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之重器「石鼓」喜迁新居,康有为眼中的“中华第一古物”到底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2017-04-28 渔夫 博物馆丨看展览


石鼓,在金石学中,它是最重要的石刻遗物,

它上面刻着的文字,人称当今汉字的“祖宗”,

韩愈曾专门为其上书请求妥善保存,

它还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历经两千多年风吹雨打,依然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1


石鼓,是一组十个馒头状的花岗岩刻石(以为是石制的鼓的请去面壁),每个直径约1米,重约一吨。十座石鼓外形相似,上狭下宽,形似鼓,因此得名“石鼓”。唐朝人根据它们的出土地点,将它们命名为“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


▲展厅


后人又根据鼓身上的文字,将十面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田车、銮车、霝雨。


每个石鼓的表面,都刻有一首四言诗,是征旅渔猎的咏歌。它以四言古诗的形式 ,记述了秦国君王的狩猎活动,其意在刻石表功,托物传远。因此又称《猎碣文》。据金石学家唐兰先生考证,石鼓的刻凿时代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



石鼓上刻的文字,后世称为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状若“仓颉之嗣,小篆之祖”。就书法层面来说,石鼓文属秦文大篆类,介于西周金文和秦小篆之间,又称“籀书”,是我国文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有人说是今天汉字的“祖宗”。


无论是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史、文字发展史,还是在书法艺术史上,石鼓文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唐代被发现以后,当时的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均十分推崇石鼓文书法。唐代诗人杜甫、古文大家韩愈、宋代文学家苏轼等,还专门为它做过诗,所以,石鼓与文学家的关系亦极其密切。在金石学里面,从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起,都把它作为刻石中最重要的遗物加以著录。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2




故宫石鼓馆原位于皇极殿东庑房,2004年开放,展陈环境一般。后来,经过多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展陈条件较好的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作为新石鼓馆,目前已经重新开放。



▲宁寿宫位置


以此一类文物专门设立独立展馆进行展示,这在故宫博物院展览史上堪称独一无二,足见其价值的重要。


石鼓展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常设展览,除十面石鼓外,还特选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及具有代表性的秦文化铭刻资料,稀世遗文,按时代循序陈列,以期观众对石鼓文的递嬗之迹有概括性的认识。 


3


唐初,十面石鼓在在天兴三畴原(今陕西宝鸡)被一个放羊的老人发现,当时的石鼓就已历经千年风雨。日炙雨淋,加上野火焚烧,导致石鼓上的部分文字斑驳脱落,465字中有一半已经无法辨认。当时人们对上面的大量神秘文字十分不解,便认为石鼓是上天赐予的神物,甚至还焚香跪拜。


石鼓被发现后,一直曝露在野地里,当时的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闻讯,纷纷前去临摹作拓。“安史之乱”期间,在雍城躲避战祸的唐肃宗还曾责令官员将石鼓运到雍城城南,供驻扎的文武百官赏玩。后来,随着战乱逼近雍城,石鼓又被仓促移至荒野,掩埋起来。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官员们对外宣称石鼓已经“毁失”。


到了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地方官吏终于查访到了石鼓的埋藏之处。当时还是国子学博士的韩愈闻讯上书,请求把石鼓搬到太学府,然而直到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郑余庆任国子祭酒(主管国家学术教育、文化事业的官员)的时候,有关部门才采纳了韩愈的建议,石鼓被移到了凤翔文庙。


但是这时候,十面石鼓中的“乍原”石鼓已经失踪,只剩下九个石鼓了。


又过了几十年,由于五代十国的战乱,位于关中的凤翔沦为战场,石鼓再次下落不明。


直到宋朝建立,宋仁宗下旨寻找石鼓,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找到了9只,唯独唐朝遗失的“乍原”石鼓依旧没有消息。


司马池因为担心完不成任务被大BOSS责骂,就私下派遣工匠,连夜采集相似的石材做伪,制出一面假的“乍原”石鼓。可惜宋仁宗和朝廷中的众多大臣都是文化人,一下子识破了司马池的伎俩。司马池先是因功被封赏,后又因欺君而获罪。


