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节奏 | 冬吴同学会
收听提示
著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为什么说时机管理是一门科学?
什么是创业的三大铁律?
为什么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个人生活,都有一支听不见的旋律在引导?
什么是所谓的时间感?
为什么世间万事万物都自有其时?为什么时令就是大自然的命令?
为什么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时长管理,而是时机管理?
不分时机的努力为什么只会让生活更加慌乱?
(点击播放按钮后,即可拖动进度条)
蔡志忠老师曾经一个人跑到日本待了四五年,他每天都会花时间记录自己的状态:什么时候比较兴奋,什么时候比较沮丧,什么时候创作力比较强,什么时候脑子像宕机一样。
我(梁冬)很疑惑问他:“老师,你觉得这重要吗? ”
蔡老师说:“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生命的节奏,就掌握了生命的运程。”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后来我也仔细记录、回想了我生命的周期,发现自己基本上十年经历一个大周期,中间有两到三个小周期。每年会有阶段性的变化,每天也有自己的节奏。
自从我知道自己的节奏之后,会懂得怎么跟自己相处,沮丧的时候不硬逼着自己处理工作事务,放松愉快了很多。
我(吴伯凡)原来觉得一谈到生命的节奏这类话题容易陷进“神秘主义”,最近《时机管理》(When)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
《时机管理》作者是丹尼尔·平克 (Daniel H.Pink)。
丹尼尔·平克 (Daniel H.Pink) 是《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快公司》和《连线》杂志撰稿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及白宫行政部门演讲稿撰写人。
我们曾经提过好几本丹尼尔的书,比如《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 Why Right-Brainers Will Rule the Future)、《全新销售》(To Sell Is Human: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Moving Others)。
《全新思维》这本书影响力很大,它提出人类有“三感三力”可以跟人工智能竞争,比如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
《全新销售》说人生就是一次次销售的过程,需要将你的价值呈现给别人。有人终其一生,也没懂怎么呈现价值。
书里提出了“情绪浮力”的观点,很著名。有的人情绪像软木塞,怎么按都按不下去,有的人天生容易沉底,有的人接近于“欣快症”。
什么叫欣快症?“欣”是欢欣鼓舞的欣,“快”是快乐的快,见什么都高兴,丢了钱包还呵呵笑,是一种精神疾病。
“欣快症”的反面是遇到什么都高兴不起来,这两种都是极端的状态,我们一般处在两端之间的某个状态。
丹尼尔有个理论讲得很好,他认为正常情绪的配比是 3/4 的积极情绪加 1/4 的消极情绪。
我读《时机管理》,似乎又回到当年读《全新思维》和《全新销售》的感觉。丹尼尔从特别平常的现象或者事件入手,道出很前沿的实证科学的研究,让人茅塞顿开。
这本书为什么叫《时机管理》?
丹尼尔说我们好多时候都在关注 What(做什么),还会关注 Why(为什么)、Where(在哪里)。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什么时候做?就是 Timing (时间点)的问题。
房地产的三条铁律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创业是什么?"Timing, timing, timing"(时机、时机还是时机)。
一个创新型项目或者一个创新性企业如果最后能够走出一片天地,很大程度在于找到了恰好的时间点。
我们生活中甚至整个宇宙都存在一首“无声”但确确实实存在的舞曲。我们被它操纵,根据这首舞曲行动。
当我们进入一家商店,如果店里放着节奏感特别强的音乐,我们可能会随着节奏挑选商品、结账。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能感知到这类舞曲。
但我们很难感知生活中那首“无声”的舞曲,这首舞曲一直鬼使神差般地引导你甚至控制你,让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果大家细细琢磨,会从十年或者一年的周期里看到自己的变化。
我(梁冬)1989 年上中学,十年后大学毕业进电视台,2009 年我准备创立正安中医,转眼马上又是一个十年。
前段时间我给过去这些年打分,觉得特别郁闷我就打 1 分,特别顺就打 5 分。
当我把时间作为横坐标,把自己的状态作为纵坐标,发现每年的状态点相连后是一条有规律变化的曲线。
这条曲线就是一个节律。你会发现自己的行为轨迹、做事节奏、状态和成果都不自觉地受这个周期影响,踩在了某个点上。
所以我们经常这么劝有轻生念头的人:“你所认为的你自己,只是现在时间节点上的你。过了这个时间点,又是一个全新的你。”
如果我们脱离时间点,凭空讨论“我是谁”是没有意义的。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三部曲之白》(Three Colours: White)里头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位富人觉得了无生趣,他怕自杀给家里人造成心理伤害,于是雇人杀自己,刻意制造出他杀的假象。
