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博大展来袭丨跨越千年,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再一次相遇

2017-05-23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17年6月28日——9月3日,苏州博物馆将于地下临展厅举办“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展”。


本次展览将展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国内23家博物馆及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吴、越、楚青铜器近百件/套。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兵戎相见——青铜兵器


战争是吴越楚相互关系的直接形式,青铜兵器是吴越楚争霸会盟的真实写照。在追逐大邦之梦的征途中,在戈光剑影的战场上,他们常年兵戎相见,互相厮杀。吴、越两国尚武轻死,兵器数量丰富,质地优良。楚国好勇善战,兵器兼容并包,尽收吴越。


该单元为青铜兵器,以吴、越、楚王世系表为主线,囊括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吴王余眜剑、楚屈喜戈等27件/套兵器。


吴王夫差剑


春秋晚期

通长58.3cm、身宽5cm、重0.98公斤

2013年王振华夫妇处征集  苏州博物馆藏


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这柄剑铸工精致,历经二千四百余年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是迄今已知几柄吴王夫差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


按《周礼·考工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皆对当代吴越铸宝剑的工艺技术大加赞赏,这柄剑的出土更证明确非虚言,实是一代名王宝剑,国之重宝。


越王勾践剑


春秋晚期

长55.6cm、宽4.6cm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十一道同心圆圈。剑身满布菱形暗纹,剑格两面分别镶嵌蓝色琉璃和绿松石。剑身近剑格处刻有两行八字鸟篆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鸠浅”即勾践。楚越关系密切,楚惠王之母为勾践之女,越亦为楚所灭。此剑或为越人陪嫁品,或为楚国战利品。


不过要提醒的是,越王勾践剑只展出十天,即6月28日—7月7日展出,看剑要趁早啊。


吴王余眜剑


春秋   通长57.5cm、宽4.8cm

2014年征集    苏州博物馆藏


铭文在剑脊两侧,每侧各一行共75字。吴国王室青铜器存世较少,且多为兵器,但铭文极少有记事内容。本剑铭文涉及寿梦、余祭、余眜三位吴王,吴、越、楚三个国家,伐麻之战、御楚之战、御越之战三场战争。因此,本剑是吴国王室兵器中较为重要的一件,也是目前所见先秦兵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


王子于戈


春秋

长24.3cm、宽11cm

山西省万荣县后土庙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舌形长援微翘,上下有刃,中脊隆起,下刃弧连宽胡,胡上三穿,阑、胡端截平,长方直内有一穿。戈上共有错金鸟书七字,一面援上两字,胡部四字,识为:“王子于之用戈”,另一面援上一字识为:“王”字。内端错金云纹。此戈同时出土两件,系吴王僚为王子时器。铜质极佳,锋刃犀利,制作精良。


第二单元  礼尚往来——青铜礼器


礼仪是吴越楚逐鹿会盟的内在动力,青铜礼器是吴越楚文化交流的实物佐证。在嫁娶姻亲的仪式过程中,在烹食煮酒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学习中原礼仪制度,保持礼尚往来。楚国与中原相通较早,率先礼制革新,吴、越两国相较悬远,自成风尚。


该单位元主要包括鼎、缶、敦、簠、尊、盏、匜、盉等37件/套,其中以楚国礼器居多;另汇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分藏安徽寿县李家孤堆楚王墓出土青铜礼器共同展出。


楚王酓(熊)歬(前)鼎



战国  

高59.7cm、口径46.6cm、最大腹径60.5cm

1933年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


器口沿刻有铭文十二字:“楚王酓歬作铸鐈鼎,以共(供)岁尝。”意思是楚王酓歬铸造了这件鼎,用于祭祀。盖顶刻有铭文四字:“集脰攻鼎”,盖内铭文三字:“囗集脰”。 “集脰”是负责王室饮食的机构,“攻”是祭祀名称。铭文表示这件鼎由集脰管理,以作祭祀之用。


蔡侯申作媵( yìng )尊


春秋

通高28.5cm、口径23.5cm

1955年寿县西门内蔡侯墓出土

安徽博物院藏


喇叭形口,长颈,鼓腹,圈足。

口部饰嵌红铜三角形回纹,颈、腹之间铸铭文一行九字,曰“蔡侯(申)作大孟姬媵尊”。铭文记蔡桓侯嫁长女大孟姬于吴王颇高之事,因此,蔡侯尊铭文反映了蔡国与吴国联姻的史实。


罗儿匜


春秋晚期

高14.5cm、长23cm、宽20cm1988年南京市六合区程桥M3东周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内底有铭文:



第三单元 乐享天籁——青铜乐器


音乐是吴越楚古韵流淌的重要象征,青铜乐器是吴越楚艺术碰撞的承载主体。在敲钟鸣镈的伴奏中,在句鑃錞于的击打中,他们乐享天籁,如梦如幻。楚国的音声悠远流长,令人心旷神怡。吴、越两国曲终人散,终成千古绝唱。


该单元展品共14件/套,既有曾候與钟、秦王卑命甬钟等与吴、楚战争密切相关的重要铭文乐器,也有“吴配儿”铭青铜句鑃、錞于等吴越典型乐器。


曾侯與钟


春秋晚期

残高87.2cm   正鼓厚1.6cm

随州市文峰塔墓地M1:2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此件铜钟,为出土8件曾侯與编钟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惜已残破严重,仅存局部钟体残片,可基本复原。在钟体的钲部、两侧鼓部铸有阴刻铭文。铭文中多有自铭“曾侯與曰”,故可将编钟定名为“曾侯與钟”。 M1:2全钟铭文内容与M1:1基本一致,只是行款有所差别,个别字的写法也有不同。现存84字,阅读顺序为“右起左行”格式。


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的对照研究,2009年曾侯與编钟的出土,记载了吴、楚之战中“吴恃有众庶,行乱,西征南伐,乃加于楚,荆邦既变,而天命将误”,是曾侯“亲博武功”才使得“楚命是静,复定楚王”。曾国保护了楚王,楚王便与曾侯與共立斋盟,恢复了曾国故有的疆域“余申固楚成,改复曾疆”。故曾侯與铸此钟以记载这段丰功伟业“择选吉金,自作宗彝,和钟”。


这段铭文与《左传》、《史记》、清华简《系年》等历史文献中记载“吴楚相争,吴师入郢,楚昭王避难随国,受到随国的庇护”之事相印证。此外,铭文中铸刻国名“吴、楚、曾”同文献记载国名“吴、楚、随”可合二为一。据此认定:“曾国即是随国,为一国两名。”从而,破解了学术界一直以来的“曾随之谜”。


秦王卑命甬钟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通高38.2cm、甬高10.4cm、两铣间距20.5cm、壁厚0.9cm

1973年湖北枝江季家湖楚城遗址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圆柱形甬部,上细下粗,上部两侧分别有一钮;钟体呈合瓦形,平舞,钲部共有柱形枚36个,铣部下阔,于部向上收成弧形。该钟铜质优良,制作精细,钟体大部分饰有花纹,以蟠虺纹为主,间以云雷纹、绹纹、涡纹等。


钟体一面钲部与鼓左分别铸有铭文“秦王卑命”、“竞坪王之定救秦戎”,共12字,该钟铭文不全,应为一套编钟中的一件。学界对铭文释读意见不一,其中较为公认的意见之一认为其大意为:受秦王卑(秦哀公毕)求师之命,强大的楚平王率军至定援救秦军。铭文可能反映了楚国出兵救秦的重要历史事件,尤其对研究秦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单元  工精技良——青铜工艺


铸铜是吴越楚富国强兵的基本保障,青铜技术是吴越楚高超工艺的典型代表。在铸范成型的青铜器物上,嵌错以金、银、红铜,可谓交相辉映,工精技良。吴、越两国兵器上的同心圆首、菱形暗格纹、复合剑技艺,在当时独领风骚。楚国首创失蜡法,青铜冶炼和纹饰装置,实乃登峰造极。


该单元主要包括反映青铜器铸范、嵌错金银铜、同心圆首、菱形暗格纹、复合剑等精湛工艺的相关器物17件/套。


楚途盉


春秋

通高25.2cm、口径10.8cm

1980年出土于枫桥何山东周墓

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藏


肩部有篆书铭文“楚叔之孙途为之盉”八字。腹下设三蹄足,足上部铸兽面纹,兽面两眼之间附以扉棱作鼻,兽面两侧辅以卷云纹。这件铜盉以蟠虺纹与立体夔龙为装饰题材,组成的纹饰古朴、典型而华丽,极具时代特点和地域风格。


名称:大邦之梦——吴越楚青铜器展

时间:2017年6月28日——9月3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  一层争伯春秋展厅


主办单位:苏州博物馆

支持单位: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保利艺术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皖西博物馆、襄阳博物馆、随州博物馆、宜昌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考古研究所、盱眙博物馆、谷城县博物馆、吴江博物馆、苏州市吴中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资料】由苏州博物馆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