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珠泾河生态修复项目:德国生态湿地技术“治愈”黑臭水体

易美丽 E20水网固废网 2019-04-03

近日,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水体生态修复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该项目不仅感官方面呈现一派生机盎然。与此同时,调试运营期,河道各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已基本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美丽


上半年,随着2018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的结束,堪称“顽疾”的黑臭水体治理又再次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而点状问题背后折射出了我国环境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历史沉疴。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提出,接下来三年,我国的黑臭水体治理将步入“真治理时代”,而真治理呼唤系统化、生态化、智慧化的解决方案。


近日,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水体生态修复项目(以下简称“珠泾中心河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运行调试阶段,该项目不仅感官方面呈现一派生机盎然:黑臭不见了,水清了,草绿了,鱼多了,鸟来了。与此同时,调试运营期,河道各断面水质主要指标已基本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在全国上下“各显神通”地寻找黑臭水体治理“妙方”的当下,以“生态化、系统化和智慧化”的整体规划思路来治理“黑臭”的珠泾中心河项目无疑为探索解决综合性水环境问题提供了范例。



生态湿地技术破解珠泾中心河“黑臭”难题


珠泾中心河位于昆山周市镇,河东岸为珠泾村,西岸是新镇社区,属商业和居住的密集区域。2003年,新镇撤并进入周市镇后,原来的政府功能逐渐转移,集镇行政功能弱化,导致公共环境管理与城市配套设施等明显滞后,在此环境下,曾经清澈明亮的珠泾中心河也陷入“黑臭”危机,演变为阻碍城镇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负资产”。


为消除黑臭问题,珠泾中心河曾先后尝试采用曝气处理、微生物处理和小湿地等多种治理措施,但效果甚微,可见单靠某一项技术或设备无法实现黑臭水体的长效治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制定迫在眉睫。


2018年初,在昆山周市镇人民政府的力推下,以“生态湿地”为主流工艺的珠泾中心河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开工,总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范围为珠泾中心河总长1720米,两岸涉及新镇和珠泾村两个社区,包括嘉裕花园、珠泾花园、黄埔家园、黄埔幼儿园、新镇幼儿园、新镇小学、新镇中学、珠泾村、金龙新村、沿街商铺上百家等,共涉及人口约1.6万。沿河分布有43个排口,主要类型为合流排口、雨水排口、溢流堰排口等。按照要求,该项目以河道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为主要考核指标。



项目主要采用德华生态的智能生态湿地技术,以“控源+生态治理”将垂直流生态反应床、表面流生态反应床、水平流生态反应床、饱和流生态反应床、截留湿地生态反应床等多种湿地技术等五大工艺组合成“两点、一带”的生态修复系统,最终实现点、面源污水的净化和河道水体的调“活”。


8月底,历时8个多月施工,该项目顺利竣工验收。感官方面,珠泾中心河呈现一派生机盎然:黑臭不见了,水清了,草绿了,鱼多了,鸟来了。与此同时,水质指标上,截至2018年8月29日,项目放水满10天,经过10天的调试运行,河道各断面水质主要指标(DO、COD、氨氮、TP、透明度)已基本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 


对于项目的顺利竣工,德华生态董事长杜建强表示,“眼见河岸白鹭飞,一番心血不白费”(详请参见:学员随笔:眼见河岸白鹭飞,一番心血不白费)。相信不出一年,整个珠泾中心河的生态功能性可以恢复,到那时,生态自身就会有自我修复、自我优化的能力,达到一种螺旋上升的稳态。而德华的生态设施将充当一个引子,带动生态的良性发展,推动自然生态中的各种能量可以稳定地、健康地循环与流动。



德国生态湿地技术助力解决中国式黑臭水体、建设美丽中国


今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要“加强沿河环湖生态保护,修复湿地等水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 生态湿地技术或将成为治理水体黑臭的一剂良药。


据了解,泾中心河项目的主流工艺源自德国生态技术,项目不仅聘请了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主席、德国首席工程湿地科学家Gunther Geller和国际水协水处理生态湿地专家组德国区负责人Heribert Rustige担当指导专家,实施方面还依托了德国生态工程协会及其会员单位30多年深厚的生态工程专业积累。项目将德国人工生态湿地技术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结合,以期探索生态智能科技湿地解决水体黑臭的同时,实现科技、人文、教育等多功能性。