结果“杀手”很胆小,连一只鸡都没杀过,竟然要杀人。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杀手”留了一手,没把手枪的保险打开,对着富人“嘭”地一声虚打了一枪。
富人被枪声吓倒在地。当他醒来发现自己没死,一阵狂喜。两个男人在雪地里打滚庆祝,像两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庆祝自己没死,一个庆祝没把别人打死。
濒临死亡的那一瞬间,富人心里可能有恐惧、留恋……无数种情绪,他突然意识到生命如此珍贵,如此美好,有种王阳明龙场悟道 [注1] 的意味。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每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是一条曲线上的某个点,不要被牢牢锁定,认为自己永远如此。
我们可能误以为未来的自己只不过是过去自己的延伸,实际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生命中会出现很多时间点,经过某个时间点后你就不一样了。
前两天我(梁冬)的好朋友董嘉耀给我发来一张老照片。董嘉耀是我高中同学,现在是凤凰的副总裁、资讯台台长,我们当年一起加入凤凰卫视。
他发来的照片是 1998 年拍摄的一张合照。照片中间是刘德华,左边那个年轻人俊朗明亮,我纳闷这小孩是谁,细看发现是自己。
我看着曾经那个年轻人,感慨自己当年怎么那么瘦。我一直以为自己没长胖,一对照发现还是胖了。我以为自己只是当年的延续,后来发现自己完全忘记了曾经的样子。
我们当时跟刘德华唱一起唱凤凰台的台歌,还唱《千禧之旅》。
这些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我竟然经历过这样的青葱岁月。
采访 1999 年国庆大阅兵的凤凰卫视记者团。当日中午 1 点直播结束,吴小莉、窦文涛以及负责群众报道的杨娟与董嘉耀在广场会合。
窦文涛有天也发了一张年轻时的照片,照片里的他头发和胡子长得比年龄都快,像是刚从河北某机床厂出来。但大家看了觉得很开心,很怀念。
我们以为自己是曾经那个我的延续,但那个人早就远去了,可能只在法律或者名义上跟你有点关系。
从生物的视角来看,每过 18 个月,人体的细胞全部都会更新一遍。细胞里亘古携带的基因不变,变的是代表时间、境遇的横纵坐标。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我们可以从十几年的际遇看到沧海桑田。
如果缩小时间轴,我们一天里也如此。 只不过轴距小了之后,变化很微小。像合欢树、荷花这样的姿态舒展的生命,变化会更明显。
《浮生六记》提到沈复的妻子芸娘怎么用荷花点缀日常生活。
芸娘会把茶叶装进纱布袋子,黄昏之前把茶包放在荷花的莲蓬上。晚上荷花关上莲蓬,裹在里面的茶包一晚上把荷花的香气、精华统统揽入囊中。
第二天朋友到家中做客,莲蓬也开了,芸娘就用带着荷香的茶叶招待朋友。
林语堂认为芸娘是中国最美丽的女人。她是一位生活家,能从普通中酿出诗意。
《时机管理》提到一位法国生物学家研究时机的例子。
生物学家关窗户时,随手把床边的含羞草放在柜子里。第二天他打开柜子,却发现含羞草仍然开着。
我们通常以为含羞草的开合跟光照强度有关,这位生物学家无意中做了一个对比实验,暗无天日的柜子证明含羞草的开合跟阳光是否充足没有必然关系。
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含羞草的开合?
他从“时光”这个概念上,把“时间”剥离出来,开启了人们关于生命运行节奏的研究,启发了“生物钟”的概念。
徐文兵老师曾经提到不仅“人约黄昏后,树上柳枝头”,很多动物尤其昆虫都在下午五六点钟交配。以前古人结婚都在黄昏,所以叫结婚,不知道什么时候改在中午。
徐老师说生命都有这样的节律,中午身体会有小高潮,下午会倦怠,晚上五六点钟又恢复活力。
我(吴伯凡)儿子刚出生时,天快黑时总会哭闹。我都没意识到,我妈一语道破:“天要倒阳,儿要找娘。”
中国古人惆怅的时候,都会提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人的情绪会受到时间周期的影响。
每件事情背后都有它的节奏感,像波浪一样有潮汐变化。
人类自诞生起有 250 多万年都在非洲大草原上,而我们真正建立起人类文明的时间还不到 1 万年,顶多 8000 年。整个人类生命只有 1/250 的时间处在文明状态,其他 200 多万年都跟大自然的节律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虽然来到城市,节奏跟狩猎或者农耕时代不一样,但那个已经植入骨髓的东西——隐秘的节律并没有消失。
这种节律可以通过神经电、菌群等等很多种方式实现。
我(梁冬)的朋友尹烨提到一个观点,我们很多人以为情绪受制于大脑,实际情绪受制于肠道的菌群。
菌群严格遵守 24 小时的节律,并且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活跃的时间点还不一样。菌群的出没直接影响人类的生理、心理状态。
过年以后有的人身体不舒服就是因为过年期间作息、饮食节奏跟原来不一样,扰乱了菌群的节奏。
人类有了电灯后就改变了作息,肠道里可没电灯。
《时机管理》提到,我们经常说几点几分干什么,这不叫时间管理,是时长管理。
真正的时间管理是时机管理,你站在时间的曲线上,把事情放在最适合的时间点。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从古沿用至今的时令就是一种时机管理。
为什么叫时令呢?
