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信息通信基础网,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用户提供先进的信息通信服务。通信业在构建全球最大规模先进信息通信设施进程中,也培育、促进了规模庞大、布局完善的通信产业生态,助推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催生了创新活跃的互联网+规模发展,与此同时,通信业自身也面临发展的挑战。
当前,朝气蓬勃的数字经济大潮加速到来,置身其中的电信企业在新阶段中如何更好发展和赋能,是在数字经济大潮中奋起搏击,还是在数字世界构建中被管道化、边缘化?在数字经济大潮中,运营商如何更好发挥通信央企应有角色?
《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深度:通信之“痛”与去“内卷化”》,深度剖析了通信业行业“内卷”之殇,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通过对一线五位专家的采访,更进一步分析了通信发展中的价格战、无序竞争等发展之痛与去“内卷”之道,《去“内卷”五人谈:从价值竞争迈向价值创造》给出了启发性思考。《总编评论:换轨通信发展模式势在必行》更站在新的历时发展时点,总结过往通信之困,分析新技术更迭带来的变革机会,发出换轨通信发展模式呼吁,给出重塑通信发展观的建议:告别“内卷”,走进数字经济主战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总编评论及系列文章,引起业界的理性讨论与建设性思考。
通信业如何走进数字经济主战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通信产业报》全媒体又相继采访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社科院、国资委、赛迪智库、中国信通院等有关方面专家及行业老专家,就相关议题给出建议。本文即为就为专家的部分观点汇总,希望对正在挺进数字经济新航道的业界人士,有所启发。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
优化KPI考核,释放运营商创新能力
当前,运营商在家庭宽带、移动通信等传统电信业务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为传统电信市场,且各级运营商的考核指标也是以经营为主。考核运营商的经营指标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分拘泥于繁琐的经营指标,也会不利于运营商的长远发展。互联网公司、国外运营商的考核指标简单而高效,让他们有精力、有能力洞察和规划未来的技术演进路线、企业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方向。国家主管部门需要完善对电信运营商的KPI考核指标。新的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运营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还有加入对科技创新等其他指标的考核,激发运营商的科技创新活力。同时还要改变考核周期,将“一年一考”适当放宽到“三年一考”,让运营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
三方面获取数字经济红利
一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运营商的强项。当前,数字经济在技术驱动过程中,CT正在融入ICT,进而融入DICT。在这个背景下,新基建作为运营商的主战场,除了5G,未来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二是运营商要注重云计算方面的布局。目前,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企业信息化转型,都在掀起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建设。运营商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产业互联网方面,运营商要加强与行业需求的结合,拓展云计算的空间。事实上,在商务服务领域,运营商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中国电信长期提供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如果将其与云计算相结合,就能形成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的发展新模式,能够形成与阿里巴巴、华为的云计算厂商的差异化竞争。三是推动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元宇宙当前正在受资本热炒,但运营商切入元宇宙的研究,更多应体现在VR/AR领域。随着5G网络规模部署,三大运营商在高清视频、VR/AR、智能家居等领域进行广泛布局,促进5G在这些领域的商用落地。不过,相比基础技术研究,三大运营商还应加速商业模式的落地,这是运营商的短板所在。清华大学教授高旭东:
一家独大下的策略与数字经济布局
电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不是纯粹竞争性的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误区:政策层面总是要解决垄断问题,企业层面总是希望用价格战方法去竞争。企业在经营策略上不愿意跟随行业领先者定价 。现在情况是,市场老大定一个价格,其他的经营者再定更低的价格,这样会降低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目前运营商几十万人的企业 ,一年盈利仅有一两百亿元。如果采取跟随策略,不挑战老大行业领先者地位,市场份额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但盈利水平整体在高位。运营商必须从价格战误区中跳出。运营商必须认识到数字经济复杂性,以合适的方式参与数字经济中。要对数字经济进行分层,对于量大而广的领域,通过合作形式深度参与。对于业务形态多样,人员类型管理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领域,比如某些工业领域,不适宜过深介入,可以通过构建生态。专业分工的方式参与,比如挑选企业进行投资,成为股东,把自身能力放大。运营商要构建健康的生态体系,还要保证足够的盈利水平。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原理事长杨培芳:
重新定义运营商“社会化”企业角色
