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14岁天才少女”,只有被成功学忽悠瘸了的孩子
俗话说,无知的大人常常因为孩子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而感到惊慌失措。
这句话用来描述我第一次看到岑某某小朋友演讲时的感受,再合适不过了。
在最近广为流传的一个视频中,这个16岁(当时是10岁)的小姑娘身穿公司年会主持人式的对襟礼服裙,梳着成功女企业家专属贴头皮低马尾,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段关于“演讲改变人生”的演说。
面对底下的听众,她毫不怯场。不仅言语间有不符合年龄的成熟,神态动作更是透着精心训练过的痕迹。
然而除了感慨岑某某“小小年纪却端着大人的架势”,更多的人却在她的演讲中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那抑扬顿挫的断句,那随时随地的互动,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学生时代被老师安排集体听讲座时,台上那位成功学大师的影子。
“大声说一声,Yes!”
每隔三分钟一次的全场举手/拍手,仿佛是老家婚礼上的司仪老师,正在与席间专心啃肘子的宾客激情互动;
“大家现在嚎!现在嚎!
此时,你们的心情!嚎,还是不嚎!
此时,你们状态!嚎,还是不嚎!
那,你们的欢呼声,在~哪~里~(逐渐怒音)”
于是懂行的人当时就表示,“有内味儿了”。
当然不是“电台怒汉”万峰老师这种风格。
无数前人的经验早已告诉我们,成功学演讲里的金句只能听一遍。
因为当你稍稍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故事还是道理,哪儿哪儿都不太对。
上面那位热衷于送房车的讲师,自称出席了某个名人云集的重要场合(顺便秀了一下自己的人脉),直接喊价18万拍得了一件印有四个商界大佬头像的T恤。
不仅当场获得了全场人的刮目相看,某大佬还在散场时特意关照他,让他“以后来XX市找我”。
他这样评价这件事带来的启发:“大佬这句关照,值1000万。”
当你以为这已经是成功学讲师中的败家子极限时,更多的大师又让人瞬间明白什么是天外有天。
比如成为很多人精神偶像的“帝国讲师枭哥”,去年就曾因为在演讲中频频语出惊人,以亚文化急先锋的姿态火遍全网。
在他那比说书还精彩的故事中,你能听到——
当年他没钱的时候,钱花光了就去花同学的钱,同学80%的工资都被他花掉了;
说实在的,有时候我写不出稿子,也会羡慕他们这种编瞎话的能力。
“怎么什么不靠谱的故事都能讲的绘声绘色,还能概括出狗屁不通的主旨?”
不过如果你看多了这种演讲,就会发现他们故事中的套路,甚至是给自己设计的人物弧光,都一模一样。
出身必定是底层,或欠债20万穷困潦倒,或初中退学工地搬砖。
然后上了XX老师的课后突然开悟,5年内完成财富积累。从此视钱财如无物,立志以自己学问普惠众人,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当年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就是这种套路。
但成功学的问题,是试图将个人成就直接与这些“大词儿”进行因果关联,而刻意忽略了一切不确定的影响因素。
很多被大师们的传奇故事震惊到的人,也同时相信了“我只要怎么怎么样,就一定会成功”的理论,就像相信枭哥的“成功=使劲花钱”。
大师们将通往成功的路径简化到极致,再加上生动的故事、煽动性的口号,很容易让做着暴富梦的人产生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直到碰壁才发现,那些在讲座中学到的大道理,现实世界中毫无指导意义。
“讲得天花乱坠,
下台就开始卖书”
更加讽刺的是,人们对这些理论的迷恋,反倒成了大师们自己的“财富密码”。
曾经在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成功学大师大多带着“顶尖企业家”的光环,让普通人很难质疑他们的权威性。
毕竟谁能想到,那么有钱有名气的大师,会图自己这几个买书钱。
时间长了,大多数人都早已看穿——卖书、卖课、收培训费,都是大师们惯常的营收手段。
就像岑某某在演讲中描述自己怎么走上人生巅峰之后,最后的目的是撺掇在场听众交18w的学费,像她一样成为姬剑晶的弟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讲师在“起底”“扒皮”中人设崩塌,成功学也终于在主流语境中变成了类似“骗子”的存在。
只有当岑某某们的演讲偶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大家才会惊叹——咦,怎么这套东西还有市场?
这些虚伪的招数成年人已经不相信了,他们却又在试图影响孩子。
岑某某的演讲,看似胸有成竹毫不怯场。然而如果多看几个视频就会发现,她身上所谓的“控场能力”“自如神态”,纯粹都是训练出来的。
在这几年里,她基本上在不同的场合背诵同一篇演讲稿,连什么时候哽咽、什么时候停顿都是一样的。
最多就是依照当天的听众身份,有时候问候“最有格局的企业家领导们”,有时候问候“最会捧场的叔叔阿姨们”。
这也是很多人看到视频之后出离愤怒的原因——
本来以为最可恶的,不过是逼着孩子坐在下面当观众。
没想到现在一个10岁的孩子,都已经成为了这场成功学大戏中的主角。
更何况,所谓的成功学讲座,其实从诞生之初就与成功无关。
不过是利用当时人们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用情绪和传奇故事包装出来的营销手段。
而当它在主流社会中渐渐式微,却又突然以反扑的态势向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逼近。
也就意味着这种套路正在逐渐滑向社会大众的底线。
如今,岑某某的父亲面对质疑依然理直气壮。
说孩子“一天真的能写2000首诗”,学演讲是“为了培养女儿当领导的能力”。
但扑天盖地的批评早已说明了一切,网友们也早就不会被所谓的“投资大脑”理论所蒙骗——
每天让孩子站在台上,机械地背出一连串情绪饱满的废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好,倒不如说是在以成功学的方式,驯化一台赚钱机器。
毕竟,时至今日,连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都已经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可信度。
谁还会相信有人只靠空洞无物的演讲,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呢?
别拿这一套忽悠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