大自然的时间的流动是一个命令。农民没有指挥官,没有冲锋号,但是有 24 节气。它本质上是一道道命令,你要按照这个命令去做,这叫时令。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立秋以后插秧的双季稻结的都是空壳,跟没种一样。
我们做事如同播种,必须要选定合适的时间点。
只要具备生命特征的事物,比如一群人,一个家庭,都隐约受到某种节律的影响。我们探寻这种节律,就是在探寻生命和生活的艺术。
钱穆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被收录在《在荒乱的生活中,求一点上进》这本书。
钱穆提到:“从鸦片战争五口通商直到今天,全国农村逐步破产,闲散生活再也维持不下来了,再不能不向功利上认真,中国人正在开始正式学忙迫,学紧张,学崇拜功利,然而忙迫紧张又哪里是生活的正规呢。
“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终极理想,到底值不得崇拜,而且中国人在以往长时期的闲散生活中,实在亦有许多宝贵而可爱的经验,还常使我们回忆与流连。
“这正是中国人,尤其是懂得生活趣味的中国人今天的大苦处。”
最近我看了《时机管理》之后,感触更深,生活之所以慌乱,可能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时机。
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人:智商不低,特别抓紧时间,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收效甚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他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就是慌乱。
这种慌乱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时机地努力,就像农民不分时令地往田里撒种子。
《在荒乱的生活中,求一点上进》这本书讲到,过生活要像一个专业选手那样学会暂停。
一个真正专业的选手在比赛时会找准暂停的时机,不专业的选手失败之后会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但其实是节律乱了。
我一位朋友的观点:你对时间的看法不仅体现你的时间观,还体现宇宙观。
把时间理解成线性或者周期性,看待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
如果你觉得时间是线性,你会笃定“既往不恋,纵情向前”。如果你觉得时间是周期性,会期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先不提更宏观的周期,我们起码应该了解自己生命的节律,知道什么时候该奋进、忙碌,什么时候该在忙碌中讨一点悠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的艺术。
注释
1. 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他来到中国西南山区,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每周二、四 晚八点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同步更新音频内容
本篇文稿整理自节目音频,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享受原汁原味的老友对话,依然建议您回到音频。
本篇总结
1. 如果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生命的节奏,就掌握了生命的运程。
2. 真正的时间管理是时机管理,你站在时间的曲线上,把事情放在最适合的时间点。
3. 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生命的节律,知道什么时候该奋进、忙碌,什么时候该在忙碌中讨一点悠闲。
互动话题
Q:一周前,微信之父张小龙高尔夫比赛夺冠。和菜头说:“只有在球场上才能看到张小龙舒展放松、毫不设防的笑容。在其余的时间里,他都躲在 Kent 的烟雾和沉默后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工作之余,你会如何放松自己?欢迎各位在文末留言,留言点赞前三的用户将获得丹尼尔·平克的《时机管理》一书,留言点赞第四位至第六位的用户将获得一个月的 Kindle Unlimited 会员。
《移民城市背后的市井雄心》这篇文章的获奖用户是:1Q88、DK、jacara、Yvonne Yong、自己、周梦雅,请各位获奖用户在本周内添加客服微信(ID:dongwutalkshow)领取奖品。
往期节目
第二季第 16 期:城市引力场
第二季第 15 期:“神秘测试”背后的心理术
第二季第 14 期:拼多多的基因(下)
第二季第 13 期:拼多多的基因(上)
第二季第 12 期:有精度的生命
第二季第 11 期:从知道到学到
第二季第 10 期:生命的法则(下)
第二季第 9 期:生命的法则(上)
第二季第 8 期:第一性原理(下)
第二季第 7 期:第一性原理(上)
第二季第 6 期:生命的云端
第二季第 5 期:生命 3.0
第二季第 4 期:人生的玩家
第二季第 3 期:虚拟的狂欢
第二季第 2 期:碳基生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