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话VOL.04 | ta们私藏的绘本小事

嗨!品牌 Hiiibrand 2022-11-10
喜欢绘本?
想了解绘本创作?
创作绘本不知何处出版? 

Hiiibrand(嗨!品牌)开设『 绘 话 』专题,持续邀请创作者、出版社编辑及绘本爱好者们一起来聊聊绘本那些事。

▼点击回顾绘话VOL.01精彩内容▼


▼点击回顾绘话VOL.02精彩内容▼


▼点击回顾绘话VOL.03精彩内容▼


前几期我们已经听了足够多绘本作者讲他们的创作故事(点击上方图片回顾,满满诚意,一定要看!   )。

今天不聊创作,只拿出那些最私藏的“佳肴”。搬好板凳,速来围观!别吝啬,留言区也留下你和绘本之间的情缘故事吧 


想之后在绘话看到什么内容?
希望邀请到谁?来这里许愿 ↓↓↓

长按识别二维码




VOL.04

| LET'S TALK ABOUT |

我 与 绘 本 的 两 三 事


本 期 问 答


#最近一次读绘本是什么时候,什么情景?

#你对绘本的最初记忆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是绘本?

#什么样的绘本能吸引到你?分享一(几)本你喜欢的绘本吧!


邀 请 嘉 宾


刘媛、Natalia Oltarzhevskaya(俄罗斯)、玛格丽特、珍珠、Twofew、郭源、见秋、Alfonso Lourido(乌拉圭)、Maria-Moya(西班牙)。




嘉 宾 介 绍


 刘 媛

毕业于大连民族大学视觉传达工作室,伦敦艺术大学插画系研究生在读,第九届信谊图画书获奖作者。



Natalia Oltarzhevskaya(俄罗斯) 

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印刷艺术大学,拥有平面和书籍艺术学位。


 玛 格 丽 特

小活字营销,出版社最性感的女神。


珍 珠(杨 叶 舟) 

第一届小凉帽国际绘本大赛少儿组全场大奖《蚂蚁牙医》作者。


 Twofew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艺术设计本科,中国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艺术学硕士。作品入选2017亚洲插画大赏。


郭 源 

绘本阅读推广人,创办了家庭绘本教育平台——绘本后花园,帮助上千家庭用绘本育儿育己。妈妈成长教练,帮助妈妈接纳自我,活出自我。26岁带娃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说人话的那种。


 见 秋

一个喜欢做手工的书法老师;第九届信谊图画书奖获得者;《东方娃娃》杂志特约作者。


Alfonso Lourido(乌拉圭) 

乌拉圭广告机构Alquimia的创意总监,McCann Erickson的艺术总监,Ecuador及TBWA的创意总监。除此之外,Alfonso还是一名广告电影指导,并已经成功拍摄了多部短片。


 Maria-Moya(西班牙)

西班牙插画师。主要画儿童插画和绘本,也会画成人插图。常用传统绘画工具创作,以其细腻及温柔的笔触为特色。





回 答 Q & A



Q1

最近一次读绘本是什么时候,什么情景?



刘媛    首先,非常感谢Hiiibrand的邀请。因为我个人非常非常喜爱绘本,本科毕业后也会继续从事绘本创作的工作。所以关于这期的主题,想聊的话太多啦!

 

我最近一次读绘本是不久之前在伦敦的Tate Britain周边书店里,偶然逛到了一小块绘本的展区,瞬间就挪不动脚步了。先推荐两本给大家——《This Way, That Way》《The Luckiest Monkey in the World》,也是我到伦敦后最先入手的两本。第一本是线索简单的无字书,内容由大色块的几何形状组成,你可以沿着它的折痕再做出另外一本不同的绘本!



