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20研究院潘功:“无废城市”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刘影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6月24日,在“2019有机固废资源化论坛”上,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行业分析师潘功博士以“春来何处最花繁---‘无废城市’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以“无废城市”为串联,结合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秸秆废弃物、禽畜粪污、病死禽畜等城市和农村垃圾,系统分析了在“无废城市”的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中国固废网    整理:刘影


6月24日,在“2019有机固废资源化论坛”上,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行业分析师潘功博士以“春来何处最花繁---‘无废城市’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以“无废城市”为串联,结合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秸秆废弃物、禽畜粪污、病死禽畜等城市和农村垃圾,系统分析了在“无废城市”的推动下、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潘功博士

“无废”与“有机”


潘功首先表示,2019年初,为引导全社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加快解决久拖不决的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民生福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是从城市整体层面继续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为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相互衔接、充分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为遏制非法转移倾倒和排放量趋零增长的长效体制机制提供有力抓手。《方案》提出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建立“无废城市”构建下的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体系。其中,对于来自城镇生活源和农村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在多个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


在生活垃圾方面,自《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及《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的相继出台以来,垃圾分类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新时尚”。作为产生源头的综合管理环节,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革命性的生活规则进化,不仅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直接体现社会文明的水准。长远来看,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有利于固废产业价值奇点的挖掘,有利于城市资源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的转型。


“无废城市”建设的初衷在于加快构建固体废物源头产生量最少、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垃圾填埋量尽量最少的新型城市结构。在各种分类垃圾中,以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为代表的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固废,以及以禽畜废弃物、秸秆为代表的农业有机固废,是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及“无废城市”建设的核心抓手,更是固废资源利用的重要价值奇点,聚焦各类城乡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既是垃圾分类末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两山经济基本原理为指引得到的本阶段“无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领域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网络集约及要素集约问题始终制约着有机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此次《方案》的出台,有望在环卫的管理及前端垃圾分类的管理中得到提升,使有机垃圾处理行业在转运端充分建设网络集约型体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同时《方案》中也提出将有机垃圾处理稳定持续地与农业及能源领域进行关联,有望使有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要素集约型产品并得以充分循环。从而使有机垃圾的处理不再仅仅是环境产业,而成为具有价值交集和价值增量的两山产业,更可为“无害化”的终点站增添一个价值奇点,成为“资源化”的中转站,为我国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奠定基础。



4月29日,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公布了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11个城市,分别是广东深圳、内蒙古包头、安徽铜陵、山东威海、重庆主城区、浙江绍兴、海南三亚、河南许昌、江苏徐州、辽宁盘锦、青海西宁。此外,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新区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代表)、中新天津生态城(国际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泽县(县级代表)、江西省瑞金市(县级市代表)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第一时间对入选城市(11个)及特例地区(5个)的固废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梳理【详情请点击:起底“无废城市”  ▏一文览尽“11+5”城固废管理现状起底“无废城市” ▏一文览尽“11+5”城固废管理现状(下)】。


无废城市试点布局(三大区位、三大类型潘功表示,“无废城市”试点布局可以总结为“三大区位、三大类型”。从区域分布上看,“11+5”试点城市在全国分布相对均匀,在西北部地区、中部腹地、东南沿海地区均有代表城市。从试点城市类型上看,第一类是以深圳、重庆等为代表的综合管理型城市,这类城市基本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工业收缩而现代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呈持续增涨趋势,就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而言,其主要压力来自于生活源固体废弃物;第二类是以包头、徐州等为代表的区域分布型城市,此类城市仍处于工业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来自于生活源固废及工业源固废的压力均较大;第三类是以铜陵为代表的资源驱动型城市,此类城市地方工业依赖度较高,人口输出趋势较明显,生活源固废处理处置压力呈下降趋势,工业源固废压力日益增大。各个城市由于城市功能定位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类型不同等又各有特点、各有重点、各有难点。潘功认为, “一城一策”的试点方案推进将有利于不同城市基于城市资源禀赋、功能定位,结合城市发展方向、产业转型,实现针对固废物质流全过程“系统化、精细化”施策。



无废城市-缓慢释放的万亿市场潘功表示“无废城市”的长期指导地位堪比“水、气、土十条”,对固废行业来讲是利好政策。但他同时指出,无论是从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公众参与、价费机制及政企关系,亦或是资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突破来看,“无废城市”的创建都是一个“久久为功”缓慢释放的过程,即便是顶层政策转化成万亿市场红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固废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决心和相当的努力,决不是短期计划,决不会短期暴利,决不容短期套利(详情请点击:无废城市:一个缓慢释放的万亿市场)。


