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戈尔巴乔夫去世,苏联之后的二手时间,当你走向未来,未来却不在那里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2-09-09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戈尔巴乔夫

编者按:据央视新闻报道,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终年91岁。





本刊特别推出《二手时间》的读后感。《二手时间》是白俄罗斯记者、作家 S. A.阿列克谢耶维奇从1991年到 2012年历时二十年,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与事件亲历者的系列访谈,这部纪实作品展现的是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书中没有中心人物,也没有主观的心理分析,单纯通过访谈表现人们对战争、灾难、生活最原始的感受和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等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在这部书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呈现。



当你走向未来,未来却没有在那个位置上

——《二手时间》读后


文/云淡风轻


读这本书因为两个名词,一个是书名“二手时间”,另一个是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的那个“复调写作”。


2015年,《二手时间》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她的复调写作,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一座纪念碑。



 S. A.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源网络


“复调”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以两段或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略有不同的声部来进行创作的一种方法。虽然主调贯穿始终,但复调的加入会呈现一幅宏大的图景,也更有余音绕梁之感。具体到这本书,它的“复调”体现在对多个年龄段、职业、党派或不同信仰的人的访谈,从而将那个时代的多角度图景构建成一副完整、惊人的拼图。这大概是纪实文学的顶级写作手法吧。


《二手时间》出版于2013年,讲述的是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社会转型中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努力生活和思考,而他们真实的叙述,从宏观和微观上展示了这个重要的时代,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鲜活的血肉和人性的情感。



《二手时间》封面


我对俄罗斯历史知之甚少,说实话也并不大感兴趣。可是这本书我却是认真的读了下来,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让我有种触目惊心的熟悉和时空交错的恍惚。


比如一位讲述者毫不避讳对于苏联时代的留恋:或许有人说这是个牢笼,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温暖的牢笼。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到现在我们仍然喜欢人贴人地拥挤着排队,有一种团结的感觉。我们那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牺牲,去献出什么,奉献祖国。共青团的誓言是:“只要人民需要,我们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并不是嘴上说说的,我们实际上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父辈,他们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他们中同样有很多人无法摆脱那个年代,无法和那段历史告别,无法接受另外一种人生颠覆般的幸福理念。 


另一个故事主人公的父亲曾在一家军工厂的设计处工作,从事导弹研究,他有两所大学的毕业文凭,国家改革后,工作开始大量生产洗衣机和吸尘器,父亲被裁员了,他本来都是热心的改革支持者:写海报、发传单,然而结局却是这样······他们困惑不已。他们无法相信无法接受。——这与我们的某个年代何其相似!


知识分子去扫厕所,工程师成了乞丐。每个人既是无辜的受害者,又是冷酷的刽子手,就像战争与和平之间,几乎没有界限;在那个时代,所有的平民都迈着同样的步伐,忍受着相同的境遇,被迫沉溺于某种伟大。


那个时代的人性,虽然满目疮痍、不忍直视,但是你不能随意批评任何一个人。人们在不自觉地撒谎,生活却变得穷困糟糕。官僚们从来没有信仰,没有原则,重要的是坐稳位子,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然而,我们的上一辈很想听到的是:自己经历了一种伟大和不平凡的生活,他们深信自己的信仰有价值。



 S. A.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源网络

这些发生在那个国家的1991年到2012年之间的事情,再倒推回去三十年,在我们这个社会,在我们的父辈一代身上,似乎也曾经发生过。


而平行的这20年,离那个动荡中的国家并不遥远的中国,却是一个天翻地覆飞速发展的时段。人们对自由,对生活的梦想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原来生活是单纯的:有一套房子,有一部车子,有一个家庭,有一些金钱,不一定需要伟大的思想,更不需要沉重的负担和使命,自由原本就是恢复小市民的生活。对我们这一代中国普通老百姓而言,那是一段阳光灿烂的轻松岁月。


如今,离2012年又过去了10年,回头再看看,看到不仅仅是历史,还有一种莫名的悲壮。仿佛置身置身荒原,四顾茫然,只剩举目所见的遥远群星。


于是想起书中提到的那句话:在1917年革命之前,亚历山大格林曾写道:“不知怎么,未来并没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100过去了,未来似乎又一次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个二手时代。在那个时代,所有的想法和语言,都是被特定的筛子筛过的,就像被人穿过的二手衣服,故而也是一段二手时间。


总有这样的感慨,历史是轮回的,上演过的一出戏,不知何时就再次重演,不过换个舞台,换批演员,情节不变,原先消失的那些又鬼魅般再现。然而,人们还记得它最早出现时的模样吗?阿列克谢耶维奇用类似口述史的方式记录过去和当下,还原了一手,也发现了二手,让读者亲见那个远去,却又可能随时归来的时代。


它不是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跌宕的情节,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一种撕裂感。就是那种好不容易把生活拼凑起来,又因记忆的阀门不经意打开,内心又被无数次撕裂,直至血肉模糊的感觉。它说的是每一次社会变革之后,枷锁都会不偏不倚地落在普通平民的身上,它说的是平民们在夹缝中喘息,微如蝼蚁,活得无所适从,身不由己。


这使得本书像河流一样厚重、有力。书中的一些观点及至今天,及至此时依然给我们醍醐灌顶的警醒:


“历史只关心事实,而情感被排除在外。人的情感是不会被纳入历史的。”


“这些人以前也都不是虐待狂,但是上级给他们下达了任务指标,有个揪出敌人的计划,每月每年都有额度。”


“我们战胜痛苦的唯一手段就是忍耐。”


“有的人分到了面包圈,有的人分到的只是面包圈中间的那个空洞。”


 “只要恢复集中营,就不愁找不到看守”。


 “鼓起勇气吧,更坏的事情还在前面呢!”


“我希望做一个冷静的历史学家,而不是点燃火炬的历史学家。让时间做法官吧。时间是公正的,但那是说遥远的时间,而不是最近的时间。要等到我们已经不在的时代,不会被我们的偏好所影响的时代。”



 S. A.阿列克谢耶维奇  图源网络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本非虚构作品,《二手时间》的文笔和译笔都很生动,具有极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不信我且摘录几个小标题:


专政之美和水泥中的蝴蝶之迷

残酷的火焰和高尚的救赎

施舍的回忆和欲望的感觉

杀人者自称替天行道的时代

与幸福很相似的孤独

难以污名的死者和寂静无声的尘土


而我,直到读完全书才算有点懂了“二手时间”这个书名,却又一言难尽。时间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尽管看上去在不断重复某些戏码,但是时间绝不可能重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这本书,其实就是阅读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云淡风轻,六零后理工女,现居深圳。退休后闲适散淡。喜爱美食美景兼顾读书与瑜伽。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杨逍:武汉女孩瓜田被毁,唐山陈某志打人,读懂他们背后的关系社会

女儿十岁来美,说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和社区支持

周洁茹:那一天,十年未见的我们,也没有拥抱

重庆终于下雨了,湖北乡村的旱情还看不到边际

《欢乐颂3》够烂,但其中性骚扰的话题值得一谈

菊子:新冠三年,无意间将我们变成了花农、菜农、果农

《分手的决心》:电影很朴赞郁,汤唯很汤唯,奇妙的组合相得益彰


大家:黄永玉  巴金 王小波  齐邦媛  白先勇  钱锺书  史铁生  王安忆   余华天空之友:严锋  刘擎   余耕  菊子  小草  刺猬  风吹沙  杨逍  大嫚  愚石  绿风  青禾  小仙  三少爷  硅谷医生  河岸  二湘  更多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阅读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