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古代,人们如何制造假币、防范假币?

杨津涛 南都观察家 2022-05-05



杨津涛,前媒体人、历史专栏作者

全文30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在朝廷缺少稳定货币政策、不法分子制假牟利,以及普通百姓被迫私铸三重原因下,古代假币一直较为泛滥,无法禁绝。


身处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遗忘了假币的存在——日常生活已经很少接触纸币,消费、转账、发红包,完全可以线上解决。而过去几千年里,中国古人的经济生活是一直与假币为伴的。

 

从古装剧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剧中人拿铜钱或银子在店铺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方便快捷。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你会惊讶地发现,市面上的铜钱不管新旧、面值,还是轻重、大小都不一样,你拿在手中的一吊钱,商家未必照单全收;白银的使用比铜钱更为复杂,各地银锭含银量不同,跨地交易必须重新换算。这种货币体系给造假者留出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铜钱私铸多种多样

 

铜钱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一种货币,它兼有虚值货币和称量货币的双重特点。比如任何一枚小平钱,理论上的面值都是“一文”,可重量千差万别,从1克到5克都很常见,实际价值并不相同。假如一件商品定价20文,两个人分别拿着20枚1克的铜钱和20枚5克的铜钱,商家肯定更愿意接受后者。

 

有心人发现了其中“商机”,于是搜集较重的铜钱,将它们融化为铜,或者私自开采铜矿,在荒郊野岭、湖中大船上设立作坊,铸造劣质铜钱,从而有了历史上常说的盗铸或私铸。

 

绝大多数时候,铸币是国家的专属权力,盗铸钱、私铸钱即等同于假币。西汉初年,朝廷为解决钱币不足问题,曾允许民间自行铸币,很多人为牟取暴利,大量铸造所谓“荚钱”——像榆荚(榆钱儿)般轻薄。秦朝的半两钱每枚重8克左右,化成铜浆后,足够重铸4—6枚荚钱。

 

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五铢钱后,币制走向稳定,但制假现象一直存在。尤其经过三国两晋的动荡,到南北朝时期,币制又趋混乱,政府和民间争相铸造“恶钱”(指劣质钱币)。比如宋孝武帝铸造1克左右的四铢钱后,“民间盗铸云起,杂以铅锡,并不牢固,又剪凿古钱,以取其铜”,老百姓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剪掉秦汉钱币边缘的铜,然后混杂上铅和锡,铸造假币。

 

在唐朝后期、北宋后期,朝廷大规模铸行乾元重宝、崇宁重宝、崇宁通宝等“当十钱”,即规定每枚大钱面值等同于10枚小平钱。由于此类大钱的实际重量仅相当于3枚小平钱,使得毁小钱、铸大钱可以获得3倍以上的暴利。北宋末年,宋徽宗曾一次赦免十几万名制造假币的犯人。

 

▲ 唐朝“乾元重宝”重轮大钱(背上月纹),重量14.3克,直径34.4毫米。© 中国钱币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外国也会私铸中国铜钱。爪哇、日本、安南等国为方便与中国贸易,或满足本国经济需要,都曾仿制中国钱币。爪哇仿制的北宋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等,在该国使用了数百年。15—16世纪,永乐通宝通过赏赐、贸易等途径传入日本,因其铸造精美大受欢迎,催生了大量私铸。


 

纸币与白银也能造假

 

在古代,与铜钱一起流通的还有纸币。北宋的交子、元朝的交钞、明朝的宝钞都有相应的假币。为了防伪,古代纸币采用专门的纸张、印鉴,以及复杂的图文设计,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制假者依旧大行其道。明朝初年,江苏句容有一个名叫杨馒头的人组织团伙,让银匠负责制版,然后在生产纸马的人家进行印刷,伪造出的大明宝钞几可乱真。

 

到明朝晚期,铜钱铸量不足、纸币彻底崩溃,白银逐渐成为通用货币,伴随而来的就是“伪银”横行。明人张应俞在《杜骗新书》里列举了各种不同名目的伪银及特征,如所谓“鼎银”是以纹银五钱和汞五钱半混铸而成,与纹银的不同只是“色略青些”;又如“钞仔铜”是“用铜一两,入银三分”铸造而来,呈现“死鱼白,无青白之色”。伪银种类之多,“非言语笔舌所能形容”。在张应俞看来,“凡四民交易,止可用七程以至细丝,更低者不可用也”。这就是说,元宝之中,铜、铅、铁等廉价金属杂质较多,含银量在70%以下者即可归为“伪银”(又称“赝银”),属于实实在在的假币。

 

