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清华教授剖析中式教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诸多学生头上的“魔咒”。从小到大学生们听过最多的话,那便是“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将来就要吃苦”。
但现实却是即使学生们认真努力的学习、读书,依然要吃职场与生活的“苦”,尤其是学生们毕业后,便要“随大流”的找工作、就业,看似实现了“生活费”自由,但每个月的薪资待遇,很可能连父母都比不上。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还是社会科学院院长,他在谈到中式教育时,认为:“我们的教育,理想和技能之间是完全不对等的”!
彭教授表示,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若是让孩子去学习什么,那一定是“赚钱”的本领,也就是打工的本领,所以多数父母只教孩子如何去“赚钱”,却没有教孩子如何去“开心”,自然“培养的都是打工人”!
大学时他放纵自我,高中三年的苦痛经历让他想到学习就恶心,于是每日与手机相伴。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看到了有人穿名牌开豪车住豪宅,他看到了有人美女环绕,他看到了纸醉金迷。那是真实的世界吗?我身处的是真实的世界吗?他感到有些恍惚。
临近毕业,舍友们考研的,考公的,找工作的什么都有。他好像还没决定好,应该说他还没开始决定,但身边的人已经选择了路,他总也得选一条,他这么想着。于是他选择了考研,他想着,考上研究生就好了。
研究生时期他面对着陌生的科研内容,导师的压力,他提不起兴趣,但他咬牙坚持。他不知道为了什么,好像为了证明自己,好像为了回家时得到父母的夸奖,好像为了跟舍友比谁更优秀。无论为了什么,他想,坚持一下吧,毕业找到个好工作就好了。
可找工作时他也陷入了困境,去国企?去互联网挣大钱?回老家躺平?他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他在网上寻找出路,但说什么的都有,他感觉到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他好想挣脱出来,但越陷越深......
高中忙得明明白白,大学忙得莫名其妙,工作过的浑浑噩噩。我们的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念书,学校、职场、社会能教我们太多东西,但唯独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快乐。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率快速上升,《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学业压力已经成为压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访谈节目《少年发声》,采访了全国近100位青少年,结果发现:那些问题都是围绕孩子们的各种不是、不堪、不可理喻,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孩子们的无措、哀怨、焦虑、绝望。
回想过去,似乎在应试教育里,我们只教了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考一个好成绩,如何通过一项本领赚钱,却没有真正的教孩子如何让他们开心。
最近看到一名网友吐槽说,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话都不会说,已经把PRE-GK读了好几遍,刷完RAZ阅读线。孩子的妈妈还嫌他书读得少,计划一天读20本6个体系新的分级。
如果孩子以后要跟这样的同龄人竞争,是不是压力挺大?大家都在拼命往前跑,自己就算不想跑,也被迫带着孩子往前跑。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Fabrizio zilibotti在《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提了个说法:抢跑,是因为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很高,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大,父母愿意把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相当于某个行业特别挣钱,比如种西瓜,所有人都跑去种西瓜,以为凭此可以发家致富。但根据市场常态,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第一批种西瓜的人的确挣到了钱,后面跟风种西瓜的人,因为西瓜已经多到泛滥,都赔了钱。
老百姓口口相传的道理“赚一年、赔一年”,其实也适用于教育。
第一批“种西瓜”的人带动了教育内卷,如今这个时代,所有人都在“鸡娃”,已经进入“学历贬值”、“加速内卷”的时代,抢跑的结局更可能是亏本。
抢跑现象逐渐爆发,一些孩子身心陆续出现问题,但也有些孩子没受太多影响,虽然被迫卷着,但自信心还是很足,情感功能也很健康。
复杂思维能力
一个复杂思维能力卓越的人,在社会上可施展的拳脚非常大。但很少有父母能看到这一点,上海妈妈多丽丝是其中之一。
她是一名广告人,生活中充满创意。或许因为自己善于发挥想象力,她在跟女儿的互动里,特别关注用创意思维来教女儿观察生活。
