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卖房去留学,改变命运还是陷入贫困?

以下文章来源于叁里河 ,作者吴锦清

作者:吴锦清
本文转载自叁里河(ID:Sanlihe1)

从2010年之后,“海归不值钱、留学不划算”的新闻一年比一年多,很难想象还有人认为留学就像二三十年前那样,是所有学子的“救命稻草”,学渣抓住了能逆转生涯,学霸抓住了能够带来升华。
与过去“我什么都要”的留学策略相比,现在的准留学生更需要搞清楚“我需要什么”和“我能承担多少”的问题,这已经是个需要好好筹划的精细过程了。

2016年,知乎上有个初三学生提问:“卖房留学值得吗?”


题主家里不大富裕,一线半城市有套大三居,大概“200多万”,家里准备卖房供他上国际学校,然后本科出国留学。三十多个认真回答的答主里,几乎清一色回复“不值”。只有一个人回答值得,但人家是在美国做牙医的博士。


类似的例子在平台上不胜枚举,“过不了二本线的高三学生打算卖房去新西兰留学”,“小县城单亲妈妈试图卖房圆女儿留学梦”……


从2010年之后,“海归不值钱、留学不划算”的新闻一年比一年多,很难想象还有人认为留学就像二三十年前那样,是所有学子的“救命稻草”,学渣抓住了能逆转生涯,学霸抓住了能够带来升华。

▲ 从1978年到201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长,留学在我国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或者说平民化现象。


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毫无目的的出国留学加上不加规划的投入,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如果像开头几位一样,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拿出老底来支持留学,那么从回报率的角度看,说是致贫也是不为过的。


有两个例子可供参考:杭州女孩小林家里卖掉了唯一一套房子供她去澳洲留学,6年花费近200万。2017年小林回国找工作,一家公司只开了2000元的底薪;济南女孩晓晓家里同样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供她去澳洲留学,5年花费近200万。2018年回国之后,实习工资只有1300块。

小林和晓晓家其实已经算小康,但这么低的薪资就算20年都追平不了学费,更何况原本能升值的那套房。


一两百万留学费用和一两千月薪,出国留学的投资回报率低得惊人。对于现在越来越普遍的工薪阶层留学族来说,留学,真的可能致贫。


首先,学费和住宿费是大头,还有伙食、交通、水电、网络、教材等各种零碎的费用,加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


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详细给出了2018-2019年不同类型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费用最低的是2年制社区大学,最高的是四年制私立大学,每年学费和住宿费用高达48510美元。如果想稍微优惠点,可以选择读个公立大学,费用为37430美元。


再加上生活费,公立大学一年留学成本可达79380美元,私立大学10101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5-70万元。也就是说,在美国读4年本科,200万是个门槛。


另一主流留学目的地英国同样费用不菲。


THE世界大学排名数据显示,2017年,读本科的国际学生每年需要支付10000-35000英镑不等的学费。


除了学费,英国学生包括房租在内的平均生活费为770英镑每月,读完3年本科,保守估计大概需要40-100万人民币。如果生活在伦敦、爱丁堡等繁华城市,月均生活费超1000英镑很正常,总留学成本还要往上走。


想去英美这些主流国家留学,一年二三十万只是起步价,毕竟学费年年在涨。与高昂的留学费用相对的,是留学生在国内就业市场越来越不占优势。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约有365.14万人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留学生回国已成主流趋势,就业竞争越发激烈。


除了激烈的群体内竞争,海归还得和国内高校毕业生竞争。很多用人单位甚至认为,留学生的优势主要在于英语,但现在很多985、211大学毕业生英语也很优秀,而且对国内各方面情况更了解,人资性价比更高。


在这个留学生遍地走的年代,从前“留学等于成功”的光环早就不如以前,留学生的薪资和国内高校毕业生相差不大。


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与个人期望收入相比,80%的海归认为其收入水平低于预期。虽然约七成留学生税前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但6000元及以下群体占比最高,达到33%。


留学每月花个十几万,回国月薪6千,这样的落差令人难以接受。更何况之前的数字只是保守估计,孤身在外,学生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额外费用无法预计。


