时期花盆底鞋也是典型的高跟鞋


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



传说中满族女性穿高底鞋的说法有: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古代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打柴等,为了防止虫蛇叮咬,就在鞋底绑了木块,后来就发展成了高底鞋。

 

还有一种说法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底绑上高高的树杈顺利渡过泥塘,取得了胜利,达到报仇雪恨的目的。为了忆苦思甜,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后代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高跟鞋。


而古代欧洲,高跟鞋的产生传说是因为缺少下水道系统的原因,高跟鞋是为了防止弄脏袜子和裤腿。


参考资料《中西方高跟鞋文化发展对比研究》—— 范成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