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换个地方下铲,多走多问多看,你就有机会独占“新闻富矿”

俞任飞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3450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俞任飞,90后,钱江晚报特别报道部记者,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阴差阳错进入报社。不长的职业生涯里,参与过几次重大报道,见识了一些人或事,也写了几篇还拿得出手的作品。在追逐新闻的过程中,无论专业技能或是个人阅历,我自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从2017年进入报社,到今年满打满算是第三年。入职后不到两个月,怀揣着对新闻的模糊概念和一腔热情,我被分入特别报道部,从事热点突发、深度人物类报道。与实习时的跑线新闻不同,大海捞针式的线索搜寻,和无处可寻的采访对象,都让我在起初有些抓瞎。


此外,供职于一家省级都市类媒体,从事深度报道工作,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面对全国性媒体、本地媒体乃至自媒体环伺的新闻环境,应当如何自处,这一点也让我感到困惑。


所幸,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部门里一群“老记者”鼓励下,从边疆口岸到渤海之滨,从天灾事故到官司命案,我在一次次出发里成长,也在新闻采写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优势。



1

换个地方下铲


2017年12月13日,接连几天我都在几家都市报上扫到,博越名车馆在各地关张,不少已经付款的消费者无车可提。由于报料源来自消费者,报道多以社会新闻处理,披露无良企业跑路后消费者权利受害、无处维权的困难境地。


第一口蛋糕被咬走了。有没有机会换个角度,再挖挖这家颇具规模的汽车销售公司为何在短时间内崩溃,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有了初步设想后的首次接触,却不算成功。距离事发已超过10天,两家在杭的名车馆门店早已人去楼空,物业保安说你来得太迟了,这几天连维权的都少了很多;受理报案的辖区派出所也以正在调查的名义,回绝了采访。站在被贴上封条的大门前,望着里面的满地狼藉,我不太甘心。


绕着回字形的写字楼,我来回转了几圈。第三趟时,我发现名车馆南侧的应急通道仍然开着。假借前来维权的购车者身份,我从后门顺利混入店内。


没有豪车,没有疲于应付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愤怒的维权者,曾经停满豪车的大厅如今空空荡荡。留给我的,除了二楼一辆还没来得及拉走的起亚轿车,就只剩几个办公室里散落着的各类文件、档案,和未吃完的外卖,发出阵阵怪味。


博越名车馆工作人员撤离后的满地狼藉

抱着试试的心态一通翻检,还真被我找出了一本写满拉客、延单技巧的销售笔记,一份赔偿丰厚的延期补充协议,和一张买卖价格“倒挂”的报价单。亏本卖车还拼命拉客,无法按时交付还愿意高价赔付,我意识到博越名车馆背后的生意或许没那么单纯。顺藤摸瓜,照着这个思路再找消费者和业内人士一聊,博越名车馆借卖车之名,行融资之实的事实最终浮出水面。


博越名车馆停放于2楼的起亚轿车

次日,两个版的报道(2017年12月14日A06版《博越名车,我的123万车款哪去了》、A07版《博越名车,你究竟在做什么生意》)刊出后,凭着从废纸堆里找到的线索,钱江晚报成为国内第一家详细披露博越名车馆涉嫌集资诈骗的媒体。这组稿件也获得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自进报社后,几乎每一位前辈,都和我强调过“跑现场”的重要性。但相比其他媒体,在到达大部分现场的速度和渠道上,我们并无天然优势。那么避开冲突最激烈的显性入口,多花些力气去寻找“价值洼地”,或许是另一条路径。这就好比淘金探矿,有时候避开热门,在“人迹罕至”处下铲,反而有机会独占“新闻富矿”。


2

离现场再近一点



当然,博越名车馆的例子也证明,“到达现场”依然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两年来的采访经历都证明,离现场越近,看到听到越多,往往对打破当下的采访困境越有帮助。


今年5月,我去西藏采访试图穿越羌塘无人区的三个年轻人。最初的线索依然来自其他媒体,一对情侣与另一个男孩相约横穿中国最大的无人区——羌塘无人区,4月17日其中一名当事人李志森在微博上发文,历时44天他们最终实现穿越。但很快有人发现,原本的三人组只有李志森和女孩林夕完成了穿越,而林夕的男友杭州人冯浩依然行踪成谜。


在这次穿越的直播贴里,针对“为何迟迟不报警”“为何不向外界透露冯浩失联消息”“三人是否存在龃龉”等问题,质疑声滚滚而来。事件曝光后,当天我们就梳理了直播与当事人微博,也联系了正在西藏搜寻的冯浩父亲,试图厘清三人的穿越行程,并回答网友的疑问(2019年4月30日A02版 《杭州90后小伙羌塘无人区失联》、A03版《三人穿越两人回,到底发生了什么》)。


稿件发出后效果不错,官微阅读数很快超过10万,不少读者都被勾起了好奇心,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所幸几天后,失联超过50天的冯浩走出了无人区。我买了第二天出发的机票,想和他当面聊聊无人区里的故事。


冯浩与林夕正在写不再穿越的保证

其实,出发前我的把握并不大,李志森对采访态度暧昧,冯浩、林夕也联系不上。坐在机舱里我甚至有些焦虑,自己的决定是否太过草率。到拉萨后,我去了冯浩常住的两家民宿,老板说知道冯浩在安多县,但具体什么位置不清楚,要是愿意可以包他的车去。


