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教授聊历史地理:杨过、段誉的故事里不该出现玉米、辣椒

小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3-23

无论从旧石器还是新石器时代算起,人类在大地上已经走过了上万年的历程,人类从求生、觅食开始就不得不与地理打交道。


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地理学似乎毫不足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地理学是人类最早拥有的科学,正如《全球通史》的作者L. S.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表述的那样,各种生物均以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实现进化,只有人类的进化相反,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通过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



人类改造环境,营造新的地理景观的同时,继续利用环境,但这时的利用已不同于采集、渔猎对于食物的索取,而是将政治、军事意图与空间利用结合为一体,并利用地理达到政治、军事目的。


2022年6月27日北京大学出版社与抖音、西瓜视频联合推出的“你好!大师,北大名师聊专业”系列第四场活动中,邀请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韩茂莉老师,她重点解读了历史地理学的历史以及重要分支领域,为历史地理学的潜在爱好者打开一扇窗。



在北大韩茂莉老师主讲的《中国历史地理》,常年火爆到一座难求,她于2007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名师。执教以来,她的所有课程教学评估均在90分以上!


韩茂莉老师自述几乎没有业余生活,除了上课就在办公室,一天就吃一顿饭,她的学术突破靠的是手抄文摘卡,并且由此建立内在逻辑关联,每天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


今天让我们跟随她的娓娓道来,一起走进历史地理的精彩世界。


01

地理学的历史性发展


历史地理应该属于一门地理学科,而历史只是它的定语,确定了它的研究时代。当然,既然作为地理学科,对于地理学就要做出定义。当代地理学家认为,地理学所研究的就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说起来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学术的概念。当然在这个概念之下,地理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登上学术舞台之前,事实上已经有了很久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人类到今天已经有200多万年的发展历程,我相信在200多万年之前一直到后面的考古阶段,人类在寻找食物,建立聚落的过程之中,每前进一步都会获得地理知识如山在哪儿,水在哪儿,食物资源在什么地方,从那个时候地理知识就开始在人的生活之中积累下来了。人类掌握的地理知识以及对于地理现象的探索没有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伴随着社会进步,人类行为逐渐从利用环境发展到改造环境,对自己生活之地也从了解地理步入创造地理


随着历史发展,地理学经历过古代阶段,近代阶段,一直到今天发展成了独立的学科。正由于如此,在伴随着地理学科形成的过程之中,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各种生物均以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实现进化,只有人类的进化相反,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通过改变环境适应自己的遗传因子。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它们都要适应自然,然后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之中,改变的是自己,只有人类是与它们不同的,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适应,而是在面对着自然环境的千差百异之中,应对的过程中出现了文明与科学,我们用自己的一些手段和技术而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就在这样的改变过程中,地理学的内容也有了一些新的成分,所以说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我想说从我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大概有这样三方面,甚至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地理学所研究的就是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山川、河流、湖泊、沙漠等等这本就是地球上原有的,我们研究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第二,研究由人类创造的。这就包括城市、农田、道路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人类活动创造而形成的大地上的景观,既然是在人类创造中形成的,它们一定有形成的原因,发展的规律,还有面对的未来,我们就要从这些问题的研究中获得一个科学的答案。


第三,大地上没有的,也不是由人类创造的,而是在人类利用过程之中而形成的地理。哪些呢?这就是政治地理、军事地理。其实我们今天很难在大地上去发现哪一个地方属于政治地理,哪一个地方属于军事地理,但是在人类的利用过程之中,的的确确在空间上表现为政治和军事的特征。


其实我们在中学都读过这样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这是来自《左传》之中的一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与故事有关的是三个国家,地图所看到的:秦、晋与郑国。秦与晋两国形成联盟,组织一支军队要攻打郑国。郑国是个小国,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之下,完全无力反抗。面对如此威胁,如何是好呢?有人提议派烛之武去和他们谈判,一定会达到我们满意的结果。于是就找到了烛之武这样一个政治谋士,他从城墙上坐一个大筐坠到城外。那么烛之武到哪里去了呢?《左传》记载他是到秦国军营中去了,对秦国将领说,秦晋两国军队攻打郑国,我们郑国灭亡是肯定的了,但是将军要看看,如今郑与晋之间是邻国,郑国灭了,郑国这个版图最有可能是纳入晋国之中。而晋与秦也是邻国,可以想象,秦国的邻国领土增大,国力更强了,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显然是存在着更大的威胁。反而再看历史,秦晋两国之间有很多许诺,往往是晋国没有兑现。那么攻打郑国,只留下对秦人不利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反过来,如果郑国仍然存在,秦有可能向东攻打其他的地方,那么郑国在必要的交通干线之上,可以为秦人提供后勤保证,粮食供应等等,这对秦是一种好处啊。秦国将领一想果然是这样的,于是秦国军队撤退了。这原本是两国合力组成的一个联军,秦人退了,那晋人也只好退了,郑国保存下来了。