到了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金石收藏家向传师重金求来一份太氏石鼓文拓片,在对照自己手中的其他石鼓文拓本时,他意外发现,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有“乍原石鼓”的文字。证明太氏曾收藏过乍原石鼓。


▲“乍原”石


向传师急忙赶到关中太氏的老家,却发现太氏全家已于一年前死于瘟疫。为了避免瘟疫传播,人们还把太氏的房屋财产全部烧光。向传师不死心,在关中继续查访,居然在他居住的客栈后面的屠户家中发现了石鼓。


此时,乍原石鼓已经“遍体鳞伤”:它的上半部分被切去,中间被掏成凹状用来捣米,而上面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鼓身也仅余下半部的4行文字。


▲“作原”石


大观年间,向传师将乍原运至汴梁,交给朝廷。此时全部石鼓上可以辨认的文字只剩下432个。宋徽宗集齐十面石鼓之后,欣喜异常,下令用黄金填注石鼓文,以减缓风化,并防止人任意作拓。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占领汴京的金军在接受了宋的议和条件后撤退,将宋徽宗和宋钦宗一并带走。后妃、官员、内侍宫女、技艺工匠等3000多人被迫北迁,城中的礼器法物,天文仪器,古典图籍,珍贵文物等也被悉数掠走,当时金人并不知道石鼓的珍贵,但看到石鼓上涂满了黄金,心想一定是贵重的东西,所以也把石鼓一块带走了。


当时抗金的义军风起云涌,撤退的金人不敢走大道,金兵不知石鼓的价值,因其笨重,早就心存怨意,自然不知爱惜,石鼓上的一些字又这样被磕碰掉了。石鼓运到燕京后,因为上面涂有黄金而被人凿抠,弃之荒野,自然文字又有损失。


经过这些磨难,石鼓文到元代只有386个字了,而且还包括近一半的不可辨认的字。元大德四年(1300年),国子教授虞集在一片淤泥中发现石鼓,便组织将石鼓迁往文庙大成门内保存,平安经历了元明清三代。


清乾隆年间,石鼓还受到了乾隆的重视。乾隆命人仿制10面石鼓,安置在北京孔庙的大成门东西两侧,代替了秦石鼓,以利秦石鼓的保存。仿制的10面石鼓大小形状一样,俗称乾隆石鼓。


乾隆石鼓的形状不同于旧石鼓的馒头状,而是和现代鼓的形状一样。但鼓上的字迹,还是模仿旧石鼓的字体镌刻的。



4


1933年,石鼓随第四批故宫文物南迁至上海,安置在天主堂街仁济医院库房的底层。装箱包装前,为保护上面刻着字的石皮不脱落,工作人员将浸湿的高丽纸敷在石鼓面上。高丽纸纤维长,韧性好,湿的时候摁进字口,干后就固定在字口里。此外,石鼓装箱的时候,外面还包有两层棉被,四周用稻草塞紧。这都让石鼓在南迁中得到良好的保护。


三年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石鼓迁往南京,安置在南京朝天宫的文物库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岌岌可危,为了安全起见,故宫文物又一次西迁。石鼓经徐州到达宝鸡,又向陕南汉中转移。


在翻越秦岭时,运输文物的队伍曾遭遇土匪抢劫,幸而有士兵持枪护卫,加上保密工作做得好,土匪以为只是普通货物,所以主动撤退了。


但是汉中也不安全。日军飞机曾两次空袭这里,谁知道石鼓运来后会不会碰上第三次空袭呢?因此,石鼓等文物又被迫向成都转移。没想到的是,石鼓刚刚离开汉中,原先存放它们的库房就被日机炸毁,石鼓再次逃过一劫,在四川峨眉县的临时文物库房中度过了抗日战争的岁月。


抗战胜利后,南迁文物迁回南京,途中曾发生两次车祸。在江津广兴乡时,司机不小心将车撞上了一棵树,所幸的是石鼓包装扎实,未被损坏。车离开黔江后,又为避让另一辆车而再次翻倒,车子摔到了山下,石鼓却奇迹地保存完好。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仓皇筹备撤退,将国宝文物大量转运至台湾。已被送回北京故宫保管的石鼓,也运抵机场。但临近起飞时,飞行员却报告说,飞机已严重超载,无法保证飞行安全。一行人再三商讨,决定将这10面石鼓留在大陆。这才有了今日的故宫石鼓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k0396583k27&width=500&height=375&auto=0
▲抗战期间石鼓的的颠沛流离


