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写小说
6
123456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赵紫阳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法明传[2024]173号
3
中共中央
4
起源 解读 龚
5
写小说
6
123456
7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8
妈 分享 回
9
赵紫阳
10
南京李志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法明传[2024]173号: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16年8月24日
2016年11月18日
2016年11月18日
2016年11月19日
2016年11月19日
2016年11月19日
2016年11月19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0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1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2日
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3日
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4日
2016年11月24日
2018年7月27日
2018年7月28日
2018年7月30日
2018年7月31日
2018年8月2日
2018年9月6日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10日
2018年10月7日
2018年10月8日
2018年10月10日
2018年10月11日
2018年10月12日
2020年2月27日
2020年2月27日
2020年2月28日
2020年3月1日
2020年6月21日
2020年6月21日
2020年6月21日
2020年6月21日
2020年6月21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2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3日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6月26日
2020年6月26日
2020年6月26日
2020年6月26日
2020年6月26日
2020年6月27日
2020年6月27日
2020年6月27日
2020年6月27日
2020年6月27日
2020年6月28日
2021年2月12日
2021年2月12日
2021年2月13日
2021年2月14日
2021年2月15日
2021年2月16日
2021年2月16日
2021年2月17日
2021年2月18日
2021年2月18日
2021年7月30日
2021年8月1日
2021年8月2日
2021年8月3日
2021年8月5日
2021年12月23日
2021年12月25日
2021年12月26日
2021年12月28日
2021年12月29日
2022年1月14日
2022年1月16日
2022年1月17日
2022年1月18日
2022年1月19日
2022年1月20日
2022年6月11日
2022年6月12日
2022年6月12日
2022年6月13日
2022年6月13日
2022年6月14日
2022年6月14日
2022年6月15日
2022年6月15日
2022年6月16日
2022年6月16日
2022年6月17日
2022年6月17日
2022年6月18日
查看原文
其他
任法融的“出世”与“入世”| 拙见人物
原创
2016-03-17
拙见
拙见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88hmovbq&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民不惧怕祸乱,则更大的祸乱就会到来。道教认为世间万物都不能离开道,人们失去了道德观念,没有了信仰,才会不畏惧祸乱。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
出世的人如何入世?
这大抵是所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信奉某一种宗教的人难以回避的问题。白袍黑冠,束腿布履,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上,我们又看到了那个仙风道骨,白发白须的任法融。
他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也是中国政协常委,81岁的任法融早已跨越意形的禁锢,心性跳出三界外,精魂不在五行中,但面对俗世的名声和凡务,依然是一种淡定恬然的姿态。
来,则安之;对,则处之。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任法融31岁,坚守观台,垦荒谋生。十年浩劫,处险不惊,遇难不悲,心胸豁达,信仰虔诚,一直没有放弃对《道德经》的研究;通过十年浩劫,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人生之困苦,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道德》的深玄妙理。
穷宇宙造化之源,明万类消长之理,这才是“道”家的境界。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得现代病,任法融依然处世不惊。
“阴阳不和,天地不交,运动失衡。”
这句我们常常在有关道家学说的文艺作品里看到的话,任法融用它来阐释雾霾的成因。凡人或觉迂阔,因为,在人们的惯有思维里,环境问题总是和各种科学名词牵扯在一起,热岛环流、厄尔尼诺现象、PM2.5。但在道家的世界观里,世间一切都能纳入道家所说的“阴阳、天地、人”三才之中。
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颗大树的根在道家。”
西游记里常有妖风妖雾伴妖而至,涤清污气是世人的夙愿,朗朗乾坤,天清气爽,我们或许不懂道家,但我们知道蓝天白云有多重要。
任法融对世间的观察也包括对自然的观察,
“雾霾、洪涝、干旱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离不开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地人协调平衡,世界才能有序发展。人类的行为导致生态变化,自然界不平衡的最直观体现就是气候异常、空气颗粒物污染、动物灭绝等现象。而天道的变化,又造成了人类生活的不便,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想要走出这样破坏——自食恶果——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就要“正人心”。
正人心?谈何容易!千百年的各种思想流派追根溯源都是要达到这种境界,抵达彼岸者寥寥。
在与“拙见”的对话中,任法融提出了关于人心的三个彼岸——信仰、务实和自省。
谈及当下人们信仰的缺失,
任法融多次说到“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他认为,人民不惧怕祸乱,则更大的祸乱就会到来。道教认为世间万物都不能离开道,人们失去了道德观念,没有了信仰,才会不畏惧祸乱。
但信仰不一定是具象的,它也不一定非得是宗教。信仰是一种心境,无关于行为,不一定要三叩九拜,不一定要自我标榜。我们可以信仰某种精神,信仰某种德行。最关键的,是心中保持着对信仰的敬畏。将德行放在心里,遵循道德规范。这样,当我们越来越少地迷失在人世时,或许会少发出一点关于“造化弄人”的哀叹。
对于自身,我们要存有信仰,那么对于世事、对于其他人呢?
