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以全局最优系统创新推动6G发展。
当好“三人”角色:王晓云谈中移动6G策略
中国移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新型战略产业里,怎么发挥策源者和主力军力量?如何系统性高质量推动6G创新发展?
“单点的技术创新不能满足网络需求,需要有一个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方法。”中国移动副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在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上表示。她指出,中国移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6G中应该当仁不让,落实两个强化,当好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三个角色,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全新目标。
其中,作为出题人,要结合网的需求,提出6G“要什么”;作为答题人,要发挥网的优势,回答6G“怎么攻”;作为阅卷人,要推进网的商用,回答6G“怎么用”。中国移动勇担三个角色,系统布局未来6G产业,包括全服务化网络架构、通信感知一体化等26项攻关重点技术、一项移动信息网络试验网重大工程,以及8项运用场景的研究和一系列产业要素环节。
增强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是5G的三大典型场景,6G将在5G三大典型场景上增强和扩展。ITU通过的建议书明确,6G的六大场景主要为含沉浸式通信、超大规模连接、极高可靠低时延、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感知与通信的融合、泛在连接等。
此外,建议书定义了6G的15个能力指标,包括了9个IMT-2030增强的能力: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频谱效率、区域流量容量、连接数密度、移动性、时延、可靠性、覆盖能力、安全隐私弹性性能,以及6个IMT-2030的新能力:定位精度、感知相关能力、AI相关能力、可持续性、互操作性和覆盖范围。
王晓云指出,6G需要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方法。以上技术指标不是单点的技术要求,而是对网络端到端的系统要求。
以感知与通信的融合为例,通感一体难度体现在“能力、效率、质量”三角冲突,通感融合设计需要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只有在多场景、多要素、多融合的全新6G网络中强化一个能力、效率、质量最佳平衡效率最优的方法,才能实现6G目标。”王晓云建议。
王晓云强调,“与以往不同的是,要强化新的模式,用多维要素进行产业培育。”中国移动用3大资源、4大平台等多为资源支撑6G培育,包括资金、产业资本、人力,以及协同创新平台、国际合作平台、知识产权平台。同时,通过中国移动3大资源、4大平台来支撑整个产业创新性、全面性、协同性和安全性,最终构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未来6G产业集群。
在研发资金方面,中国移动要以创新研发资源的牵引模式来当好出题人,出题对象不仅面向产业,还要面向高校、原始创新和理论创新;同时用更多方式牵引产业、高校各业界沿着出题方向,聚焦产业需求进行开展创新。在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方面,中国移动当好答题人、阅卷人,成为重大技术策源地、跨界技术融合之地、科学成果转化之地,以及专精特新的孵化之地。
6G的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移动会强化新的角色、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与产业伙伴携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