我们可以发现,这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一个词语叫作“地缘政治”。而在《孙子兵法》中又有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烛之武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三国之间的版图,地缘政治之间的关系,成功地保存了郑国,这就是政治地理。它是利用地理而达到政治目的。其实但凡政治、军事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利用地理而达到其中的目的。如果说地理学有第四个研究内容,那应该说就是通过人的行为而构成的一种地理现象,这种地理现象同样在大地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在空间上是有所表现的,我们马上会举这样的例子。


02

历史地理学的历史


上面所谈到的内容,讲的就是地理学拥有的分支。那么从整个地理学回归到历史地理,它是研究地理学的过去时,这样一门历史地理学究竟有多远的学术历程呢?我们所有学者都认为,历史地理学虽然是一个小众学科,但它却有久远的历史,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到两汉时期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述为司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何以为证呢?其实在《史记》《汉书》当中都埋下了谈地理学过去时这样的证据。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举一个地方的事例。


这个地方在地图上我们看到它叫作左冯翊,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地区,在今天的西安市以北地带。关于左冯翊,我们就在《汉书·地理志》之中找到了有关它的说法。我们知道《汉书》的著作者是东汉时期的人,班固等等,这本书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但是我们就在这里找到了与历史地理有关的内容。


其中左冯翊作为一个例子,在这里就说到了,左冯翊这个地方,在秦代的地方属于内史。什么叫“内史”?千万不要以为内史是研究历史的部门,它在当时属于首都特别行政区,相当于今天的北京。那么它讲到汉代的左冯翊曾经就是秦代的内史,汉高祖刘邦的时候属于塞国,以后又做了屡次更名。这个地方在西汉时期有户口,有人口的统计,都在其中。同时这里有说到左冯翊这个地方有多少县,往往又做了什么样的地名改动等等。于是我们就在这字数不多的记载之中看到了,不但有西汉这个时代的地理,而且还涉及秦代的地理问题。但凡地理的过去时就是历史地理,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记述他们当时要陈述的地理问题时往往会追溯历史。从这个时代开始,我们相信历史地理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左冯翊


03

近代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建立


当然,这样一个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之中,经历了古代历史地理、近代历史地理的过程。而近代历史地理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它的进程的,而它的发起者是张相文先生。在二十世纪初期,1909年,张相文组织了中国地学会并创办了《地学》杂志,中国地学会所研究的内容就包括历史地理。


《地学》杂志从1910年创刊到1937年结束,28年期间出版了181期,发表论文1600余篇,其中有《滹沱、漳、滏之变迁》、《渤海之过去与未来》、《近五十年的中国水利》等历史地理学方面的文章。这些研究文章讲的都是地理学的过去时,但是它们的立足点、研究方法与古代地理已经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近代地理学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是在1909年,历史地理仍然属于地理学的整体范围之内,历史地理学独立地以一个学科登上学术舞台,跟禹贡学会乃至于这个学会的一份杂志——《禹贡》是有关系的。说到禹贡学会必须说起顾颉刚先生,顾颉刚是中国近代以来的著名学者,当年他从事中国古史研究、民俗学研究、历史地理学研究,汇聚了那个时代众多的学者。1949年建国之后,很多著名的学者像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白寿彝、张维华等等。如果我们细数出来之后,大概都在顾颉刚先生周围,属于他的学生,承担了中国史学界的半个家底。1934年2月顾颉刚与谭其骧创办了禹贡学会,隶属于禹贡学会的杂志叫《禹贡》,它是半月刊,每半个月发行一次,这是它的中文名称。将它的历史追溯到战国时期,属于《尚书》的一个篇章“禹贡”,但是这个杂志的英文名称“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我们看得出来就叫“中国历史地理学”。从那个时候开始,历史地理以一个独立的学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禹贡学会建立的初期,追随它的学生刚才说了,几乎囊括中国史学界的半个家底,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先生。根据这样的学术渊源,我应该属于顾先生的再传弟子,因为史念海、侯仁之先生都是我的老师。那么禹贡学会创办的初衷是什么呢?那是在193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东北已经沦陷,我们知道1931年东北大地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随着东北沦陷,华北也面临着危机。在如此民族危亡的时候,顾颉刚先生是一个爱国者,他认为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对于国家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用中国文化唤起民心,振作抗日的斗志,却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禹贡学会创办的初衷就是面对抗战全面爆发唤起民心。于是,在禹贡学会创办之后,包括《禹贡》半月刊所有这些成员,主要致力的研究内容,除了纯学术的历史地理研究之外,侧重于中国边疆地区——这些学者当时已经认为如果华北沦陷,长江流域沦陷,那么有可能边疆地区会带来新的希望。于是组织西北考察、西南考察,当时属于禹贡学会的成员之一严德一就曾经参加了滇缅公路的勘测。