运营商恶性竞争的根源不是价格战,而是缺少明确的社会化企业功能定位。无论是充分自由竞争,还是回归政府独家垄断,对于电信行业来说都是不合适的,这个行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社会化公共企业。进入信息生产力时代,中国一定能够同时超越农业时代权力支配和工业时代的资本竞争哲学,在协同互利哲学基础上,创立新经济学理论和新市场经济模式。应该构建适应时代的新经济形态。把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从公益性事业中分离出来,和互联网平台一起归类到社会化企业。发展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无限扩大商业性企业,也不能继续扩展由政府直接运营的公益事业,应该大力发展以低费共享为前提的社会化企业。这种新市场经济不是贪婪利己的市场经济,更不是回归计划经济,而是协同互利的市场经济,而社会化企业才是这种新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落地形式。国资委央企投资协会数字经济首席专家葛颀:
告别战略舒适区,启动增长新范式
运营商行业需要彻底告别传统的以新增个人市场为主要动力的战略舒适区,向全新的战略要素进军。瞄准胡焕庸线和二氧化碳线两个全新的战略要素,运营商行业将重新定义和构建价值增长体系,迈向全新的数字化发展新蓝海。一是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人口分布线由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在“十四五”期间,运营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再是简单的越大越好、5G基站建设不再是单纯的越多越好,在胡焕庸线两侧要做下两盘不同的棋。在西北侧,要更加聚焦中心城市和国防、交通、厂矿等重点区域的5G建设和覆盖,以超级移动宽带为底座,打造祖国大西北的安全和发展最坚实的社会基础设施。在东南侧,要更加聚焦低时延、高可靠性和边缘计算、Open UPF等5G新功能和新性能,通过更高的投资密度和更大的流量密度,打造泛在、低门槛和高开放的数字化生产力生态。二是二氧化碳线。三大运营商目前年耗电量约300亿度左右,5G绿色网络、绿色运营和绿色能源亟需革命性的新方案。目前全球开设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典型的单边市场,仅就直接二氧化碳排放权和数量开展定价和交易,并没有对可度量的第三方减排开展市场化的定价和交易,运营商行业赋能碳减排的巨大经济价值还没有进入市场。可以预见,这个市场的启动将为运营商行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亟需发挥国家的制度优势尽快开启制度创新和实践。从行业环境来看,传统工业经济正在向数字经济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电信运营商掌握着网络、资源、客户、技术等大量核心价值,依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助力者。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运营商的网络从基础设施层到控制层,再到应用层,对厂商的依赖程度很高,运营商的网络人员,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运维,实际只是基础的辅助工作,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都掌握在厂商手里,对于网络技术的升级演进更是几乎陌生。因此运营商必须首先放弃唯价格集采伤害通信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的行为,协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真正走进数字经济主战场。运营商要想5G应用扬帆远航,就必须积极投身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智慧物流、5G+智慧港口等应用深化行动,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垂直行业三者相结合,才能5G融合应用,产生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坚实支撑。如此,在这场以数字技术为标志和驱动力的转型浪潮中,在电信运营商前面,仍然有一个可以期待的美好未来。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所长韩健:
四方面入局数字经济主战场
一是夯实基础,统筹安全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以先进通信网络为代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聚焦创新,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自主原创技术的研发力度,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层面,需进一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引领信息通信产业全链条改造升级。三是率先垂范,引领应用脱虚向实。充分发挥体制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逐步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四是开放合作,构建共赢产业生态。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电信运营商应坚持“内外兼修”原则,对内注重资源整合;对外坚持“走出去”,尤其在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面,要争当“先锋队”,将信息技术能力和平台服务能力有效输出。首先要多维度拓展垂直行业用户和新增市场,做大行业蛋糕。疫情影响下,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度加快,尤其是5G商用以后,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市场将蕴含较大增长空间。此外,4K/8K、全息、云AR/VR等新业务创造了全新赛道,消费升级有望带来用户价值提升。这些增量市场的开拓有助于减缓运营商在传统业务上的竞争。