Doris的女儿陈思羽今年8岁,很喜欢跟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有一天,陈思羽告诉妈妈,学校来了位“不速之客”——一只蜜蜂。
蜜蜂有多大、同学们有多惊慌,陈思羽讲得绘声绘色。妈妈没有潦草问一句“蜜蜂蛰你了吗”,而是抓住“蜜蜂”这一个点不断发散,比如打开电脑搜索蜜蜂图片,让陈思羽指给她看,蜜蜂到底有多大,以此来刺激女儿延展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各种聊,聊到最后甚至都跟“蜜蜂”没关系了。
像这种充满发散性思维的对话,母女俩经常展开。在妈妈的引导下,陈思羽想象力丰富,有一个活灵活现的笔记本,记满了她的画和文字:“我今天写了一首对称诗,日落映落日,人近月近人,星河满河星。”
陈思羽的画和诗在网上引起关注。一名制片人找到她,邀请她为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画卡通片头。他们为此找了一圈人,最终还是觉得陈思羽最合适。
后来电视剧播出后,卡通片头备受喜爱,没人想象得到,这是一个8岁小女孩画的。
想象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想象力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内化在孩子玩耍过程中。有想象力的孩子,情绪调整能力、认知能力都会比较强。
网上有一则这样的小故事:一个中国小男孩和一个美国小男孩,当他们都是因为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两个孩子会怎么做?
中国孩子立即抱起球跑回家找妈妈,被妈妈批评一顿后,再由妈妈陪着一起去找邻居,进行道歉及赔偿。
美国孩子面对犯错,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是想办法如何解决问题。男孩独自找来工人,帮邻居换上新的玻璃,并主动向邻居道歉获取原谅,维修玻璃的费用,是男孩向妈妈打了欠条借来的。
在这个小案例中,美国孩子表现出强大的沟通能力,首先,他需要获得妈妈的同情和支持,才能拿到钱去解决问题;其次,他要找到工人,帮他完成赔偿这件事情;最后,他还要向邻居表达歉意,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原谅。这一系列的沟通过程,他不仅要理解对方的感受,还要引导对方接受自己的表达。
只要我们身处社会,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还是社交,都离不开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是否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不仅对孩子性格养成至关重要,更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成就。
而沟通的技巧,无外乎就这两点,一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美国小男孩都做到了,所以相对于退到事件背后的中国孩子,我们都更喜欢美国孩子的做法。
从小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就是为孩子架起一座成功融入社会的桥梁,也是孩子获得成功人生的必备条件。
去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等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快乐教育的出现也呼应了时下的社会情绪。
与其说,快乐教育是家长和学校教会一个孩子如何快乐,倒不如说快乐教育应该教会学校和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这些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用分数衡量的东西。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育的主体往往是学校,而在快乐教育中,教育的主体不仅仅只有学校,还有父母参与的家庭教育。
从当下互联网流行的情绪里,似乎也能看得出来一部分网友对于快乐教育的需求,比如,网友生活在不同家庭却有着相同经历,不小心打破一只碗会被家长痛骂;给父母买好吃的尝尝鲜则会被斥责多花钱;给父母分享开心的事情,却被质问其他的问题……
分数重要,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一样重要。无论现实社会如何,这里仍需要家长“将心比心”,要学会关注并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情绪,不能总等到“孩子抑郁了,影响学习”才开始慌慌张张地去关注孩子的情感,而出发点竟还是在“影响学习”上。如此,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还是太苛刻了。
-END-
●教师打骂、出轨、猥亵……是该谈一谈师德问题了●专家建议取消中考,在制度上给孩子减压!●Sora会“杀死”传统教育吗?●教育应让孩子感到当下的快乐,而非以后挣大钱的快感●教师影响力丨杨俭虹:藏在课间中的小欢喜
汇编、排版 | 张庆
审核 |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