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邯郸初中生事件 | 如何消除孩子基因中的恶魔?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发生了一桩耸人听闻的命案,3名初中生涉嫌于光天化日之下,以极尽冷酷而残暴的方式杀害同班同学。


起初很多人看到这一消息还以为是假的,毕竟它里面所蕴含的信息量实在太过于惊人,残忍程度远远超过寻常人的想象范围,任谁都难以置信这是3名初中生能干出来的事情。


直至当地的村支书回应事情属实,当地的办案人员也表示“案件正在处理中”,侧面印证事情为真时,人们才堪堪从莫大的震撼中缓过神来,思绪久久难以平复下来。


有的孩子自带放大恶之天性的能力。

校园霸凌事件,近几年频发。所有在成年人身上都难以窥见的邪恶念头,你都可以从一个孩子身上轻松找到。

去年9月,山西大同一所小学被爆出极端霸凌事件。三年级的孩子,要求同学舔自己的肛门,最后发展到性侵害。 


再往前倒几个月,海南13岁女孩小朱被一群学生群殴。断水断粮地关了5天,眼角惨遭异物插入。


前几年,甘肃陇西,初二学生张凯被同学群殴,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显示,他是被活生生打到严重颅脑损伤致死的。


辱骂,孤立,殴打,扒衣服,拍裸照,甚至是性侵……校园霸凌越来越常见,也越来越恶劣。


无关身份,无关家境,只在于一个孩子心中的恶意有多深。连明星都不会幸免于难。

刘亦菲就曾分享过自己被霸凌的经历,仅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


前不久,童星郝劭文也自曝称,自己的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   


有时候也不禁想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在每个父母的观念中,孩子可以匹配上人间所有最美好的词汇。 

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阴暗面的浸染,本就天真无邪,心怀童真。可我们却忽视了,纯粹并不仅仅代表着善,更有纯粹的恶。

不加约束的恶意一旦释放,和定时炸弹无异。

曾看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组数据:“全球有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至少一次被学校的同龄人欺凌,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为什么校园暴力如此普遍?电视时代使成人世界毫无遮蔽地向儿童敞开了。

过于发达的网络,让还不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和成熟是非观的儿童被迫提前进入成人世界。

 “什么都不懂”都是大人的错觉。事实上,他们早已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一代。暴力、性、丑恶的价值观,都毫无保留地在他们眼前铺陈开来。

所以在很多校暴事件中,我们才会感叹,一个孩子怎么能想出这么恶毒的办法?如今看来,只有父母才会把孩子看作孩子。

有些孩子,早已丢掉了人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在《蝇王》中认为:人类制造罪恶就像蜜蜂制造蜂蜜般自然,哪怕孩子也不例外。

他说:“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最高检发布的全国的青少年学生犯罪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7万人,不捕3.8万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决定起诉3.9万人,不起诉4万人。


而且,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有相当一部分因为年龄的问题,并没有受到严厉惩罚。


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犯罪现场,都有无辜的受害者和无辜的家庭,还有失去自由的施暴者。在这些犯罪行为背后,似乎存在着更加普遍性的东西,而且通过找到这个普遍性的原因,还能够解决犯罪问题,让人们心中的恶不再祸害他人。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这种性善论有点过于乐观,或者说更适合对人后天的引导激励。

荀子相对客观地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但需要通过“化性起伪”,提醒人们对恶的倾向要有意识地节制和转善,后天的努力非常重要。

虽然人的外貌、性格和气质多多少少会受到先天基因的影响,但价值取向和道德层次更多地受到环境影响以及个人的自发努力。

环境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然而,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绝对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成年之前的塑造和养成期。




为什么这些孩子的心肠这么硬?

苏霍姆林斯基表达过一个观点:我总是认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要教儿童用心灵去认识世界,用心灵去了解别人——不仅是亲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把小孩教得会感觉出他所遇到的人内心沉重、有某种悲痛,这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本领。

目前我们的教育太多抽象的集体主义教育,却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一颗细腻的关怀身边人的心。

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环境中,特别是在这个快速进步且充满浮躁情绪的时代,我们常常只关注那些被认为是“实用”的分数和技巧,却经常忽视了对孩子内在世界是否充实、丰富、敏感和细致的关心。

如果一个孩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却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那么这样的生命无疑是不完整的,甚至可能是危险的。

一个缺乏对生命尊重的人,即使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也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造成伤害。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众多作品中,他反复强调了一个核心理念——培育孩子对他人的责任感、敏锐度和同情之心。


他强烈建议对孩子实施一种“对他人痛苦的反应特别敏感”的教育方式。

他说:“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细心琢磨的这个领域里主要的是要让孩子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

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教会孩子感受他所遇到的人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并把这种感情素养变成彼此间善意相待的基础呢?

春天时,他带着孩子们来到花园,观察女庄员们的眼睛,感受并理解每个人内心的宁静或悲伤。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孩子们看到一个母亲脸上的幸福,看到一位采花妇女的明朗和乐观,看到两位对着泉水梳理头发,欣赏美的女孩,还看到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丈夫和儿子的老妇眼睛里的悲痛和忧伤。

在一次次的感受后,遇到下一个眼中充满担心和忧虑时,孩子们走向这位老人,希望能够帮到他……感情素养在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中慢慢被培养出来。

这群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带领下,他们拥有一颗细腻、柔软、敏锐的心。

拥有一颗充满善意的内心,正是人类最根本的特质之一。我们的教育必须着力放大它。

从教育视角出发,学校与家庭构成了孩子成长旅程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背景。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使人成才,而是使人成人。

使人成为一个日趋完善的人,尤其对于一个孩子。

当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学校。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培育孩子的同情心、责任心和社会适应性,而不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业表现。

有很多机会让孩子学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与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共同承担。

当妈妈下班回家后,可以留意她精神不好、愁眉紧锁,时不时还轻轻叹息的情绪,可以主动问她是否有什么烦恼或者需要我的帮助。

当同桌课间不再出去玩,眼角好像还有泪水时,可以关注她的情绪变化,主动与她交流,询问她是否需要支持和倾诉。


当老师今天上课不像昨天那么有激情,平时的笑容也少了很多时,可以关注老师的情绪变化,并在适当的时候向老师表示关心和理解,或者主动提供帮助。

当公交车来了,可以留意到一个老爷爷扶车门吃力地抬腿,颤巍巍地往上登时,可以主动上前帮助他上车,并为他寻找一个座位。

……

通过这些机会,可以教育孩子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并促使他们在需要时提供同情、帮助和支持。这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

而培养,显然应该是自然的、常态的、生活化的。


“不为他人做好事就不能生存。”,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观。



-END-


叶澜:教师首先要像人一样活着,才能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清华教授剖析中式教育教师打骂、出轨、猥亵……是该谈一谈师德问题了专家建议取消中考,在制度上给孩子减压!●Sora会“杀死”传统教育吗?

333期/2024年

汇编 排版 | 张庆 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