顾颉刚与禹贡同仁合影


我们都知道当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中国接收国外援助的物资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滇缅公路。除此之外,顾颉刚先生重视边疆问题、民族问题等等,更重要的注重我们国家的历史。在1937年华北沦陷之后就是七七事变,禹贡学会不能再办了,于是顾颉刚先生到达了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到这些地方继续宣传抗日,鼓励当地的汉民和藏族同胞加入抗击日本人的行列之中。虽然当年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北京大学的师生们没有忘记顾颉刚先生,当年禹贡学会最初创办的会址位于蒋家胡同三号,就在北京大学东门附近。九十年代这个地方要进行改造和拆迁了,于是北大师生呼吁无论如何应该将蒋家胡同三号保留下来,北大领导花了重资将这个住宅进行了易地搬迁,如今落在了北大校园,就在北大光华学院那些现代大楼的背后,有一个四合院,这就是当年蒋家胡同三号禹贡学会的会址。


蒋家胡同3号禹贡学会旧址


那么从这个院子可以发现,我们这样一个学科有着这样一个难以忘怀的家国情怀。当然在禹贡学会创立的初期,这些学者想为国家和学术界做一些大事,他们希望编一部中国地理沿革史,同时还想编一部历史地名大词典,然后还希望绘制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但是这个学术团体只存在了几年,抗战爆发了,很多都变成了那个时代的遗憾。但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集合全国一百多位学者,《中国历史地图集》诞生了,它不但变成为研究历史地理,更代表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的一个成果。记得那一年里根总统访问中国,它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礼物送给这位美国总统的。


《中国历史地图集》



04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内涵与研究内容


那么随着历史地理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侯仁之先生的一部书叫作《历史地理学四论》问世了。在这部书中,侯仁之先生告诉我们,历史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过去时,研究的是昨天、前天的地理,但是到了新的时代,给予我们的任务已经不同以往了,它不但要研求地球表层原本有的、人类创造的等等各种景观的变化,而且还要探究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于是把这样一个学科推上了一个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那么到今天,本着侯仁之先生所提出来的基本观点,历史地理学已经分成了若干个分支。当然,就其分支领域来讲,第一大的分支,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大地上的河流、湖泊、海岸、沙漠、森林、植被等等,以及历史气候,所有这一切地理现象的发生原因、发展变化以及未来。


另一个大的领域,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人文地理,囊括在这里的分支与人口、军事、城市、农业、政治、文化、聚落、商业、社会等等领域都相关。所有这些研究分支到今天来讲,已经形成了众多的成果。那么说起历史地理,它具有这样一个久远的变化过程。当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之中可以发现,今人利用地理,发现地理,古人也同样如此。于是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会发现,历史地理对于今天来讲会解决很多的问题。于是我们这里就举例进行说明,古人会如何利用地理解决问题。


下面举的例子与右边的这些文字和地图是有关的,这些文字记载来自《战国策》。讲的是什么呢?当时在黄河一条支流洛河沿线有两个国家,东周和西周,这时候已经进入战国时期了。当年的周天子已经完全没了地位,同时,周天子的后人又发生了家族内部的分裂,于是就形成了东周、西周两个微不足道的小国。但是这两个小国还互相发生内讧,问题就出来了。



我们关注地图,位于洛河下游地带这是东周,他们想种稻子,但是位于上游的西周把水堵住了。没水怎么种稻子呢?于是找了一个谋士叫苏秦,大家一定熟悉这个人物,苏秦说了我会给你解决问题的。于是苏秦到了西周,和西周国王说,你们把水堵住了,下游的东周可以不种稻子,种麦子,人家也是活得很好的。我认为你要真想控制东周的话,现在就把水放下去,那就把旱地作物麦子淹了。然后该用水的时候你卡住水,作物生长以后你又放水,这样你就等于在水的这个问题上控制了东周。


西周一想果然如此,于是就把水放了。那位于下游的东周可不知道苏秦出的是个损招,他们要的只是水,水的问题解决了,苏秦两方都拿到了好处。我们今天看这真的是一个不道德的计谋,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之所以苏秦能够成功,地理起了作用。但是《战国策》记载的未必都是我们今天看没有道义感的这种策略。


这一断文字记载仍然来自《战国策》,讲的是什么呢?我们看地图,与这个故事发生关系的有这样几个蓝色圆圈所代表的国家,首先有秦,中间这个圆圈代表的是我们刚才说的西周,东边的圆圈代表的是齐。