利用伪银购买商品或实行诈骗的案件,在明清时期屡屡发生,以至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教人分辨白银成色、识别伪银的专著,如冯琢珩《辨银谱》、宁寿堂《银谱》等。

 

▲ 《辨银谱》 © 孔夫子旧书网



以严刑酷法打击私铸

 

私铸钱在市面流通,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通货膨胀。商家面对粗制滥造、异常轻薄的各类私铸钱,为保本不亏,只能将原本定价20文制钱(即官铸钱)的商品,涨到30文、40文,乃至更多。

 

西汉经济在荚钱的冲击下,物价飞涨,1石米的价格涨到上万钱,是正常年份的300多倍。北宋私铸大钱盛行,除加剧通货膨胀外,“民间尽将小平钱销铸当十钱,致民小钱数少,买卖沮滞”,意即老百姓纷纷把小钱囤积起来,改铸崇宁重宝等大钱,导致市面上小钱不足,日常交易难以进行。

 

不同于私铸钱的正常流通,伪钞、伪银主要被用于行骗。陆游《老学庵笔记》里讲过一个案例,说四川一个富户常让老仆帮忙管钱,有一次老仆拿回5000缗钱引,被发现都是假币。钱引是南宋时期四川使用的一种纸币,5000缗理论上等于500万枚小平钱,可谓是一笔巨款。

 

甚至有人铤而走险,在向官府纳税时使用伪银。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当时“上下皆用银,而民间巧诈滋甚,非直绐市人,且或用以欺官长”,即是说奸人不仅用伪银骗百姓,还用来糊弄官府。

 

为打击制售假币,古代朝廷制定了诸多严刑酷法。汉墓出土的《钱律》说,“盗铸钱及佐者,弃市”,即对私铸钱币的主谋和从犯全部处死。《唐律》规定,私铸铜钱的人,流放3000里;准备了造假工具,还没开始铸币的人,徒刑2年;正在准备造假工具的人,杖责100下。

 

在明朝,“凡伪造宝钞,不分首从及窝主,若知情行使者,皆斩”,胆敢伪造纸币,无论首犯、从犯、窝藏犯,还是明知假币而使用者,都要被斩首。相比之下,对于伪造白银的惩处要轻很多,最高刑罚不过是判处徒刑3年。这是因为宝钞、铜钱属于法定货币,白银不在此列。

 

为给制假者“釜底抽薪”,历代朝廷都实行“铜禁”,尽可能地把黄铜资源控制在手中。比如,唐宋时期禁止私人采铜,不允许私铸、私藏、购买铜器,违者会被处以杖刑、徒刑,甚至发配。

 

历代的严刑酷法、原料管制,都没能真正战胜假币。到了晚清时期,私铸铜钱、铜元、银元等更是大行其道,在各地市场上,每100文铜钱中常常有七成以上都是私铸的恶钱。

 


假币横行的根源是朝廷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制造假币的主要原因都是谋利。但古代朝廷不同于现代政府,他们铸造铜钱、发行纸币都没有严格的计划,很多时候为与民争利,不惜故意铸造恶钱或超发纸币。

 

西汉初期,刘邦铸造的钱币沿用秦朝“半两”之名,但大幅减重,开了荚钱的先河;后来汉文帝铸造的半两钱也仅重4铢(秦朝法定重12铢)。三国时期,蜀汉铸造“直百五铢”,孙吴铸造“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妄想让一枚重量不过相当五铢钱数倍的大钱,等值于数百、乃至上千枚五铢钱。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全力推广“大明宝钞”,规定1贯宝钞等同于1000文钱。由于发行无度,宝钞急速贬值,到了明朝中期,1贯全新的宝钞只能当10文钱花,1贯破旧的宝钞不过值1—2文钱了。在北宋,交子原定三年一界,回收旧币,再发新币。但神宗时该制度即已无法维持,出现两界交子并行的情况。徽宗时期更加无序,仅1103年一年,就加印1000多万贯交子。


 ▲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 © 中国钱币博物馆


朝廷压缩工艺、成本,带头铸造恶钱,一方面降低了造假门槛,使不法分子能轻易造出与官铸无二的假币;另一方面也使民间私铸铜钱或盗印纸币,成为一种抵御剥削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很多时候,朝廷铸币量不足,往往导致通货紧缩,而私铸钱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市场需要。

 

综而言之,在朝廷缺少稳定货币政策、不法分子制假牟利,以及普通百姓被迫私铸三重原因下,古代假币一直较为泛滥,无法禁绝。这说明,要想整治假币,必须先了解并尊重经济规律才行。

 


*欢迎给南都观察投稿,投稿邮箱 guancha@nandu.org.cn*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欧洲的细节》(浙江人民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图片,阅读推荐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