《This Way, That Way》


















《世界上最幸运的猴子(The Luckiest Monkey in the World)》






Natalia Oltarzhevskaya    我经常阅读和翻阅绘本,不仅是因为我有学过做一名图画作者,而且我还有个小侄女,我是真的非常爱绘本。


无论是新兴的绘本还是古老的版本我都爱,看着这两种不同年代的书籍,你可以追随时间,看绘本是如何变化,可以看到插画师们是如何把创作融入绘本中。他们这两种看起来很不一样,使用了截然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木版画、用墨水或水彩,还有的是直接电脑创作。无论是哪种技巧,都能找到使用它的绘本——也许是严肃的,也许仅供娱乐,也许是教育类的……很多很多都有可能。所有这些变化都让我非常兴奋!


《哈默林的吹笛人》作者:Natalia




我最近读的一本是《绿野仙踪》,由莉丝贝丝·茨威格(Lisbeth Zwerger)作画。


图:Lisbeth Zwerger


我小时候就读过这本书,只不过当时不是插画的版本。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故事,简单而真诚,我真的很喜欢里面的插画。它们和故事是如此契合。简单而不过分引人注意,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出动态的场景。




玛格丽特    最近一次集中花时间看绘本是在国展的插画区域,发现了成套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就坐在舒服的靠垫山把弗洛格和小伙伴发生的故事看完了,我也想和弗洛格做朋友!




珍珠    (戳下方视频↓↓↓ 拍摄:珍珠妈妈)


最近一次看绘本是什么时候呢?





Twofew    最近一次是在书店闲逛的时候。所有喜欢绘本、插画和设计的人也许都是视觉系生物吧,我自己已经养成习惯只要去书店都会寻找摆放绘本区域。


国内的书店有很多还是把绘本归类为童书,所以我最近一次读绘本也是挤在小朋友中看的。其实在别人眼里这个画面也是很有意思的情景吧。




郭源    我几乎每天都会给孩子读绘本,哪怕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读,也会等孩子睡下去书架拿一本品味。印象最深的场景是我在一边看图一边读着绘本上的文字,我读着读着有点哽咽,又不好意思让孩子看出来,于是就把速度放得慢慢地,试图去平复一下已经被掀起来的内心。很想让孩子跟我一样去体会那种细腻的温暖力量,又很怕影响了他对书的感受。这种感觉很微妙。




见秋    最近一次读绘本是昨天吧,强哥喜欢在扉页上画些小画,而我喜欢读故事的时候,不经意发现那些小画的感觉,然后就又顺便看了一些绘本故事。






Alfonso Lourido    最近一次读绘本是上周在一家书店。每次踏入一间书店,我都会直奔绘本区。阅读绘本就像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特别时间”,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形式。




黄色潜水员》(点击回顾)作者:Alfonso Lourido




Maria-Moya    上一次读可能是几周以前了。那是一次晚餐后的夜晚,当时我正和朋友小酌一杯,然后我分享了几本小书给他,我们在一起阅读了它们。

天空商人》(点击查看)作者:Maria-Moya






Q2

你对绘本的最初记忆是什么?

你觉得什么是绘本?


刘媛    绘本最初给我的感觉就是给小孩子读的插图书。但是后来越创作越发现,并不仅仅是这样。我觉得绘本在所有书籍当中是受众面积最广的一类,小到咿呀学语的孩子,大到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


对于作者来说,绘本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对于读者来说,绘本可以是一种连接情感的纽带。总之,在我的观念里,绘本就是“情感”。


《沙丁》作者:刘媛






Natalia Oltarzhevskaya    童年时候我读过很多书,它们大多数是些有着不加修饰且无法分辨的苏联作家图。但其实我一直喜欢彩色的插画,至少有3、4种以上色彩的那种。每当回想起童年的那些书,脑海中却总是要浮现出简易背景下的褪色黑白图像。它们经常出现在书的章节标题旁,或书页的一些角落里。


