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怎样区分“摄影师的艺术”和“艺术家的摄影”?

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

原作名: La Photographie : Entre Document et Art Contemporain

作者: [法] 安德列·胡耶 

译者: 袁燕舞

审校:  王瑞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本书研究摄影的重点是:摄影的多样性和演变性,即摄影从文献向当代艺术的转变;摄影的历史性,即从19世纪中叶摄影的诞生到而今天摄影与和艺术的结合。因此本书围绕三大部分展开——过渡、界线与结合

第一章《介于文献和表现之间》,探讨长久以来摄影被定位的简单的实用性,以此来分析它的功能和发展演变。通过阐释“摄影的本质”的运行原理、“文献摄影的危机”以及这个危机中发生的从文献到表现的过渡,本章强调了常被摄影界忽略的一个事实:摄影不是天生的文献,而仅仅是被赋予了随客观条件而变化的文献价值。

第二章《介于摄影和艺术之间》,致力于阐述被一条清晰的界线分开的两个领地:一边是“摄影师的艺术”,另一边是“艺术家的摄影”。摄影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混淆,为了澄清这一点,本书将这两大领域划分开来研究,以便揭示出两者在文化、经济、社会和美学上的分离,以及两者间根本上的互不渗透性。

第三章《艺术—摄影》,致力于研究摄影材质的美学焦点,以及摄影从作为工具的配角转变成作为当代艺术创作材料的主角之过程。而今艺术与摄影的结合,是前所未有的,这足以将艺术重新分流,并促使产生“艺术中的另一个艺术”。

本书以摄影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多元化身份特征为基调,强调了个体表达的独特性与多样性,研究了图像与现实之间的复杂性,并在讨论中试图打破摄影本体论中本质主义思想的束缚,让摄影的存在回归现实世界,在摄影与艺术交错共生的文化地图上描绘出它已经失去边界的未来。


作者丨安德烈 · 胡耶(André Rouillé,法)

史学博士,巴黎第八大学艺术、美学和哲学学院教授,至今已出版8部摄影学著作,其中包括拉鲁斯出版社出版的《摄影史》(Histoire de la photographie)等。曾主编由欧洲摄影之家(Lamaison européenne de la photographie)出版的重要学术期刊《摄影研究》(LaRecherche photographique),其新著《数码摄影—新自由主义的力量》(La photonumérique. Une force néolibérale)即将问世。于2002年创办了“巴黎—艺术”网站(paris-art.com),致力于推广当代艺术、摄影、设计、舞蹈和书籍,作为主编,至今已为该网站撰写了近600篇论文。安德烈 · 胡耶在法国及世界各地被频繁邀请举办学术讲座,范围涉及欧洲、北非、南北美洲及亚洲。

 

译者丨袁燕舞

1976年出生于安徽黄山,成长于上海,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学系。在上海新闻媒体工作数年后,于2003年赴法国留学,获得巴黎第八大学摄影和当代艺术学硕士。其后专注于个人艺术创作,在欧洲举办过个展及群展。2012年移居瑞士日内瓦,继续艺术创作,同时从事法语摄影学术著作的翻译工作。2014年,其子Edmond满三个月时,举家移居到德国柏林,并于2016年和先生一起在柏林创办了Edmond Gallery。画廊的目标之一是在欧洲推介中国新生代和中生代的当代艺术家。


精彩书评

顾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视觉文化学者):

很难再有一本书如此全面地描绘摄影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却又如此深入地讨论由摄影而来的各种观看和表现实践所具有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意义。人们也会从其磅礴开阔的书写和旁征博引的案例,获得各取所需的启示和继续展开摄影书写的灵感。更重要的是,这些讨论是如此地富于思辨色彩并且融会贯通,以至于我们无法不把它看成是一本有关摄影研究的百科全书。这也是一本在未来若干年里不会被轻易取代的摄影理论专著。

 

高岩(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讲师):

摄影可以是艺术吗?图像文献是否可以呈现真相?怎样区分“摄影师的艺术”以及“艺术家的摄影”?这些至今仍被争论不休的问题将在《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一书中进行毫无保留地探讨。

安德烈·胡耶(André Rouillé)进入历史的脉络中为我们清晰地推论了摄影是如何从“实用性工具”的属性中解放出来,并逐渐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重要的创作手段的。此书以摄影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多元化身份特征为基调,强调了个体表达的独特性与多样性,研究了图像与现实之间的复杂性,并在讨论中试图打破摄影本体论中本质主义思想的束缚,让摄影的存在回归现实世界,在摄影与艺术交错共生的文化地图上描绘出它已经失去边界的未来。

