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放过它!细节!陈丽媛总结夺得中国新闻奖、浙江新闻奖的最深感触!

陈丽媛 传媒评论 2023-03-14



全文共4859

阅读大约需20分钟

陈丽媛 80后,浙江工业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工作16年。做过体育记者,采访过北京奥运会;跑过文化社会新闻,策划采写深度报道;连续多年担任首席记者(编辑)。现任金华日报专副刊编辑部副主任。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件,浙江新闻奖一等奖4件。

从事新闻工作16年,有一些作品,每次读来,眼前总能浮现出那些曾经触动我的画面。


要想打动读者,影响读者,先要打动自己。在采访过程中,我特别珍惜那些打动自己的细节。它们是时代背景中的绵密针脚,是人物性格中细致入微的刻画,也是情节推进中合理入情的严谨演绎。这些细节的层层叠叠,最终成就了作品的高品质,赋予其跨越时空的感染力。


金华日报的《武义菇农“游牧”追梦实录》系列报道获得2020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这是一组以个体菇农背井离乡,在脱贫后继续追逐小康致富梦的故事。从武义到绍兴,从上海到新疆,再到西藏,奔赴的路程越来越远,但绕不开从一个菇棚到另一个菇棚的雷同场景。如何写出这10多名菇农各不相同的新闻面孔?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策划先行固然必不可少,但把策划意图落到实处,还得靠细节之功。


1

巧用对比性细节写活人物



在《武义菇农“游牧”追梦实录》系列报道中,《菇棚里住着研究生》是一篇充满对比性细节的人物通讯。在历时10个多月的采访中,在大同小异的黑色菇棚下,我见到的菇农往往是这样的:年纪偏大,夫唱妇随,劳作传统,凌晨跑市场,午后钻菇棚……菇棚里上网课的小武在这样的群像中显得格格不入。


写好细节的前提,是贴近采访对象,获取尽量多的细节。小武的父母和5户邻居一起,在上海市嘉定区娄东村旁“牧菇”。2020年4月下旬,湖北省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实现清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我们得以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奔赴上海郊区,走进一个个菇棚,蹲在地上和菇农们拉家常。受疫情影响尚未回校的小武,躲在菇棚里上网课,他不愿面对记者,心怀戒备,他的父母也觉得孩子与这次采访无关。要不是走到菇棚后面逼仄昏黑的空间,我们无从描摹菇农异地打拼的生活场景,自然也发现不了小武。在杂乱窝棚中上课的他,令我惊讶、好奇、感动。而围绕着他的诸多对比性细节,让我决定把他作为此次采访的主角。


跟录音相比,我还是更喜欢用纸笔记录,并及时拍下现场的画面,在写稿时多看多听几遍,有利于更好地用文字还原场景。


“黄浦江畔,陆家嘴高楼林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城乡接合部,一群人怀揣梦想躬身在菇棚里燃烧岁月,周而复始。菇棚黑色的太阳网被吹得鼓鼓的。远远望去,像翻腾着一串黑色的浪花。人们很少在黑色和生命之间画等号,但在这里,近20万根菌棒正为春末的最后一波收获而奋力萌芽。”《菇棚里住着研究生》的开头,就是对着采访时随手拍的一张照片写下的。黑色的菇棚里,父辈们用日复一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换来孩子的学业有成,这是朴素的愿望,也是持续的动力。这样开头,隐喻了这一主题,反差中蕴藏着张力,也不落窠臼。


采访不如想象中顺利。小武不愿和记者深谈,我们一度陷入“尬聊”。原本健谈的小武父母也受儿子影响,关上了话匣子。我只能转换话题,跟着他们一路采菇,到市场卖菇,从日常生活细节和闲聊里,一边观察,一边筛选细节。观察不能只靠眼睛,最好是尽可能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同身受。令人欣慰的是,反倒是这些细节使得稿件中有大量“用事实说话”的陈述,其实比当事人的直接引语更生动,也更有说服力。


类似的对比性细节,在文中还有很多。比如普遍舍不得开灯的菇农,和小武头顶上亮堂的“护眼灯”,那是除了卖菇就很少走出菇棚的父亲到镇上的超市买来的。比如,给小武隔出学习空间的帘子是用广告横幅拼接的,上面有硕大的“抖音”标识,他的父母对移动支付、线上销售却一窍不通。比如父亲傅法春卖菇时宁可多熬两个小时,也要回收篮子,因为“一个篮子十几元,收押金怕影响销量。不收,又丢不起”。但给小武买牛肉补身体时,却挑了肉铺里最大的一块,花完了当天卖菇的钱。

通过这些鲜活的一手采访细节,一对不会用语言表达爱,却为彼此努力奋斗的父子跃然纸上,增强了这组重大主题报道的故事性、文学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稿件见报时,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正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菇棚里住着研究生》里没有“脱贫”“奋斗”“小康”等高频词,却讲活了一个致富追梦的小人物故事,巧妙地呼应了时代主题。


