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虐猫者被高校拒录,生命教育高于一切


近期,一名大学生因虐猫事件被考研院校拒绝录取引发了广泛讨论。
这名学生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初试中名列第一,但却以专业课排名第一的成绩复试被刷,原因疑似是其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


此前,多名网友在网络平台向学校反映,徐某虐待猫咪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虐待视频的行为。一段流出的视频显示:徐某将一只奶牛猫放入水桶中,然后用脚踩踏猫头……
随后,有消息称徐某已被列入兰州大学的复试调剂名单。在兰州大学官方微博底下,大量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不应该录用此类品行恶劣的学生”。

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最终公布的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中,没有他的名字,徐某因“复试面试不合格,未进入思政考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惜,有些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如何去改?


徐某祥本人认为,他的行为并不属于残忍,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

据知情人士爆料,徐某祥在网络中以“血肉艺术家”“肢体艺术家”的身份活动,他在外网上发布过大量虐待猫咪的视频。

他所使用的手段包括活剥、火烧、窒息、放入搅拌机绞碎,甚至将猫的四肢肢解后喂给猫自己吃。

并且徐某祥还曾多次发表过有杀人念头的言论。

内容让人不忍直视,残暴行径令人发指!



由此可见,他并不是不想杀人,只是他觉得杀人会付出代价,而杀动物不会……

《资治通鉴·周纪》曾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认为司马光用人应当先求有德、再论才,若才德不能两全,“宁舍才而取德”。

司马光说:“有德无才,才不足以助其成;有才无德,德必助其奸。”

确实,一个没有道德和品行的人即使有才华,也很可能在未来一事无成。然而,如果一个有才华但没有道德观念的人得以掌权,他的不良品行很可能会导致他做出恶劣的行为。

正所谓,“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经过几千年的驯化和相互依存,人与猫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种简单的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类在宠物猫中看到了自己的特质和审美形式,而猫则成为了人类创造的活艺术品,是连接古代和现代人类精神的重要纽带。

在如今少子化的趋势下,宠物作为填补人们精神空虚的一种方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正因为如此,猫也成为了反社会人格的人们施虐行为的对象。

他们的施虐看似针对猫,实际上就是针对一般人对猫的喜爱,这就像「践踏国旗的人并不是为了针对纺织品」一样。

他们在虐猫中体会到的快感的本质就是对人精神和审美的亵渎,这绝非仅仅是对暴力欲的宣泄。

背后反映的还有他对弱势生命的不屑与欺凌,弱势生命包括但不仅限于猫,更重要的还有人。

一个人倘若以虐猫为乐,他的精神世界一定存在“隐蔽的角落”。


心中“隐蔽的角落”,还要靠德育之光照亮。从虐待小动物到低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都折射了生命教育的缺失。





1986年,《法律和精神病学国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强奸犯和三分之一的儿童性侵犯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虐待过动物。


一项对家庭暴力庇护所收容女性的调查表明,71%的受访者的伴侣曾经虐待或者威胁要虐待宠物。


芝加哥警察局曾发表研究声明“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倾向:被指控虐待动物的罪犯,也倾向于对人类受害者实施暴力侵犯。”


用犯罪学家的话说:“他们在不同的动物身上练手,获得虐杀的快感,直到鼓起勇气或者找到机会去杀人。”


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写道:真正需要教育的是他们身边的大人。

在她看来,那些耸人听闻的少年犯罪事件,都可以找到其源头,她引用美国犯罪心理学家的话,“一个人不可能在35岁的某一天,突然由一个绝对正常的人转变成完全邪恶的人,暴力人格形成的关键在于童年。”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人的很多能力和人格特征往往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形成。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

而人对于爱的感受能力,在童年时期也有敏感期。

因此,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或者没有机会加强这种感受,就有可能失去爱的感受能力。

如果在后续的成长环境中,教育不当或者不良的环境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提出并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国家工程。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单位还是社会,对个人品行的重视越来越加强。


这次从虐猫者被南京大学拒录的事件中可见一斑。


这位考生最终因为虐猫而“落榜”,从相关规定上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


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而虐待动物显然属于一种品德问题。


事实上,高校对于虐待动物行为的处置,正呈现趋严迹象。


高校不断向学生发出信号:尊重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同样是成长的必修课。


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通报学生范某某存在虐猫并在网上发布、转发他人虐猫视频情况,并予以退学。



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通报学生李某某存在虐猫行为,并予以开除学籍处分;



2023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通报学生虐待流浪狗,并予以留校察看处分。



这些事件也提醒我们,针对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确实应该加强了!


在童年时期,一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虐待动物的行为,比如折断昆虫的翅膀或扭断它们的头。


研究发现,这种残忍行为背后通常反映出孩子们处于心理压抑的状态。


如果孩子们成长在一个不和谐、充满敌意或关系紧张的家庭环境中,父母间的争吵或者对孩子缺乏关爱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和紧张焦虑,为了缓解这种压抑,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虐待动物来发泄自己的冲动。


此外,自卑感和被歧视感也可能导致孩子虐待动物。


他们常常会通过虐待动物来展示自己的"强大",用这种行为来弥补内心的自卑感,寻求不正常的心理平衡,并试图吸引他人的关注和重视。


教育学家还发现,不当的教育和不良的环境也会导致孩子产生残忍行为。


孩子周围的成年人,如父母和教师,如果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常常通过体罚来代替说服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孩子习惯于残忍行为。


今年两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代表带来了《关于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的建议》。


他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较为注重智力的开发和教育,对生命教育存在着淡化、软化、弱化等现象。



生命教育不仅与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密切相关,也包含着如何理解生命过程、如何处理与周围事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蔡元培先生曾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从古至今,在评价人才时,有夸人“德才兼备”的,也有批评“德不配位”的——“德”始终是一个重要标准。


教育之重,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技能,更在于人格的塑造、价值观的培育。


学会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应当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前提。同样的,教育不单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


生命教育这一课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缺失,每个人都要学会与自然相处;与他人相处;与所有别的生命相处,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完整且幸福的人。



今 日 互 动


你认同学校的做法吗?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
↓↓↓



-END-

为什么孩子厌恶学习?根源其实在家长身上……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除了爱,一无所有教育最大的失败: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让位,学生错位!“圈养”下一代,就是对教育的亵渎摆脱原生家庭阴影,谁是你人生最好的修复师?

362期/2024年

汇编、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朱埼铖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