中国当下的摄影生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语境的单一化。我们对不同的摄影门类存在着较为固化的认识,很多急切需要讨论的问题却并未被深究,例如摄影与艺术的复杂关系、纪实摄影的个人化主张与价值、现实图像的虚构性与真相、摄影的过度工艺化与去物质性,图像的日益大众化与消费化等问题。此书从多视角提供了摄影融入社会文明发展的动态化图景,在文献与艺术之间勾勒出可探讨的价值空间。我相信这些观点一定会为我们目前的摄影理论研究带来更加开放的视野,通过明晰界线来消除不同摄影维度之间的困惑与不安。打开禁锢才能更加宽容,希望以此为动力促生出摄影实践方面更为自由的思考。

 

周邓燕[摄影史学者,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艺术史(哲学)博士]:

这是一部主场设在法国的“复数的摄影”演变史,是一部较早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阐述摄影的西方理论专著。在本书构建的哲学、历史和美学的多维视角里,摄影历经“文献、表现和艺术”的功能演变,其中,成形于1980年代的“艺术—摄影”有独立的“艺术材质”特点,在艺术领域发动了影响至今的“世俗化艺术”变革。本书作者是法国资深摄影史学者、策展人和摄影实践教育家,他提出的摄影实证价值形成与衰退、当代摄影“观念”的政治性意味等重要议题,值得关心中国摄影理论和创作的读者对比思考和研究。中译极大再现了原作平实的文风,呈现给读者一个并不晦涩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摄影思辨、丰富的例证解读和可供读者进一步了解的文献注释。


书籍摘录

前言

(节选)


摄影在文化和艺术领域里被承认是近来的事情。1970年代,法国和西方世界涌现了一股潮流,主要体现在:大量艺术节、期刊和画廊的相继问世;摄影作品的出版发行;专业摄影学院和大学摄影系的建立;学术领域内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个人和公共照片收藏制度的建立;摄影作品开始进入艺术博物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用摄影进行创作;摄影市场的诞生。简而言之,摄影实践和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狭窄的实用领域,而是进入了文化和艺术的殿堂。


与此同时,人们看待摄影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摄影术诞生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它仅仅被当作一个服务性的工具,而如今,它正日益成为艺术作品本身而被欣赏。公众对摄影图像的感性和理性关注,取代了以往的实用性态度。摄影的实践和制作,摄影的传播领域和流通方式,以及摄影的形式、价值、用途和功能也都随之改变了。

 ……

在研究、理论和评论界,摄影是一个在文化领域刚被接受的崭新主题。正因如此,摄影中仍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被学者和理论家忽略和无视,其意义和复杂性普遍被低估。而且,摄影时而遭到苛刻的指责,时而遭到不假思索的评论。事实上,围绕摄影产生了一系列视角笼统的论述和不严肃的评论,尽管执笔者多为思维敏锐的权威人士,但是他们的观点显然体现了对摄影的不了解。在大部分这样的论述中,架上绘画,甚至版画,仍旧是不容置疑的参照标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作者以其卓绝的阐述和成熟的思考来证明摄影的价值。结果导致了一个悖论,那就是但凡论及摄影,最常被引用的作者同时也是对摄影最为蔑视者。


所以,本书希望从某种意义上“将摄影摆正位置”,并非简单地揭示某个真相,而是对那些构成臆断的典型概念逐一提出质问。这些自摄影诞生以来就被反复引用的概念,往往表面合理实际错误,其对摄影的认识完全是颠倒的。简言之,本书将试图勾勒新的方向,运用新的理论工具来研究摄影,以避免摄影文化继续在一片巨大的思想空白中发展。

……


(点击照片查看大图)

本文内容由浙江摄影出版社提供


更多阅读 

他用相机理出了一个被遗忘的粮仓名单

拍到了太多秘密照片的“英国第一狗仔”去世

这些上了色的照片,把被遗忘的瞬间变得鲜活

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你不会忘记你爱的人的样子

周末看展|大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两场宝丽来展览探讨即时摄影的意义

荐书|当代摄影这一创意领域多元多派,精彩纷呈

他拍摄了9个关于地球守卫者的故事

以“上帝视角”探寻武陵源山水间最绮丽的风光

周末看展|与古滇同框,与世界同窗

图片诊所微点评 | 第一期


长按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