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平凡女孩成就了一次精彩访谈!浙江卫视《对话“挡刀女孩”》获评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全文共3492字
阅读大约需25分钟
2020年1月初,浙江宁波20岁的女孩崔译文获评2019年度“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人物。站在领奖台上那个高高瘦瘦的她显得那样的平凡又不凡。这个女孩也是2019年所有采访对象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面对锋利的尖刀,她毅然挺身而出,用身体护住同学,自己却身中8刀。事发后,我们对女孩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访谈。这期访谈还入选了2019国家广电总局二季度优秀广播电视新闻作品,我有幸在总局新闻例会上向全国的同行分享创作经验。这期节目的创作,也让我们团队对于人物访谈有了更深入的探索。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这期节目的创作感悟。
2019年5月7日,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组在采访“挡刀女孩”崔译文(右四)后,与她合影留念
1
有一种使命,叫“传播正能量”
有人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折,有人命关天。作为一个新闻传播者,你选择向大众展现什么,传递什么,大众就会从我们的传播中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好的舆论可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所以,在这个年轻人追求活出自我、信息空前密集、传播途径多元的时代,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更应该承担起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和使命。
如何不负使命?具体到我们浙江卫视的中国新闻名专栏《今日评说》栏目来说,除了解读和传播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探索电视理论节目创新外,我们还在10分钟的短新闻访谈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聚焦大时代中的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通过挖掘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探索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很好的采访对象。
2019年3月10日晚,在桂林读书的浙江女孩崔译文在下晚自习时,路遇男子行凶。她两次用身体护住同学,身中8刀,保住了同学的性命。4月底崔译文出院后,她的事迹开始在各类新媒体上传播。作为新闻人,这件事首先让我们想到了江歌案,然而这次的结局却令人欣慰,一是救人的女孩和被救的女孩都活着,二是在江歌案发生后,在大众集体经历了一次人性的考量后,在失望过、寒心过后,当同样的事情发生,还是有个勇敢的女孩和当时的江歌一样站出来,挺起胸膛救人,而且这个女孩只有20岁。于是我们迅速判断:这是一个能够很好地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当时新媒体上的报道大都寥寥数语,并没有对女孩的事迹进行深入挖掘,这样的“报道真空”也给了我们二次挖掘的机会,于是我们在五一小长假直奔桂林。幸运的是,我们成为了第一家对英雄女孩崔译文进行专访的电视台,成为了她首次敞开心扉倾诉的媒体对象。
节目截图
2
有一种美丽,叫“平凡中的不凡”
此次访谈节目是要塑造一个英雄,还是要展现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一刻?出发前,我们就初步定了调:一定要力求真实自然、不拔高、不渲染,聚焦普通人的英雄一刻,而且用力点要放在 “女孩被广泛关注之后”。
如何做到真实、平实、自然呢?出发前和路上,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女孩的资料,比如联系她曾经就读的学校、她的邻居等,采访他们对女孩的印象和评价;在出发前,我们就加了女孩的微信,并安排与她年龄相近的一位90后记者与她联系、聊天,告诉她我们的目的、想法。
在到达桂林的当天晚上,我们就直接赶到女孩的住处,面对面了解更加真实的崔译文。令人惊喜的是,崔译文的表达能力非常好,人也非常乐观向上,她用自己的幽默巧妙化解了“生与死”这样沉重的话题。比如,当我们问到:“当时看到那个刀,你就不怕吗?”她说:“说实话,那个刀……我根本没看清楚,我只是看那个男的个子还没我高,我就冲上去了。”我们问:“如果你再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她笑着说:“如果我再遇到这种事,那我也太幸运了吧?那我得去买彩票了。”就这样,一段关于“捅刀子”的话题,居然在欢声笑语中愉快结束。于是我们决定在节目中再现这样真实、可爱的女孩。主持人定位“知心姐姐”般的倾听者,对女孩嘘寒问暖,排解她的压力,尽量少问,少打断,多倾听。为此,我们还把一开始的问题都精心简化成了更口语化的短句子,比如 “伤哪儿了?疼吗?哭过吗?后怕吗?”等。曾经有些节目,我们在访谈前与被采访对象沟通时,会有意识地告诉他我们希望他展现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和状态。而这一次,我们什么也没说。女孩也曾问我们:“我要讲些什么?准备些什么?”我们告诉她什么也不用准备,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在采访地点的选择上,也选了她熟悉的学校,从各方面保证她能展现真实的自己。
