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为」原来是这个意思——《道德经》中的智慧

传喜法师 佛教慧日 2021-11-05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养心灵的甘露

每天阅读 如饮甘露



《流萤时行,风荷自定——今日大暑》

更多详情请点击图片↓↓↓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

【南宋】曾几


今日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 行不言之教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 用智慧超越现象的束缚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730mnmjyx&width=500&height=375&auto=0


老子在这里讲的,其实跟佛教的缘起法一样。


如果了达了缘起,人就不会执着在事物的现象上了。

天下人都知道黄山很美,但如果一下上去几万人,不仅美荡然无存,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小学生都知道看到老人过马路要上前搀扶,但如果几十个孩子一拥而上,就会造成交通堵塞。所以美和不美、善和不善都不是绝对的。

 

同样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这些对立关系也是相比较而产生的,是相辅相成的,显现的正是道的法则和真相。



我们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来到夏令营,相比于家里,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反观你在这里的收获,也是在家时得不到的。即使外部条件上,你家里的房间比如是十平方,我现在给你三十平的大房间,你的幸福感就一下超越了家里。所以,家和寺庙到底哪里苦,并不是确定的。

 

再比如你身高一米七,站到一米六的人旁边显得蛮高了,但一米八的人一到你边上,你明显就是矮个子了,你的高和矮是随因缘而起变化的。


总之,世间的种种现象都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彼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不要执着。不执着,不落偏,去追求道、认识道、效法道。


行不言之教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被现象牵制,不会住于相对而起定论,也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通过自身的德行来感染他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但不会自恃有功于天地。这里就在讲,我们可以依智慧去做一件事,但事成之后,依然要有智慧来超越,做到功成不居,如行云流水。   

功成不居


有了这样一份智慧,才能如《心经》中所讲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才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不居,以无所得,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叫是以不去”,

  不来不去,是为如来。


 摘自2010年7月《道德经》讲记二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更多夏令营8周年精彩特辑:

佛教眼中的「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打开这本书,是希望能看见那条“龙”

归去来兮中,愿你不虚此生——佛教慧日夏令营8周年纪念专辑正式开启!

为什么八年前,我们要在这里相会?

今天, 你是否还会吟唱这首《菩提大道》?

往期精彩回顾:

当我在五台山,想念您,我的老恩师

在你的附近,住着一位“贴身保镖”,你认得出吗?

宝贵的信仰,值得你低调地隐藏

人生几何,义工当歌!——为什么我们要赞美义工?

如果不能破壳而出,这就是一只“坏蛋”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佛菩萨都会知道

就在这里,从幸存者升级为幸福者

当你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失败时,就看见了佛

你当下就得到利益了,还期待什么以后?——古文殊寺重兴大殿莲花基石圆满入座

为什么佛菩萨,不直接把我们送到极乐世界?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