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 · 民主 | 百年转型,国与民如何相处?
2012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正式提出,经过数年,如今每座城市以及众多乡镇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12个词语,每一个都有丰富的内涵甚至不同的细分。
这是一套美好的表述,南都观察曾在2016年以此为基础,整理过一个书单,并且在历次互动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图书作为礼物赠出。
过去的书单随着过去的账号消失了,如今我们更新了这份书单,每期学习两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部更新完毕之后,将有一个全新的互动正式推出。这是第一期。
▍富强: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繁荣富强的中国梦,逐步变成现实。
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表述:“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
回望中国近现代史,几个重大的节点将中国一步步指向富强之路,帝制终结、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政治、文化、经济等不同层面在不同角度上变革——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作者吴敬琏曾讲过“大国富强之道”,提出“通观500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共同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下五个要素”——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法治、民主、思想自由和学术独立、“橄榄形”社会结构的形成和中等阶层的壮大。这与今天所提价值观亦相吻合,可供参考:
▍民主:人民至上,权责共担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与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里,民主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全民共享,全民共建。
据《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主是一个程序还是一个结果?
1831年,托克维尔离开法国,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后,去美国观察那里的民主状态。早期的“民主”并不如现在想象的那么浪漫,托克维尔引为例证之一的就是由全体人自由投票表决通过的康涅狄格州的《一六五〇年法典》——立法者们直接从《圣经》里找来条文作为法律条令,在刑法开篇即称“凡信仰上帝以外的神的,处以死刑”。这是一个法国人观察到的民主的侧面。
新世纪后,刘瑜以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为引子,将自己在美国留学、任教期间的观察集结出版。在书中,刘瑜写道:“在托克维尔那次著名的旅行之后,他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民主把一个人永远地抛回给他自己,最终将他完全禁锢在内心的孤独里。’这句话可以做多样的解读,我的理解则是,民主通过将公共生活的重负压在每一个个体的肩膀上,挑战每一个人的心灵和头脑。如果说劣质的民主,正如专制,是给个体提供一个隐身于群体之中的机会,那么好的民主则鼓励每个人成为他自己,依赖于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这是一个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
而在《民主:苛求与承诺》一书中,克里斯托夫·默勒斯论述说,民主并没有承诺无统治的未来,换句话说,民主承诺并不包含任何一种无统治的理想。民主指向一种特定的统治形式。民主所承诺的是自我统治——从另一个角度说则是自我决定。正因为此,民主需要对平等之自由的相互承认。而真正的自由,并不只是防御性地逃遁至私人领域,而是积极参与公意的建构与公共生活的塑造。这是一个德国人眼中的民主。
民主可以是什么呢?乔万尼·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的结论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其核心始终是政治权力问题;在复杂庞大的现代社会,以公民亲自参与政治决策为基础的直接民主只能导致效率低下、权威贬值的政治后果;现代民主只能是“被统治的民主”,其关键在于有效制约统治的少数。
*第二期“文明 · 和谐”书单将于11月24日(周六)推出;后台回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获取完整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