前面提到的杭州女生小林因为挂科并错过听证会被学校退学,为了保证学位含金量不得不多花60万再读一个研究生学位;澳洲小留学生小周因为无法跟上课程,逃课逃学,后来被朋友带着赌博,把家里给的下一年学费提前花完。最终家里只能再打一笔钱;还有美国留学圈广为流传的段子,有个美国读书的学姐低血糖晕倒,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因为救护车一来就是近2000美金。


越往细处算,留学就越是笔算不清的帐。


出国前订好的100万、200万预算的唯一意义,可能就是用来被打破。


对于高净值家庭来说,费用不是问题,孩子回国之后拿多少薪水也无关紧要。但对于工薪阶层家庭甚至一般中产家庭,每年二三十万费用真的需要努力筹措。本来抱着学成归来能找高薪工作的想法,最终却发现这笔钱需要孩子不吃不喝工作20年才能赚回来。


过去留学是一个“我什么都要”的问题,传统英语留学国排排坐,大致上只要出去,回国之后学历、收入、好名声基本不落下。但是从2010年开始,海归会发现学历通胀程度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上升而加重。留学经历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变成了负资产。


当然,这里面有高等教育大众化造成整体学历贬值的背景。总之,普通人家的留学已经变成了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回报的复杂过程,量入为出和明确目标才是正确的思路。


比如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过去我们需要熟练英语、具备国际视野的大学生来应对改革开放、外资涌入带来的用人需求,但是现在这个落差已经被补上了,无论专业水平还是英语熟练度,国内大学生基本能够胜任。


不过用同样的视角去看,不难发现整体供大于求的表象下还是有局部的技能短缺带来的机会——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业带来了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这与十几二十年前对受过英语高等教育人群的饥渴是一样的。


比如《中国青年报》年初就曾呼吁过“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学历偏见早该放下”。在这些领域,目前的缺口是2200万人,而高职院校生源却持续六年下降。所以今年会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的口号,但这一百万人全部转化也是杯水车薪。


顺着这个逻辑,那么无论是走国内教育路线还是选择出国留学,职业技术方向的就业和回报率就可能远远大于普通综合性大学。既然在讲留学,就不妨以德国为例。德国技术教育名声在外,一名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大概要面对三次分流,最终大半的人会进入职业教育体系或实操性更强的职业技术学校,出来之后的就业路径也十分明显。

▲ 德国是职业教育最发达和完善的国家,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又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模式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Autožurnál | Motoristický magazín


而且德国这类欧洲大陆国家留学成本低,德国大多数公立大学(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除外)无需学费,只要缴纳约150-250欧元的注册费,一年总成本也就在10万元左右,对比传统英语留学国优势明显。
而从成本角度看,德国的职业教育,或者说欧洲高福利国家的公立大学对于工薪家庭来说就算是个不错的“投资标的”——迎合市场对技术岗位的需求、有一两门小语种傍身,无论如何也好过砸锅卖铁去英语国家的普通大学镀金。


当然了,就像那位支持买房留学的牙医先生,如果高投入意味着高回报的话,“卖房留学”便从消费升级为投资了。


美国牙医工作的年收入中位数约在15万美元,卖掉一套200万的房子如果能换来一份在美国当牙医的工作,不仅回收成本在几年之间,拿个绿卡也不在话下。这同样也适用于医生、律师等高投入高回报的职业。


像小林、晓晓这样小康家庭的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选择避开高考而留学,结果已经摆在眼前。当然,要是家境富裕,出国单纯为了镀金,那主流留学国家可以任意选择。


但如果家境普通甚至是中低收入家庭,留学是为了改变未来,就更需要考虑家庭实际经济承受能力,提前做好学习和职业规划,从成本出发可以考虑法德北欧这类高福利国家,从就业考虑需要紧跟市场变化……


这些例子也只是以经济回报和就业的角度去考虑留学,如果从移民跳板、专业提升、或者纯粹的兴趣爱好来看,留学的选择又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与过去“我什么都要”的留学策略相比,现在的准留学生更需要搞清楚“我需要什么”和“我能承担多少”的问题,这已经是个需要好好筹划的精细过程了。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会量入为出,不如好好守住手中的房子,不要学有钱人家孩子去留学。开头提到的那位题主,在一年多之后回来改了改题目,他好好谢了谢各位劝退的答主,并表示当时200万的房子已经通了地铁、搬来了一个重点初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一线半城市地铁学区房。比卖房留学,回国拿个平均水平工资划算多了。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汴京之围》(天地出版社)图书一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