资源化利用层级:潘功表示,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物理循环为最佳,二手商品的循环使用才会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而资源的梯级利用,例如塑料、纸张的降级利用等,虽然在过程中有物理性质的改变,但消耗较小,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资源的“物尽其用”;而通过生物降解等生物手段的资源化利用,由于反应时间较长,性质改变而且有所消耗,则为次优选择,有机固废的厌氧/好氧处理就属此类;而如焚烧将物质资源变为能源的化学手段,由于物理性质的改变,能源转换的消耗,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资源利用,而是能源利用,而且焚烧的主要目的是将废弃物无害化,发电形成的能源化属于附加产值,故而为再次的选择。因此,回收利用为先、分类处置为优、焚烧处置为主轴、安全填埋为兜底是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核心原则。回到有机固废处理上,不管是生活源产生的有机固废,还是农业源产生的有机固废,处理方式不管是厌氧还是好氧,都是以资源化利用为大方向。


各类有机固废运营市场空间及可释放程度:潘功表示,当前我国有机固废处理行业整体处于初始及发展初期,市场容量巨大但目前释放程度一般。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及美丽乡村综合整治的政策利好下,2017年以来,行业迎来了加速发展。E20研究院预计,我国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业将成为农业源固废蓬勃发展的重要窗口,城镇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将持续升温,厨余垃圾全链条收运及处理行业则势必乘着“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政策东风迎来首次爆发。


城市有机固废


厨余垃圾:潘功表示,厨余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垃圾分类的推动。近年来,国家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多重政策利好不断。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垃圾分类的目标正式明确,分类标准初步明确,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步入快车道;


2017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2018年3月底,46个重点城市要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或计划行动,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量化工作任务。截止到2019年3月底,已有广州市、深圳市、长春市、苏州市、宜春市、银川市、泰安市、太原市、宁波市、上海市10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管理条例,15个城市出台了垃圾分类管理办法,18个城市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或计划行动。


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分类专项立法工作进程一览图


2018年11月6日上午,习近平在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调研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9年6月,习近平再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对46个重点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进行了统计分析,40个城市明确提出将易腐垃圾(或餐厨/厨余垃圾)作为分类垃圾之一,占比高达87%,其中25个明确立法(出台管理条例或管理方案)的城市100%将易腐垃圾单独进行划分,对居民而言,厨余垃圾的分类成为了“违法必究”的义务。


潘功表示,厨余垃圾处理市场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程度密切相关。垃圾分类进展好的城市,末端处理市场环境往往也相对较为成熟。一般来说,城市整体垃圾分类完善的城市,如宁波、厦门、深圳等地的末端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相对先进;而多数分类体系尚未完全搭建的城市,则多以分散式小规模处理设备为主。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厨余垃圾的巨大产量和市场空间将在近几年逐步释放。我国厨余垃圾成分具有特殊性,处理技术上的难度高于餐厨垃圾,未来中国特色厨余垃圾处置路线将会逐渐成熟,成为垃圾处理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


潘功表示,在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中,易腐垃圾占比40%-60%,其中绝大多数是厨余垃圾。就产生量而言,厨余垃圾总量巨大。根据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测算,2018年厨余垃圾产生量在12000万吨以上,但实际处理量仅在数百万吨级别,市场释放程度远不及餐厨行业。



据E20研究院数据库显示,截至2019年5月,我国大规模厨余垃圾处理厂约10余个,总处理能力(含规划)约6000吨/日,但大多并未落地运营。其中,多数处理厂与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合建,以降低厨余垃圾收运不足带来的运营风险。相较于规模化处理厂多数地区在厨余垃圾处理上采用了分布式处理设施就地处理消纳。


按照城镇生活垃圾成分占比来看,厨余垃圾总量可达12000万吨左右。考虑到农村及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尚不完善,垃圾分类下沉程度不足,厨余垃圾市场空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城市以及“无废城市”试点地区等。根据《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7年,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94.4万吨,按照厨余垃圾占比40%计,大中城市厨余垃圾总产生产生量达8000万吨。据E20研究院对多个垃圾分类先进城市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垃圾分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小区的实际可分出的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10-20%左右,因此可以预计,考虑到厨余垃圾处理市场受到垃圾分类水平的整体制约,调研城市的分类水平位列全国上游等综合因素。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后,预计每年可分出的厨余垃圾总量约2000-3000万吨左右,这一数字将随着垃圾分类的进一步推广而逐步攀升。


