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建于2021年,由成都市高新区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办学。从学校建设,到办学模式;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从管理团队,到师资配备,学校展现出了新兴的教育改革力量。
同时,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拥有的大量专家资源,也作为后盾,赋予了这所学校全新的意义。学校管理团队由高新区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组建,教师平均年龄30岁。团队中的新生力量,在经过学校的“惟新教师书院”洗礼之后,快速成长为中坚力量。
新的学校,新的团队,从无到有,并非易事。副校长易俊,全程参与了学校的筹备创立工作。从2021年上半年起,易俊作为筹备组一员,见证了开学前的筹备过程。从5月到9月,这些“拓荒者”们,坐在新楼会议室里,交流讨论出了学校的上层理论支撑,提出了“做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
2021年9月,学校正式开学,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如果说,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那么好的教师团队,就是汩汩流动的血液。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教科院附中”)“惟新教师书院”(以下简称“书院”)里的“惟新”二字,取自高新区十六字精神里的“惟高惟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多新思维,更多新发展。由高新区和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办学,省教科院附中必定要延续教育改革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老师,学校有着科学、系统的培养机制。省教科院附中的教师团队,大多来自各省市的名校,有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也有毕业于六大部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优秀大学生。“他们相对年轻,做事投入,有激情,可塑性强,惟新教师书院就是为了培养这样的教师而存在的。”易俊这样说。惟新教师书院对于不同老师的培养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小荷级,二是中坚级,三是领头雁级。针对不同老师,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小荷级,就是旨在自我更新的培养模式。新教师来到学校,立即要对自己接下来的三年工作进行一个整体规划,让自己对学习目标和职业定位的认识更加清晰。其次,是对关键事件的记录。比如第一次赛课,前期磨课过程如何,对课程的认识、体会和思考如何,有没有一些深度理解……经过这一过程,教师得以理解关键事件的意义。然后是教师叙事,让教师叙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展示、交流和分享,总结优缺点,实现自我认知的更新。刘晨,就是从小荷级成长起来的一位老师。2022年,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她来到省教科院附中,现在,已成为班主任、年级组长,还获得了语文全赛课一等奖。是什么使她成长得如此快速?刘晨说,一是“领头雁”的帮助,二是书院内发布的学科任务的驱动,三是学校提供的展示机会和平台。比如四川省特级教师杨建华老师作为“领头雁”,就曾帮助刘晨做过一次难忘的磨课。她把整个教研组聚在一起,每个字、每句话、每一篇都不放过,将文本梳理之后,再让大家提出问题,并共议解决办法,这让刘晨看见并明白了“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的”。另外,书院还会基于省教科院的特点,给老师发布相关学科任务,比如去偏远山区献课,对当地教师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能看到更多不同的学情,带来的思考和成长也是快速的。最后,基于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刘晨把自己所学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参加各种赛课,通过这些实践,自身能力也得到了不断锻炼。▲四川省教科院附中学校管理层,从左至右分别为:副校长邓小林,党支部书记、校长叶玲,副校长易俊,校务委员会成员李丹同属小荷级的还有林秋实,北师大硕士毕业。进入学校后,书院给她配了师父。林秋实常常去听师父课程教学中心主任魏进华老师上课,师父也会来听她的课,从各方面给予指导。“从课堂管理到作业批改,从作业等级划分到如何找学生谈话,师父一点点、手把手地教我。”林秋实这样说。在中坚级体系中,中坚教师更多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做示范、落实具体工作、进行深度思考以及组织一些小范围活动。而领头雁级,则是校长、高级特级教师,他们的意义就在于更高层面的引领,在自我成长的同时,指引前进的方向,形成辐射力量。杨建华,四川省特级教师,想给自己的人生一点改变的她,2022年来到了成都。“想要蜕变,想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杨建华这样说道。“省教科院附中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针对不同老师的需求,有不同平台的专家来给你做讲座,传输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这完全刷新了我以往的认知。”前不久,杨建华就曾去往北京大学学习。她有一个自己的名师工作室,指导年轻教师。“通过带领别人成长,我一直在反观自己,这也是一种双向成长。”