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育丨带着孩子建一座美术馆

赵冬 新教育家 志道
2024-10-25


人到中年,他在故乡找到了灵魂安放处。然后,他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发起“艺起乡建”项目,带着孩子们在古蜀道的深处,将一所破败的百年老屋,一点点改造成一个乡村美术馆。


在那里,孩子们一边劳动,一边沉浸在美的熏陶里。他们搬砖、伐木、做饭、盖房子,一起唱歌一起画画,看参天古柏,看漫天繁星。


 赵 冬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四川省美协会员

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专委会理事



我出生在四川广元剑阁。这片土地上,最为人所知的,是剑门关、翠云廊、古蜀道、青石板和参天古柏。但这些,并未给年少的我留下太深刻的记忆。

没想到的是,人到中年,故乡的这些风物却逐渐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2020年9月,我随著名画家吴映强老师回到剑阁拦马墙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写生。这次写生,让我有了更多关于家乡,关于对古道、古柏的情感链接。

写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住在古道深处一家叫任家寨的农家乐里。早上起来看日出,看清凉河里升起云雾,行走古道间宛若身处仙境一般。拦马墙未经人工开发,保持了它最原始、最古朴的味道,古道上古柏平均树龄达到一千年,每棵古柏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穿插而过的石板路与这片古柏林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

一周下来,我在古道上画了二十张写生稿,回到成都后整理加创作又完成了十余幅。带着创作的激情和喜悦,我在网上办了一个网络展。

自那以后,每个长长短短的假期里,我都喜欢带着家人和朋友到拦马墙徒步、写生。


2022年“五一”假期,我和家人连夜赶往拦马墙,到停车场的时候已经凌晨了。一家人拖着行李打着手机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古道上,偶尔停下来望着满天繁星,时空仿佛静止一样,内心无比平静,就像是远游的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真切而温暖。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知到,故乡让我有了归属感。

在我的宣传带动下,任职学校里一些喜欢摄影、画画、徒步和露营的家长朋友也常带着孩子来到拦马墙。据点依旧是古道深处的任家寨。客房条件有限,我们就搭帐篷。白天画画、徒步,晚上烤篝火,看星星,一起聊天,有时也唱卡拉OK,安逸而美好。

好友李泽武老师更是情不自禁作赋一首,表达他对拦马墙的喜爱。

《拦马墙古秦道赋》
中西之异同,同在源发深沉,种数硕广,文质相彰;异在路径两分,自我世界,人情天道。秦汉罗马之庞块整肃,国政民通之求,故有古道闻名,直、驰之道,罗马通路,皆过往奇迹。历经千数载,奇迹留存,更是奇迹。

拦马墙秦古道者,于剑阁凉山,崔嵬之地,古柏参森,路板圆磨,大石垒墙,蜿蜒一路;树或虬枝刚硬,怀抱紧密,或伸臂天苍,坚毅无穷,或两三交杂,充斥信诚。石径印辙无数,为时间芳迹。过客万千,商贾往迁,武旅戈矛不断。剑阁千色,阳关万昏。

传此金牛古道者,开辟之功,起于贪欲,五牛粪金,五妇妍美,五丁卓荦,地崩山摧。西有木马计,东有撒金牛,人伦性情,不过于此。然交通阻隔,必有凿穿。神话附会,权势道德,历史实相,万千种相。日照千里,暑气纷纷。时空之下,实有后生。


一来二去,我们和农家乐的老板熟悉起来,很快便成了朋友。老板名叫任文武,做得一手好菜,每次都特别热情地招待我们。被他的真诚感动,我们开始思考,怎么帮助这个坚守在古道深处的朋友。

任家寨是一个典型的川北民居样式的老房子,有近百年的历史。如果能修缮一下改造成民宿,方便游客的同时也能为任文武这个小家庭带来不错的收益。

但我们多方咨询,发现打造民宿的投资太大回报率很小,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不久后,在集思广益下,事情迎来了转机。

