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m生滚粥#19 | “策动”与“同旁言说”:带着现实感思考中文语境中的策展

生滚粥 广东时代美术馆
2024-09-07


生滚粥之“生滚展览史”
我们将与活跃的策展人对话,从个体出发,去描摹他们的影响网络、实践轨迹、交叉位置。面对很多时候并不被认可为独立学科的展览史,每个实践者,有怎样的共识?又有怎样的视差?在逐渐铺陈开的对话中,看到展览史,展览史中的个体,也看展览史编织出的文化和社会脉络。
第四期“生滚展览史”中,我们采访的是“三个争议的场域:漫长的九十年代及其当世寓言”的研究员聂小依。在英国策展专业求学的过程中,小依对于西方机构批判理论泛用性的范围产生了疑惑,并试图从中国的当代艺术土壤中探索关于机构的真相。同时作为长征计划的参与者与研究者,小依通过自身的现实感迷思,得以体认到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所关心与疑虑的议题,获得了以“同旁言说”的叙事讲述机构历史的可能性。当深入探索长征计划时,这一项目所身处的参与性艺术的宏大图景,使得回溯“Curate”这一词汇植入中文语境时所产生的语义分叉成为一件必要之事。“策展”(Curate)还是“策动”(Curate)?这既是世纪之交的实践者所考量的问题,也是当下我们所必需做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不得不做的选择。



▲ 点击播放 ▲播客剪辑、图文编辑:林欣杨片尾音乐:雷光夏-黑暗之光

01:29 - 小依的漂流与她对长征计划的研究。作为一场时空跨度均相当可观的艺术策划,发端于2002年的长征计划是她了解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处境的切入点。

04:23 - 小依与Nikita在海外学习策展时所习得的共识:策展研究专业事关对话语的反思,同时也为具备不同身份背景的个体提供了直面彼此、互相理解的公共空间。

12:26 - 但是,对西方语境下的机构批判理论的了解,却引发了关乎现实感的迷思。欧洲机构具有较为明确的生长路径,基于此,机构批判的理路也是相对通畅的。而中国机构的发展,却大多处于面目不清的状态。

18:57 - 从阅读到Claire Bishop对于长征计划在世界各地艺术策划中“格格不入”的印象开始,为了探索中国艺术机构的实际情况,小依在2017年作为长征计划的一员,开启了从机构内部出发的机构研究。

25:16 - 在学术研究中,相较于其它的叙事,“同旁言说”(speaking nearby)更注重同言说对象的亲密性,而不刻意强调客观立场,也不以代言为目的。而在小依自机构内部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探索对长征计划策展人卢杰及其同辈在彼时的经历、想象与意图,她发现了用同旁言说的方式书写长征计划的可能性

34:36 - 长征计划与九十年代西方策展学科的关系需要被重视。赴海外求学后,卢杰以长征计划的策划案,试图处理他在东与西、艺术市场与学术建制等不同场域内所遭遇的冲突。

39:53 - “Curating”进入中文语境时所经历的转译过程。长征计划极具野心的本土推进意味着极多的动员,也鼓励小依提出“策动”的视角。随着代际变迁,由于土壤的缺失,脆弱的机构与社群时常难以支撑起突破边界的动机。此地的策展人逐渐倾向将策动的实践范围放到了更小的、更加日常的场景之中。

51:28 - 展览作为一种公众表达的媒介,其存在是需要被保护的。而只有在使展览更好承载作品的尝试中,策展实践者才能持续打磨自身的“工艺”(craftmanship)。

59:10 - 展览史例行提问:小依所见的,最具启发性的项目是木兰社区的女工摄影展、于贝尔曼策划的《起义》以及苏伟的《动情》。

67:14 - “三个争议的场域”预告。
本期播客已经在苹果Podcast、喜马拉雅上线啦,可以搜索“广东时代美术馆”或者“生滚粥”收听并关注我们!如果你使用RSS订阅器,欢迎复制本地址订阅我们:https://m.ximalaya.com/album/36583171


