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小食计划:我发现也许“零基础”是件好事
这些相册缩略图都是这几天画画时软件自动保存的记录,可以勾勒出整张画的绘制过程:起稿,铺色,描摹,调整构图,试底色,继续描摹,再调构图,上阴影,铺底色,修细节,添加高光,添加文字......
整个过程画了5天,累计100+张图层,连Sketches都不堪重负地闪退,以致跟“蝴蝶酥”就磕绊了一上午。
我通常在晚上七八点钟开始抱着 iPad “搓”画,一直持续到凌晨——直到“画不动”才停下,所以偶尔做瑜伽,给自己松松脖子和脊椎。
画画于我,越来越像一场马拉松式的运动——
不仅是色彩、线条、风格——这些关乎“呈现”的事,还是一场关于节奏、心态、体能、意志的自我竞赛。
这张画耗时耗力除了因为本身内容元素多(起稿一时爽),也因为自己有意控制节奏:刚开始画的时候我总会在心里催促自己“今天一定要画完啊”—虽然是种期待的心情,但所暴露的前提假设是,我一定能画好,如果早一点画出来就能尽快获得小小的成就感。
所以这次我调整了一下目标:要变成“零”,去尝试所有的可能性,在整个过程中加深对自己画画的认知。
如此,这张画的真正模样应该是上面所有图的合集。
——
去年4月的时候,给自己立下了“1000小食”的flag,原本计划年底时候找间画室来系统学习素描,因为种种事情得拖至今年来实现了。有次和学服装设计的朋友聊画画的感受,说到自己总因为没学过素描觉得难以突破,而朋友反倒觉得这种“障碍”可能不坏。
她谈到国内外服装设计教育的差别,认为国内的教育往往是先划定圈子,这个圈子通常是“可执行性”;而国外的教育中,老师往往先让学生们在头两年“撒开了跑”,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实现他们跑飞跑偏了的想法概念。
这一年来,我也渐渐发现作为“零基础”选手的优势:所有的画法都是自己的作品,对于熟知规则的人来说司空见惯的手段,经过反复尝试后习得,理解更为深切。除了认知技艺,画画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也是件富有乐趣的事。西方谚语中 “You are what you eat” 用在画上也适用。最近看英剧《The crown》中有一集,讲述一位现代主义画家呈现给丘吉尔的画像遭到首相愤怒羞辱后,这位画家驳斥道:如果你虚弱,你就看到虚弱;如果你衰老,你就将看到衰老……
其实所谓的零基础,都是相对而言的。开始画画是第一个零点,从画单一对象到开始画组合对象,又是一个零点——我想“1000小食计划”这条漫长的路上也不会只有一个零点……
以下为一个零基础选手的真实绘画体验……
1
起稿时的心情是自满的,毕竟不费力气就可以轻松占领画布,明明知道没必要在草稿中添加的细节,也要画上去—— 如同攻克山峰,精良的装备能给人带来自信。
2
给自己增加一些限定条件:比如上色时只使用单一工具。
3
以前画小画,食物的数量通常为单件,因而无须处理构图关系问题,只要尽力把1画好;而这次面对1+1+1,我发现即使每个1都画好,相加起来仍可能是负分。
4
在规则和喜好之间,我还是偏心后者,所以草莓酸奶变得更大杯;FlatWhite以不合规则的俯瞰视角出现—只因为这是呈现拉花最好的方式。
5
我常常会因为自己是个“零基础”画手而感到羞怯,尤其当面对专业人士时,总会对自己画面中不合规则的透视结构感到尴尬——每次调整这张画的草稿时,我都会拷问自己这是在妥协还是谄媚?
6
我享受画画过程中,努力就可以无限接近真实的满足感——通过缩放照片观察食物的质感,能够看见咖啡表面的不对称拉花,锅贴上芝麻的位置,沙拉的食材构成…无限追逐的过程让画成为没有终点的路径。
7
未完成的画就好像悬在头顶的丝线,它具有欺骗性的牵引力:你难以分辨所倾注的时间是为了成就这幅画,还是在满足自己。
8
遇到画不出的形状,涂不好的颜色,调不好的结构,面对反复尝试仍无解的挫败感——这时候得换件事做,或者暂时退出软件。我的方法是把最新的进度图片存进手机里,随时看,凭空想下次动笔时可以做的尝试。
9
小插曲:昨天吃完早饭,没挪步地在餐桌上继续画,因而把手机放在房间里,结果老爸中午回来见我一脸错愕,说打十几通电话都没接,让人担心。
10
画画是唯一能让我长时间专注的事,因为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所以这也是一件奢侈的事呀。
11
看不见的部分要不要画呢?我的建议是要画的,从功能性角度来说,因为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变动图层位置,所以完整的部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从练习的角度来说,这些无用部分的练习,恰恰最能考验耐心和诚意。当然,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把无用之处习得于心,做到笔法简练。
12
美食插画和摄影究竟有何不同,如果追求真实和视效的话,摄影自然是首选。我思考出的理由除了插画的成本较低,还有插画能够超越现实,将不同场景的食物画在一起,以实现辅佐文本故事性的角色定位。
横
置
屏
幕
2016 手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