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开蒙氏教具的神秘面纱

2015-09-06 心元儿童之家

许多人进入蒙氏教室后,便会被教具柜上的教材吸引。有人认为那是积木,也有人认为那是一些特殊的玩具。其实,这些物品都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工具,它能帮助孩子产生专心的特质,教导孩子如何使用心智,发展正常化的人格特质。


蒙台梭利博士曾表示:

我一直努力寻找可以使孩子产生注意力集中现象的工具,同时也不断研究能促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外在条件,就是环境。由于如此,我才创立蒙台梭利教学法。


从这段话中,我们了解蒙台梭利创立此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帮助幼儿产生心智集中的现象而帮助幼儿产生此现象是需要工具的,这些工具就是教具。


蒙台梭利博士创造这些教具并不是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工具,而是提供给孩子自己操作。她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孩子们某种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参与,逐渐地自我探索成长,通过孩子自己的体验,智力也得到发展。


协助孩子正常化人格的发展


当教具唤醒幼儿的内在心智后,幼儿就会从教具本身得到某些知识与能力,因此蒙台梭利博士更进一步谈到:

教具必须是一项物品,它吸引人的地方不能是抽象的,必须能在一项活动中使用,让儿童能在一开始时,就不断重复这项动作,且这项动作必须有智识上的作用。


由此可知,教具不单只是协助专心的工具,更是教育意义的工作材料。幼儿通过使用教具,学会运用他们的心智。

如:色板工作能让孩子依据颜色的类别与差异性做有系统性的排放,孩子不仅认识了颜色的特性,更加深对色彩的兴趣与观察能力。


色板工作,有助于将来从事科学观察或艺术欣赏


蒙台梭利在《蒙台梭利幼儿教学法》一书中提及:教具提供幼儿的,不是心智的“内容”而是该项“内容”的顺序。它促进孩子分辨差异和渐次的转变;另外,也帮助孩子通过对数量和材质的了解,去分辨颜色、尺寸、形状和声音等相关的各种感觉。通过专注、观察、比较和辨识等练习,心智逐渐成型……这类练习在孩子身上所造成的心智态度,能带领孩子有秩序的观察四周环境;对孩子而言,工作与“探索”或“发现”同样有趣,孩子乐此不疲,并在心智中形成内涵丰富的清晰概念。


通过操作“带插座圆柱体”,孩子学会区分大小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幼儿的学习特性并不相同,因此教具必须符合当时幼儿的内在需求,才能有效帮助他们学习使用心智,并通过教具培养该项能力。这代表着,每一项教具都必须在最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幼儿使用。在幼儿的各个成长阶段中,都会有特定的敏感期出现,当某一个敏感性出现时,若能提供幼儿对应此敏感性的刺激物,幼儿就能够透过操作此项物品,轻易得到此能力。


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孩子有选择工作的权利与自由。当孩子在选择工作时,他需要从众多的工作项目中选出一项对他最具意义的工作,而判断过程能够帮助幼儿发展自身的理性能力。当幼儿操作自己所选择的教具时,能产生专心的特性,并不断的重复使用,直到内心获得满足为主。此时的他,内心充满平静与安定,藉由工作得到知识,更建立了自信心,并逐渐形成正常的人格。因此,教具不仅可以建构心智能力,也是人格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在教室里每个教具只有一份,如果有孩子已经在使用,另一个孩子可以选择其他的教具或者在旁边等待。这也潜移默化的教导孩子一些社交礼仪。



教具的五大特性


为了有效帮助幼儿发展各项能力,蒙台梭利教具具有以下五种特性:


1
孤立性

每一份教具只具有单一项特性。

例如:粉红塔有十个粉红色的立方体,从一立方公分到十立方公分,由于强调“大小”的特性,因此除了形状不同外,颜色一致,让孩子可以专注于“大小”的特性。


蒙台梭利在《发现儿童》一书中指出:“这种隔离刺激特性的方式,成功的强调不同之处。显然的,刺激特性分明是吸引儿童辨识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我们要获得某个单一特性,就必须尽可能的将感官予以孤立”。由此可知,为了有效协助幼儿建构各项知识能力,教具必须具有孤立性的特质。

藉由操作“粉红塔”,能让孩子学习分辨三度空间的大小


2
错误控制

透过操作教具的过程,幼儿能够自己发现错误并做修正,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幼儿自我学习,不需要依赖教师的教导与修正,幼儿因此练习了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并且增进了区别能力,这代表着孩子不是经由教师的控制,而是自己控制学习的程序,再通过不断的练习,经由发现错误和自我修正,以增进自身的思考力与自信心。


孩子操作“纺锤棒箱”(数学领域,认识1-10),如果某个数量出错,最后9的数字和数量将无法对应,孩子自己就会发现出了错误


3
美感

幼儿透过操作教具得到各种能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格特质。因此,教具必须具有吸引力,而其外在的美感正是吸引孩子的第一个诱因。


木质地理拼图,是孩子认识大世界的基本教材,能很好的吸引孩子进行工作


4
活动性

六岁前的孩子需要很多活动,他们对于活动性的事物具有特殊的喜好,因此教具也需具备能够帮助幼儿活动的特性。蒙台梭利在《发现儿童》一书中说:

教具单单具有趣味性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有助儿童从事某些活动,才能让儿童对它产生兴趣……儿童喜欢做了又拆,拆了又放回去,一次又一次,反复不停的持续好长一段时间


教具若能满足幼儿活动的欲望,他们才会全心投入,乐此不疲。


5
由具体到抽象

教具的选择必须先由具体能够感受到的事物为出发点,再渐渐进入抽象思考。

例如:介绍几何立体组中的“四角锥”时,先让孩子触摸实心木制成的四角锥,之后再与正方形与三角形的投影板配对,如此一来,孩子便知道四角锥的外围是由两种形状组合的,最后可以自己做出一个四角锥。

透过实体帮助孩子了解抽象事物,建立他们的思考能力。


几何学立体组,可以帮助孩子由具体到抽象了解物体的几何形状


透过教具的使用,逐渐提升幼儿各种感觉的敏锐度,并增进观察力。除此之外,教具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自发性的学习态度,培养专注、细心与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心智得以健全发展。因此,一言以蔽之,教具的主要教育意义就是在帮助幼儿正确的使用心智,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幼儿。

版权说明

文:摘自《认识蒙台梭利教育》,邱琡雅等著,蒙特梭利文化公司出版

图:心元儿童之家孩子的实拍



延伸阅读:

1、孩子6岁前的学习模式

2、蒙氏教室里6岁前的孩子学什么?--论蒙氏教育的“五大领域”

3、蒙氏教室里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4、蒙氏教育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5、关于蒙氏混龄教育


回复数字查看相应内容:

:了解心元校长专栏 :近期活动教师培训

:蒙氏理论居家蒙氏 :儿童心理亲子沟通

:幼儿护理安全知识 :艺术学习绘本英语

:摄影旅游亲子手工


心元教育机构成立于2008年,其下属的心元儿童之家专注于0-6岁婴幼儿教育,采用小班、混龄、全日制模式,聘用经AMI(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S(美国蒙台梭利学会)培训的专业师资,践行蒙氏教育理念,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我们还开设父母学堂、心元学院,通过读书会、公益讲座、工作坊、亲子游等多种形式,带动儿童父母和幼教同仁学习成长,打造“学习社群”。


咨询热线:400-007-1870
机构网站:www.xinyuan.org

新浪微博:@心元儿童之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