2017年,在进行RCA策展系研究生毕业项目的时候,小依混入Gasworks和Delfina的驻地艺术家早午餐,有点紧张。

2019年末,小依每周都会骑很难用的Santander公用自行车去Chelsea College of Art里的Iniv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实习。

在Studio里,同学们的区域里大多是画、展过的装置、苹果台式机,小依的桌子上则是书、画册还有肩颈按摩仪。
2019–2020年初,小依在Iniva翻录1994年时策展人侯瀚如在北京和学者黄专、艺术家魏光庆的采访磁带。这些磁带放进录音机,全是刺啦刺啦的声音、人声几不可辨。
小依在求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新事物——位于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的“第四基柱”(the Fourth Plinth),目前基柱上安放的是艺术家Heather Phillipson的装置《THE END》。(图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托尼·贝内特(Tony Bennett)所撰写的《博物馆的诞生:历史、理论、政治》(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1995)基于福柯的权力理论,探索了19至20世纪博物馆、集市与展览生成自身的空间与规范的历程。

Brian O'Doherty的Inside the Whitecube也是机构批判理论的经典文本之一。

《无为而为——机构批判的生与死》,由蔡影茜和比利安娜·思瑞克主编。

《罗曼·欧达科:脚本》是一次相当经典的新机构主义实践。其中的“美术馆/储存室”,通过将展厅管理员的日常工作台置于于展厅当中,并将美术馆仓库的杂物放置在盒子内部并向观众敞开。(展览由蔡影茜策划,2014年于时代美术馆举办)

《罗曼·欧达科:脚本》中的参与性行为作品“交换”,表演者的目的是通过赋予手中的物品特定的故事和情感价值,说服参观者用自己的一件私人物品与之进行交换,而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得以相互认识和交流。

自1990年代以来,不少批评家和策展人都认为参与性艺术本身就有着政治涵义:艺术家通过鼓励观众参与,就足以促进更平等的社会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尼古拉斯•伯瑞奥德提出的“关系美学”。《人造地狱》是第一本对社会参与性艺术(在美国称为“社会实践”)进行历史及理论总结的著作,通过回顾20世纪以来参与美学的演变和发展轨迹,Bishop审视这些项目有关平权的诉求,并召唤那些不囿于建立规范,更为大胆强烈甚至令人不安的参与和批评形式。

郑明河的《女性,本土,他者:书写后殖民与女性主义》(Woman, Native, Other: Writing Postcoloniality and Feminism, 1989)。其中提到了“同旁言说”(speaking nearby)的叙事方法。

卢杰在2001年时的“长征计划”策划案,不过名字由《长征—一个巡回展览》改为《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是在2002年。(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在第一站江西瑞金,英格·甘特(Ingo-Gunther)作品《难民共和国》展在原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前展出。(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2002年8月14日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中的第九站茅台镇的提案与现场。当地居民在酒桌上看完有关Jackson Pollock的纪录片后,尝试泼墨绘画。(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在泸沽湖,2002.7.27-7.30。(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长征计划在四川大凉山西昌卫星发射站,2002.8.16-8.21。8月19日,刘成英在卫星发射塔周边放飞写有“一定要解放思想”字样的风筝。(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2002年8月21日,与西昌市美协、文化馆合办的《物质与精神》展览及其研讨会。(图片来自“长征计划”)

展览《起义》的海报。街头抗议者跃起的身姿与社会运动的高扬图景构成了一种巧妙的呼应。(图源:Gilles Caron, Manifestants catholiques, Bataille du Bogside, Derry, 1969)

“动情:1949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2019,中间美术馆的展览海报
*以上图片如无特别说明,均由聂小依和蔡影茜提供


本期展览史 “星图 ”



1.长征计划(Long March Project)是发起于1999年的艺术及策展项目。以北京为基地,长征计划视本土与国际之间不断变化的语境为自身诞生、成长的土壤。2002年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奠定了长征计划概念和方法上的基础/原型,中国革命史上的红军长征(1934至1936年)为长征计划一系列不同的国内和国际艺术项目提供了一个隐喻性的框架和讨论语境。长征计划的每个项目均根据各自具体语境与问题意识有机地发展成独特的形式。作为作者,长征计划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合作,去感知历史意识和发展出一条重新认识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现实的全新方法。

