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文化 I 是为主义:廖仲恺与孙中山的两次“红脸”⑭
廖何历史时间到啦
上次为大家介绍了廖仲恺先生知行合一学者型革命家的一面,相信你们会被他的儒雅睿智与博学多才所钦服。这次,我们走进他的革命生涯,了解革命中不一样的他。
众所周知,廖仲恺是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从清末反清革命开始,无论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廖仲恺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始至终坚定地跟孙中山站在一起,共同推动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廖仲恺追随孙中山,非盲从,非顺从,更非个人崇拜,他们的交往基于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道路选择。
下面我们通过廖仲恺与孙中山两次“红脸”的往事,来看看他们之间这种不一样的友谊。
一、入同盟会前的辩论
同盟会是由孙中山等发起的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被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党纲。
同盟会成立时正值暑假,廖仲恺在由广东前往日本的途中,听到消息后,他携带廖梦醒与友人胡汉民连忙赶到东京,在何香凝和黎仲实的介绍下,由孙中山亲自受盟,加入了同盟会。
有意思的是,廖仲恺虽然急迫地想加入同盟会,但他和胡汉民是在同孙中山辩论到深夜两三点的情况下,才宣誓入盟的。
当天晚上,廖仲恺和胡汉民把孙中山请到他们租住的公寓中请求入盟。孙中山问他们是否已经下定决心。他们回答革命是素来的志向,民族、民权两主义均无疑问,但对民生主义却仍未彻底领会。因为当时他们在日本高校中所接触的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所谓参考书,也不过仅仅触及社会改良问题,与民生主义有大不同,他们不认为当时中国有实行民生主义的必要性。
孙中山针对他们的疑问逐一解释,让他们明白如果不实行民生主义,西方资本主义衍生的社会问题必将在中国重演,民生主义的目的就是要防止重蹈西方覆辙,以防最大多数的人民遭受苦难。接受孙中山解释后,廖仲恺完全认同了同盟会的纲领,当即举行了入盟仪式。后来,廖仲恺成为同盟会宣传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力量,并且与时俱进,为完善、发展和实践民生主义,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加入中华革命党前的激辩
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后,身兼广东国税筹备处处长和财政司司长的廖仲恺,毅然携带家人赴日追随孙中山。孙中山鉴于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组织涣散,导致革命功败垂成,决定组建更为强有力的革命党,吸收志同道合的原国民党党员参加,这就是中华革命党。
为了确保党员遵守党纪,服从领导,孙中山在入党誓约等方面作了特殊规定。他要求在入党誓词中明确注明“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并在署名上按指印。黄兴等一大批革命党人认为宣誓服从个人有违民主理念,按手印是对党员个人的侮辱,拒绝表态加入中华革命党。
廖仲恺对于这些规定也不以为然,更担忧因这些规定而导致革命力量的分裂,也没有立即入党。他和胡汉民试图调和孙中山与黄兴两派革命党人之间的分歧,在二者之间奔走调解,为此甚至跟孙中山发生激辩。日本东京警视厅监视孙中山行踪的探员记载:1913年12月20日,廖仲恺和胡汉民到孙中山住所商谈,三人谈话时情绪激动,“语调慷慨悲愤,不时传出室外”。孙中山坚持己见,黄兴远走美国,当看到分裂已成定局后,廖仲恺于次年5月宣誓入党,继续为民主革命而奋斗。
上述廖仲恺和孙中山的“红脸”往事不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他们之间亦师亦友,是同志而非仆从,为理想而“红脸”,因“红脸”而求同存异,形成共识,加深革命友谊。这种建立在理想信念基础上的友谊,就是古人所追求的君子之交。
未完待续,我们下周一,不见不散......
(图文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
往期回顾:
仲恺文化 | 廖仲恺、何香凝与第一次纪念“三八”节--廖何历史⑩
图片:历史图片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展品
新媒体工作室 何紫欣 黄思琳
微信编辑:新媒体工作室 胡康湛 吴嘉澍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曾献尼 龚慧枫 邝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