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感谢你赠我一场空欢喜|怀念
她40年前就在玩穷游,还有说走就走的旅行
她是作家、编剧、那个年代的网络红人
她有一段爱情,烟花般绚烂而又短暂
她叫三毛,永远活在年轻时分,活在她的故事里
她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
1991年1月4日,台湾作家三毛自杀身亡。她那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撒哈拉青春,曾经是一代或者两代人的青春教科书,而她与荷西的爱情,也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偶像剧。
那时,还没有韩剧、日剧,没有国产青春片,每个向往过不一样的生活的女生,都希望自己是三毛,在异国他乡遇到一个长满胡子的年轻人。
荷西比三毛小六岁,初识时,三毛在马德里大学读大三,荷西是旁边中学的高中学生,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彼时的三毛,身边男友不断,她喜欢穿自己缝制的红色棉布拖地长裙,是一个拥有“海藻般长发”的女子。
1970年,三毛在台湾的未婚夫猝逝,她在悲痛之中,重回西班牙,与6年未见的荷西重逢,并且于七个月后,在西属撒哈拉沙漠结婚。
三毛的爱情故事,像一出订制的爱情偶像剧,线索清晰看点十足,尽管李敖说三毛不是美女,然而年轻时的她,身材高挑,衣品出众,一个瘦瘦高高、会写字的女子,与一个大胡子的异国男子,居住在撒哈拉沙漠边缘,他们的日常后来被她写进了一本叫《撒哈拉沙漠》的书,同样是秀恩爱,有深度地秀恩爱不会让人讨厌。
与荷西走路去婚姻登记处,漫天黄沙。
“我有许多好看的衣服,但是平日很少穿。我伸头去看了一下荷西,他穿了一件深蓝的衬衫,大胡子也修剪了一下。好,我也穿蓝色的。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没有用皮包,两手空空的。荷西打量了我一下:‘很好,田园风味,这么简单反而好看。’于是我们锁了门,就走进沙漠里去。”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与荷西是丁克,选择丁克的原因,三毛说是因为他们都无法忍受两人世界有一个第三者,如果生的是女儿,荷西会悲痛,如果生的是儿子,三毛会绝望。
婚后第七年,潜水员荷西在工作时发生意外,溺水身亡。
三毛的走红,是在荷西去世之后。为了治愈情伤,她回到台湾,著书立说,一度非常高产,并且进行全国巡回演讲,她的生活热闹了,撒哈拉沙漠中充满干燥阳光气息的笑容却与荷西一起,留在了西班牙。
之后的12年,三毛不是作为女人,而是作为传奇活在世上。她有许多读者,喜欢她的文章,羡慕她的人生,追问撒哈拉沙漠生活的细节,无论写字还是演讲,她都不得不一次次揭开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幸福时光的幕布。
或许真的累了,她选择谢幕。她曾经说,只要世界上还有三个她最爱的:父亲,母亲,荷西,她就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然而,她食言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三毛的父亲陈嗣庆在回顾文章中写到: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传奇,并不是幸福的代名词。
三毛去世后,一度有许多负面新闻。其实,相信一个人曾经获得过短暂的幸福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比怀疑更值得。
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女生,的确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无论生活带给她什么,她都欣然接受,她主宰了自己的人生。
许多人的一生,所做的其实便是不断修葺自己的生活,假如我们在修补之外,尚且有机会重新缔造自己,生命就更加有趣了。
如果你不爱生命,不看重自己,那么这一切的生机,也便不来了。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能纵容自己的伤心。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深爱的人残忍一点,将对他们的爱、责任、记忆搁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有义务要肩负对自己生命的责任。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
【往期精彩】
在这里,分享中国好书!分享中国好文章!
欢迎推荐好书到微信@CHNbook | 新浪微博@中国好书。
投稿邮箱:dushu1949@sina.cn;
粉丝互动QQ群:390413084
主编微信QQ:3202795565
回复SD可以阅读到最近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