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柯建勋:数字重塑金融服务新范式,转型共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3-01-22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走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新阶段。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转型升级脚步加快,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化建设成为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作二十大会报告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总书记讲话更坚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数字化建设的决心。


中国银行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家战略决策,顺应时代趋势,将全面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时期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的第一要务,提出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行最重要的战略变革工程,科技与创新体系深化落实、聚焦主责,努力打造“数字+科技”新金融服务生态。


中国银行场景生态与创新部、信息科技部

总经理  柯建勋


时代变迁,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生活新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通过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深入经济生态系统各个领域。一方面,重塑市场参与主体的需求与供给,催生了新零售、新金融、新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态;另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向深层次演进,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速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消费端——数字化新需求催生新业态

数字化新需求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重构消费新业态。数字经济时代,用户需求与行为具有了数字化、移动化、线上化特征。疫情作用下进一步加速经济、生活线上迁移,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新需求爆发,不断助推数字服务创新、消费模式创新。截至2021年底,在线教育、外卖、办公用户规模分别达9.8亿、5.4亿和4.7亿。2021年末,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亿级,随着用户对线上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大,全渠道、全天候、个性化及智能化的新需求催生新社交、新零售、新金融、新医疗等新业态,全新消费格局正在形成。


2.产业端——数字化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

全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互联网公司由消费互联迈向工业互联,聚焦核心领域技术突破,打造新高地。如百度聚焦人工智能打造Apollo智能交通重新成为行业新标杆,阿里巴巴“城市大脑”奠定政企合作基础,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场,迅速提高竞争力。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6月,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75.1%,数实经济融合持续深化。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与非金融场景融合,并以自身变革赋能传统行业。一个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释放价值为核心的全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到来。


3.银行端——数智惠民服务迈入新阶段

践行“金融为民”,提升服务水平。C端——手机银行开辟C端服务全新战场。商业银行通过物理网点面对面接触客户的比例在下降,手机银行成为金融产品新触点。B端——金融数字化建设提高普惠服务能力。通过精准画像、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有效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加快破解“贵、难、慢”融资痛点,增强金融服务的包容性。G端——数字化建设深化银政监三方合作水平。商业银行通过合作实现线上信息共享和大数据连接,打破“信息孤岛”,同时,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沟通成本,有效辅助政府部门政策决策,促进监管目标落实。


“数字经济”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撑点。在疫情常态化及动荡世界格局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加快融入数字经济成为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战略选择,以及实现新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顺势应变,

银行业加速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

数字经济浪潮下,人人在线、万物互联,银行经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了重要窗口期。为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在发挥好传统金融资金融通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数字产业化”发展同时,银行业加速自身数字化创新探索,加快连接和融入产业生态。


1.以数字化转型为关键发力点

数字化转型是关乎各银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各银行虽禀赋不同,实施路径略有差异,但均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布局行业竞争新制高点。国有大行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发展靠前,树立整个行业榜样。规划详细,覆盖面全,且不局限于一个领域,涉及强化科技赋能,打造企业级架构、加强中台建设、注重数据治理、深化金融科技前沿技术研究等各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股份制银行依托自身优势、聚焦主业、目标明确、各有侧重。如零售银行注重场景和科技融合,提升数字化运营和客户需求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体验。中小银行尚处在转型起步阶段,“靶向突破”加快数字化步伐。如部分中小银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突破点,筑牢数字底座;部分专注打造敏捷平台,发展前景广阔。


2.以组织变革为有力支撑点

为实现数字化转型,各家银行纷纷在组织管理和创新机制上做出新尝试。治理层强化统筹能力建设,由传统科技支持向集团数字化战略统筹体系改革。例如,多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建设委员会,统筹布局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科技能力先进、综合实力较强的银行成立专业性高、既服务母行又具备向外输出能力的金融科技公司,改善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打造利润中心。成立柔性服务组织,组建科技与公司金融、个金金融、金融市场和运营服务等部门的融合团队,从传统单一组织向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方案的泛生态服务团队模式转型。银行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领域开展全方位变革与创新,加速融入数字经济。


3.以场景建设为重要突破点

顺应数字经济、回归金融服务本源,场景建设成为必然选择。金融机构立足自身禀赋,在场景建设赛道持续实践,打造“生活+金融”的场景服务生态。在C端,深耕细分领域,差异化整合自身优势取得突破。例如,中国银行基于跨境优势,打造“中银跨境GO”一站式服务体验,满足留学、旅游全旅程需要,构建促进用户消费的线上场景;另有其他同业打造汽车场景生态、便民缴费场景生态等。在B端,回归服务实体,促进共生再生,打造产业融合场景生态。例如同业“薪福通”,以技术输出构建小微企业代发薪场景。金融行业正在从产品金融进入场景金融时代,各行场景建设突出重围还需持续深耕、广泛融合。