2022年5月28日,我和几位之前去过拦马墙的朋友再次谈到此事,有人提议,假期出去旅行或者给孩子报个夏令营每次都花不少钱,还不如用这个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如带着孩子一起投入乡村振兴,顺便还可以跟我学习画画。

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最后决定以众筹的方式来修缮任家老宅。项目取名“艺起乡建”。不少朋友听说后,都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支持。我当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任文武,他听后非常开心。

我和妻子都是学设计出身的,负责统筹设计。利用周末和假期,我们几个爸爸带着大点的孩子们来回在拦马墙和成都实地考察设计,沟通出方案,孩子们也会拍照记录,参与我们的讨论。

▲ 上:修缮前的老屋   中:孩子们和工人一起立柱、砌墙   下:家长和孩子们在工地合影留念


老屋修缮,我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有的建筑结构特点,利用传统的川北民居立木加夯土的方式构建,空间布局上则稍作调整。整体改造保持克制的态度,在尊重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和古道古柏相得益彰,该加固的加固,垮塌了的进行修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们对川北民居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项目能更好落地,任文武找来了当地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詹师傅参与主墨,这是老师傅最后一次出山干活。我们请他按原地基放样制图,商量出了方案后就开始备料。交通不方便给修建带来了很多限制,所需的木材只有在自家林场伐木,请人工运下来,全是体力活,任文武自然成了这些人的主力,每天和工人一起工作还要为师傅们准备一日三餐,非常辛苦。

2022年6月,我们在给老屋确定定位的商讨中,看到另一种可能性。

大部分来到拦马墙古道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摄影、徒步和画画。在这些人里,只有画画的人是最有可能长时间停留的。所以,我们决定把老屋未来定义为一家乡村美术馆、图书馆,兼做川北民居、农耕博物馆,古道古柏保护基地及蜀道研学基地等。老屋一部分作为公共配套空间,另一部分提供给客人住宿。

为了筹集资金,我们发起了第一次“艺起乡建”公益夏令营,主题是“让爱温暖世界,走进千年古蜀道,共建乡村美术馆”。我们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唤醒这间沉睡的老屋,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首次招募了15个家庭,所有收益都用于老屋的修缮,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当地的学生免费加入。

开营后,我带着孩子们在古道上写生、捡垃圾,给他们分享古道上的故事;带着孩子们到老屋修缮的现场观察师傅们工作,和师傅们一起去山上伐木。空歇时,师傅们会为孩子们介绍川北民居的一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各部件的名称,什么是榫卯、什么是梁等等。孩子们听得很开心,感兴趣的孩子们还把师傅们的木工工具画了个遍。

当然也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准备一日三餐、收拾整理厨房和帐篷。

其间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纷纷来夏令营做导师和志愿者。有成都国学研究会秘书长景心老师给孩子们带来茶艺课和国学课;艺术家程毅老师带孩子们在古道上做植物观察和画画;星象学研究学者子松老师带着我们观星;还有成都做夯土建筑的高大哥来给任文武传授建房经验。

还遇上了四川美术学院陈德洪教授发起的“翠云雅集川渝艺术家蜀道采风”活动,和全国文联组织的艺术家们来拦马墙写生采风,我都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学习,他们开心地穿着汉服走在古道上为全国的摄影家们当模特儿。

夏令营结束的前一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艺起乡建”写生作品展,孩子和大人们的画挂满了院子,大家一起分享回顾,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赵冬在古柏下教孩子们画画



美好的事物一定会被更多人看到和认可。

在了解我们做的事情后,山海源基金会提供了支持,把我们剩余的资金放入了基金会,同时也在“99公益日”发起了募捐。虽然募集的资金不多,但影响力开始一点点扩散开。

湖面投入一颗石子,荡起了层层涟漪,爱心正在传递下去。

后来,我们为成都华德福社群定制了“‘艺起乡建’——走进古蜀道,共建乡村美术馆项目‘一滴水’系统工程实战营”。社群发起人李泽武校长带着老师和孩子们远离城市、远离手机,在老屋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乡建活动。