其次是结合自身资源、技术积累,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需要形成“维护行业价值-利润水平提升-增加研发支出和优化合作生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健康的竞争环境。比如目前运营商都把智慧家庭业务作为转型的重要方向,但是因为各家的终端、内容生态建设还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现在部分地区已经有了低价竞争的苗头。最后就是面向新赛道,全方位变革企业的业务、营销、服务和运维模式。加速线下渠道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下、线上融合的立体渠道运营体系。建立适应数字化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考核机制,完善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方法。一是坚持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抓住5G To B业务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发展5G全连接工厂,提供网络和算力协同定制的解决方案,尽早实现智能化突破,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提升网络切片、云网一体、集成交付等技术能力,面向规模大、复制性强的垂直行业场景,打造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一定程度标准化的5G垂直行业融合应用产品体系,加快政企市场平台建设,推动垂直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二是打造适应融合业务发展需要的网络设施。聚焦5G终端及业务聚集区,加快5G网络覆盖,加快打造5G专网能力,锻造5G专网新型的建维服体系。推动10G-PON光线路终端设备规模部署,促进全光接入网进一步向用户端延伸。加大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高价值区域云资源池建设,持续推进云网融合,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云网运营管理体系。三是打造更加多元紧密的合作生态。改变运营商传统以供应商管理为主要模式的合作机制,依托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设施、客户资源等核心优势,纵向撬动数字内容、模组、泛智能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横向拉动垂直行业企业等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打造全面协同、合作共赢的数字化产业生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专家只是建议,运营企业才是主体。“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只能敲边鼓,主唱还要靠自己”。作为以新闻推动产业为使命的《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责任新闻、深度观点,给行业发展营造更建设性的舆论氛围,促进通信产业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最后,再次重复《总编评论:换轨通信发展模式势在必行》结尾那句话:“在数字经济主战场换轨发展模式,是留给运营商实现再次超越的战略时间窗口。携手舞好数字世界价值创造的团体赛,相信带来的不仅是电信企业自身的发展蝶变,更将繁荣的是中国蓬勃的数字经济浪潮,更将助力催生泛在、智能、安全、可信的数字中国新世界。”本期专家
舒华英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承担了国家“八六三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工信部、北京市等重要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取得了丰硕成果。长期关注信息通信产业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信息化与网络经济室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最早推动者,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之一。代表作有《分享经济:垄断竞争政治经济学》《知本家风暴》等。清华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技术战略、技术能力培养。对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对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原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同时兼任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约研究员,多所大学教授。通信业资深人士,高级工程师,中国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党建研究中心秘书长、区块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资委央企投资协会数字经济首席专家,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论坛成员,盘古智库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通信产业资深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从事战术通信与移动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长达60多年,上过朝鲜战场。长期奋斗在移动通信产业一线。关注推动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积极推动TD产业化,为国产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长期从事信息产业政策咨询及规划研究工作,对软件行业管理、软件产业政策、信息安全、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有深入研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部副主任,扎根信息通信业决策支撑,持续开展行业态势研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产业研究部工程师,长期从事通信政策研究,追踪解读行业发展热点。通信专家、通信科技博主,深耕运营商一线,长期关注通信产业市场格局、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及数字经济领域。独立TMT分析师,长期关注中国通信市场竞争环境,洞察行业变化趋势。电信与互联网分析师,长期关注通信、科技、互联网、金融及新媒体。野村综研数字化能力总监,长期从事战略咨询工作。关注通信运营市场之外,深入大数据市场洞察、企业营销和管理数字化领域。通信业资深人士,独立电信观察家,ICT解读者,纵论通信江湖,杂谈互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