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14岁天才少女”,只有被成功学忽悠瘸了的孩子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0-08-18
来自专辑
Vista看热点


俗话说,无知的大人常常因为孩子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而感到惊慌失措。


这句话用来描述我第一次看到岑某某小朋友演讲时的感受,再合适不过了。


在最近广为流传的一个视频中,这个16岁(当时是10岁)的小姑娘身穿公司年会主持人式的对襟礼服裙,梳着成功女企业家专属贴头皮低马尾,慷慨激昂地发表了一段关于“演讲改变人生”的演说。


面对底下的听众,她毫不怯场。不仅言语间有不符合年龄的成熟,神态动作更是透着精心训练过的痕迹。



然而除了感慨岑某某“小小年纪却端着大人的架势”,更多的人却在她的演讲中嗅到了一丝熟悉的味道。


那抑扬顿挫的断句,那随时随地的互动,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学生时代被老师安排集体听讲座时,台上那位成功学大师的影子。



有人没敢点开视频,仅仅看了自动播放的几个动作,就尴尬的头皮发麻。

甚至还有人说,仿佛梦回高中学校大礼堂的励志演讲现场——

如果再配上一首《天亮了》,感觉自己随时已经准备好跪地痛哭,下定决心好好学习走向人生巅峰了。

01
每个成功学大师,
都是说唱艺术家

岑某某演讲中的熟悉感从何而来?

首先被注意到的,是她熟练在激昂与煽情之间自如穿插的组合技。

通篇以“传销式”鸡血风格为主,平均两分钟就要来一段“好不好!”“要不要!”之类的快问快答。

“大声说一声,Yes!”


每隔三分钟一次的全场举手/拍手,仿佛是老家婚礼上的司仪老师,正在与席间专心啃肘子的宾客激情互动;



“从小我的妈妈告诉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式深情告白,独特的盆腔共鸣式发音,与很多大师的洗脑套路如出一辙。

张口就来的一串串排比和押韵,又像是超市门口的促销员。

“认识岑某诺,成功不会犯错!认识岑某诺,你将魅力四射!”


然而仅仅是这些细节上相似,还不足以让人在点开视频第一秒,就能瞬间确认她的归属。

而真正的精髓,早已藏在了她那神秘的语调里——

“大家现在嚎!现在嚎!

此时,你们的心情!嚎,还是不嚎!

此时,你们状态!嚎,还是不嚎!

那,你们的欢呼声,在~哪~里~(逐渐怒音)”



于是懂行的人当时就表示,“有内味儿了”。


有些人会对此感到疑惑:听小姑娘平时说话不是这样,怎么一到台上就莫名带了一股外国人学中文的“憨憨感”?

直到比对了更多的成功学演讲,才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普通话太标准,是当不了大师的。

纵观不少知名大师的经典语录,每一个激情澎湃的演讲舞台,必备的是平翘舌不分的呐喊,和奇奇怪怪的转音。

“花过多少冤枉残(钱),决定了你有躲(多)大的气度!”

“五十万一台的房车,我不喇(拿)来卖,我拿来送!”


带着抑扬顿挫的语言节奏,仿佛是说唱歌手们的Freestyle;

而那上扬的尾音,仿佛是reader们永远都学不会的flow。


我有时候会感到疑惑,为什么每一个成功学演讲,都离不开各种土味神曲轰炸全场。

毕竟我上一次看到这种“讲两句话就要放一段音乐”的编排,还是在出租车广播中听到的情感电台节目。

当然不是“电台怒汉”万峰老师这种风格。


然而成功学大师们硬生生将这种模式拆解消化后收为己用,让风格各异的神曲变成了绝妙的转场音效。

打鸡血时配上昂扬的劲歌舞曲,回忆父母恩情时又转为抒情的纯音乐。

在音乐的无缝衔接中,那些看起来戛然而止的情绪瞬间就显得合理了不少。

再加上全场富有节奏感的掌声,就算台上的人正在讲昨天晚上吃了什么,似乎也都有了几分人生哲理的味道。


我们或许可以推测,这种风格最初起源于大师的个人演讲水平有限。

但当它一次次奏效之后,就此成为了成功学界的不传之秘。

最大音量的音乐,Rap般顿挫的语调(误),共同组成了一场场“成功味”十足的演讲。

毕竟大家不得不承认,与字正腔圆的播音腔相比,大师们的剑走偏锋确实明显带有一种魔音入脑的穿透感。

配合着富有节奏感的手势,能像闪电般直插到听众大脑中,并在负责长期记忆的区域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