与餐厨垃圾类似,厨余垃圾处理市场也主要由收运、处理两个环节组成。据统计,收运市场的价格与地区相关性较大,平均收运价格在120-180元/吨,与餐厨行业相当;处理市场则分为大规模处理项目和分布式就地处理两大类。从项目数量来看,后者明显居多,多为非居民单位、强制分类的机关单位、学校等地区采购;前者数量相对较少,目前大多项目仍处于建设阶段,国内成功运营的项目不多。处理环节的平均中标价为187元/吨,略高于餐厨垃圾的平均水平。


按照1吨厨余垃圾可生产0.05吨有机肥、沼气产量70立方米/吨计,有机肥价格按照600元/吨,沼气价格按照1.5元/方计,处理环节吨投资按2.3万计,建设、设备投资分别占45%、40%计,收运环节平均中标价按187元/吨,运营平均中标价按180元/吨计,当前我国厨余垃圾收运、处理环节的可释放空间在5-10亿左右。


E20研究院预测,在垃圾分类全面强制推行的基础上,我国厨余垃圾市场将迎来行业的第一次跃升。垃圾分类全面铺开后,预计每年可单独收集的厨余垃圾总量约2000-3000万吨左右,这一总量可带来的总市场容量将达110-170亿元。而理想情况下,我国(仅大中城市)每年厨余垃圾总量在8000万吨左右,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在440-453亿元左右。


餐厨垃圾: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7》统计推算,当年我国城镇地区餐厨垃圾总产生量为5287吨。从产生量看,人口和经济大省广东遥遥领先,日均餐厨产生量超过12000吨。山东、河南两省位列二三,日产餐饮垃圾万吨以上,均为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的首要布局点。江苏、四川、浙江、湖南、河北等中部人口密集地区市场可观,跻身第二梯队。



潘功表示,E20研究院观察发现,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呈现“东高西低”的明显趋势,东部沿海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处理能力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从经济带来看,长江经济带沿线发展态势相对较好,黄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则整体表现不佳。


假定餐厨垃圾能实现完全合规收运,且规划设计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就能投入使用,理论上我国餐厨垃圾平均处理率仅37%。海南、浙江、四川、北京、江苏等地处理率较高。



从当前处理能力(含规划及在建能力)与处理需求的相对关系,即供需平衡能力来看,E20研究院将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区域市场整体分为三大区:供不应求区、基本平衡区、需求风险区,其中,蓝色虚线(当前全国平均收运率水平下的供需平衡线)上半区供给整体不足,尚不能满足我国当前较为滞后的餐厨垃圾收运平均水平需求,末端处理市场处于高度蓝海阶段;供需平衡线附近的省份当前处理能力与收运水平下的处理需求大致相当(但对单独省份乃至城市而言存在个体性差异);蓝色虚线与灰色虚线(100%收运率水平时的供需平衡线)之间的区域当前餐厨垃圾的处理需求可得到初步满足,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较更优,在餐厨垃圾收运体系建设过程中,其处理能力亦需根据本地情况相应提高,末端处理企业需单独识别市场机遇;灰色虚线(100%收运率水平时的供需平衡线)附近区域省份的末端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已相对完善,但如末端设施全部落地,则地方政府需警惕收运体系不完善给末端设施运营商带来需求风险。


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整体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由上图的区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省份位于在当前供需线以上的“供小于求”半区,除去贴近平衡线的部分省市,山东、河南、河北、广东等地的餐厨垃圾蓝海值得关注。


潘功表示,由于行业发展较晚,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均处于供不应求阶段(上图蓝色虚线以上区域)。其中,偏离供需平衡线越远的省份,其当前的处理市场空缺越为严重。E20研究院认为,位于此区域的省份应在大力推进餐厨垃圾系统管理,加强收运体系建立的同时,加快处理设施建设,以满足基本处理需求。当前,河南、四川、山东、广东等省的处理需求旺盛,而相应的规划处理能力还有所缺失。


