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归的佛头和幽居寺塔以及郑道昭书法
在河北博物院造像馆最显著的位置,陈列有一组三尊北齐佛教造像,三尊造像只有居中的一尊还有佛头,另外两尊已经没有了
三尊造像原在河北灵寿县幽居寺塔内,九十年代佛头全部被盗,2014年其中一尊佛头由信徒捐赠给台湾佛光山,2016年星云法师将佛头捐回大陆
造像的基座上均刻有铭文,捐资雕凿者是高睿,时间是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高睿是北齐的实际开创者高欢的弟弟高琛的儿子,开凿造像时23岁
正史中只记录了高欢的一位亲弟弟就是高琛,在高欢起事之初,高琛是其左膀右臂,后来高琛淫乱高欢后宫,被高欢杖毙,时年也是23岁
高琛去世时高睿只有三岁,高欢抚养长大,十七岁便成为出镇一方的大员
正史中记录了高睿多个致孝的故事,是心地慈善之人,高睿开凿的三尊造像,居中的释迦摩尼佛是为伯父高欢和堂兄高澄开凿,此时高欢已去世九年,高澄也在七年前被刺身亡,从台湾回归的正是这尊造像的佛头
【高睿造释迦摩尼佛像】
另一尊无量寿佛像是为父亲高琛和母亲华阳郡长公主开凿,华阳公主是魏孝武帝元修的妹妹。
元修本是高欢扶植的傀儡皇帝,但后来与高欢决裂,投奔了与高欢对立的宇文泰,高欢又拥立孝静帝元善见,自此高欢和宇文泰各把持一位皇帝,北魏分裂为东西魏
元修投宇文泰十年后,华阳公主去世,开凿造像时已去世十二年
第三尊阿閦佛像是高睿为自己和郑妃所造,史书中记录高睿有两位郑妃,先娶郑述祖之女,去世后续娶郑道荫之女
郑述祖的父亲郑道昭是北魏著名书法家,当时曾与王羲之齐名,曾任青州刺史,在山东平度、莱州等地留下数十处摩崖题刻,其中最著名的是《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是记录郑道昭的父亲郑羲的功绩,同样的内容刊刻在两处,山东平度天柱山的称为上碑,据说郑道昭发现山东莱州云峰山的石质不错,于是又重刊一处,两碑南北相距二十余公里
【山东平度天柱山《郑文公碑》(网络图片)】
【山东莱州云峰山《郑文公碑》(网络图片)】
在青州西南十几公里的玲珑山,郑道昭留下一处《白驹谷题名》,为大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 此白驹谷”
【《白驹谷题名》(网络图片)】
郑道昭留下的数十处题记有机会值得去逐一走访
灵寿县的幽居寺塔位于砂子洞村,在县城西北五十多公里,地方偏僻到达不易,由此继续向西北六十余公里可到五台山,幽居寺应该位于正定通往五台山的古道途中
【幽居寺塔】
幽居寺内其他建筑已不存,仅存一座砖塔,方形七级,高二十余米,官方断代为唐。高睿造的三尊造像迁往河北博物院之前,就在这座塔的塔心室内
【幽居寺塔的塔门很窄小】
【塔心室内部】
塔心室内不仅有三尊造像,还有十八尊高约四十厘米的小型石造像,镶嵌于塔心室内壁,也是北齐风格,应与三尊主佛同期,现在一部分在河北博物院展出
【来自幽居寺塔的小型佛像】
【小佛像细节】
虽然幽居寺塔断代为唐,但唐塔中与其类似的并不多见,塔檐下并非唐塔常见的叠涩,而是以砖角堆砌成莲瓣状承托塔檐,这座塔也有可能是与三尊佛像同期的北齐砖塔,由于北朝古塔存量甚少,没有足够的推断资料,只能期待新的发现
北齐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和北周的进攻,大量修筑长城,《北史》中记载,天保六年(555年),“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这段长城是从居庸关一直修到山西大同,《北史》高睿的列传中记载:“(天保)六年,诏睿领山东兵数万监筑长城”,高睿参与了其中部分长城的修建,这条长城是北齐的外长城,在内蒙古境内还有遗迹
在他的几个堂兄弟高洋、高演、高湛做皇帝期间,高睿受到重用,主理朝政,高湛去世后,其皇后胡氏与和士开有私情,高睿执意要求把和士开调离首都,被胡太后与和士开合谋杀死,时年三十六岁,距建造幽居寺的三尊造像十三年
2011.02.08,幽居寺塔
推荐阅读
推荐行程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QQ群:115112549
进微信群请先加 13354428550 为好友
抖音:912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