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逸:别把麻烦别人当成理所当然|原创专栏
上学的时候,
老师教了一句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于是很多人记了一辈子,
此后的人生,
只要遇到问题,
TA都会问别人
……
在一个聊天的群里,各行各业的朋友聚在一起聊着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里面不乏有一些职场老鸟,也有一些刚毕业的菜鸟。我觉得不同的角色正好可以补足各自的需求,老鸟们喜欢滔滔不绝的聊很多丰富的话题,菜鸟们听得入迷,时不时问上几句,这样的场景应该是这个群最具正能量的特色。
但是有一日,进来一个刚毕业的新成员,其实谁也没有彼此见过,但是这个人特征太明显,永远一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样子,什么话题都逃不过他的提问,让所有人一看聊天记录就会明白他应该是一个应届毕业生。
有一次,一个前辈分享了一个关于图书策划的心得,原本也只是抛砖引玉的话,自己讲了一下自己曾经策划了某一本书所收获的一些经验,也希望听到同行能聊一下这方面的心得与经验。或许大家还在酝酿,突然那位同学突然问了一句:“请问,我可以问问大家都是出版专业的老师吗?”大家一阵沉默。
“我是学出版专业的学生,现在刚在实习,我有很多问题想问大家呢。”我能感受到他一个人找到组织一般的激动,但是这样的话意义何在?没有人想回答些什么,实在太无厘头了好么?
那一天的聊天因为那位新同学的插话变得冷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好几天,好像那位新同学没有出现,或许刚开始参加工作,还是很紧张的应付着,我无聊的猜测。因为没有特别尴尬的话出现,大家又正常的开始聊天,话题每天都有,我既便没有时间聊,天天爬楼看记录也感觉受益非浅。
突然有一天,打开群,发现这一天记录很少。
哦,原来那个新同学又来了,这一天他终于问了一个跟专业搭边的问题,不过仍然冷场。
“我想问一下,‘长年累月’和‘常年累月’哪个正确?”
“有知道的吗?”
好像真的没有人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许群里真的有资深的校对,但是这个问题做为从事出版行业的人,不应该是基础问题吗?
我看到有人好像忍不住回了一句。
“你应该去查工具书。”
见人有回应,这位新同学好像有了热情,立马回了一句。
“我这不是因为相信大家嘛,你们都是专业的,我就懒得查那些个工具书。”
我相信,群里大多数人看到这个的聊天,真的有点无语吧。
讲真话,虽然我们未必每个人都是特别专业的资深人士,但我一直记得从开始做编辑那一天开始,我们每个人的桌上都必备的字典词典,办公室会共用一本大词源字典,查不到又拿不准的,甚至会坚持去图书馆查资料,总之有史有证的查到为止。
我经常看到同事为了自己责编的图书,一字一字的排查错别字,哪怕是排版配图的偏差都极为小心,生怕等出样的时候才发现失误,对别人的对接工作造成麻烦。事实上关于这个错语率真的很无奈,很多时候,我们都尽力了,可是还有会出现失误,唯有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一些经验丰富又专业的老师还会在空闲的时候,翻翻字典查查工具书;而我的同事走在外面看到排列不整齐的版面都会觉得很不舒服;尤其出去吃饭,看到菜单上的错别字,总想把老板叫过来纠正一下,殊不知也有调皮的餐厅只是玩的趣味的文案。
都说做一行,怨一行。其实也不尽是。
我看到很多做一行,敬一行的前辈,从不懂到懂,从来不是轻易问出来的,学问也不是聊天聊出来的,经常是钻研捉磨才认知深刻。像那位新同学那样,遇到一个错别字都要来问一个旁人的表现,怕是在这个行业爱得不深。因为真正喜欢一行,绝不仅仅体现在“不耻下问”,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去钻研。
因为,不耻下问,从来不等于不动脑子。何况别人未必和你很熟,谁也没有义务要回答你这些无知的问题。
我见到另一些人,与“不耻下问”一类的人极为相似,但是他们不是问问题,而是求帮忙。而且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交情就是建立在相互麻烦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我听到这话的时候,更是相当无语。书读得不多,道理倒是懂得不少。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孩子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长大成人远离你了;当父母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当爱人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去麻烦别人了;当朋友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经有隔阂了!人其实就是生活在相互麻烦之中,在麻烦之中解决事情,在事情之中化解麻烦,在麻烦与被麻烦中加深感情,体现价值,这就是生活。所以说要珍惜身边麻烦你的人!也感谢我曾经麻烦过的你!
