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封面故事丨把杜甫还给学生

本刊编辑部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当我们想起杜甫,脑海里浮现的,或许会是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诗圣”形象。


但当你深入杜甫的诗歌和人生后,就会发现,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怒哀乐,有嬉笑怒骂。“圣”的背后,是真实的人格魅力。


在今天的诗歌教育、人文教育中,我们不必总从苦难的正义和正义的苦难去“正确”地阅读杜甫。或许学生们还可以对话一个可爱可亲,虽多病却心怀悲悯的杜甫,去了解他的诗歌大才,也是来自从小的勤学苦练,重复锤炼,练出精神上的愉悦和写作上的意志。



一位大学教授说,每个民族的教育,首先要有能力、有勇气去和本民族一流的诗人、作家、学者去交流。在汉语中,学诗也好,学文也好,学史也好,就是要和杜甫去对话,因为他是最好的汉语诗人。


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在他的课堂上介绍着杜甫。从小受杜甫诗熏陶的他这样说,“杜甫就像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他的诗里有你,有我,有他,有众生。他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依然深情地热爱着生活,热爱着这个世界”。


他希望自己能教给学生的,是在未来多年后,依然烙印在他们心里的那份人文情怀,那份精神底蕴,和真正的能力。他所在的学校开放、包容,也提供给了他发芽的沃土,使他能大胆地进行教育实践。


看见杜甫,也就是看见我们自己。在纷繁芜杂的当下,重新读一读杜甫,先让自己安定下来,正如历史学家许倬云所说:“往里走,安顿自己。”在悠长的文化传统中,重塑身体和心灵。


-END-


叶澜:教师首先要像人一样活着,才能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清华教授剖析中式教育教师打骂、出轨、猥亵……是该谈一谈师德问题了专家建议取消中考,在制度上给孩子减压!●Sora会“杀死”传统教育吗?

332期/2024年/二月刊

排版 | 张庆 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张犇鑫 金鑫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