长江上游(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区域仅重庆市出台了省级立法条例,且处理设施相对完善;其他三省均处于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初期,法制体系、收运系统、处理设施等多方面均存在明显短板。从处理率来看,重庆以超过55%的处理率位居整个长江流域首位,而其余三省均不足两成,规划处理能力远远不足,产能区域不平衡表现明显。


中游(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整体发展均衡,均处初期,尚无省级层面对餐厨垃圾管理进行立法、处理能力均不足三成。随着长沙、武汉等长江中游新一线城市的崛起,人口的快速流入带来相对旺盛的处理需求与其当前落后的处理产能及收运体系之间存在矛盾。


下游(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除安徽外,其余省市均已出台了省级管理文件,其中江苏、浙江两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数量领跑全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法制及配套体系建设较为全面。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游地区人口密集,餐厨垃圾增速明显,随着收运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广,未来长江下游餐厨垃圾处理设施的规模扩张势必需提上日程。


当前,长江流域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整体上面临着上述法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清晰、收运网络未完善和处理能力不均衡等问题。在“地沟油”、“非洲猪瘟”等公共卫生安全防疫事件的警钟面前,行业管理体系亟待重塑。作为多部门联动、多领域相关的环境问题,餐厨废弃物的管理离不开省级的体制设计,因此对长江流域而言,完善餐厨垃圾管理体系仍需先健全法制基础。其次,当前餐厨行业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于收运体系不够健全,导致非法利益链影响正常处理设施的运转。餐厨垃圾收运的系统管理与城管、卫生、食药监、农业等多部门相关、“九龙治水”断不可取,各省应从省级层面出发明晰责权,加强协同,完善统计口径,加强执法配合,共建良好的收运体系。第三,不同省市间餐厨垃圾处理能力存在一定失衡,对部分处理能力较弱的省市而言,建议加强区域内协同,通过ppp等模式探索区域内、政企间合作渠道,以解决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将率先联动。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区域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2015年12月,京津冀三地环保厅(局)正式签署的《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以大气、水、土壤污染为主要防治目标,结合联合立法,统一规划、标准、检测、协同治污等十项措施,联防联控,为提升及改善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工作框架。整体来看,北京是京津冀经济带餐厨垃圾产生量最大、处理需求最为迫切的地区。作为首都,北京市对餐厨垃圾管理要求较高,收运管理体系也相对完善,但同时面临着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邻避效应较强等问题。按照北京市常住人口测算,餐厨垃圾日均产生量在3000吨左右,当前共计17座集中式处理设施,可基本满足餐厨垃圾处理需求。


E20研究院观察,截止到2019年中,除个别省份外,全国范围内公开的餐厨垃圾收转运项目中标信息仍较少,市场活跃度不高,收运环节的市场释放相对较慢。据估算,我国餐厨垃圾合法收运率仅在10%左右,且收运项目并未全部市场化。


餐厨垃圾处理环节是目前释放程度较高的主要市场,“十二五”期间,已成立100个餐厨垃圾试点城市,覆盖了32个省级行政区并覆盖一二三线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认证结果,截止日前,共计通过47个城市的试点验收。


对于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情况,潘功表示,2018年新增筹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中,以江苏、甘肃、河南和广西等地的投资额领先,其中广西的投资额为4.62亿。项目的投资额越大,证明当地正在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厂越多。以2018年新增筹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区域分布结果为例,餐厨垃圾项目投资额较高的广西,新增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占比全国达9.1%。



对于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价格,潘功指出,餐厨垃圾如果单独进行收运和处理,总价格会达到300—400元/吨,但是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处理的价格仅为300元/吨以下。他认为,近年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的价格变化也呈现出收运一体化价格低于单独收运处理价格的趋势,集约优势显现。


E20研究院预测,若监管力度加大、收运体系建设加速,处理市场运营环境持续好转,餐厨垃圾市场释放完全,2021年我国餐厨垃圾市场容量将可达450亿元,处理环节占据主要市场。随着已建项目逐渐投产,运营收入和产品销售将成为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最大蛋糕。

农村有机固废


潘功介绍,农村作为以农林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也是有机固废的重要产生源。农村有机固废主要包括农户厨余垃圾、农业生产中的作物废弃物、畜禽粪污及病死畜禽等。厨余垃圾的处理与城镇厨余垃圾原理相同,由于农村地区厨余垃圾分布分散,总量小,因此大多自行沤肥或采用分布式小型处理设备处理,其中尤以农村垃圾分类较为突出的浙江金华、湖南长沙县和宁乡市、四川罗江等地区为典型代表。