印象中我小时候最早读的有Boris Diodorov的《小熊维尼(Winnie-the-Pooh)》、Vladimir Suteev的《谁在喵喵叫(Who said Meow?)》、同样由Boris Zakhoder创作的《鲸鱼和猫(Whale and Cat)》、Rudyard Kipling的《就是那样的故事(Just so Stories)》、Kuprin的《尤什卡(Yushka)》、Lewis Carrol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有《古希腊神话传说(Legends and Myths of Ancient Greece)》《茉莉在谎言之地(Jasmine in the Land of Liars)》等等。(中文皆为暂译)


by:Boris Diodorov


by:ladimir Suteev


《鲸鱼和猫(Whale and Cat)》by:Boris Diodorov


by:Rudyard Kipling“Just so Stories”

by:Yushka


《茉莉在谎言之地(Jasmine in the Land of Liars)》


我好像想起了很多很棒的故事!现在回想,我总算有点明白或许有些插画是为更成熟的读者准备的,也许孩提时觉得枯燥的东西其实是宝藏作品。但是吧,我还是觉得小时候应该有更多机会看些五彩点的书。




玛格丽特    以前并不太了解绘本,作为学中文的人看多了文字所以即使是刚接触绘本时也更在乎文字而不是画面,所以我也是在从事绘本营销编辑后爱上了绘本,继而也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画面带来的感觉,有时候甚至觉得只需要画面就足够了。

其实无法准确定义什么是好的绘本,每一本绘本都可能打动人的某部分情感,每一本绘本营销和编辑都会为它“赋予意义”,但是我想,只有在看到一本绘本后你脑子里的想法是“我必须要把它买下来,我要拥有它”的时候,属于你自己的这些绘本就诞生了。而且,成年人如果想保持活力和创造性,一定得时不时翻阅绘本。




珍珠    (戳下方视频↓↓↓ 拍摄:珍珠妈妈)


“绘本有图和文的结合,就感觉脑子里像在看动画片一样~一个故事能够串在一起。”




《蚂蚁牙医》作者:珍珠







Twofew    我很小就喜欢涂涂画画,家长也很早就在把我往这个兴趣方面培养,所以我小时候家里的图画书、绘本是成箱成堆的,可以说是小朋友中的“人生赢家”。最初的记忆是《三毛流浪记》、《列那狐的故事》。


《三毛流浪记》曾经的一些版本。图片来自网络


我认为绘本是文字作为辅助,故事通过画面流动的书籍。绘本中的许多信息都通过画面的细节得以展现,每一次看绘本的时候都像在翻抽屉一样,不经意就会找到自己遗漏的宝贝。




《所有星星都很忙》作者:王裔毅




郭源    我对绘本的最初记忆来源于产后因为想要开启副业,报名了出版社组织的故事妈妈活动。第一次读《我的弟弟是小狼》,我就哭了。小兔子从最初的不认可到最后接纳了小狼,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内心戏,有的就是一句简单的“走吧,弟弟,我们回家吃饭。”那一刻刚刚产后有些抑郁的我,居然在一本绘本里体会到了被接纳也接纳自己的感觉。


《我的弟弟是小狼》






见秋    我第一次看到的绘本是日本作者赤羽末吉的《苏和的白马》,那是高中时在老师家里看到的书。文字短短的,每翻一页都满满的,看完一本就想翻下一本,那是一种翻别的书从没有过的心情,而且读了几本后,发现绘本里的绘画竟然可以有那么多的风格。


我觉得看似简单的绘画,单纯的文字,组合起来阅读却特别香的书,就是绘本啦。



Alfonso Lourido    那是本关于马戏团的熊的故事。它来自“小金书”系列。我喜欢那些书,你可以马上从它的金色书脊认出它们,还有复杂的黑色图案在上面。


对我来说,绘本是一个故事,只有有了合适的图像,它才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讲述出。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很清楚这点。




by: Alfonso Lourido




Maria-Moya    我第一本真正接触的书是让·德·布吕诺夫(Jean de Brunhoff)创作的《大象巴巴的故事》的其中一个版本。当时阅读的感觉和现在一样,仿佛这些绘本是读不尽的,而我作为读者,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在那儿结束。

《大象巴巴的故事》



我觉得,图画书是种通过文本、插图和读者自己的解释之间建立的对话来讲述故事的书。






作者:Maria-Moya





Q3

什么样的绘本能吸引到你?

分享一(几)本你喜欢的绘本吧!