于是某些人的世界观就变成了:麻烦你,是看得起你!麻烦你,是因为把你当成朋友!
我同学是某公司的hr,那天一起吃饭她聊了一个很奇葩的助理(我觉得这样写会不会有点背后议人长短之嫌,不过我并不认识那个事主,全当就事议事啊。)她们公司的行政部门,来了一个新助理,是属于办公室助理,协助大家完成一些很杂碎的事情。要求原本不高,所以对个人能力在面试的时候可能没有完全体现了来,小姑娘长得很甜美,嘴也甜,起初都觉得属于乖巧伶俐型。当同学用这个“乖巧伶俐”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有点好奇,真的是又乖巧又伶俐?你们想得太美了罢。
事实,她们都想得太美了。这个姑娘顶多属于会卖萌耍乖型。(不知道什么时候,卖萌好像就成了小姑娘的生存技能了。)
公司周五开例会,老总从新加坡冲回来要听大家汇报工作,于是临时把之前的各部门的培训环节改成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只需要做一个通知工作,不管你是发邮件也好,还是面对面通知到人也罢,总之执行之后要有确认,这才是正确的执行。
可是这个萌萌的小姑娘,把工作当成了交流感情,她跑到每个部门,并不是通知相关的主管与负责人,而且找到自己玩得好的,或是一起吃过饭有过交集的同事聊了一通子八卦后,才告诉她们要把通知主管汇报工作的事情通过第三人转告目标人员。
明眼的职场人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很荒唐,哪里有这种没有头脑的工作逻辑。同时,小姑娘根本没有将要通知的人是否全部收到通知有所反馈,要不是行政主管发现的早,及时在会前确认,估计整个行政部门都要因为这事被集体扣光奖金了。
事发后,行政主管找其谈话。问为什么要以这样不直接也不正式的方式去执行工作。小姑娘很萌的回答:因为工作不就是做事交朋友嘛,我也是为了与各个部门拉近关系。
好吧,其实我们都理解了她的想法,她以为工作中就是找人帮帮忙,然后就是建立了交情,然后工作就顺其自然的完成了。
你以为是谈恋爱啊,自己能做的事情,偏偏要对方来为你做,才觉得浪漫?
工作不是谈恋爱,生活也不是谈恋爱。甚至谈恋爱,也不是一味的去麻烦对方。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去麻烦别人的时候,别人未必觉得你有多看得起他。
我就曾经遇到一个朋友,算不上熟悉,但是经常隔三岔五会来打扰一下,问很多的问题,起初我都认真的回答,到后面我真的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像很多问题不是超出我的知识面,就是实在太无聊了。
比如有时候到深夜了,突然发过来一张画,问我:姐,你知道是谁的作品吗?我真的不是学美术的好吗?只好无力的回答:不知道啊。然后对方又说,“哦,我以为你知道,不过我觉得特别美,你能看出来这表达什么吗?”我当时真的有点无语,不回吧感觉好像很没有礼貌,回又不知道回什么。我真的看不出来表达什么,有错么。
以至于我认真的回想与其交往过程,其实一开始并不怎么熟悉,一次做活动后认识的,可能因为我总是有问必答,后来对方有一问题就会来问,一开始还会很客气的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到后面好像把我当成知识大百科了,甚至有时买一本书也要问问我这个内容怎么样。我有点心虚的看一眼,发现我也未曾读过啊,只好如实回答,对方看不到我为难的样子,继续问,那你推荐什么书来,我也买来读。让我有点胆战心惊,这孩子估计不是想要买书只是无聊了想找人聊天罢。三番五次后,我有点力不从心的回应。从始至终,我都没觉得这样的“麻烦”增进了我们彼此的友谊。
所以,不要片面的理解:麻烦别人,就能建立交情。至少不要一味的麻烦,必竟别人也是不哆啦a梦,啥忙都帮得上。
说到为难,我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都觉得很难为情,却偏偏要死要活哭着求别人来帮忙,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为难别人!
有一天,我跟妈妈打电话,我问她,你在哪里呢?