2

善用环境细节深化主题



一篇好的稿件应该是时代肌理的切片,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调控结构和节奏,定格新闻故事画面感,深化报道主题。


“菇奶奶”陈雪兰是《武义菇农“游牧”追梦实录》系列报道对象中的乐天派。她把青春都付诸灰不溜秋的蘑菇,如今老家房子车子孙子都有了,可以回家颐养天年了,一身伤病的她却给自己找了许多“继续奋斗”的理由。听多了菇农倒的苦水,采访陈雪兰时,我常被她逗乐。写《“菇奶奶”陈雪兰:有奔头,才有劲头》的时候,有三个环境细节让我印象很深。


一是“菇奶奶”的病。采访过程中,我观察到陈雪兰忽然不说话了。原来,“牧菇”昼夜颠倒,那段时间正是销售旺季,陈雪兰忙得高血压犯了。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吃药,而是用野菊花泡水喝。好奇的我便跟她聊起这个话题。她说,背井离乡的菇农就医用药都不方便,虽然也有家里带来的降压药,但数量有限,又不想麻烦孩子寄,她得省着吃。我注意到她和她丈夫的左腿膝盖上都打着补丁,便一直打量。她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所有的裤子,这里都有一个洞。”她大方地指指自己的左腿膝盖上方,又示意一旁的丈夫一起展示这一“特点”。手指戳进裤子的破洞里,两人都忍不住笑了。原来,采菇需要不停地蹲起,几十年下来,两人腰椎间盘突出,犯病时腰腿酸麻,不得不用左手肘抵着大腿,才能慢慢弯下身。他们夫妇俩种了3万个菌棒,一天要蹲起上万次。手肘一次次摩擦裤腿,把每条裤子同样的部位都磨出了洞。或许是午后的阳光特别温暖,那一刻夫妻俩的笑容也暖得让我难忘。


二是“菇奶奶”的省。菇棚前面的西瓜地如今荒着,我在那里看到了陈雪兰放养的鸡。随口跟她提了一嘴“这鸡肯定好吃”,却没想到他们根本舍不得吃。鸡蛋每月都要攒下来,托人捎回老家给孙子吃,鸡则要等到“牧菇”结束回家时作为给儿女的礼物一并带回。我继续追问“你们一次都没吃过吗”,陈雪兰告诉我,其实丈夫是吃过这些鸡蛋的。2019年冬天,他骑三轮车摔伤了腿,没舍得上医院看,陈雪兰能想到的补品就是这些鸡蛋。“一天吃一个,没过几天就好了,干活也没耽误。”她笑眯眯地对我说,“这些鸡蛋跟一般鸡蛋不一样,小孩子吃了长个子、补脑子。”……一个亲情故事丰满了,给了这群“牧菇”人的奋斗一个充实而坚定的理由。


最让我难忘的,是陈雪兰在市场里卖完菇后的高歌。一曲《映山红》响起,市场里有人哄笑,有人鼓掌,有人觉得突兀。但我在那熟悉的旋律里,感受到了烟火气和人情味。经过两天的跟踪采访,我知道陈雪兰对这座城市的熟悉与陌生。她认识的上海人不多,但记得他们的好。她的菇篮不重,但多年下来也为这座城市缴费近10万元。“上海的市场接纳了她,她也丰富了上海人的菜篮子。凌晨的菜市场,光线昏暗,一曲高歌,让始终怀揣尊严和拼劲的农妇短暂地获得了注视。太阳升起后,她又将钻进黑色的菇棚,隐退于都市的华丽和喧嚣之外。”这些具有氛围感的细节让叙事节奏舒缓下来,为“菇奶奶”的故事画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群充满内生动力的菇农身上,藏着全面小康的幸福密码。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挖掘这些鲜活故事里的生动细节,就是一个幸福的解码过程。


3

精选言语细节实现共鸣



对话是访谈中最普遍的素材,可以完整地呈现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并非每个采访对象都是一个好的讲述者,而且过于依赖访谈内容,也容易陷入平铺直叙。这一方面需要调动被访者的情绪和回忆,让谈话内容更“走心”,另一方面,记者也要做个有心人,抓住那些打动自己的对话瞬间刨根问底,实现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菇奶奶”陈雪兰:有奔头,才有劲头》中陈雪兰犯病的片段,我用了她的直接引语作为结尾:“都是小毛病,出来种菇的人,身体都好,不然只能在家里养病了。”她像是在对我解释,又像是在安慰自己,采访时我就感觉被戳中了——菇农们多年来背井离乡、吃苦耐劳地奋斗,这份乐观豁达是多么重要啊。跟踪采访了两天,陈雪兰的访谈内容当然还有很多,我甚至问过她从菇棚到菜场要过几个红绿灯,冬天和夏天卖菇有什么不同。但写稿时,我还是觉得这句话精准地刻画了她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共鸣的空间,比铺陈她如何辛勤如何艰苦更耐人寻味。