整体来看,浙江金华模式相对较为全面,未见明显短板,其中尤以其高便利性,易于被农户理解、接受而广受推崇,这也使其成为国内农村垃圾分类的“样板间”;湖南长沙县为代表的“全流程、无害化、系统性”农村分类模式,则通过引入市场化力量,打通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理产业链,实现了农村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蓝箱”“蓝屋”“蓝车”到“蓝岛”的全流程运作则大大提高到了分类模式的系统性,使分类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创新性和高效性方面独具优势;“宁乡模式”和“罗江模式”则由于其充分利用了农村的熟人社会及激励机制,在分类的同时结合提升农村就业、助力脱贫等惠农政策,充分发动留守人群粘性,营造了良好的分类氛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秸秆理论资源量达8.58亿吨左右。从品种分布来看,我国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其中,玉米秸占比最高,达到33.2;稻草、麦秸占比紧随其后,分别达23.54%和20.34%。


从分布区域看,秸秆来源主要分布在粮食生产地,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秸秆理论资源量占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的70%以上。


以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总量为横坐标、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密度为纵坐标,可将我国各省份秸秆资源化水平划分为三阵营、九宫格:一类地区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丰度较高的地区,包括高数量一高密度地区、高数量一中密度地区、中数量—高密度地区,比全国平均密度高2.15倍。该类地区可作为全国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集约开发利用地区。二类地区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丰度一般的地区,包括高数量一低密度地区、中数量一中密度地区、低数量一高密度地区,共计7个省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量分布密度为370kg/hm2,与全国平均密度基本持平。该类地区,尤其是辽宁、江西、四川盆地、内蒙古东部和河套地区、新疆绿洲农业区可作为全国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适度开发利用地区。三类地区为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可获得彊丰度较低的地区,包括中数量一低密度地区、低数量一中密度地区、低数量一低密度地区,共计15个省市区可作为全国农作物秸秆新型能源化局域性开发利用地区。



潘功介绍,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五化”,即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原料化以及秸秆基料化。从利用率看,肥料化、饲料化占比较高;从市场空间看,能源化、原料化及基料化工艺的工艺化及市场化水平较高。E20研究院预计,2021年,我国秸秆资源化处理行业的市场空间可达636亿。


禽畜粪污:潘功表示,我国对蓄禽养殖废弃物暂无直接官方统计口径,按照国家统计局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各种畜禽出栏量数据,按照年产粪(尿)量=年出栏量×饲养周期×日产粪(尿)系数进行估算,并结合近年来复合增长情况对未来三年的产量加以预测。预计到2021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类别禽畜产粪量将在10亿吨左右,产尿量逾8亿吨。考虑到除这几类主要畜禽外我国仍有其他类别畜禽养殖,一家一户式散养统计困难,因此本测算数值整体偏小,总畜禽粪污产量预计在20亿-30亿吨。


目前,我国禽畜粪污的市场空间主要包括项目运营收入、工程及设备投资以及资源化产品销售。根据主要资源化产品的不同,按照好氧堆肥和厌氧制沼将其市场划分为两大类。其中,堆肥工艺的主要市场空间来自有机肥产品销售收入,而厌氧工艺则以设备投资市场空间占优。


根据E20研究院调研,蓄禽养殖场经验上月2-4吨畜禽粪污可生产1吨有机肥,一般商品有机肥平均价格按600元/吨计算,我国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的产能利用率按照20%计算。E20研究院测算,畜禽粪污好氧堆肥以有机肥产品销售收入为主,占比过半。预计到2021年,畜禽粪污好氧堆肥将带来653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另,E20研究院测算,畜禽粪污厌氧制沼的主要市场空间当归属设备投资商,工程建设和资源化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比25%和23%,运营收入微薄。预计到2021年,畜禽粪污厌氧制沼将带来2223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综上,预计到2021年,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业将有三千亿左右的市场容量。



潘功指出,畜禽粪污处理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养殖企业、第三方固废资源化企业和传统的化肥生产商。整体上看,畜禽粪污处理行业作为畜禽养殖业的下游产业,行业规模化处置中心大多由地方畜牧业龙头企业配套设置。处于行业上游的养殖企业拥有粪污资源,既有必须处理的责任也有原料的定价权,上游话语权较大,在处理行业具有先天优势;