或许是当今发展的迅速,高效和期限成为一种束缚,即期功利主义盛行。人们总觉得见效快的利益就是好的,而无法立马见效的就是没用的。任法融评价说现在的人“情薄、世薄、心薄。对于此类“病症”,他给出了这样的处世良方——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简言之,就是我们要追求真实,而不去追求浅薄和虚浮。
现在的人们总是快得停不下来。不愿意停下来认真读一本书,不愿意慢下脚步思考一个深刻的问题。更多的人愿意去阅读短小的、碎片化的文字,躲避深刻,躲避娓娓道来。
以至于对文化失去了自己的判断,把搜索引擎告诉我们的变成自己的。因为这种独立观点的缺失,人们开始跟随着“小众”潮流——越是小众的就越是好的,越是读不懂的就越是深刻的,越是不赚钱的越是为艺术献身的。
我们走得太快了,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又匆匆忙忙上路,把好的风景都丢在了路上,自己却始终惶惶而不知方向。是否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静下心来积累沉淀,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法则?浮浪只能卷走流于表面的不真实,而真正落到实处的,从来不会被浮浪卷走,也从来不会迷失方向。
任法融说,无论是对环境问题,还是贫富差距,抑或是信仰缺失,人不悟解是不行的,人要自我反省。
治疗中国“病”的解药就是自省。保持谦逊,自我反省,等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其他萦绕四周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水处下,往低处而纳百川。说水“几于道”,除了水固有的清澈清凉,还有它所折射出的冷静谦逊的品质——处于实处,利万物却不与之争。“不争”与“无为”,也是道教的重要思想。
“不争”真的就能让一切好起来吗?我们还总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似乎这句话更能得到当今社会各种事实的印证。我认为,道家所谓的“不争”指的不是行为上的不争,而是在告诉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内心淡定超然一些,便不会对一时得失在意到茶饭不思。当然,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向来见仁见智,说法不一。
不过,道家的“无为而为”似乎也印证了上述的观点。有人会问,道家的观念不是“出世”吗,那么任法融忧国忧民的态度、政协常委的身份是不是与之相悖呢?
然而,道家的“出世”并非真正的出世,正如我们了解儒家的“入世”亦不是真正的入世。“无为”的目的是什么?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其实是有分歧的。老子认为“无为而为”。就是说无为是为了有更好的作为。《道德经》中提到诸如“玄德而治”的词语,大量篇幅所讲依旧是如何“治国”。说到底,还是帝王之术。
就如丘处机“一言止杀”成吉思汗。宋朝气数将尽,成吉思汗二度邀请丘处机辅佐。第一次,丘处机以“天时未到”为由拒绝。第二次,说客耶律楚材以“大汗野蛮”为说辞,请到丘处机出山。丘处机说,宋气数将尽,但仍然未尽,此时天时未到。但希望您不要杀害百姓。丘处机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劝说,最终成吉思汗没有杀害百姓。
回到任法融其人。
他说,爱百姓才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治国唯一的价值是爱民,而这,正是道德的观念。
2014年的两会,任法融的提案是关于雾霾;今年的两会,任法融又提出了重视留守儿童上学问题。这位81岁依然精神矍铄的老道长,仍在用他那颗“无为而为”的心牵挂着中国,牵挂着人民。
道家之外,任法融的书法也是大家气候,笔锋之间尽显仙风道骨。刚柔并济,笔划之间虚实有度,结构相让而不相争。网络上能找到的关于他的视频并不多,其中大部分是弘扬道家学说,很难对他个人有直观的感受。然而“字如其人”,还好我们有幸看到他的书法作品,或许也能从中窥得任道长内心的一角。
但在一则两年前的旧访谈里,记者问到有没有在两会上提到宗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和谐关系、宗教信仰和宗教社团的发展如何发挥更良好的积极能量时,任法融显得不是很想探讨这类问题。只是说,时机没有成熟之时,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说。等时机成熟了,自然会说了。
关于宗教的争议依旧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宗教思想显然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除去刻意附会上去的东西之外,宗教向善、向美、追求真实的思想仍旧宝贵。
良药治病,但也“是药三分毒”。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慢下来,踏踏实实地去品其中韵味。
拙见记者:睿睿
▲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拙见人物-
思想与理性的传播者
演讲 | 论坛 | 定制公关 | 战略策划
拙见文化 大巧若拙
拙见近期值得期待的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月
「拙见」现场 · 广州
五月
拙见·中国2016年首届国际金融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