刚才说了,西周是周天子的后人。因此,随着战国时期秦人的力量越来越强,于是秦国国君对西周国王说,你手里有九鼎,我想把这九鼎拿到秦国去。我们都知道九鼎是国之重器,镇国之宝,非同小可。西周国君虽然很弱,但他也不情愿,于是他找了一位叫作颜率的谋士,如此这般说了他的困境。颜率说我给你搞定。于是他向东到了齐国——图上东边这个蓝色的圆点,将这个问题对齐国说了,而且他说了周君说了秦人无德,如今他想把九鼎送给有德的齐国。齐国国君一想,九鼎都要送我了,那我当然就有权利有义务派军保卫这九鼎了,于是齐国就派出了军队。后来秦人一看齐国也不是好惹的,战国时期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军队都派出来了,秦人就想算了,战争时机不合适,于是它就不要九鼎了。秦人退了,于是齐国的国王就和颜率说我想把九鼎取回来,颜率说可以,但是我很想知道你要从哪条道把鼎运回来。我们看到这个图上还有两个棕色的圆点,北边这个圆点是魏国的国度大梁,今天的开封,南边的圆点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天的淮河流域,被称为陈。齐国国君说我当然了,从周所在的洛阳一路向东,经过魏国都城大梁运到我的都城临淄。颜率说你听说过没有,魏国国君君臣上下讨论如何获取九鼎的事情,从宫殿讨论到庭院之中,谋划已经不止一天了,你要把鼎从这儿运过这鼎还是你的吗?齐王一想是这样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换条路吧,我向南经过楚人的国都,虽然绕了个弯,也是可以过来的。颜率又说了,那事就更麻烦了,当年楚庄王的时候就留下了一个故事叫“问鼎中原”,“问鼎”什么意思?不拿到手怎么知道鼎有多重呢?如果鼎绕到楚人的国度,那更不会是你的了。这齐国国王就发愁了,这鼎还能拿回来吗。于是颜率又说,我听说当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铸了九鼎,每个鼎都很重,每个鼎需要有九万人才拉得动,这九个鼎就是九九八十一万人,你上哪儿找八十一万人暂不说,这一路上都是危险。然后齐国国君一想,算了吧,我彻底没有这个信心把鼎取回来了。于是颜率告诉他,我听人说,如果称霸天下是在德而不在鼎,有德就可以称霸天下。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尾。但是这个故事之中有什么呢?充满了地理。古人没有用地图上表示哪里是什么,哪里是什么,就是通过一个计谋完成了地理上的运用。



05

物质、文化与历史地理


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很多的,下面我要讲一个跟物产有关的地理学问题。当然说到这个问题,是与古人和当代相结合的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曲阜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家乡,很多年前我们学院到那里进行规划,我看到有一个孔子周游列国的声光电的演艺厅,于是我们发现孔子他老人家周游列国,一路向南走。但是南行之途到陈蔡这个地方是最痛苦的,不但有陈蔡之困没吃的,在这里是挨饿的。当然了过了陈蔡之后就到了楚国的境地,这时候为了表明孔子的境遇发生了变化,于是窗明几亮,为了表示这个地方祥和的生活,农家院落外面挂了一红一黄的辣椒和玉米,这对吗?一定是不对的。我们都知道玉米和辣椒原产地都在南美洲,十五世纪晚期1493年开始了地理大发现,哥伦布才登上了美洲大陆。大概在明代晚期十六七世纪的时候,这两种农作物才传入中国,当然孔子他老人家是没有可能享受得了。因此,我们说历史地理研究问题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化有关



当然不仅仅是曲阜的那个孔子周游列国演艺厅有这样的错误,金庸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位著名作家,很多年轻朋友都喜欢读金庸的著作,但在这样一些喜欢读的著作之中,也有这种对于物质文化的传播历史不清楚的问题。我们这里举的例子是《神雕侠侣》《天龙八部》,我们看到这两部著作的主人公无论是杨过还是段誉,他们生存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故事告诉我们北宋和南宋,但是在他们的故事之中,谈到了玉米,也谈到了辣椒,我们知道这两部著作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距离玉米、辣椒传入中国还早了五百多年。


因此,我们说研究物质文化的历史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刚才我们还说过了研究当代地理,历史地理,都有一个重要的领域——文化地理


这里要举的例子就是属于历史地理之中的文化地理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年的高考刚结束了,很多年轻的学生要进入大学,于是我们各省都有自己的分数线。但是当今有分数线,科举制度的时代也有这样的特征。我们就讲一讲,其实从宋代开始,东南西北各个不同的地点,在科举的过程之中,录取的人数就有了不同的名额限制。说到这名额的限制,我们就要说科举考试要经历哪些过程,首先在县里面进行初级考试,这些有了童生资格的人,经历县里面的提学进行考试之后,获得了一个资格,有了秀才的身份。那么这些秀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不是家乡县里面的考试,而是到你所在的省里的考试,这时候就有了名额限制。


