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个饺子皮,年入30万!凭什么这么值钱?
这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1037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支撑“德国制造”的技师们,薪酬常常高于大学教授。
在中国,绝大多数情况刚好相反。
但今天这个例子,可能会刷新你对低端岗位的认知:有一位专业擀饺子皮的技术女工,年收入竟然高达30多万!
为什么一个擀饺子皮的岗位如此值钱?
♨ 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发自大连
01
年收入30万的擀面皮“总教头”
▽
进入“喜家德水饺”(刚刚更名为“喜家德虾仁水饺”)之前,刘春丽在家带孩子种地。如今,她的职位是喜家德擀面皮“总教头”,年收入30多万的“面案大师”。
喜家德面案技师分为几个级:初级是标杆面案,中级是水饺技师,高级就是面案大师。
△
并非印象中的擀饺子皮“大妈”,刘春丽只有35岁,看上去精干利落。
刘春丽28岁进入喜家德,第一个月就是特级面案技术,第二个月就成了“面案大师”。
担任水饺技师总教头3年半,刘春丽培养了上千个徒弟。在喜家德420家店的擀皮技师中,绝大部分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目前,她带出了38位水饺技师,还带了一批标杆面案。
“我工作不是建立在钱的基础上,而是我就是爱这个培训,能把我的东西和思想教给每个人。”
刘春丽的这种热情和分享精神,让她在众多面案技师中脱颖而出。
帮助伙伴成长,让创造价值的被发现,工资增长也有了火箭的速度,尤其是成为“合伙人”之后。
“刚到总部时是5000元,然后半年就给股份了,工资就更多了,现在,一年30万多一点。”
02
高级技工的杠杆价值
▽
就在刘春丽担任“总教头”期间,喜家德擀饺子皮的技法实现了变革:
这两项改进,大大提高了出品效率。
现在,刘春丽的工作就是培训,培训,培训。那天,在培训室里看到,她正在用远程视频培训新技师。
△
刘春丽正在远程培训
身为“总教头”,刘春丽的“分享精神”成就了她。
“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喜家德给我的,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用在我徒弟的身上,让喜家德更好。我还要努力,带出更多的精英的技师。”
今天的个人价值和收入,是刘春丽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过,最让人听来心头一震的,还是她的这句话:“现在有两个收获是最大的,一是尊重,二是能养起全家。”
03
让成功者激发更多的成功者
▽
在被认为整体素质、薪资都不高的餐饮业,刘春丽是一个成功代表。事实上,在其它岗位,也有相似的成功者。
87年出生的李宛鸿,曾经是大学学生会干部,在门店实习时有次开门迎头碰上以前同班同学。对方一愣,她也没有解释什么,默默低头工作了。
现在,李宛鸿已经加入喜家德5年,从开始的月薪2800元,到现在成为合伙人带15家门店年收入上百万,成为喜家德目前最年轻的大区域经理。
喜家德启动了“伙伴成长计划”,其掌门人高德福信奉,“成功是成功之母”。他要用一个成功者激发更多成功者。
△
带出一帮徒弟的刘春丽,已经成为喜家德的“标杆”式人物
这些“标杆式人才”所代表的,是喜家德整个人才体系建设的“标准化”、“专业化”,为其420家店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04
从雇佣关系到伙伴关系
▽
人才的成长,也改变着双方的关系。有一本书,叫《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它提供了一种使雇主与员工之间从商业交易转变为互惠关系的框架,创建了一种鼓励公司和个人相互投资的工作模式。
△
身为公司的“专业”人士,刘春丽正手把手教外国友人这项手艺。
星巴克、王品等都有这样的模式,在餐饮业,越来越多的先进企业正在成为这种模式的践行者,以此激励基层员工。
喜家德也正在推进新型的员工关系,以吸引人才,使企业实现“联盟式扩张”。比如刘春丽,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聘用,而是喜家德的“合伙人”;李宛鸿,也已经成为“合伙人”。
而吸引人才的重要规则之一是:不看你资格老,员工能上能下。考核也不看你的过程,只看结果,结果对了就OK。
“你昨天来的也无所谓,不排挤、不压制。”高德福说,他们为人才成长建立了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
喜家德还推行了一套培育人才的方式——量身定做。比如,同样一批人入职,经过培育、实践,考核,人才就会被筛选出来。有些适合当店长,有些适合做专项技能人才。喜家德就对这些人才按才能+个人志愿,进行重新定岗、定位。
|参见|
在内参君看来,年收入30万的擀面皮“总教头”,起码传递了4个层面的信息——
② 从公司流程层面而言:业务线上的某些环节决定了产品出品效率,擀饺子皮的质量与速度,决定了整个餐厅的出品速度。看着不起眼,却是公司流程的梗阻点。若堵塞在这里,其它都白搭。
高速路上的收费站就是梗阻点。看看节假日前收费站前的长队现象吧,之所以高速公司大力推行ETC,除了金融储值的考虑,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梗阻。
④ 从用人观念层面而言: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而支撑“德国制造”的技师们,薪酬常常高于大学教授。
在中国,情况刚好相反。虽然近两年蓝领的就业率、收入均显著提高,但用人单位的观念和整个社会的认知并未同步提升。给擀饺子皮的女工一年开30万,有多少企业会这么想?敢这么做?
扔掉老掉牙的用人观,真正激发企业人才活力,需要在薪酬、晋升、激励机制上做到实处。
— 点击下列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参干货—
统筹:张琳绢|编辑:王艳艳|视觉:陈晓月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tinachenjiao
转载原创请加微信neicanm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