她在创建名师工作室的时候,选择了更为靠近心灵的“教师的专业成长——生命、素养、幸福”这个主题。起初,她以为报名者要么是资深老师,要么是处于发展瓶颈期的老师,没想到工作室启动后,参与者里每个层级的老师都有,而且每位老师对此的认知都不一样。有一位22年教龄的老师,特别想停下来回顾过去,重新开始。在杨建华的引导下,他知道了如何切入教育叙事,静下心来,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还有一位年轻教师,刚开始工作便感受到了压力和困境,想重新找到自己的赛道,杨建华就帮他进行深度思考。在帮助、指导这些老师的过程中,杨建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叶玲校长说:“好的教育就像森林一样,每一棵树都能成为他自己,连起来就是一片森林。”在学校“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每个孩子都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从英国研究生毕业回国后,王吟诗工作了一年,就遇到了省教科院附中的招聘,她听了叶玲校长的宣讲,颇为触动,就给学校投了简历,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绿色教育’,学生培养目标是‘中国胸怀、世界视野、生命精彩、灵魂有趣’。我尤其喜欢‘生命精彩、灵魂有趣’这八个字,这对于孩子们的人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省教科院附中的学生培养目标:中国胸怀,世界视野,生命精彩,灵魂有趣刚来到学校时,“绿色教育”在王吟诗的脑海里还很抽象,当了班主任后,她开始总结自己的治班理念——希望孩子们能像树一样慢慢成长,有向下扎根的坚韧,也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还有向外扩展的格局——“生命”这个词,突然就变得具象了,那是一棵棵朝气蓬勃的大树,“绿色教育”也就有了实在的模样。王吟诗刚成为班主任时,任务来得突然,她感到手足无措。自己没有当过班主任,就连批评学生,都要把重点先写在便利贴上,才能有条有理地说完。一个轻声细语的小个子女生,就这样当上了班主任。可能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身体里,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当时她的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和一位老师针锋相对。王吟诗知道后的第一反应是:不尊重老师,绝对不行!于是放学后,她把全班留在教室,苦口婆心地说了两个小时。批评完了,她担心孩子们受委屈,又引导大家发言:“以我对大家的了解,你们都是很懂礼貌的孩子,不可能不尊重老师,如果你们心里有什么不满或委屈,都可以来找我。”接下来王吟诗找孩子们单独谈话,慢慢了解到了真实情况。原来那位老师确实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可能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王吟诗安慰了一番,结束后,孩子们转身给她深深鞠了一躬。“原来再调皮的孩子也是讲道理的,只要你尊重他们,他们便会尊重你。孩子要的其实并不多,公平、不偏颇,他们就会服你。”爱学生很重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爱他们更重要。在这片绿色的森林中,每一棵树都需要爱的滋养。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除了理论基础的支持,还需要课程规划。早在建校之初,学校就提出了适性育人课程和价值育人课程,这两大课程版块分别指向学科课程和德育课程。教务中心主任王潇迎为我们讲述了学校开课之初的情况。全校共有约30位老师,开设有20多门课程,叶玲校长想方设法让每位老师都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多元、丰富的课程。第一类是学生内需。学生需要什么,就给他们安排什么。比如很多孩子喜欢体育运动,尤其是篮球队,每次报名都爆满。还有不少女生也想打篮球,针对这个需求,学校积极跟进,后来招募了14个队员,组成女子篮球队。女孩们有了自己的教练和队伍,上起课来也格外起劲了。第二类是老师提出自己擅长的课程。有位美术老师擅长国画,学校就为其开设了国画的社团课程,学生们报名踊跃。还有一位美术老师擅长版画,在教学中他发现了版画的几何构型规律,于是提出和数学进行融合,开启一个新课程。他们还共同为刚刚过去的“数学节”设计了一个造型特别的会徽。第三类是由外引进。这类课程的占比是比较高的,比如在对第一届学生的调研中,就有学生提出,希望能有羽毛球课、击剑课,学校都一一引进,尽量满足。还有学生提出,班级的花园应该怎么规划,于是学校请来了成都大运会场馆的园艺设计师,系统开设园艺课程。现在,学校的适性育人课程已达到50门左右。有了优秀的教师,有了丰富的课程,接下来,怎么让“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其实这个过程早在小升初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在小升初的“桥梁课程”中,老师会逐渐向学生传递项目制的小组学习模式,未来三年,这种模式将一直延续下去。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其中,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待学生完全适应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课堂的主人。王潇迎向我们展示了九年级学生自己编写的一份复习资料。一个单元有7篇课文,老师向7个小组发布任务,每组完成一篇复习内容,每个组都由其中最具领导力的A类学生牵头。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是为学生提供模板,学生以此为基础,按自己的想法展示、讲述,把学习内容传递给其他同学。让王潇迎惊喜的是,最后学生交出来的作业,常常会超越模板,有自己的新想法和新结论,而且每组学生的成果都不一样。