于是我们就发现从明代给我们留下来的记载可以发现,在东南西北各个地方,各个省的举人——就是乡试的成功者是举人,都有了具体的名额规定。一般来讲,经济发达的这些省文人多,名额稍多一点,一百多人。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四五十人。这样的话,这些进行乡试的文人,无论你考得有多出色,最后由于举人名额的限制,最多不过一百多人,最少就四五十人。这是举人的名额有了限制。然后他们开始进京赶考,到京城之中参加会试,参加会试的过程之中,又有了进一步的名额限制,这就是我们看到明清两代都有南卷北卷,还有的时候出现南卷、北卷、中卷,什么意思呢?仍然是这样的,虽然举人有了名额限制,但我们知道经济发达程度好的地方,供自己读书的可能性就大了,然后这些人的读书水平也高,虽然都是一百多举人进京考试,可是这一百多和那一百多水平就有了极大的差异,江苏、浙江都是高考大省,当年也都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


我太老师顾颉刚先生,他当年回忆他老家在苏州一个短短的巷子里,前后出了十一名进士,这就是当年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见证。当然朝廷不希望所有在会试过程之中具有高分、中了的都是来自一个地方,于是有了南北中三卷,根据地区进行分别的这样的考卷。这样的话,各个地方在会试过程之中能够进入这个过程的成功者基本上人数相当的,这既保证了地区上的平衡,朝廷用人也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了。那么会试成功之后进入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这次不淘汰了。这次考试是什么呢?只是定名次,我们知道了状元、探花、榜眼都是在殿试最后形成的。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文化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谈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其中一个内容。



06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说起历史地理,这是一个囊括范围非常广的这样一个学科,几乎所有当代地理学涉及的内容,都会在地理的过去时之中展现出来。如此庞杂的历史地理,落实到《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之中,我们究竟涉及哪些内容呢?下面所呈现的就是《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的基本内容。



第一讲的绪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历史地理。从第二讲开始就谈到了历史地理具体研究的内容。首先谈到了在史前时期,聚落在营建过程之中所具有的地理问题。今天考古学告诉我们,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国东南西北无论是青藏高原、新疆、北部的黑龙江、台湾、南边的海南岛,东南西北各个地方都有史前时期的遗址,苏秉琦先生告诉我们,如同满天群星一样遍布中国各地。在这所有的史前遗址之中,我们选择了西辽河流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呢?这就是我们听说过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一个生态脆弱的地区。通过这样一个地方的事例告诉大家,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如何在这里选择谋生的地带,由此而发展起来,这里充满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相生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第三讲,我们要谈到的是中国历史时期疆域变迁的地理基础。其实这一章我们的核心内容不是谈某朝某代,我们中国它的疆域究竟在什么样的地方,最重要的要告诉大家在中国历史上,疆域发展过程之中,有什么样的地理基础支撑着它。而在这种论述的过程之中,我们提到了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核心问题,“中国”这个词汇它的演变过程。从代表一个中心之地,华夏文化的核心区,到代表我们整个国家。在完成这个论述的同时,我们谈到了历史时期的疆域有伸也有缩,而在伸缩的过程之中,地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什么样的地理呢?这就是今天地理学家告诉我们的,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隐形的界限,年降雨量400mm的等值线,这是中国东与西之间的分界线,也是湿润与干旱的分界线,以东地区是农耕区,以西地区是非农耕区。就在这样一个农与牧的结合之处,是我们中国古代疆域伸缩的起点。伸以它为起点,一直延伸到西部广大的地区。缩这也是一个底线,也就是中原王朝的缩,始终没有越过这个界限更向东退缩了。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最后的结论是,历史上中原王朝守疆保土的底线,不是军事,不是政治,而是看似软弱的定居的农业生产。伸缩在中国历史上是主旋律,一直到大清帝国时期。从康熙、雍正到乾隆三个王朝,完成了对西部地区准噶尔蒙古的全面征服,最后我们国家的版图越过了这条400mm降雨量线,将整个中国广大的西部稳稳地、永久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从那个时候开始,再没有伸缩,这就是我们谈到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过程关键的地理基础。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地理基础,最后的一个结论是,我们今天泱泱大国,完成整个版图的构成和贡献者不是汉族一个民族,包括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整体,最终完成了脚下的土地和头顶上的蓝天整个版图的最终构建。


第四讲我们要讲到历史时期的气候和植被问题。这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地球作为一颗行星,从历史到今天,也就是温度,有高也有低。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影响整个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主体是来自行星内部的动力。只有到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二氧化碳等等才添加在其中。而我们所回顾的绝大多数时代都在工业革命之前。


第五讲所谈到的是农业地理问题。今天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产业可以分成三大部门:一产、二产、三产。而这所有的一二三是根据这些产业发生的顺序命名的,一产就是农业,这是人类进行的最早生产活动,而中国是世界上三大农作物早期驯化地之一,也就是说,在一万多年前我们就开始了农业生产,在这一万多年之中,我们不但有属于自己驯化的农作物,还有陆陆续续从域外传入中国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农业技术、土地面积在双重方向上不断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农业大国这样一个历史过程。


