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再升级:无人送餐车+智能取餐柜!无人配送会成疫后常态?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在持续,但随着各行各业的积极应战,一场经济复苏战役已然打响。而在硬核技术加持下,多个行业都在加速变革。
3月5日,嘉和一品、好伦哥、羲和雅苑等亚洲餐饮联盟内的二十多家餐饮企业均已参与到助阵战“疫”英雄行动中。
并且,是通过智能取餐柜、无人送餐车等新兴技术手段,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餐食。
此前,阿里、美团、丰巢等平台也都推出了无人送餐车、共享快递柜等创新举措,均可以服务外卖送餐。
在此次疫情期间,从餐饮企业到外卖平台推出的多项创新举措,或也将成为此后餐饮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契机。
“自救+驰援”催生无接触配送
自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酵以来,不少餐饮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
但,在熬过了最初的阵痛期,可以看到,不少餐饮企业都在尝试直播电商等自救途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在自救之余投入到抗“疫”支援的行动中。
近日,作为北京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地坛医院,为疫情抢建的新住院部刚刚完工,配套设施尚不完善,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餐需求成了待解难题。
为此,亚洲餐饮联盟执行主席、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在获知消息后向联盟内企业发出了呼吁,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免费提供餐食。
目前,这一呼吁已经获得包括嘉和一品、喜家德、眉州东坡、好伦哥、羲和雅苑等20多家餐饮企业的响应,每日向地坛医院捐赠200余套营养午、晚餐。
实际上,早在春节期间,嘉和一品、眉州东坡、蛙小侠、姚酸菜鱼、沪阿姨等餐饮品牌和蜀海、盖世食品等供应链企业,均已投入到抗“疫”驰援行动中。
据了解,2月16,蛙小侠向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向广西医院损赠价值10万元的N95口罩,并向医院医护人员提供健康餐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亚洲餐饮联盟发起的抗“疫”驰援还获得了“黑科技”加持。
医护人员通过“Top50安心外卖“小程序进行订餐,每日从多种套餐中选定餐品。第二天餐厅现场制作后,由“无人送餐车”进行配送,顺丰提供运力保障,到达医院后统一配送入“智能取餐柜”。
医护人员从一线下来后,即可到取餐柜通过手机或智能屏操作开柜取餐。整个流程避免人人接触,全程安全可控。
“通过应用这种硬核高科技,不仅智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防范并控制疫情的扩散与传播,同时大幅提升配送效率和温度体验。”刘京京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此次疫情过后,不论是行业还是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刘京京表示。
借助新兴技术手段如兼具消毒、保温功能智能取餐柜,不仅可以提升外卖服务的卫生标准,也可以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在刘京京看来,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对于餐饮企业日后的经营来说也会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2
无人车配送会成疫后常态吗?
受疫情影响,天猫超市、盒马、饿了么、肯德基、必胜客等零售和餐饮平台纷纷推出了或“无接触点取餐”服务。一时间,快递柜、取餐柜等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节点。
同时,2月26日,美团的“无人配送防疫助力计划”也已正式落地北京市海淀区,通过无人配送车为指定的楼宇、园区提供外卖即时配送服务。
在智能柜的应用方面,3月5日,菜鸟驿站智能柜也在上海市展开了柜口共享尝试。通过与饿了么协同,实现了智能柜收取快递、收取外卖的双重功能集合。
对于此次尝试,菜鸟驿站智能柜上海城市经理周晓红采访时表示,进行柜共享尝试。
一方面是为了疫情期间减少送餐过程中人员接触,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满足消费者自主选取商品时间的需要。
另外,周晓红还表示,对于此次快递柜共享的创新尝试,目前还处于个别地区试点的阶段,但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不排除进一步在一线城市推广的考虑。
2月26日,小恒水饺在北京国贸CBD区域试点无人车代替外卖骑手配送服务。
按每份套餐为饺子+凉菜+饮料的组合,每台车一次最多可配送40份餐点,运送时间可控制在半小时内,适合做企业团餐配送。
创始人李恒说:“去年底公司就确定了要主攻两个方向,即门店扩张和零售产品的售卖,疫情恰恰是个机会,推了我们一把新零售转型升级的决心和速度。”
2年前的杭州,马总的第一家无人餐厅,点菜、做菜、传菜全数实现无人化。
点餐时,各类菜品呈现在餐桌上,挥舞手臂,菜单立即跟动手臂滑动的标的目的挪动,出现出多样的菜品。用餐完毕后,可直接离开,已授权的付出宝会自动付款。