我们对老屋的生活用水、雨水收集、污水转化做了详细调研和规划设计,分三部分工作:清理废弃的古井、修整老屋后面的沟渠、修化粪池。

老师带着孩子们计算所需的水泥、砖块、河沙等材料,我们请了当地几位泥工师傅作技术指导。每天早餐前,每个人都要搬100块砖,老师们也不例外。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就是和工人师傅们一样和水泥、运水泥,拿砖刀码砖,大家分组工作,热火朝天。

为了感谢孩子们的工作,我们通过当地村委会给孩子们颁发了社会实践证书。

后来,有老师更是把老屋作为他们的班级第二课堂,利用假期在这里做项目学习,持续地参与支持我们的乡建活动。

2023年,蜀道徒步研学成了新的热点。随着我们项目的进行,持续改造的老屋也成了孩子们的研学目的地。为了让来古道上研学的孩子们有更好的体验,我们还设计了徒步线路和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和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产生链接。开展了古蜀道历史文化讲解,宣传保护古道、古柏名木,了解川北民居建筑特点,体验夯土抹面的工艺,寻找自己的幸运树,我为古柏造像、写诗等活动。

2023年暑假,我又发起了第二季的“艺起乡建”夏令营。我们带着孩子在古道上散步,进行色彩写生、文字创作、版画创作,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在美术馆布置展览,用修缮老屋剩下的柏树皮做了一棵状元柏,还搬了石头做石板路,采了野花野草来插花。最后,我们一起在老屋挂上了“拦马墙乡村美术馆”的牌子,算是一个小小的开馆仪式。

2023年7月,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翠云廊之行,拦马墙古道开始变得繁忙起来,游客络绎不绝。我也遇见了很多朋友,和他们交流聊天,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仿佛有一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古意。

古蜀道深处这家小小的乡村美术馆也逐渐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政府设立了统一的景区标识牌。将来,随着朋友和孩子们捐赠的书籍越来越多,希望这里将会诞生一间小小的阅览室。

▲孩子们的写生作品展

而我,希望能坚守初心,做一个古道守护者,空了带着孩子们来这里种花养草,摆布猪槽水缸,在木板上写字涂鸦,摘录诗词佳句和游客们在这里有感而发留下的文字,人少的时候提上画具到古道上画画,享受独处的宁静。等待对的人,做一些有意思的展览,一如我们的“艺起乡建”项目一样,在这里和大家不期而遇。

拦马墙
拦马墙景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剑州古城西8公里处,地处凉山乡,是剑门蜀道中翠云廊的一段。
拦马墙的特色是“三古”:道古、树古、交通设施古,堪称“天下第一古道”。
从凉山铺到清凉桥长达5公里青石铺面、古柏参天的驿道是古蜀道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其间的“拦马墙”“饮马槽”“门槛石”“防滑线”“拴马桩”等,是古代陆地交通保存下来罕见的实物原型,堪称蜀道交通活化石。景区内有历经久远、保存基本完整的青石板铺面的古驿道,路面一般宽2~3米,最宽处达5米。路面平整、牢固,很少垮塌。
由于千百年来,马匹、车辆、行人的踩踏,青石路面上留下了车辙痕、马蹄痕、行人足印,记载下千古沧桑痕迹。这段长达5公里的青石古道在保留下来的蜀道中,排名第一,除了石洞沟还尚存数百米这样的青石古道外,其他路段已经荡然无存了。

本文刊登于《新潮·新育家》2024年4月刊

-END-
那些被“水蛭型父母”吸血的孩子,一个个都活成了药渣……“追蛇效应”下的家长:跟孩子较劲已经输了!麻木应试,无法创新,你被功利化教育“僵化”了吗?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上海纽约大学的开放与多元抢跑几年,毁掉一生。

374期/2024年

文稿 | 赵冬

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朱埼铖  张犇鑫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教育家 志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