第六讲我们要谈到的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北方移民的技术贡献。提出一个命题:历代北方人口在南下的过程之中,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提出者是中国一代著名历史学家包括郭沫若、翦伯赞以及范文澜。在他们的著作之中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提出来之后没有解决,就是说究竟以旱地作物为主的北方人,为水乡泽国的南方水田带来了什么样的先进技术。从他们提出这个命题一直到大概2013年,我发表在《中国史研究》上那篇文章之前,中国史学界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讲之中,我要告诉大家的这就是由于北方人也在有河流的地方种植水稻,他们的一种除草技术就是将野草和水稻统统拔出来,草踩在泥里,水稻又栽在原来的地方。在北方人南下的过程之中,这项除草技术就变成了插秧技术。北方人南下之前,南方人的生产技术是很落后的,他们的土地利用率50%,另一块土地不种地,养草,然后到第二年种的时候烧掉做肥料。这是一种很粗放的,50%的土地利用率。北方人南下之后,改变了这种做法,开始施肥了。于是土地利用率提高到100%,然后由于北方的除草技术改变为插秧,这时候南方的土地上可以实现水稻和小麦轮作,在一年之中有了两次收获,土地利用率变成了200%。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太湖平原和长三角,农作物能够在一年有两次收获,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全国的经济重心,GDP最高的地方。这一讲讨论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第七讲讲的是以长江和黄河为主的两条大河自然的变化,乃至于在人类参与的过程之中,又如何在自然力的过程之中推动了它们的变化。整个过程有着一种沧海桑田之变,最终的结论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一个复杂的关系。在这一讲之中,我们会发现如今我们看到的那片大地,也许当年就是一片湖水,如今看到的平原可能就是当年黄河所经过的地方。因此,所有这一讲讲的都是大地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在今天的一种地理现状和历史地理之间的一种差异。结论是让人很惊奇的,什么叫作沧海桑田,都在这一讲之中。


第八讲讲的是中国西边的半壁河山。刚才说了在400毫米等降雨量的以西以北地区,如果没有灌溉,不能够发展农业,于是这里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对于中国古人的这种放牧方式,古人留下来的记载叫作“逐水草而居”。其实我想说我们中国学者在研究问题时,历来眼光集中在东部地区,集中在政治问题、官治问题。对于我们广大的西部如何逐水草,也许由于古人留下来的话语太简短了,就这么简单的几个词,因此在我从事这项研究之前,没有人知道游牧民族如何逐水草。这一讲要告诉大家逐水草有哪些环节,从季节牧场到四季牧场之中,每一个牧场之中的逐水草,它们的规则以及与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于是,在这一讲之中展现了游牧生活与农耕生活不同的一片世界,乃至于不同的一年四季的节律,这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空间。


第九讲和第十讲讲的都是政治地理问题,这就是地方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个大国,有人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谨慎。对于一个大国管理来讲,不仅仅有GDP,不仅仅有高科技,行政区划很重要,我们这两章要讲述的就是在地方行政空间之间,管理过程之中,空间和权力之前的关系如何协调,如何保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一对矛盾问题的解决,最后达到的目的是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而在这个过程之中,除了行政区管理很重要,另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区划。选择什么样的区划原则,古人告诉我们两点:一点为“随山川形变”,按照自然大势而划界。另一点叫“犬牙交错”。无论哪一个原则,最后保证的就是用空间来制约政治,最后达到了国家的和谐而统一。这里充满了政治权谋,古人利用这样一种空间与政治、政治与空间的关系管理国家,那么从历史到今天,所有那些成功的问题都被我们今天继承下来了。当然在我们今天又有许多面临的新的问题,所以说了解这个问题,不但面对现实,还应该面对未来,这是从历史之中吸取政治经验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第十一、十二到十三讲,谈到的都是交通。涉及交通地理问题,与军事地理,与经济地理互相联系在一起。因为古人在明代之前,没有给我们留下一部有关交通地理,交通道路到哪里的这样一部古书。那么于是我的那些同行复原古代交通地理,往往是通过大部队的军事行动,他们留下来的行军走路的记载,变成复原古代交通地理的重要依据。依据这些,冷兵器时期的古人打仗经过什么样的道路,这里充满了军事谋略,于是我们在这里就将道路的选择,历史上那些成功与失败的战例都融入一体,解读道路的走向与古代的军事地理融为一体。于是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安史之乱、诸葛亮北伐,经过辽西走廊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战例。当然道路上除了发生军事上的问题之外,经济上的和文化、物资交流同样在交通地理上构成了主流。也就在这三讲之中,我们涉及了丝绸之路,涉及了水陆交通、岭南的开发,而在这些地方,经济、物资与文化交流则起了一个主流的作用。而涉及这样的主流过程中,我们还涉及了古人的技术创新,包括像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灵渠,一项工程应用了两千多年,它的技术要领究竟在什么地方呢?还有我们历代的大运河,尤其是元明清大运河,在经过山东一带,从水往高处走,如何引水过丘陵地带的技术要领都在其中。当然这里也涉及东南西北各地的移民,他们在移动的过程之中,经历哪些道路,而在走路的过程之中,又有什么样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发生在陆上,又停留在他们最后的落脚之处,都与这几个章节是有关系的。