在诗朗诵一般的激情昂扬下,无论是现场的听众还是屏幕前的网友,甚至都已经无暇对大师们的满嘴跑火车和无厘头逻辑进行挑刺。

只有残存的理智还在试图在密集的信息中捕捉一点不对劲:

“这个人刚刚说科比是姓科的?”

“送出800辆房车的模式,到底厉害在哪儿?”

“如果他真的有那么成功,为什么还要靠出来演讲赚钱?”

02
“成功第一步,
花钱别看数”

无数前人的经验早已告诉我们,成功学演讲里的金句只能听一遍。


因为当你稍稍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故事还是道理,哪儿哪儿都不太对。


上面那位热衷于送房车的讲师,自称出席了某个名人云集的重要场合(顺便秀了一下自己的人脉),直接喊价18万拍得了一件印有四个商界大佬头像的T恤



不仅当场获得了全场人的刮目相看,某大佬还在散场时特意关照他,让他“以后来XX市找我”。


他这样评价这件事带来的启发:“大佬这句关照,值1000万。”


当你以为这已经是成功学讲师中的败家子极限时,更多的大师又让人瞬间明白什么是天外有天。


比如成为很多人精神偶像的“帝国讲师枭哥”,去年就曾因为在演讲中频频语出惊人,以亚文化急先锋的姿态火遍全网。



在他那比说书还精彩的故事中,你能听到——


当年他没钱的时候,钱花光了就去花同学的钱,同学80%的工资都被他花掉了;



后来创业成功,有员工背叛他,他不仅不生气,还送了人家100万;


一个女企业家因为没听他的话买一件18万的大衣,结果三个月以后公司就破产了。

从这些案例中,“枭哥”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想要成功,首先必须得大气。什么是大气呢?那就是能花钱。


说实在的,有时候我写不出稿子,也会羡慕他们这种编瞎话的能力。


“怎么什么不靠谱的故事都能讲的绘声绘色,还能概括出狗屁不通的主旨?”



不过如果你看多了这种演讲,就会发现他们故事中的套路,甚至是给自己设计的人物弧光,都一模一样。


出身必定是底层,或欠债20万穷困潦倒,或初中退学工地搬砖。


然后上了XX老师的课后突然开悟,5年内完成财富积累。从此视钱财如无物,立志以自己学问普惠众人,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财富自由,走上人生巅峰。


当年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就是这种套路。


包括这一次岑某某也是同样的个人画风。

她用诗朗诵一般的语调,深情地讲述了自己小学时是如何平庸。

后来又是如何通过演讲课程成为“14岁时就能日均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的天才少女,还即将站上鸟巢的演讲台。

甚至那被网友嘲笑的一大堆头衔也颇有成功学讲师的共性——

公司是国际控股集团,职务是创始人、经理人。

看着厉害的很,然而如果你去X眼查之类的网站找找看,绝对查无此人。


其实,为什么每个成功学讲师都热衷于包装一夜成功的虚假故事,原因并不难想。

毕竟只有把自己变成鲜活的咸鱼翻身案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大众类似“俺也一样”的共情。


而岑某某这一次的演讲套路之所以引发网友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从表现形式到中心思想都并不新鲜。

大概10年以前,有不少成功学大师就靠着煽动性极强的演讲风格,跟俞敏洪、李阳等共同成为了不少人寄托梦想的形象。

“成功学大师”刘一秒。

而尽管站在台上的演讲者各不相同,但关键词却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相信自己、不怕丢脸、要有野心、敢于冒险等等。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词倒是也没什么大毛病。


