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局到沉淀:2022年5G行业应用如何兑“现”?
如果说2021年通信行业年度关键词是‘破局’,那2022年则是‘沉淀’。
”面向2022年,一个崭新的产业环境正在形成,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澎湃喷涌的数字经济大潮和“十四五”信息通信发展蓝图,在确定性的机会和不确定的风险之下,置身其中的通信企业将如何规划?
“如果说2021年通信行业年度关键词是‘破局’,那2022年则是‘沉淀’。”日前,华为中国运营商Marketing部部长徐永波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指出,5G行业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孵化和复制,需要沉淀;关键技术的演进和普及,同样需要沉淀,面向广泛的深度数字化需求,5G的价值才能加速兑现。
移动通信已经诞生50年,与3G、4G相比,5G无论是从网络的建设、用户的发展,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各代技术,在适度超前政策的引领下,2021年,国内5G网络建设的速度和规模,继续领跑全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份,我国已建成5G基站139.6万个,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
徐永波指出,虽然建设目标如期实现,但也应该看到,现阶段用户对5G的认可度仍有待提升,虽然5G连接数较多,可是基本上属于被动连接,并非完全由用户需求所驱动,无疑,2022年,5G仍然是通信行业的关键话题。
聚焦场景,2021年是发展5G toB的关键一年,在政策、资金和运营商与厂商的资源加持下,各个行业都扶持了大量5G标杆应用,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涵盖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
徐永波指出,2022年的工作重心将集中在批量复制上,如何将重资源打造出的标杆项目低成本复制到其他企业,是5G toB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也是5G成败的关键。
与此同时,5G toB的进一步推进,提升了5G专网的关注度,5G公网建设达到初步目标,专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但是,由于国家对专网的政策限制与频谱资源的控制,企业自主建网的空间有限。而且,专网的技术门槛、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很高。除电力、石油、铁路等国有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建设专网的资金压力过大,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5G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时延和带宽,真正有需求的场景并不多,若没有资金扶持,大部分企业自建5G专网的动力和意愿并不强烈。
在徐永波看来,专网的发展不能仅靠资金扶持,必须同时在政策、技术和频谱方面有所松绑,赋予企业更多的选择权。5G专网的建设是为了促进数字化转型,可以同步关注园区全光网络以及云网融合接入的重要性,通过云业务带动客户对网的需求,进而刺激专网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除5G外,千兆光网的协同建设也是5G迈向深化发展的关键。当前,国内光接入基础设施的发展极为迅速,千兆城市和千兆家庭的建设成绩斐然。到2021年11月底,支持千兆接入的10G-PON端口规模超过720.7万个,具备覆盖超过2.6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用户规模提升至3389万户,比2020年底净增2746万户。除了家庭宽带接入之外,企业商用办公光纤接入的需求也存在大量空间,目前商用光接入存在成本高,上行速率低,没有外网IP等痛点。在企业上云的大背景下,用户对解决这些痛点的需求,逐渐超过了对单纯下载速率的需求,为用户体验的提升和存量用户价值经营提供了空间。
“2022年将继续面对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无法突破的局面。”谈及2022发展,徐永波指出,2021年,三大运营商将算力网络的战略地位提升到新高度。可以预见,算力将成为未来建网的关键驱动力,在新型通信技术能力的深度融合下,云和网之间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算力和联接力最终向一体化迈进。运营商将在算力网络、包括边缘计算等方向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深耕算力算法服务,超越管道定位,积极谋求成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
采写:党博文
编辑:胡媛
指导:新文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