比如思维导图,就没有一张是重复的。“这说明了他们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这就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在她看来,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执行,一个学期就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你越是放手,他越能给你带来更多惊喜。”当然,王潇迎也坦承,在规则刚刚建立的时候,的确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老师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但一旦成为习惯,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当选择从校外的专业科创指导老师,进入学校成为学科教师时,他便知道,自己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和学生的接触更多了,和教育的关系也更近了。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科创类的学习是以小组合作分工为基础的,只有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科创小组的成员,来自对报名学生的筛选,人数控制在16~20人,每年上半年是训练季,下半年是比赛季。训练期间,老师会让学生自己设定目标,分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利用现有材料和器材,想尽各种办法去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在旁指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我们社团最强调的能力,只有把思维调动起来,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下半年的比赛季,则是根据发布的任务来进行的。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需要讨论如何设计,如何搭建,如何运用物理知识、编程知识等。团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分工,然后进入整体制作——擅长编程的同学负责程序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制作安装,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汇报工作,实操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演示……通过比赛,凝聚起团魂。“团队是一个共同体,唯有共同努力,才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高宇说。进入学校,走进课堂,让高宇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准备,深耕细作,然后等待孩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邱敏,理综教研组长,2022年来到省教科院附中,14年教龄,是成都市物理中心组成员。在她看来,如果说“绿色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么“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从学科特色出发,对“绿色教育”的深入诠释。“生态文明教育,就是指人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之间的和谐、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等。”邱敏解释道,“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生态’二字,我们把信息科学、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相互联系起来,解决一些身边的现象和问题,学科融合课程就诞生了。”比如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相对粗浅,于是策划了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大型多学科融合调查项目。老师先给学生发布任务:调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垃圾,应该怎么分类,标准又是什么,目前社区的分类执行情况如何等,调查之后出具报告。再基于报告,增加下一步任务:针对某些类别的垃圾,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降解处理或废物利用,这就涉及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运用了。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走出学校、联系社区,去更大的空间进行垃圾分类宣讲。完成这样一套完整的调查宣讲项目,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大家对这种大型多学科融合调查项目都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很强。走出课堂,孩子才能真正站到校园的中央。省教科院附中除了适性育人课程,还有一类“价值育人课程”,这部分课程大多也需要走出教室,在更大的校园空间里去完成。“把学生放在校园的中心,把价值育人课程放在学生发展的中心,都是‘学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主持价值育人课程建设的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丹,这样为我们介绍。