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看不同寻常的事物 | 未来的事

南都观察 南都观察家 2019-07-26


“未来的事”是南都观察新推出的栏目,将定期推荐我们认为有意思的未来活动,可能是某个周五下班后就能参加的分享会,可能是需要花掉整个周末才能逛完的展览,甚至可能必须请假才能抵达现场……


这些活动发生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会在你的心中埋下一滴小小的热情,但也可能会让你有些失望,但它们都再一次指向未来。编辑部的同事也会藏在其中一些活动里,有时候是去帮忙,有时候是去围观,有时候过了很久很久,会突然在一些文章中闪烁出这些活动的细节。


让我们一起离开电子屏幕,到线下去,到人们的面前去,去到未来。也许在某个活动里,我们会见到彼此。(长按或者扫描图片二维码可以了解活动详情)



“一公斤盒子”是一家专注于乡村教育创新设计的社会企业。团队设计了一系列面向中国乡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和老师的多元教学工具包,通过教学设计与教师支持,让优质的学习内容和体验以最低成本的方式输送给最有需要的学生,让更多孩子因此获益。


他们开发了很多很多很多种不同的盒子。“盒子”里面都有什么?他们是如何把盒子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去一公斤盒子的“开放日”吧,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他们还计划每月都开展一次线下活动,一起玩盒子、聊教育。



发芽大会上一次的主题是“萌动”,这次选择“扬”,他们的解释是——(以)光照进来的地方作为主题,希望继续带领青年人近距离接触中国本土社会创业家、公益人的思考、行动、挑战与成长。


虽然不明白“扬”和“光照进来的地方”是什么关系,但是也许在现场,你能找到答案。


光棍节和购物节这一天,在北京繁星戏剧村,有八位本土创业家以演讲的方式讲述公益,还有近20位国内外的艺术家带来最贴近社会话题的艺术作品。



在公益领域,基金会一直被称为“上游”,聚集着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各种社会创新也和基金会紧密相连。比如曾经火遍互联网的“冰桶挑战”,其承载的是对罕见病的关注,后来,病痛挑战基金会在北京注册,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百度、阿里、腾讯都有自己的基金会,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和解决办法。南都观察也是由基金会发起。


数十年来,在中国公益转型的过程中,多元社会力量交织汇集,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对公益领域的争议和批评从未减少,成就与迷茫相伴而行,基金会的发展也面临重大挑战。


2018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走过十年历程,这次以“拾年”为主题,在社会转型之际,有什么是需要重拾的?



“短期支教”这个话题已经被诟病太久,“EV青年”将其发展为“乡村夏令营”,既在理念上有了崭新的解释,其背后的逻辑也清晰明了。共同成长,而非经验不足的教学;玩乐照顾,而非高高在上的施予。青年们在乡村中,一起平等生长。


梁晓燕曾在2016年的论坛中说:“我希望我们可以更多地跳出那种扶贫助困的思维,更多地从教育变革,从教育真正成为人的生命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的乡村夏令营,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能够给我们自身带来什么。希望今年能够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支甚至几千支队伍,都能做出自己的尝试,成为教育变革洪流中的一朵朵晶莹的浪花。”


浪花们相聚在11月底的成都。



人们总是羡慕日本精细的垃圾分类,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喝完牛奶之后都要把包装清洗干净用于回收。而在自己身边,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好像也是徒劳,似乎到最后,分类好的垃圾依然会被一股脑堆在一起,进焚烧厂或者填埋场。


农村的垃圾又是另一番光景,河岸甚至稻田中,有时候是恶臭的垃圾和熏黑的烟尘,有时候它们在上风上水的位置。


2018年11月29-30日,在河南信阳,有一场关于农村垃圾分类的经验交流会和培训会,来自一线的农村垃圾分类执行者们,将分享执行过程中如何组织和动员全体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如何实现分类处理、分类监管体系及可持续建设等关键问题。


活动的举办地——郝堂村——也是南都观察的作者Vico曾经服务过的村庄,如果南都观察的前一个账号没被屏蔽的话,你还能看到他关于农村社区营造、青年返乡的观察和思考。或者扫描下方图片的二维码——



“未来的事”接受各种有意思有意义的活动推荐,请尽早将包含完整信息(时间、地点、议程、介绍等)的活动链接和推荐语发送至邮箱 guancha@nandu.org.cn,如果能再附上活动主视觉,或者主办方最喜欢的几张大尺寸的照片,编辑部会更开心。


欢迎和我们联系,周末愉快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