刘媛    最能吸引我的一定是能给我无拘无束感觉的、原始手绘的绘本。因为在没有任何附加电子工具的条件下创作出的绘本情感是最浓郁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在本科期间,工作室每周五的绘本分享活动。在听过同学分享日本绘本作家荒井良二(Ryoji Arai) 先生和他的作品之后,我被他自由的创作状态深深吸引住了。

最想分享给大家的是荒井良二的《天亮了,打开窗户吧》。书里面没有出现具体的主人公,只是描绘了从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打开窗户看到的情景。光看封面就很温暖了!

《天亮了,打开窗户吧》

还有另外两本为人熟知的绘本——《森林的绘本》《太阳风琴》都是我非常喜欢和推荐的。

《森林的绘本》

《太阳风琴》


关于我对绘本的理解部分就这么多啦。下面是我的三本绘本作品——《这是个秘密》(2017年7月)、《沙丁》(2018年7月)、《Emperor Penguin》(2019年6月毕设作品,中英两版),为了避免篇幅过长所以只放了封面图,欢迎想看内容的小伙伴私信哦。

《这是个秘密》


《帝企鹅(Emperor Penguin)》




Natalia Oltarzhevskaya    我有很多喜欢的绘本作者,有前辈也有新作者,也有我的同龄人。每本书都很独特的,有着它们对应的阅读群体,孩子、学生或者成人。


我喜欢那些传递着故事片段的插画,比如画面上一个美丽的女人在望向远处,但又不仅仅是看起来那样,而是隐藏在书的字里行间,借助插画的力量诉说这个故事。


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棒,你读着读着,脑中又会不断回想起之前的画面。它不必有着精良的绘画技术,但是得足以令人难忘。我格外宝贝那些画面。


我最喜欢的书有,Anton Van Hertbruggen的《尼诺没有的狗(The Dog that Nino didn't have)》。第一次读到时,真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by:Anton Van Hertbruggen

我还喜欢Scott McCloud创作的漫画《亚瑟和金绳(Arthur and the Golden Rope)》《理解漫画(Understanding Comics)》、Man Arenas的《Yaxin》。


《亚瑟和金绳》

《理解漫画》


《Yaxin》

我也喜欢些儿童经典读物的插图版,如《风和柳树(The Wind and the Willows)》《八十天环游地球(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每一本都显得闲适而令人愉悦,尽管就书的故事而言并不简单。


《风和柳树(The Wind and the Willows)》

还有作者Igor Oleinikov、 Arthur Rackham、Mirko Hanak、May Miturich、Rovina Cai、Kay Nielsen、Walter Crane、Jessie M. King、Heinrich Lefler、Janusz Stanny等等。


 点 击 查 看 大 图 


Igor Oleinikov

Arthur Rackham

Mirko Hanak


May Miturich

Rovina Cai

Kay Nielsen


Walter Crane

Heinrich Lefler

Jessie M. King


Janusz Stanny

我还特别喜欢Robert Sabuda和Matthew Reinhart创作的神奇立体书!这些书是为孩子准备的,会有很多动态互动设计,能真正打动翻阅它的小读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智能手机和许多其他智能小设备迸发的时代里,有大量的信息和无限的可能性。是的,这固然令人惊叹,但我希望至少绘本不要消失,还将与它所有年龄段的读者们就这样继续一直走下去。




玛格丽特    我最喜欢的绘本是《公主四点会来》,这是一本很简朴的平装绘本,可是画面和故事都非常打动我。一本绘本能吸引我的绘本还是需要漂亮的故事来讲非常温柔的主题,不过个人觉得大人也许会比小孩更喜欢。


《公主四点会来》


《公主四点会来》涉及谎言,真诚,信任以及爱。蜡笔简单随意的线条和多彩的颜色,怪异却十分贴合这个故事。实在是很喜欢里面土狼的形象,身上被蚊虫环绕也不忘手提时尚包,保持对美的追求。






《公主四点会来》内页




珍珠    (戳下方视频↓↓↓,视频by珍珠妈妈)


最喜欢的绘本是……?