她吱吱唔唔左右言他的,我一再追问,她才说,你不要生气,我便告诉你。
我说,好。
于是我才知道是因为亲戚哭到家里来叫她帮忙,儿子结婚对方要彩礼三十万,那个当妈的束手无策,认为我妈比较能说会道,一定要我妈来帮忙。(我觉得我妈哪里是能说会道,只是有点耳根子软,也不管自己能耐多大。)
我一听,心肝肺也吓得支离破碎。我在电话这一端特别严肃的劝说:妈,我觉得你最好安安静静的回家,这事你帮不了,也不乱掺和。
我妈很仗义的说,人家都哭着来让帮忙,不能不忙啊。
我气得吐血。倒不是说我冷血,但是这事就不适合外人插手来掺和。
你看这没有过门的媳妇就像函数的里变量,关系尤其复杂,你要对着她说了狠话,万一真过了门成了一家人,见了面人家不是恨死你了;要是哪句说得不好,没过门的媳妇给说崩了,这个娶媳妇的儿子不得恨死你这个不会说话的长辈?这事明显只能当亲妈的自己去说,你说讨彩礼的事情,能让外人来做恶人?以后当婆婆也是你自己去当的,难不成觉得婆婆不好当,请个外人来当?想想觉得好笑,但我觉得这明显存心为难别人。
求人帮忙,从来不可能因为自己觉得难为情,就有动力把这种难为情的事情推到别人头上来做的。这是做人起码的尊严啊!
我一肚子委屈的劝说,并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反倒我爸岔开话题来问我,你最近不是忙着给孩子报名的事情吗?搞定没有呢?
我气呼呼的说,哪这么快!
我爸表示很惊讶,那还着急找人帮帮忙……
说到这里,我又急起来。
“不要总是动不动就是找人帮忙,我是一个有手有脚的人,只是一个报名而已,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只是从来没办过有点麻烦,总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动不动找别人麻烦吧。”
我越说越气,“人情不是卫生纸,借来总要还的好吧,一点点事情都只知道找人帮忙,自己难道不是一个人吗?”
老爸也听说我在说气话,只好安慰道:“好好好,你有你做事的方式,不过你不要怪你妈,她是好心,只是少了一点原则。”
好心归好心,原则还是要的。我不是有求必应的土地公土地婆。
帮忙从来不是简单的热情而已。
我们一路成长以为,会发现人为什么会有两只手,因为一只手帮自己,一只手用来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成为人的意义,所以乐于助人从来是一种美德。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有些忙却最好不要去帮?
我从来不认为好心的人一定要有求必应,虽然我也很热情,但是我极致反感那种拿着别人的好心当方便的人。一是做人不可以太懒,自己的事情最好自己完成,这和今日事今日必一样重要;二是别人不欠你的,帮你是情义,不帮你是本分,偏偏有些人认为,我都拉下脸来让你帮忙了,你还耍姿态,从此两相不往来的架势,这种人更不该帮,因为你帮多少他都觉得你欠他的。
比如,一些把你的帮忙当成免费借用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总是有一些人品问题,至少很不懂得尊重别人,不配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有一些自认为很精明的人呢,总喜欢在请人喝点茶喝点咖啡或是吃个饭,就开始套各种商业资料,或是投资信息的人,很抱歉大家的专业知识不是你几杯茶或是一次饭钱就可以交换的,人家的知识很值钱,最起码请尊重知识好伐。
还有一些自以为帮帮小忙不足挂齿的人,比如亲戚家有人学画画的,你若见到后很不客气的要求画一张人像,不是学画画的吗,这种事难道不是分分钟的吗?你信不信人家亲戚家的孩子八辈子不想见到你。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都很怕那种莫名其妙的麻烦,那种自己不投入还特别希望别人会投入来帮忙的人,试问这个世间会有这样的傻子让你利用吗?倒不如做一个肯为自己投入的人,总会遇见欣赏的人愿意伸手来帮你!
大家都愿意做一个偶尔的善举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的闲人,而不是倾其一生来满足别人私心的忙人!
(来源:品阅集公众号。经作者授权转载。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
【韩逸专栏文章】
在这里,分享中国好书!分享中国好文章!
欢迎推荐好书到微信@CHNbook | 新浪微博@中国好书。
主编微信QQ投稿邮箱:3202795565@qq.com
粉丝互动QQ群:390413084
回复SD可以阅读到最近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