第十四讲是真正的与军事地理有关的内容。这里谈到的是地理形势与古代战略空间的演变,其中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十”字。哪一个“十”字呢?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一横一竖的这个“十”字。那么这一横讲到了在中国历史早期大战略的发生地点,是从西向东的,而起步地点就在今天的陕西中部关中地区。而这样一个军事起步地点的军事集团和它向东的作战过程之中又存在着以弱胜强,意思是什么呢?起步于关中地区的军事集团往往是弱的,而东部地区是强的。那么就在这样一个以弱胜强的过程之中,充满了一个与地理有关的问题:为什么起步于关中的集团能够以弱胜强,这就是我们讨论的在冷兵器时期关中地区的军事地理优势。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谈到的是纵向的这一划自北向南,而在这一划之中我们讨论的核心地带是淮河流域。古人留下了一句话叫“守江必守淮”,也就是说,南北军事集团进行交战的过程之中,淮河流域是关键地带,已经有了“守江必守淮”这样的结论。当然伴随这个结论还有第二个重要的命题,明末清初的一个人物叫顾祖禹,他的那部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告诉我们果南北两个政权或者军事集团进行交战的过程之中,淮河流域如果先为南方政权控制了,那么在大地上维持南北朝这样一个南北对峙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如果淮河流域在北方政权的控制之下,那么南方政权就不存在了,天下就可以实现南北统一了。那么淮河流域在南北交战之中为何拥有如此重要的这样一个地理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讨论的重要之处。应该说以往似乎没有人关注过为什么这里如此重要。正由于它如此重要,古人告诉我们了,“守江必守淮”。我们大家知道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中,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大、损失最重的是淮海战役。中共一方有60万兵力,国军一方有80万兵力,而且毛泽东主席在战前就告诉华野和中野两支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淮河。老蒋当时在南京,也动员了参战部队,用他的原话说革命成功与否,就在于此战。但是最终他想维持新时代的南北朝政权落空了,我们赢得了淮河战场的这次胜利,于是按照古人所说的北人若得淮,南方就不保了,果然如此,下一步的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那就是时间问题了。所以探讨这个地方的地理奥秘就在这一章。


最后一讲我们要谈城市地理问题。我们今天生长在城市之中的朋友,都在怀念乡村生活、田野牧歌。但是我们也知道新的时代最终的梦它的诞生之地却仍然在城市,和任何地理事物是一样的,城市有它的萌生,有它的发展。那么我们这一章会讲到城市的起源与什么样的地理基础是有关的,也谈到了都城生成的地理条件。完成这样一个基本讨论之后,我们最后将问题落实在中国历史时期的几个大的都城的平面布局。因为平面布局是显示城市地理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于是从西汉长安城一直到明清北京城,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作为都城的平面布局,有哪些关键性的改变,有哪些不变的基础,这是我们要讨论的过程。最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历代都城的选址,与什么样的关键性的环节是有关的,所有这些涉及历史城市地理的问题都在这个章节之中完成了。


最后我要说,大地不仅仅是我们立足的基础,同时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一个舞台,无论我们从史前时期追溯还是到现今,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没有离开过脚下的大地。正由于如此,地理有今天,也有昨天和前天。那么在人与地之间的发展过程之中,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的足迹,也许今天的某几行足迹一不留神就踏到了古人的脚印之上。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很多人都说过的一句话:用历史告诉未来。这就是说学习历史也好,学习历史地理也好,不仅仅是明白过去,更重要的是古人留下来的很多东西,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平面,还会有很多会服务今天,服务未来。这就是我选择这个专业——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原因,也是从顾颉刚先生,到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先生,几代学者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07

关于历史地理学的一些提问


Q:老师您觉得历史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韩茂莉:其实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中都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纪我们走向全国各地,我们也会走向世界,这个走向的过程其中就含有旅游的过程。旅游我们只听导游讲,自己对我们所参观的地方毫无知晓,那么可能在旅游过程之中就会失去很多的乐趣。如果了解历史地理,我们就会知道这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为什么的解读。我随便举个例子,在去年的时候我到了我们北大国发院一位著名教授——张维迎先生的家乡,那里有一个经济学讲座,他的家乡在陕北吴堡县。吴堡有一座石城,有一千多年历史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吴堡人,真的说不清楚为什么有一座石城,这座石城为什么修在黄河岸边。当然我对这座石城的历史就知道了,所以我会告诉大家这是北宋时期修的。为什么北宋时期在黄河岸边陕西吴堡县境内修一座石城呢?道理是很简单的。这个地方在北宋时期的行政管理不属于陕西,是属于山西,山西人跨河拥有了陕北,这就是我们《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说的行政区的“犬牙交错”。为什么要在这里实行一个跨河管理的“犬牙交错”呢?原因就在于当年北宋军队和西夏人在这里打仗,后勤保证的粮食要从山西运,而恰恰这个地方拥有渡口,从山西运粮到吴堡,为了保护这样的运道,有军队驻扎在这里。这就是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到一个地方,明白这个地方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跟历史地理有关的问题,你对这个地方在观察的过程之中就不再是茫然的了。不仅中国如此,了解一些世界的地理问题,你脚踏那片大地,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举个例子,那一年我到德国去,和几个朋友自驾车沿着莱茵河走,忽然在左手边看到山上的一个城堡,眼睛一看我就知道那是一个军事性的城堡,在制高点,规模不大。然后我跟车上的朋友说,我说拐过山口右边一定会有一个城堡和它对着的。他们心想你说的准吗?我说一定会有的。果然这个山口一拐过去,右边这个城堡看到了,也是一个军事性的城堡,两个城堡对着,控制莱茵河这条水道。一路上都有这样的城堡,左右相对。因此我们说了解历史地理,即使你没有去到的一个地方,根据正确的判断也能够知道那是为什么。这是我解读现实之中它有什么用,用处很多。