事实上,纵观国际,德国已经是世界上公认的环境保护最好、生态治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的环保发展,德国在生态治理方面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以及成熟的发展模式。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态工程的应用十分契合的一点是,两者都需要基于整体思维实现“系统化、生态化、智慧化”。


Mr. Gunther Geller在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表示,当前生态工程的任务已经从仅仅谈技术、工程,转到了智慧的信息质量管理。当生态整体规划完成了,要落实整个规划,包括设计、施工等,重要的不是技术如何做,最大的一个任务是信息和质量的管理。德华生态应用智能科技湿地技术治理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黑臭水体项目,就正在实践这种整体规划思路。


德华生态技术副总监兼GWT(全球湿地科技协会)中国办公室副主任冯桐表示,黑臭水体治理是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的系统性工程,而生态工程以生态原则的应用为关键,还必须考量全循环系统,在解决综合问题上具有“先天优势”,不仅可以标本兼治,还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实现生态价值的提升,一举多得。


冯桐表示,生态智能科技湿地技术坚持整体性的生态管理原则,综合考虑全过程的实现(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全系统的构建(包括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等)以及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当地百姓,政府部门,决策者,设计师,施工单位和运维人员等)。


冯桐介绍,项目施工前,我们面临了诸多难题:一方面,河道周边情况复杂,同时,由于80、90年代城市发展进程中没有管网,2000年后雨污混接或者溢流等导致管网问题也非常突出,加之周边相关利益体的矛盾交织,河道治理已经不简单是水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通盘考虑、科学规划。


具体来说,首先,必须以“控源截污”为总原则,即以污水坚决不能下河,两岸污水要先经过处理之后再下河。“这是河道黑臭的根源,若要治本,必要截污。”同时,需要构建从前期的规划调研,到施工图,到施工,运维和数据管理的全循环服务,保证高质量的生态工程落地。


“生态工程是系统的,稳定的,多功能的,基于这种原则去实施项目;生态设施是模拟自然的方式进行水的处理和管理,没有添加,也没有危害;生态管理是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本地循环,让营养物留在本地而不是进入到其他地区产生污染;生态系统,是循环的螺旋上升的,在一次一次的优化中实现目标,这样的系统可以慢慢成熟,并且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优化,是智能的、生命的系统,可以与地球融为一体。”冯桐说。



作为国际人工湿地技术在中国本土市场应用的技术范例,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水体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了政府、行业的高度重视,项目竣工前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考察团前往参观,并收获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7月16日,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对珠泾中心河水体生态修复项目采用对效果负责的政府采购模式给予肯定,并表示该项目可作为昆山黑臭水体治理的示范项目。


 杜小刚书记相约项目竣工后再次前来参观


项目竣工后,2018年8月29日上午,宜兴市副市长吴青峰率队前来考察,昆山市副市长蔡皿及周市镇副镇长陈耀国等领导陪同。吴市长对于公司董事长杜建强表示的河道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后期运维也很重要的观点表示赞同。


宜兴市副市长吴青峰率队前来考察


日前,宜兴市委常委朱旭峰、E20首席合伙人傅涛带领环境医院调研了该项目,朱旭峰对生态工程设计的系统性给予了肯定,未来大有可为。傅涛表示,生态的、系统的治理才是长久之道,像德华生态这样能为河道构建新的生态环境、帮助水体恢复自净能力的技术型企业,正是环境医院需要的黑臭水体治理专科医生。


一周精选

刻舟求剑:批判在传统污水垃圾BOT设置建设成本绩效捆绑30%

【数据观察】清库期限后环保PPP项目出库数再超900,在库项目负增长

站在现在看未来:现有的环保公司90%以上可能会消失

井媛媛:E20研究院《中国污水处理市场机会识别地图》发布

中科院陈同斌:从污泥处理实践看我国环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郑兴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之路

写在垃圾分类作战正酣之际:其六大理念和“12345”法则

【系列二】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属性

【系列三】垃圾分类的目标、原则及评判标准


编辑 | 李艳茹、洪翩翩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