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档商场里隐藏自己的穷酸?”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一口气吃下整个俄罗斯大列巴更难,那大概就是——昂首挺胸走进一个明知自己消费不起的高端商场。
有人唯一一次光顾市里最贵的商场,只是为了去地下一层的餐厅吃个饭,连二楼都不敢上;
也有人即使不认得商场里的牌子,但是瞟一眼商场里的橱窗,就能被高贵冷艳的气场吓到落荒而逃。
一个让直男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的事实是,在大多数女孩的心目中,不同的商场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就拿北京举例,如果说朝阳大悦城是写字楼白领们周末打发时间的去处。
那么那种全是奢侈品牌的商场,就是需要攒足了几个月的钱和勇气,才敢迈进去的“朝圣之地”。
差不多是这种心态。
有人说,每当走入神圣而又冷酷的三里屯北区,总有一些后背发凉。从跨入门口的第一步,就感觉有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在打量着你。
也有人回忆自己第一次走进广州天环的时候,“紧张到想立刻撞墙,但是里面的墙看起来也好高级的样子。”
如果男性朋友们无法理解这种“自惭形秽”的感受,可以脑补自己走进了一家大型洗浴中心——
推开门的那一刻,詹姆斯、库里和韦德同时坐在里面看着你,并对你表示,没有一枚总冠军戒指,不配来这里洗澡。
在很多时尚博主的教程中,“不露怯”都是逛高端店铺时的首要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心里多么惶恐,表面上都要摆出一副“经常来逛、随手就买”的随意神态。
然而,根据大多数人的亲身经历,情况多半是——即使在门口自我鼓励一个小时,也会在对上门口保安眼神的第一秒钟突然泄气。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破产姐妹》里的落魄白富美,即使穿着餐厅服务员的衣服,也能从容地让导购拿出店里最好的晚礼服。
而普普通通的都市丽人们,在下定决心走进高端商场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定是化好精致的妆容,并拎上自己最贵的一个包。
那一瞬间,连带着身上精心挑选的衣服,都突然间变得格格不入。
一般来说,贫民窟女孩们在高端商场遭遇的种种窘迫,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没钱。
听说高端商场里,一个端午节荷包都是三位数。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长长见识”的态度走进来的,当然没有作为一名消费者“上帝”的理直气壮。
由此可见,高端商场给都市丽人们带来的威慑力,似乎不止源自“只看不买”的心虚。
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是真的要去消费,也依然胆战心惊到像是要去打一场艰难的战役。
大多数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社恐”。但只有最具火眼金睛的人,才能一眼就看出——
高端商场里那些奢侈品店,为了营造出“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姿态,究竟花了多大功夫。
就从装修来看,很多店铺都会给人一种门口写着“你买不起”的感觉。
门面装修豪华、橱窗闪闪发光,每次路过都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正隔着玻璃看屋里的烧鹅。
而鼓起勇气走进去的人,又一定会在与身着西服套装的终极Boss——柜哥柜姐——的对峙中败下阵来。
@亲爱的毛光光
说真的,很多时候奢侈品店员的“可怕”程度,简直堪比应聘时的面试官。
明知他们并不会对你的实际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但还是会因为某种独特的优越姿态,让你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常年混迹各种精品店的大S尚且有如此遭遇。
而现实中很多有关名牌店的种种抱怨,也能部分解释某些导购员的形象为什么一度比房产中介还要让人怨声载道。
我一个朋友曾经想去某轻奢店里买外套,为了凑足满减的金额,想再给妈妈带一件价格稍低的毛衣。
结果才选了不到20秒,柜姐在身后直接开始开腔:“你费尽心思挑半天,这外套才能便宜4000块,有那些时间干点啥不好。”
尽管高端商场里的大多数品牌不会允许员工明目张胆地嘲讽顾客,但并不会阻拦他们摆出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来可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当我请柜姐把商品拿下来给我看一下时,柜姐的表情如上。
当你走进一家店铺,导购员那挺直的背、漫不经心的眼神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调,每个细节似乎在说“这是高端人士专用产品,非高端人士勿碰”。
而当问出某个“不懂行”的问题,一个似翻非翻的白眼,就足以让你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有人分析称,这属于奢侈品牌独有的“傲慢式营销”。
通过态度上的冷漠与高傲,让顾客在被打压中感受到“高贵的地位”,从而加强品牌在大众心中的高端定位。
但要命的是,即使你明知道这群销售员的冷漠都是策略,也不得不承认,要避免这些因素对自己心态的影响真的很难。
就像是编辑部经常出入于各种奢侈品店的Vista迪丽热巴,曾经无数次向同事们传授经验——
“第一点就是不要化妆不要打扮,就穿一身旧T恤去,柜姐就会觉得你是把买奢侈品当日常生活的有钱人。
如果有人对你甩脸色,你只需要拿出更加没有礼貌的态度,翻几个更加明显的白眼,柜姐瞬间就会变得态度巨好。”
不难发现,同样是导购员不够热情的情况,人们面对普通商场和高端商场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在平价商店遇到服务员甩脸色,大多数人可能会毫无心理负担地叫出店长来投诉。
而同样的情况换成了高端商场里的品牌店,第一个念头往往反而是“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常见的论调是,大牌店里的导购,不愿意为只买一根皮带的顾客浪费时间。
与其任由自己某种毫无意义的自卑感包裹,倒不如学学下面这个小男孩——
他在街上看见了一辆喜欢的车,于是跑到店里去“试驾”。
在坐进驾驶座想象一番后,走出来向全程耐心陪着他的导购要了一张名片。
然后他把名片揣进口袋,跨上自行车扬着脸微笑说:“那么20年后我会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