Q:有一个同学刚刚参加完高考,想问如何调整心态,转变学习方式,选择自己从事的专业?也想问问您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历史地理学?


韩茂莉:高考如何调整心态,实际上这是漫长的学习过程,不要把学习当作一个负担,把它当成一个乐趣。也就是说,一个求知和探讨为什么的过程,这个时候无论对于学习也好,对于考试也好,就变成不是负担了。一定从更小的时候,甚至是小朋友时代,把它看作一种求知的过程。当然这种问题不是我们一个学生能单方面处理的问题,家长、社会,千万不要告诉他学习如何考什么大学,日后有什么样的收入,有什么样的职业。最终告诉大家,你了解世界这是一个乐趣。有了这样一个乐趣之后,人会带着一个探讨的心态去学习,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的很多学生都有小孩了,他们教小孩背诗词,有的小孩不想背,那多枯燥,你想古人谈到那个意境,小朋友如何能够了解呢?我说你换个方法不行吗,我小的时候也背过诗词,那时候没有压力,我忽然看见别人背古诗随便画一张画,比如春眠不觉晓,他想办法把这几个字都画在一个画面上,这时候我觉得好玩极了,这是一个挑战,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能够知道的诗词画在一个画面上,你画的水平什么样不知道,但是尽可能地表现,这首诗也就自然而然背了,这是一种乐趣,我记得这是我小时候经历的。所以新一代的年轻家长和年轻老师,不要把物质上的利诱,你会拥有什么样的职业,能挣多少钱变成他的奋斗目标,变成一种乐趣。然后潜力是无穷的,这是第一点。第二,至于我选择历史地理专业那是有一点偶然,因为我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历史,但是我是1977年的大学生,那时候学校基本是不上文科课程的,地理、历史都是不上的。当然我小时候看了不少有关的历史书,可是我不知道历史怎么答题。如果考题之中出现了某段历史,究竟你怎么去评价变成一个很难的问题,所以只好选理科了。当然那个时候学习还不错,所以理科考上以后我学习的是地理,我没有一天不在想回到历史,又不想把地理放下,于是脑子里想: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学科就叫历史地理呢?后来一打听果然就有,于是就变成我一辈子的选择了。那时候和你们今天是不一样的,没有任何信息渠道,但是想象成的一个学科变成了我终生的一个目标。


Q:老师请问您有特殊的治学经验或者治学方法吗?


韩茂莉:这个方法仍然是和刚才学习是一样的,一定要有一个兴趣。其实我已经退休了,评教授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我就看着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人从当上教授就不是一线学者了,很多研究都托付给助手了,退休以后更没有什么学术研究了。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没有一天终止过,一直到今天,原因就是充满了兴趣。这个兴趣就是你在读书的过程之中会发现无数个为什么。正由于存在着无数个为什么,你才希望把它解决。而且历史地理是一个文理交叉的学科,正由于这样一个文理交叉学科,它充满了单一学科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我本身又具有双重学科背景,这样的话,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就更大了。关键学会认真读书,我指的是我们要研究的基础资料,古人的记载。认真读古人的记载,你会发现问题,下一步有了为什么之后,解决它,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你想解决就有兴趣,所以说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你走下去的关键。


听了韩茂莉老师的讲解你有什么新体会?

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吧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主题赠书

勾勒往昔的地理图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绝佳的入门书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作者:韩茂莉

梳理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的历史发展,回归前人经行的历程探寻旧日的足迹及其影响。

点击图片可直接购书


-End-

编辑:蓝贻茜 黄泓

观点资料来源:北大博雅讲坛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

scb01@pup.cn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 


往期推荐



他“跑野马”的诗歌课,令叶嘉莹终生难忘

终身未婚、离群索居,他在这两个字里找到了人生的全部

那些孔子忘了说的话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重回历史现场,探寻文明的地理密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