5



▲”马荐“石


此石文字残损最重,今一字无存。参照北宋墨拓善本可见“天虹”二字,说明当时秦地雨量充沛,天上常见虹霓,气候温润,草木滋蕃。虽仅“济济马荐,栺栺芄芄”二句可读,已表明秦地良好的畜牧环境。



▲”马荐“石拓片


▲“汧殹”石


▲“汧殹”石


▲“汧殹”石


此石称道汧源之美与游鱼之乐。诗四章,皆言养鱼、捕鱼之事。诗中赞美秦地水利优越,水产丰富,(魚匽)、鲤、鮊、鲢等名种大鱼很多,要用杨柳条筐装运。


▲“汧殹”石拓片


▲“霝雨”石


▲“霝雨”石


此篇是狩猎归途中,遇雨,涉水,行舟的描写。诗首句的“癸”,应该是日名,从丙申第二天出游以后已经七天了。下雨以后汧水上涨,有些地方还可以骑马横渡,有些地方就需要乘舟而行。


▲“霝雨”石拓片


▲“吴人”石


▲“吴人”石


▲“吴人”石


此篇叙说秦献公的队伍首先到达吴阳,在太祝的主持下秦公遥祭了吴岳。在吴岳的鹿囿中,许多公鹿和母鹿奔跑嬉戏。


▲“吴人”石拓片


▲“作原”石


本篇是叙说修治道途之事。“原”即“三畤原”,又名“南原”、“石鼓原”。在官吏的率领下徒隶来整治道路,种植各种树木。植树及治道都有时日的限制,分别是二日和五日。


▲“作原”石拓片


▲“銮车”石


▲“銮车”石


▲“銮车”石


此石诗五章,首言銮车,指明人君所乘之车,展现出这次狩猎活动将要结束时的情景。在临时驻跸的銮车周围,有奏对受命的近侍,有勇猛善战的护卫,驻地安如屏障。诗末以秦献公的口吻说,我这次狩猎所获很多。


▲“銮车”石拓片


▲“田车”石


▲“田车”石


▲“田车”石


此石叙在原野上打猎,也是整个狩猎活动的高潮。猎物不仅仅是“麀鹿”,还有“麋鹿”和“雉兔”。而且众庶也参加此时的围猎。


▲“田车”石拓片


▲“而师”石


▲“而师”石


此篇追叙秦献公迎接周天子使者到来的盛大成眠。惜文字脱漏太甚,难以通读。“嗣王”即周烈王。烈王初立,遣太史见秦献公,故秦献公出师迎之。“我”献公自称。


▲“而师”石拓片


▲“吾车”石


▲“吾车”石


▲“吾车”石


此篇叙说游猎开始情景。诗五章,首言车马强盛,次言公卿和乐,三叙弓矢精良,四叙游猎所见景物,五纪狩猎所获,是一篇意态悠闲的游猎诗篇。诗中突出车马整齐,暗示国体稳定,兵强马壮。


▲“吾车”石拓片


▲“吾水”石


▲“吾水”石


▲“吾水”石


此篇叙说我们的水很清澈,我们的道路已修平,树木也已经种植就绪。在丙申这一天秦献公和周天子使臣一道准备出游。


▲“吾水”石拓片


▲《石鼓文音训》刻石


▲《石鼓文音训》刻石


《石鼓文音训》为元代奉训大夫国子监司业潘迪于至元己卯(1339年)撰写,首题称音训,取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之意,正文内容取宋人考订石鼓刻石之说,引经据典,并列自家按语。此刻石是考订石鼓文内容的具有文献性的实作,其本身具有重大意义。


正如那些已经无法辨识的文字一样,石鼓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和它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十面历史悠久的石鼓,以及笼罩它们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们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更显珍贵。


【资料】图片由王璐瑶拍摄,文字整理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