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战丨以科技创新推动银行网点转型——稠州银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网点体系建设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1-08-11

欢迎金融科技工作者积极投稿!

各抒己见!

投稿邮箱: 

newmedia@fcmag.com.cn

                                 ——金融电子化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  程杰

2019年,浙江稠州商业银紧抓“浙江省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机遇,努力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深入探索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中创新作用,并实施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网点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以“业务受理自助化、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获客精准化、风险控制智能化、运营管理可视化” 为主线,最终构建涵盖“客户服务”、“风控控制”、“人员成本”、“营销活客”等方面在内完整的智能化网点体系。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识别、人脸比对、语言导航、远程视频和OCR识别等方面的成熟运用经验,以“O2O网点运营模式”为导向,以“线上线下双向融合”为抓手,通过搭建统一的“高可用、易兼容、模块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平台”及“互联互通平台”,赋能业务流程再造,有利推动物理网点从“操作型”向“服务型”转变,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近年来,稠州银行一方面以线下网点为依托,运用“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创造更高效、便捷、可靠的交易及身份认证方式;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技术,打造更智能、易操作的业务处理终端,实现全渠客户自助业务受理,提升物理网点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以“网点业务线上办”理念为指导,借助渠道协同平台,通过线上微信银行、手机APP、网银等渠道,运用人脸识别、远程视频、ORC等技术,对线下网点高频交易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实现大部分业务环节客户线上自助完成。客户在营业网点只需通过网点智能设备进行必要的后续实物交接操作,如:领取借记卡、现金,纸质存单等,即提高了营业网点业务处理效率,又解放了营业网点的生产力。


下面就项目中应用的部分关键技术亮点进行介绍。


“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的运用

2018年,稠州银行通过引入指静脉识别技术,自建业务平台,实现了“以指静脉识别代替卡折等实体介质,代替密码”的支付验证方式落地。


1. 指静脉生物识别的技术原理

人体静脉血管中的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范围内的近红外线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能够吸收近红外光线,在近红外光下成像,并且指静脉的分布特征具有很好的唯一性。“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正是运用了静脉识别的上述特点,用特定波长红外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指静脉识别具有防欺骗性强、识别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2. 指静脉生物识别的业务应用路径

任何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都须考虑应用环境的适用性要求。为进一步论证“指静脉识别”的适用性,我们拟订了适用性验证方案。


 表1 稠州银行指表脉识别适用性论证方案


通过上述方案论证,确定可以应用该项技术。但同时发现,引入技术在百万分之的误识率情况下,其正确率在96%-97%区间。鉴于稠州银行客户在百万以上,因此不能单一使用该项技术,需结合客户其他信息(如生日、手机号码等)的验证,降低误识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比对效率。为此,稠州银行设计了“生日+指静脉”的识别认证方式。一来,可通过客户辅助信息的佐证有效降低误识率,二来也可以“8位客户生日”为标志位对百万级数据划分区块,显著提高数据查找效率。


在经过行内试运行,并向监管部门报备后, 2018年4月起,稠州银行正式开始对客推广使用“指静生物识别”代替银行卡、存折等实体介质,并替代密码。客户可在稠州银行任一网点柜面或智慧柜员机以单一客户为单位采集、留存指静脉信息,并绑定一个或多个个人名下的银行卡或结算存折。后续,客户在稠州银行营业网点只需登入指静脉关联账号/卡号后即可通过智慧柜员机开展一系列非现金交易,也可在柜面办理现金取款、转账汇款、业务签约等特定业务。

图1  客户在稠州银行营业网点通过指静脉办理业务

 

在风险控制方面,由于指静脉签约完成后,后续业务办理无需提供实体介质及密码校验,因此把握好签约时的业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签约环节,除借助联网核查、人脸识别比对等手段对客户身份进行验证,通过设备摄像头对业务过程进行影像记录外,稠州银行对业务审核人员的级别也进行了约束,同时要求柜面签约时,操作柜员与审核人员需同时在场关注客户指静脉数据采集的过程;智能设备签约时,须经审核人员在交易开始前及结束后两次审核,审核人员全程关注客户指静脉采集过程,以此来保证客户所录入的指静脉数据的真实、可追溯。同时在后续具体业务办理过程中,指静脉认证流程与动态现场审核、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辅助手段相结合,实现客户业务处理效率与风险防范能力的双跨越。另外,通过“指静脉识别”与“智能语音导航”的结合,稠州银行在智慧柜员机平台上,搭建了“无卡无密无接触”的业务环境。


2019年,我行首台搭载指静脉识别模块的ATM设备投产。至此,“指静脉生物识别技术”实现了在线下网点业务受理的全渠道覆盖。截止目前,“指静脉生物识别”认证功能签约量已近20万人,指静脉适用业务场景超过50个。

 

搭建网点业务线上线下渠道协同的业务场景

在基本实现智能设备营业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如何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实现传统银行业务的转型,进一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与网点服务能力的提升是网点运营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2019年,稠州银行以“网点业务线上办”理念为指导,借助渠道协同平台,对单位结算账户开立、个人开卡、现金取款、挂失换卡、开立储蓄存单等线下网点高频交易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实现了上述业务90% 以上的业务环节客户微信线上自助完成。客户在营业网点只需进行印鉴预留、领取借记卡、现金,纸质存单等必要的后续实物交接操作,有效提高了营业网点业务处理效率。值得一提的是,除对公开户业务外,四个人业务已全面实现了与网点智能设备的对接,客户可自主完成实物交接业务,极大解放了营业网点的生产力。


相较于个人业务而言,单位结算账户开立业务流程长,审核内容多,网点耗费精力大,也是本次业务流程优化中技术应用集中度最高、业务效率提升最明显的业务场景。通过综合运用OCR识别技术、RPA机器人技术、远程视频柜员技术等,对单位结算账户开立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客户网点业务办理时间缩短60%,网点柜面工作量减少70%以上。这种升级版“对公开户线上收单,集中开户”的业务模式在提高业务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了严把了风险识别关,防止了因人为原因造成开户业务操作风险。

图2  单位结算账户开立线上收单业务界面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实战丨科技助力,跑出普惠金融服务加速度

● 实战丨桌面云平台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探索

● 实战丨便民利民 农信先行——浙江农信打造智慧民生服务金融云平台

● 实战丨泸州银行“双模”技术架构实践

● 实战丨科技创新 + 公益赋能——细述中国人寿财险利用区块链技术精准扶贫






关于仿冒我刊收费的声明





我刊自创刊以来,从未向投稿人收取过任何费用。任何以刊发文章为名向投稿人收取费用的行为,均属于对投稿人的欺诈行为。


我刊官网地址为 www.fcmag.com.cn。

我刊投稿邮箱为 fcmag@fcmag.com.cn。


对于仿冒我刊网站、网页的违法行为,我社将追究其侵权责任,以维护我社和投稿人的合法权益。仿冒网站、网页举报电话:010-88232443



《金融电子化》新媒体部:主任 / 邝源  编辑 / 潘婧 傅甜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