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包车,或是赶第二天的火车。来不及多作考虑,还是选了包车,近500公里的路程,我们挤在一辆减震不佳的老吉普上颠簸了两天。到安多县城,已是5月8日上午。


从林业局打听到,冯浩几天前还住在县城的旅馆里,我们又赶忙杀了回去。拉开宾馆大门,他和林夕就坐在前厅的沙发上,诧异地张望门外的动静。四目相对,这样戏剧性的见面是我未曾设想的。他半靠在沙发上,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我,气氛多少有些尴尬。我试着用杭州话和他打了个招呼。或许是久不曾听见的乡音起了作用,他笑了笑,场面才有所缓和。


午饭时间,我们在宾馆对面的小饭店里边吃边聊。“你们是我出来后见到的第一家媒体,又是老乡。”在吃下4碗米饭后他和我交底,能碰上是缘分,原本出了无人区他不打算再接受任何采访。


2019年5月9日,浙江24小时APP刊发了《冯浩:希望更多人因我而打消穿越无人区的念头》一稿,钱江晚报是实地对话冯浩的唯二媒体(另一家是红星新闻),外部点击超过千万。我有点庆幸,当初那些看似冲动的决定,反而成了抵近现场的关键。而一场面对面沟通,也让非法穿越者冯浩从此前大众眼中自私、无知的刻板形象,真正立体为一个复杂的、特立独行的个体。



3

采访不总是一蹴而就


像冯浩这样一句方言就能打开的采访并不多。大多数采访对象遵循沟通的渐进规律,对突然介入的记者有着天生的抵触。


2018年7月底,以707分成绩考入北大的衡水女孩王心仪,因为一篇《感谢贫穷》的旧作引发舆论热议。大批媒体纷至沓来,省委书记批示托人看望,有人赞她乐天,有人批她卖惨,网上不少人叫她“感谢贫穷女孩”。


8月初,我第一次联系王心仪时,她有些抵触,听得出对媒体“感谢贫穷女孩”的说法并不乐意。在她兼职的城市石家庄,我几次约她见面,都被委婉地拒绝。几天后,得知她回了老家,我跟着来到衡水,再次约她见面,这次她没有谢绝。


王心仪过去画的画

8月2日中午,我赶到王心仪位于衡水枣强县郊的家中,她刚送走一家媒体,还没来得及吃饭,面露难色。连续几天的密集采访,看得出她对记者兴致不高,我努力寒暄,但回应寥寥。


提前准备的采访提纲此时看来有些多余,硬是按着套路来,最多也只能换来对方的敷衍了事。坐在房间里,我瞟到她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呐喊》,于是新的话题就从假期生活开始。几句话下来,我知道了这是北大文学系为新生们准备的书单,书才读到一半,就被这几天的采访中断了进程。


接下来的对话水到渠成,话题从大学生活到文学,再到北大,我注意到王心仪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这不单是调动情绪,从一些周边入手,也能加快我对她的了解。接着,我和王心仪聊她的家庭,聊引起轰动的旧作,聊爆红后的感受,她渐渐松弛,不再刻意严肃,恢复了往日活泼乐观的性格,和直率幽默的谈吐。


王心仪位于河北衡水枣强县郊的家

她说,自己不喜欢媒体过分强调她的家境,这并非自卑,而是出于一种积极的接纳。同样,相较“寒门贵子”式的标签,她更愿意传达“我就是我”的个性化表达。我开始意识到,王心仪的学习、性格与生活方式背后,都有着母亲李春花的影子。在和这位母亲进一步沟通后,我开始理解她所努力营造的家庭氛围,对三个孩子成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回去后,我写了《对话王心仪:贫困不是我的全部》《母亲李春花:为何没让她读衡水中学》两篇稿件,不同于过去寒门学子发愤图强的报道范式,报道更倾向于讨论原生家庭与儿童成长间的关系。文章刊登后,有一位母亲给我发来短信,说看完后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反省。我想,这或许就是达到了报道的初衷。


今天面临着一个愈发多元的社会,像我这样的年轻记者,不正在经历着“成长的烦恼”:身处媒体融合与行业竞争的大潮,面对传统媒体辉煌难续的唱衰论调,自己应当何去何从。


有人说,记者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新闻总逃不脱形形色色的人或事。那么身处其间,多走几步,多问几句,多换几种思维,我想总是大有裨益的。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逆流而上成为纸媒记者,她说,我的纸里包着你的火

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融媒时代,“竖屏57秒”是你应当紧紧抓住的“工业标准”

三个多月数易其稿,他撰写的报告文学首次全景式地再现了衢州江山籍台湾“御医”姜必宁被时代所裹挟遮蔽的漂泊人生

一年到头他在报社食堂吃不了几顿饭,然而他写的报道却拿下了好几个浙江新闻一等奖

冲击新闻大奖|《原料药价格暴涨》背后的故事,钱江晚报记者披露那些艰辛的采访细节

好的报道哪里来?浙江卫视的媒体“协作朋友圈”是这样炼成的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半年多集聚72万粉丝,钱江晚报的抖音运营小窍门

都有些啥?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0377 85310379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