但成功学的问题,是试图将个人成就直接与这些“大词儿”进行因果关联,而刻意忽略了一切不确定的影响因素。


很多被大师们的传奇故事震惊到的人,也同时相信了“我只要怎么怎么样,就一定会成功”的理论,就像相信枭哥的“成功=使劲花钱”。



大师们将通往成功的路径简化到极致,再加上生动的故事、煽动性的口号,很容易让做着暴富梦的人产生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直到碰壁才发现,那些在讲座中学到的大道理,现实世界中毫无指导意义。


03

“讲得天花乱坠,

下台就开始卖书”


更加讽刺的是,人们对这些理论的迷恋,反倒成了大师们自己的“财富密码”。


就像一位网友回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听过的讲座。台上讲师的眉飞色舞、慷慨激昂让他血冲大脑,恨不得马上飞奔出去拜访客户——

并在讲座结束后,花了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下了一整套价格不菲的成功学宝典。


曾经在互联网还没那么发达的年代,成功学大师大多带着“顶尖企业家”的光环,让普通人很难质疑他们的权威性。


毕竟谁能想到,那么有钱有名气的大师,会图自己这几个买书钱。



然而随着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拓宽,大师们身上的虚假光环被剥去,他们嘴里跑的火车也越来越不可信。

时间长了,大多数人都早已看穿——卖书、卖课、收培训费,都是大师们惯常的营收手段。


就像岑某某在演讲中描述自己怎么走上人生巅峰之后,最后的目的是撺掇在场听众交18w的学费,像她一样成为姬剑晶的弟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讲师在“起底”“扒皮”中人设崩塌,成功学也终于在主流语境中变成了类似“骗子”的存在。



只有当岑某某们的演讲偶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大家才会惊叹——咦,怎么这套东西还有市场?



在视频底下,有一类评论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就是很多年轻网友都表示,自己在学校里也听过这种“套路感满满”的演说。

它们通常被套上“感恩教育”的外衣,一般是在升学考试之前。

不知道从哪儿请来的所谓“知名人士”,打着鼓舞士气的幌子在台上长篇大论。

套路基本就是照搬成功学那一套,把演讲稿中的“发财”替换成“考大学”,再加重“感恩父母”内容的比重。

等到台下的父母和孩子集体痛哭流涕,再话音一转开始卖书。


这些虚伪的招数成年人已经不相信了,他们却又在试图影响孩子。


岑某某的演讲,看似胸有成竹毫不怯场。然而如果多看几个视频就会发现,她身上所谓的“控场能力”“自如神态”,纯粹都是训练出来的。


在这几年里,她基本上在不同的场合背诵同一篇演讲稿,连什么时候哽咽、什么时候停顿都是一样的。



最多就是依照当天的听众身份,有时候问候“最有格局的企业家领导们”,有时候问候“最会捧场的叔叔阿姨们”。


这也是很多人看到视频之后出离愤怒的原因——


本来以为最可恶的,不过是逼着孩子坐在下面当观众。


没想到现在一个10岁的孩子,都已经成为了这场成功学大戏中的主角。


更何况,所谓的成功学讲座,其实从诞生之初就与成功无关。


不过是利用当时人们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用情绪和传奇故事包装出来的营销手段。


而当它在主流社会中渐渐式微,却又突然以反扑的态势向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未成年人逼近。


也就意味着这种套路正在逐渐滑向社会大众的底线。


如今,岑某某的父亲面对质疑依然理直气壮。


说孩子“一天真的能写2000首诗”,学演讲是“为了培养女儿当领导的能力”。


但扑天盖地的批评早已说明了一切,网友们也早就不会被所谓的“投资大脑”理论所蒙骗——


每天让孩子站在台上,机械地背出一连串情绪饱满的废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好,倒不如说是在以成功学的方式,驯化一台赚钱机器。


毕竟,时至今日,连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都已经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可信度。


谁还会相信有人只靠空洞无物的演讲,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呢?




· END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别拿这一套忽悠孩子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