从左至右依次为《台风那一天》《Grizzwold》《打灯笼》



《台风那一天》






《Grizzwold》






《打灯笼》






Twofew    我个人喜欢寻找画面色调不是特别明亮的绘本,这样讲好像有点奇怪,但可能是想在童书区域找到锁定受众不局限年龄的绘本最快途径。我会被故事、色调、画面、封面等等各方面吸引呢!想推荐几本:

一本是熊亮老师的作品《小石狮》,故事简单却回味悠长,画面诗意富含中国传统韵味。





《小石狮》

一本是贝娅特丽丝·阿勒玛尼娅的 《一只狮子在巴黎》,斩获法国Rueil-Malmaison童书插画奖、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最佳童书奖选书推荐,并入围法国巴欧巴童书奖。讲述了一只来到巴黎的狮子的见闻,任何一个在异乡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书中的寂寞。

《一只狮子在巴黎》




最后一本是梅茜·帕拉迪赛·希林版本的《快乐王子》,她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基础上,通过自己想象力二次创作,让故事重新加入这个时代的活力。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个启发。

《快乐王子》



郭源    能够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绘本,最容易打动我。


大猫小猫




《大猫小猫》——暖房子绘本馆出品。第一遍读,像是生命教育绘本,再读,感觉更像是人生一段段迎来送往的旅程。

你好灯塔

(点击查看相关访谈)




《灯塔》中信出版社。这个时代需要笃定的力量。就像这本书,每个平凡细腻处,都隐藏着守塔人甘于寂寞的笃定力量。

《拳击少女》




《拳击少女》——来自奇想国。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在试图唤醒我内在的女性力量(我之前会有点不认可自己是女的)。这本书里的小女孩,因为拳击而获得了家庭的话语权,当她看到自己肿胀的双手时,又果断地明白这不是她想要的。

“拳击让我打开自我,而钢琴让我放飞心灵。”这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女性在成长中的自我觉醒和接纳。打开身心、放飞心灵。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有一种心灵被触摸到的战栗感。



见秋    能吸引到我的绘本,第一是画面很温暖,然后看完之后会让我有一种 “哇哦!突然明白了一切”的感觉。第二是有趣,可以让我发现秘密。第三是以一种,崭新的,从没见过的角度来讲故事。


喜欢的绘本呢,有五味太郎的《小牛的春天》,陈志勇的《夏天守则》,长谷川义史《妈妈的手作》,乔恩克拉森的《这不是我的帽子》,还有我和强哥的《喂喂,我告诉你哦》,是即将出版的绘本(偷笑)。总之还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



《喂喂,我告诉你哦》



Alfonso Lourido    优秀的。是的,如果它是依赖图画去讲述故事,或者完全只有图,则一定会吸引到我。除了这点,就要看具体的故事、情节,和文字的神奇力量。我推荐的绘本是《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Maria-Moya    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用最少的图文传递最深情感的书籍,它们用简单的故事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说到我最喜欢的书之一,那肯定是艾伯丁(Albertine,图作者)和格尔曼诺·祖洛(Germano Zullo,文作者)创作的《小鸟》。


《小鸟》






以上内容是否够你饱餐一顿

先别急着搜书,
最近你读到了什么难忘的绘本?
记忆中最早的那本书是?
特别喜欢哪位作者?
……
评 论 区 留下你的“书谱”!


感谢各位参与者的支持!

『 绘 话 』专题仍将继续

期待你的加入

扫码投稿留下你的意见/意向



END

© 本文由 Hiiibrand 独家提供
- 采编:阿小 -
图片来自各位参与者及网络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


  相 关 链 接  


- 绘话VOL.03 | “我的书是如何出版的” 【海外篇】-

- 童书里的美丽插画,克劳斯·佛兰科奖公布 -


专访苏菲·布莱科尔 | 两次获得绘本届“奥斯卡”是什么体验





CONTACT US

投稿邮箱

 editor@hiiibrand.com  


商务邮箱 postmaster@hiiibrand.com
联系QQ

2131156818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 阅 读 原 文 ”

前往写下你的反馈意见 / 参与意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