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手机与低轨卫星通信融合发展的意义重大
其他
超前布局“手机+低轨卫星通信”:为什么?怎么做?
文 | 赛迪智库无线电管理研究所
超前布局“手机+低轨卫星通信”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此外,国内各个低轨卫星建设主体虽百花齐放,但力量分散,合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低轨卫星通信建设亟需从国家高度,统筹国家和社会资本的力量,尽快建好一张我国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并能够正常商用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
一是受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形态“手机+低轨卫星通信”主要采用中转方式,难以实现手机与低轨卫星直连通信。目前的小型化手机形态难以内置大尺寸卫星天线,手机电池也难以支撑大功率通信长时间续航。此外,手机实现低轨卫星通信需要对基带芯片进行定制,以保证信号切换和收发的灵敏度。 二是需加快突破“一箭多星”等降低卫星发射成本的技术。“一箭多星”和火箭回收等方式可有效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但其技术难度高。我国虽已完成一箭22星的发射,位列全球第四,但仍需不断改进集成化多星发射装置以提升“一箭多星”发射水平。另外,在回收技术分方面,我国虽已掌握部分可回收技术,但完全可回收技术尚未实现。
一是低轨卫星通信将带来空间网络安全监管挑战。卫星可以无须通过境内地面网络系统,直接跨境通信,突破了地面互联网信息安全监管。 二是“手机+低轨卫星通信”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较为严格。目前虽已有部分民营企业参与投资低轨卫星通信,但“手机+低轨卫星通信”市场仍存在较为严格的准入限制,缺乏多元化投资主体。
几点建议
一是研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低轨卫星通信发展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低轨卫星网络。 二是加大与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参与太空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太空治理机制的构建。
一是加快攻克“一箭多星”难关并实现火箭完全可回收技术的突破,多方面降低卫星发射成本。 二是加大适用于卫星通信的手机天线、电池等关键核心产品的研发力度,力争“手机+低轨卫星通信”融合终端早日突破。
一是从卫星制造到卫星发射,再到地面设备和终端制造,以及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大上下游产业链协同配合,降低低轨卫星通信的综合成本。 二是加快适配低轨卫星通信手机制造的投入,并推动手机应用场景向低轨卫星通信的优势领域拓展。
撰写:王聪聪 彭健 韩健
编辑:晓燕 亮亮
指导: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