2022年,学校艺术季的戏剧表演,就是一个融合了多学科的大型项目。一开始,学校请来高校戏剧教授为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输入,连续教了半个学期。然后语文学科也从剧本创编介入,美术学科从海报设计介入,历史学科从舞台、服装、道具介入,多学科共同发力,最后呈现出一台完整的戏剧表演。表演结束后,有同学在语文作业中这样写道:“舞台的艺术使人物深入人心,同时也深入表演者心中,场上是雷锋,场下也是雷锋。”原来这位同学的班级表演的戏剧是《雷锋》。参演过后,“雷锋精神”内化到了参演人和创编者心中,这就是课程的育人价值所在。价值育人课程还包括公民素养课程、身心健康课程、人生规划课程、三级劳动课程、怡情养性课程、创造力课程等,涉及校园各个位置,学生的创意和想法,因此能融入学校各个角落。比如学校的伴手礼书签、吉祥物,都是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学校每一栋教学楼、每一条道路,都将由学生来命名,学校的指示牌、标语,也都是由学生来创作和绘制的,还有走廊上随处可见的“亮眼睛”栏目,学生随时可以写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且一定会被回复。学校的每个场域都留下了学生的印记,这让他们时刻都觉得自己站在了校园的中央。叶玲校长说:“孩子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这个“我们”,指的就是老师和家长。只有家校通力合作,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状态。李丹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省教科院附中的家校协同模式——除了传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外,学校每月还会举办一次家长会客厅,每班邀请1~2名家长到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在心育中心两位心理老师的指导下,探寻原因,解决问题。此外,学校还有每半学期一次的专家讲座,请来成都大学心理学教授给家长授课;每周三晚,学校还会进行一次家长课堂,由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轮流坐镇,家长自愿报名参加学习;学校还培养自己的老师成为“家长导师”,不断送“导师”外出学习、培训,使他们能和家长更好地沟通,甚至给家长开课。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这所新学校,每年四五月份,省教科院附中都会统一参加高新区组织的“五进”活动,走进社区、小学、企业、单位、街道去宣传学校,叶玲校长常常亲自出马。女孩刘梵棵就是这样被吸引到学校来的。一年前,叶玲校长到刘梵棵所在的小学进行宣讲,她当时正面临小升初的学校选择。听完叶玲校长介绍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针等,刘梵棵回家就告诉父母:“我想读这所学校,我喜欢他们的小组讨论,感觉很有意思,沟通起来会更容易,学习起来也会更快乐。”父亲刘洵后来也听了一次叶玲校长的宣讲,深深认同女儿的想法。80后的刘洵坦言,他们的父辈的教育方式,多少是有问题的,“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因此当他自己有了孩子后,就和妻子达成共识,“先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再把她当成一个孩子来看”。于是,刘梵棵从小就站在了自己生活的中央,开始给自己的人生做各种选择。当然,选择是需要引导的。比如刘洵从三岁起给孩子每周50元零花钱,第一周,孩子可能一次花光了,后六天便身无分文,父亲告诉她:“你本周的零花钱已经给你了,下周再说吧。”刘梵棵就此懂得了什么叫“节约”。还有一天,刘梵棵看到一个特别想买的东西,但价格超过了她手上零花钱的总数,她又找到爸爸,希望能预支下周的零花钱,爸爸告诉她:“如果我现在给你20元,那么下周我就只能再给你20元了,那10元就是我提前借给你的利息。”刘洵的这种教育方法,和省教科院附中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刚刚结束的校园艺术节上,刘梵棵作为初一新生,主动报名参加了唱歌比赛。第一次登台的她,台风稳健,演唱精彩,一战成名,获得冠军。刘洵看了比赛,激动地说道:“刘梵棵报名参加比赛,都没有告诉我,练习也是她自己在房间,戴着耳机悄悄唱的,她甚至都没有邀请我来看她的表演。但我今天特别高兴,不是因为她得了第一名,而是因为她又一次突破了自己。”我们的采访也刚好赶上艺术节,目睹了刘梵棵获奖的过程。学校的舞台其实并不大,也称不上多么豪华,但看得出来,每个环节都是用心设计的。评委是从校外请来的专业老师,舞台的背景、灯光、音响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包括赛制都是从海选到复赛再到踢馆赛、决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只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种氛围,并且认真对待。采访结束后,我们走在校园小路上,看见校园里展出的学生画作,看着楼道里学生们设计制作的各种标识、标牌,读着学生们在“亮眼睛”行动展示牌上提出的有趣意见,欣赏着班级门口风格各样的设计……虽然当时没有学生在场,却又满眼都是学生,而老师们呢,默默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搭建着更大的舞台。
文稿 | 王竹
排版 | 张庆、实习生 苏海琪
审核 | 朱埼铖、金鑫
版权说明丨品质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新教育家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留言联系。
投稿邮箱丨the_educa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