除传统的养殖企业外,我国已出现了专业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固废企业,以第三方视角布局畜禽粪污治理。专业化企业的涉猎,将对打通环保+农业产业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典型的第三方畜禽粪污治理企业包括朗坤集团、维尔利、万容科技、上海复振科技等;


此外,有机肥是粪污资源化方向之一,掌握终端渠道资源的话费生产企业了解农户的真实需求,并具备生产生物肥的技术优势,切入该领域具备一定优势。而当前对于养殖企业及第三方资源化企业而言,打通有机肥销售渠道在政策许可和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都有较大壁垒,化肥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方面优势较大。


病死畜禽:潘功表示,截至2018年7月,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结合各自特点,已建成或在建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800余个,建成或在建收集(暂存)点接近1万个。目前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病死畜禽处理的补贴,相较于其他类型有机固废,盈利模式较为单一,目前仍处于以“无害化”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阶段。



根据E20研究院研究分析,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有机肥属于定制化产品,在没有政府包销的情况下不具备网络刚性产品(主要是发电上网或沼气上网)的刚性消纳,特别是目前关于有机肥农用的标准尚不明确,需求风险较高。同时定制化产品也不具备大宗商品类产品(再生金属、再生油脂等)的高流通性及商品价值,使得需求风险进一步推高。


发言接近尾声,潘功表示,政企民三元融合是“无废城市”实现的必要条件,包括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良性政企界面的建立;同时也是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置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打通收运体系、持续优化产品、全产业链管控和合理协同处置。



截至2018年10月底,E20研究院数据中心统计的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病死畜禽处理投资运营总规模具体如下:



“悄然春已至,处处花盛开”。潘功最后表示,在垃圾分类的推动下,对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针对城市和农村有机固废行业的概况、市场、技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以及典型案例等等,在“2019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分析报告”中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该报告将向E20圈层会员免费发放。



E20研究院固废研究团队介绍


除特别注明,文中所有图片均出自发言人PPT


2019有机固废资源化论坛开场视频  


 相关阅读

2019有机固废资源化论坛全景扫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赵云皓:建设“无废城市”的四大要点

李秀金: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城乡有机废物 处理与生态循环利用模式与应用案例

金宜英:“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四大技术模式

周传斌: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价分享

郑仁光:采用PPP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张奕轩:关于有机固废处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分析

龙澄环保张涉:厨余垃圾“压榨分质与高效惰质化”技术与实践

陈敬喜:铜陵“无废城市”示范建设中有机垃圾处理体系的建立与展望

何晟:苏州市有机固废(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展望

首创环境:十年磨一剑,以领先的有机垃圾处理能力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史卓堡集团彭涛:有机固废的生物资源化处置与欧洲实践

中持绿色李彩斌:有机废弃物区域解决模式及技术实践

吴晓:中国环保资源化技术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侨银环保许春德:运用创新技术,破解厨余分选及沼渣处理难题

嘉诺环境严峥:有机垃圾处理市场洞察“六看”

冷发全:朗坤环境深耕有机固废领域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阎中:分散处理是有机垃圾处理的重要选择方向

启迪桑德马洪杰:高压挤压技术在湿垃圾预处理中的应用

蓝德环保施军营: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的应用



近期热文





污水处理“痛”在哪?得从“管网”开始找

国祯环保获定增,中节能、三峡资本、长江生态力挺

98.7亿!大理环洱海流域PPP项目中标结果出炉

严!天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发布

88亿唐山市站西片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PPP项目公开招标

百亿级固废市场空间释放,多家固废龙头扎堆东北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17610899796


编辑 | 刘影、汪茵

统筹 | 谷林


由E20环境平台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9(第十一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将于8月16-17(周五、周六)在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浦江宴会厅举办,论坛以“聚焦污水提质增效  探讨系统技术应用”为主题,河长制如何有效推进?如何通过提标改造提高出水质量且降本增效?污泥的资源化如何发展?城镇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应如何达成?管网如何做到有效运营维护?环境治理体系下的监测系统将如何发挥其功效?等一系列水务行业热点话题将在论坛现场给出答案。报名请扫描如下二维码↓↓↓,或拨打:黄先生:13141454809




2019年,E20研究院重磅发布——年度报告、细分领域及总裁专属报告,明确政策趋势和产业形式,为把握市场机会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报告名称如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