在健谈这件事上,武义菇农陈江富与陈雪兰是完全相反的。他是拉萨地区最大的香菇培植户,用12年时间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帮助当地农户走上了致富路。他的故事是这组报道中最有戏剧性的,采访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一到拉萨,我就开始高原反应,用药后呕吐暂时停了,头还是晕乎乎的。时间有限,我和同事迅速赶往陈江富位于曲水县聂当乡德吉村的菇棚,在海拔近4000米的菇棚里采访。陈江富不善言辞,给他帮工的藏族小伙平措罗布更是连普通话都不会说。我从交流中得知他经历了多次失败,不惑之年背着债务来到拉萨放手一搏,平措罗布和陈江富两家人走得很近,藏历新年、农历新年都要互相走动。这显然是个不错的故事,但还需要更多细节来充实。


聂当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有艳和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课题组副研究员谢荣的访谈内容是有效的补充。他们分别讲述了和陈江富的交往以及对他的评价。谢荣对老陈的吃苦耐劳、技术钻研刮目相看。他的点评是客观中肯的,但少了点感情色彩。于是当他提起把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技学院的学生带到老陈基地的场景时,我就问得比较仔细,问他当时热不热闹,同学们对什么最感兴趣。他回忆的时候显得有些兴奋:“人群中发出一阵阵赞叹,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长在菌棒上的香菇,也是第一次知道香菇可以这么大规模种植,而且几个人就能实现精细化管理。”这句话后来被我写进了稿子里,相信能让读者对这个故事更加信服。


赵有艳乡长的访谈原来也比较“官方”,我通过提问引导她回忆对老陈基地的第一次考察,她的回答就感性了起来:“听说他们租了20个大棚种香菇,我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们都四五十岁了,怎么能种这么多香菇?管理得过来吗?”随着疑惑在考察中的解开,读者也跟赵乡长一样,对老陈的藏区逐梦既有肯定又有期待。赵乡长还告诉我,老陈如今是拉萨地区最大的香菇种植户,2019年,他帮助德吉村人均增收850元。


从意外到欣喜,从疑惑到惊喜,这些细腻的第三视角陈述带着读者不断加深对这个故事的共鸣。


在你努力收集素材的时候,好运也会不期而至。陈江富妻子陈桔央是西藏采访对象中最开朗的一个,我采访的用时也最长。随着访谈话题变得开放,氛围也轻松了起来,她一边和我聊,一边拿身边的平措罗布开玩笑。“他几个姐妹结婚,他都出钱造房子,自己老大不小了,还不上心思找对象。”在她的数落里,我找到了两家人藏汉之情的共鸣。陈桔央讲起带平措罗布相亲的两次经历,语气又好气又无奈,像极了每逢佳节催相亲的老母亲。但话锋一转,她脸上又满是温情:“他妹妹生孩子,我们带着自己养的鸡鸭去道喜。没过多久,孩子们从武义过来看我,平措当晚就拎来一大袋藏鸡蛋……”因为不忍见小伙子被相亲失败一次次打击,陈桔央转换了方式方法,帮助藏族小伙子种菇卖菇——先立业再成家。


就这样,这个共同富裕的故事里不仅有互惠互利,还有情有义,立得住,讲得响,与读者产生了情感共振。


4

结语



大时代里的好故事,需要细腻精准的表达,才能化“有意义”为“有意思”,赋予每一个追梦的个体更丰富的表情和层次。这要求记者走深问实,走到新闻现场,问到被访者心里,调动五感获取尽可能多的细节。写作时去粗取精,运用贴近主题、个性突出、能传递共鸣的细节,有节奏、有画面感地展现环境和人物。


移动传播时代的信息无远弗届,读者的注意力是稍纵即逝的,在时效难追、洗稿遍地的情况下,写活细节、讲好故事,是新闻专业主义者留住读者眼球的一大法宝。

原创:陈丽媛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我在天目新闻做科技报道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网络传播现象与应对策略

我们常说的新闻稿的“节奏”,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 ▏我怎样在前方报道东京奥运会

《四名领诵员是如何被选上的?其中一名是嘉兴人》,这条二次传播稿缘何成为爆款

走出“流量陷阱”,浙报集团天目新闻客户端竖视频变现对策

数字化能力跃升,让新文化报道“翩若惊鸿”!

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称谓怎样使用才合适?这篇文章为你细细分析

会议报道绝对是富矿,融媒体时代你更应当让它出圈出彩!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来看看!她打理的《小时人物》,怎样在人山人海里找到那个TA

我和党媒的情缘⑫|荣获中国新闻奖的这位卫视女记者有个心得:思想向上,心沉基层!

一场评选活动为啥能摘得浙江新闻奖?除了坚持16年?

新媒体作品,如何冲击好新闻奖?专家总结:要抓住这五个关键词!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如今的报社时政记者,都需要配备怎样的武器库?

以《央视新闻》记者王冰冰为例,看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网红记者”的打造

浙报《深读》 唯深耐读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