4.以平台化发展为深度融合点

互联网企业全面依托科技发展,靠着平台的流量与数据优势,给各行各业上了生动一课。商业银行开启平台化建设探索之路,如中国银行“中银e企赢”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平台,累计举办近百场企业对接活动,吸引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万家中外企业参加;业界其他机构打造政务、产业、消费等平台提供不同服务。通过平台建设,有效连接银企、银政,构建三方要素有效流动渠道,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银行自身业务变革、推动现代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守正创新,

中行数字化建设构建服务新生态

“十四五”时期,中国银行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战略为指导,以“数字中银+”和数据治理为支撑,以业务板块专项规划为承接,已形成自上而下、横纵贯通的“1+2+X”数字化战略规划体系,形成集团“一盘棋”。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中国银行最重要的战略变革工程,我们将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规律,以数字化创新,加快推动集团数字化转型。


1.改革先行,夯实新组织

重塑数字化转型组织架构。设立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和金融数字化委员会,加强统筹领导;成立企业级架构办公室、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组建与“企业级”接轨的科技管理体系,推进敏捷转型;成立跨部门柔性工作组,全面加强业技融合,升级服务模式。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金融数字化委员会—场景生态与创新部—创新研发基地”三级创新管理体系,强化创新引领;试点“揭榜挂帅”与“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机制,带动产生规模效益。夯实人才队伍基础。打造科技与业务高度融合的复合型数字化转型新军,面向各机构和条线培养输出“尖兵”和“种子”,赋能全员转型。同时充分释放各层级员工创新活力,开发创意在线平台,横向覆盖全条线、纵向贯穿总分行,目前注册用户约29万,全面夯实组织基础。


2.企架攻坚,构筑新动能

加快“1号+”工程——企业级架构建设。依托“企业级架构设计”理念,运用业务建模方法,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流程整合、产品整合、数据整合和IT整合,首批成果“绿洲工程”2022年5月成功投产上线,实现“六个一”,即:信息整合“一个中心”、多维刻画“一套标签”、全景展示“一张视图”、全程管理“一条主线”、信息标准“一套规范”、一体两翼“一体上线”。9月在新批次中首次投产企架产品研发组件,聚焦产品工厂、产品目录和产品视图三大能力,搭建产品集中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产品快速装配。实质性践行了“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了“科技赋能业务”、回归了“金融科技融合”。


3.科技引擎,打造新基建

厚植新一代基础设施布局。以北京、上海、合肥、内蒙四地为核心节点,实现传统“两地三中心”向面向兼顾集中式与分布式架构“四地多中心”布局转型。加强新平台建设。自主研发“瀚海”“鸿鹄”“星汉”三大基础技术平台,实现了“移动端客户服务—服务端交易处理—服务端数据分析”的技术能力和平台化支撑。加快金融科技布局。截至9月末,累计提交申请专利4012项,获授权395项。加速数字化工具的建设。打造IT资产管理工具平台,成功在2000余场景执行,大大提升管理效能;构建“三横两纵一线”数字资产运营服务体系,已完成1000余个特色系统、约70万数据项梳理,进一步盘活数字资产。


4.场景为王,融入新生态

持续深耕场景生态建设。2019年成立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大战略级场景组,2021、2022发布《金融场景生态建设行业发展白皮书》1.0版、2.0版,2022年又成立场景生态与创新部,持续推进场景中台建设,强化共性能力的沉淀与输出,为已有场景运营和新场景孵化提供底层能力支撑和复用。当前,以“科技赋能场景、场景赋能业务”为理念,以“建立机制、统一平台、重点突破、转化价值”为主线,全面构建B2B2C产业融合生态,推动服务重心下沉、逐步提升获客能力。2022年8月底,中国银行通过跨境、体育、教育、银发四大战略级场景累计触达个人客户1.80亿人次。


未来已来,顺势应变,二十大报告为建设数字中国注入强心剂和定心丸,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化新浪潮和新时代、新机遇,中国银行将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导下,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化创新重塑金融服务新范式,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矢志不渝践行“金融为民”初心,踔厉奋发永葆“百年基业”长青。


(栏目编辑:马俊)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




精彩内容回顾

(点击查看精彩内容)


■ 案例 | 隐私计算赋能银行助贷业务自主风控

■ 地方金融丨借助金融标准“工具箱”,用足普惠金融“含金量”

■ 案例 | 城商行移动金融客户端软件无障碍服务建议——以九江银行为例

■ 实战 | 郑州商品交易所:率先落地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为期货交易保驾护航

■ 专栏 | 移动金融App创新实践典型案例专题介绍(技术创新探索专题)




新媒体中心:主任 / 邝源  编辑 / 傅甜甜  张珺  邰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