  *上文引自项目网页:
  http://longmarchproject.com/


2. 克莱尔·毕莎普(Claire Bishop),英国艺术史学家,评论家。其论文《对抗与关系美学》(2004)在对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与社会参与式艺术(Socially-engaged Art) 的讨论中有着重要影响。


3. New Institutionalism(新机构主义)一词最初由乔纳斯·艾克贝格(Jonas Ekeberg)于2003年提出。在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发展的背景之下,开始出现了对于艺术机构、艺术家和参观者之间关系的反思,并开始对博物馆的社会角色进行彻底审视。New Institutionalism将博物馆和艺术机构视为生产场所、研究场所及辩论空间,是连接艺术实验、学术机构及社区的空间;主张机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展览项目,也应与其余公众可参与的社会项目一起运作,使观众也可能参与到艺术构想之中。

参考来源:

https://www.on-curating.org/issue-21-reader/new-institutionalism-revisited.html#edn1

英文原文:

https://arthistory.berkeley.edu/wp-content/uploads/2020/04/jbwinstitutionalcrit.pdf


*注:生滚粥第14期,《“非职业”策展人的职业策展之路》亦对毕莎普反思关系美学的论述以及新机构主义有所涉及,感兴趣的听众可以进行回溯。


4.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国家人像美术馆建立于1856年的伦敦,也是第一所所谓的“公立美术馆”。

机构网页https://www.npg.org.uk/


5. 郑明河Trinh T. Minh-ha出生于1952年,她是越南裔的导演、写作者与作曲家。她所制作的影片,如《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 1985)与《重组》(Reassemblage, 1982),看似是一种民族志题材的变体,但实际上却以自身独特的节奏与结构建立起了一种反民族志的、消解客体化目光的叙事。这样的实践,事实上就是郑明河在其论著中所提及的“同旁言说”的路径之一。


6.“同旁言说”(speaking nearby)是由学者郑明河所提出来的一种叙事方式,它同“speaking about”相互区别,指向一种不将论述内容客体化的形式。在叙事行进过程中,通过同议题与主体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同旁言说”可以被实现。

延伸阅读:
Nancy N. Chen: "Speaking Nearby:" A Conversation with Trinh T. Minh–ha, Visual Anthropology Review, Vol.8 No. 1, p82-91, 1992, 
https://www.mdw.ac.at/magazin/index.php/2017/03/01/speaking-nearby-postkolonialer-film-in-theorie-und-praxis/?lang=en


7.“罗曼·欧达科:脚本”(Roman Ondák: Storyboard)是由蔡影茜策划并于2014年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展览,选择了欧达科于 1997 年至 2015 年间创作的一系列装置、摄影及行为,以呈现作品及其展示空间的共生结构,并将之以另一种形式再现。
  展览档案:https://timesmuseum.org/cn/program/roman-ondak-storyboard

8.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是为在北京的打工者提供公益服务的机构,尤为重视为女性工人提供社会支持,让她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工作新思路——“木兰互助社”的运作与募捐倡议》: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818469/e6aaRjA2nmfrYVd21nfBcYDyUzPX11XZZPhIiNgdU9JrZQd9IYio7q2tctPTfNd2-tSrbWeMdeqFuI68pjoXYmc-no43VO2RB3akGY_57e8dgpxHQiRxJOagS5g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微博账号:@木兰社区活动中心,首页链接如下:
https://weibo.com/mulanhuakai?refer_flag=1005055013_

 

9. "Soulèvements"(“起义”)是法国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于2016年在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所策划的展览。
展览档案:
https://archive-soulevements.jeudepaume.org/

 

10.“动情:1949后变局中的情感与艺术观念”(Community of Feeling: Emotional Patterns in Art in Post-1949 China)是由苏伟于2020年在中间美术馆所策划的展览,参展艺术家有陈勃、陈劭雄、陈映舟、戴泽等。
  展览报道:https://www.cafa.com.cn/cn/news/details/8329101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时代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