3
有一种设计,叫“不留痕迹”
我相信,业内很多人都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 新闻是可以策划和设计的吗?我觉得,新闻的发生和发展当然不能策划设计,但是新闻的表达方式一定是可以设计的,因为有逻辑、有主次、有提炼的新闻,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越是简洁自然流畅、看似一气呵成的作品,越需要精心设计。
“挡刀女孩”访谈,从结构到每个问题之间的关联、层次,再到VCR是否要插等,我们都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在采访前先搭好作品框架:第一部分聚焦女孩伤情和目前的恢复情况;第二部分回顾事发当时,聚焦平凡人的英雄一刻;第三部分聚焦女孩“火”了之后,进行一些直击灵魂的提问。这其中前两部分是铺垫,第三部分是重点,承担着提升作品深度和提炼主题的作用。在第三部分里我们设计了一些层层递进的提问,比如“假如这个事情再发生一次,你还会这样做吗?也有很多网友说要向你学习,你觉得他们要向你学什么?你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吗?你现在火了,你知道吧?你觉得大家为什么会这么关注你?你会有偶像包袱吗?你希望当这件事慢慢地淡出大家的记忆或者视线之后,最终留给大家的是什么?”
在两段VCR设计方面, VCR1介绍了女孩养伤情况,妈妈眼中的女儿,女孩眼中的生与死;VCR2聚焦女孩回到学校后,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她。在表现形式上我们设计成了无配音版,用简单的场景、环境和细节来展现真实,比如崔译文与同学嬉笑打闹的日常,她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的瞬间,崔妈妈忍着眼泪微笑着照顾女儿,崔译文在医院里画的那幅画“死神送我出来”等,并且在很多细节上都做了艺术处理,比如崔译文上药时,并没有拍摄她的伤口画面再打毛玻璃,而是用她的一些日用品画面来替代等……正因为有了这样详细的作战方案,第二天我们才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访谈和VCR拍摄。
4
有一种默契,叫“团队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挡刀女孩”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产品。记者、摄像、灯光、化妆、制片等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比如我们的一位摄像大哥听到女孩说自己爱打游戏,他就提醒主持人能否加个问题:“在游戏里你喜欢玩什么样的位置?”于是就有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合主题的回答:“ 辅助。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也不是特别厉害的一个,就是默默无闻去帮助别人的。”再比如当时结束语想了很久想不好,大家就分享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一位90后记者说:“我不会觉得自己不敢上去很羞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很佩服她。”于是,有了最后那句结束语:“可能我们不会因为自己这样的胆怯而羞愧,但是我们会为你这样的挺身而出而骄傲。”在“挡刀女孩”之后,我们这支团队还一起创作了很多期人物对话节目,成为了我们栏目的一大亮点。
最后,我想说遇到崔译文这样的采访对象是我们的幸运,她让我们相信了世界的美好,也让我们坚定了把美好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信心。正如那位网友对崔译文的评价:“众生多是偏见擦过的刀,而你是真理的子弹。”我想,记者不也是真理的子弹吗?追寻真理、传递美好,是初心,更是责任。
(《对话‘挡刀女孩’崔译文:请相信世界的美好》,获2019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新闻访谈一等奖)
原创:刘艳琼 浙江卫视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融媒背景下时政新闻怎么变?这位小姐姐的办法是:倚马可待抢时效,转换视角挖“金矿”
80后娱记的第一次采访就很火爆,14年来,他历练出“去现场,交朋友,变专家”的硬核本领
入职9年,这位小姐姐心无旁骛做报道 她说,记者需要共情力,它能帮你走进心灵现场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