2018年,海底捞首家智慧餐厅推出,将餐厅的后厨全流程实现无人化操作,交由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和设备系统来完成。
海底捞智慧餐厅拥有智能菜品仓库,统一把食材前置到中央厨房,而餐厅的加RFID食材监管系统为每盘菜配备了专属的“身份证”。
当顾客通过智能点菜系统点餐后,中央厨房会通过机械手臂将选好的菜品放到传送带,再由传菜机器人送到顾客面前,打破了原有的由服务员传菜、上菜的模式,并且机器人外观可爱、行动灵敏,顾客的新奇感和满意度更强。
海底捞智慧餐厅使用全新自主研发的IKMS系统实现厨房的综合管理,全自动化的系统管理将为海底捞节省近37%的人工成本。
IKMS像厨房的智能大脑,可以通过收集智慧厨房各个环节的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实时监控厨房的运行状态、生产状况、库存状况、保质期状况等,对智慧厨房进行统一管理。
此外,IKMS还能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管理流程化、自动化,库存管理智能化、精准化,生产数据信息化、可视化及对菜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通过后厨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后厨管理水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证菜品质量。
据悉,碧桂园集团旗下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旗舰店,于1月12日在广州开业,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体验餐厅。
该餐厅截至目前,已投入46种机器人作为餐厅运营的核心设备,构成整套餐饮机器人体系,包括迎宾机器人、煎炸机器人、甜品机器人、汉堡机器人、调酒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炒锅机器人、云轨系统以及地面送餐机器人等。
Foodom机器人中餐厅
中餐厅的炒菜机器人正在炒菜
早在三年前,亚马逊的无人机、京东的无人仓、阿里的无人超市,百度的无人驾驶,西门子的无人工厂……层出不穷的“无人技术”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似乎并未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
而当下,从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机器人餐厅、远程办公 / 教育,到智能医疗……恰恰是未来高度自动化社会的缩影。这场利用技术不断消除经济互动中介的深刻变革,正在加速催生一场自动化的“大爆炸”。
在疫情爆发之前,也许我们还对快递柜、取餐柜有些不屑一顾;也许我们还觉得所谓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不如自己走两步来得快;
也许我们还觉的“无人”服务的餐厅少了许多人气,甚至连菜肴都缺少了灵魂。而疫情之下,这一切都变得大受欢迎。
那么,疫情过后,“无人车”模式是否会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呢?
3
落地加速,末端无人配送的机遇与挑战
“无人送餐车”,从功能上集成自动驾驶、汽车、物联网的核心科技,应用全球领先的L4级别非载人自动驾驶方案的机器人汽车。
从商业模式来看,经过近几年的技术迭代和商业化探索,末端无人配送商业模式逐渐清晰,“规模化”成为今年无人配送厂商的关键词。
对于厂商而言,末端无人配送只有走上规模化,才能降低成本,获取更多收入,实现真正的商业落地。
另外,此次无人配送机器人在疫情中的表现将其推向公众视野,也对其原本的商业化进程起到了提速作用。
在此次疫情援助中,末端无人配送车为民众提供了送餐、送菜、送快递等各类免接触配送服务,缓解了配送人员不足的困境,并有效降低了配送过程中人群接触感染风险,得到了全国各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湖北、浙江、广东、四川、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区均计划部署无人配送车,加速了末端无人配送的场景落地和产品商业化。
同时,末端无人配送车的优势被公众更广泛认知,社会对无人配送的接受度得到提升,为将来无人配送的商业化落地铺垫。
但是,在特殊时期过去之后,末端无人配送车要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到普通用户的订单配送场景中,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疫情期间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稀少,无人配送车所面临的环境复杂程度降低,普及场景对无人配送车的避障、避免人为破坏、效率产出等问题上还有提高空间;
二,末端配送用户分散,无人配送成本较高。快递、生鲜和运输都是对用户量特别敏感的行业,只有用户高度密集,才有赢利的可能性,一旦用户数量少了,运输成本费都很难收回。
在2020年,末端无人配送商业化落地或可期待,但也应理性对待市场发展进程。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末端无人配送仍需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发展。
餐饮O2O“战疫”专题文章
--- 分析与报告 ---
--- 餐饮O2O帮扶对接 ---
合作/投稿/咨询等,欢迎骚扰O2O君!
电话/微信号:1333266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