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高档商场里隐藏自己的穷酸?”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0-08-18
来自专辑
Vista · 消费研究所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比一口气吃下整个俄罗斯大列巴更难,那大概就是——昂首挺胸走进一个明知自己消费不起的高端商场。


有人唯一一次光顾市里最贵的商场,只是为了去地下一层的餐厅吃个饭,连二楼都不敢上;


也有人即使不认得商场里的牌子,但是瞟一眼商场里的橱窗,就能被高贵冷艳的气场吓到落荒而逃。



没人知道我们对高端商场的恐惧到底从何而来,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与“幽闭恐惧症”“巨物恐惧症”一样的现代人专属症候群。

以至于网上有关“如何从容地走进高端商场”的教程,总是能拥有特别高的观看量。

而那些表面看起来无比自信的都市丽人们,大多也都曾经站在某个富丽堂皇的大门口,心有不甘地说出一句“我不配”。

01
“每次去高端商场,
都要花1小时壮胆”

一个让直男可能永远无法理解的事实是,在大多数女孩的心目中,不同的商场是要分三六九等的。


就拿北京举例,如果说朝阳大悦城是写字楼白领们周末打发时间的去处。


那么那种全是奢侈品牌的商场,就是需要攒足了几个月的钱和勇气,才敢迈进去的“朝圣之地”。


差不多是这种心态。


有人说,每当走入神圣而又冷酷的三里屯北区,总有一些后背发凉。从跨入门口的第一步,就感觉有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在打量着你。

  

也有人回忆自己第一次走进广州天环的时候,“紧张到想立刻撞墙,但是里面的墙看起来也好高级的样子。”



如果男性朋友们无法理解这种“自惭形秽”的感受,可以脑补自己走进了一家大型洗浴中心——


推开门的那一刻,詹姆斯、库里和韦德同时坐在里面看着你,并对你表示,没有一枚总冠军戒指,不配来这里洗澡。


在很多时尚博主的教程中,“不露怯”都是逛高端店铺时的首要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心里多么惶恐,表面上都要摆出一副“经常来逛、随手就买”的随意神态。


然而,根据大多数人的亲身经历,情况多半是——即使在门口自我鼓励一个小时,也会在对上门口保安眼神的第一秒钟突然泄气。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破产姐妹》里的落魄白富美,即使穿着餐厅服务员的衣服,也能从容地让导购拿出店里最好的晚礼服。



而普普通通的都市丽人们,在下定决心走进高端商场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一定是化好精致的妆容,并拎上自己最贵的一个包。



如果说走进商场是生活中的一个坎,那么走进一家高级感十足的品牌店的难度,可能相当于翻过一座山。

毕竟,在大厅里你还可以自由地闲逛,但当你走进了具体的某家店,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自身消费水平与商品价格的激烈碰撞。

比如Vista任敏就曾经误入某个全名长达30多个字母的奢侈品商店,结果被店员口中“很划算,打了折之后16万”的包吓得嘴角抽搐。

而另一部分人,则直到翻开标签的那一刻,才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打击。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大多数女生都已经习惯于在每家不认识的店门口用手机搜索一下品牌名,或者干脆就不要进去。

还有一些购物经验较为丰富的姑娘们,逐渐掌握了如何躲在更衣室或者角落里,完成“看价签-查网店活动价格-向朋友圈里的海淘代购-进行综合比对”的全过程。

直到故作镇定地说出“我再看看”,然后抬头看到柜姐一脸“早就看出你不会买”的表情,才会发现自己的表演有多么拙劣。

那一瞬间,连带着身上精心挑选的衣服,都突然间变得格格不入。



一般来说,贫民窟女孩们在高端商场遭遇的种种窘迫,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没钱。


听说高端商场里,一个端午节荷包都是三位数。


既然大家都是抱着“长长见识”的态度走进来的,当然没有作为一名消费者“上帝”的理直气壮。


但当你以为那些陪着妈妈/姐姐去实打实消费的人,心里的底气就能足一点,真实情况却又告诉你并非如此。

即使明知自己在店员眼中只是一个吉祥物,也依然不敢在任何一件商品前多停留一秒钟。


有一位网友曾经回忆自己陪姐姐去某高端商场买十几万元手表的经历:

“姐姐忙着挑选时,我闲着没事绕着展示台瞎晃。结果年轻帅气的男销售一直恭敬地陪同,稍微看一块表认真点,他就套手套准备取表……”

最后,为了避免继续被销售小哥紧跟不舍,她果断走出商场,硬生生在零下10度的天气里露天溜达了半个小时。

直到冻出鼻涕以后才反应过来:诶,我到底是在怕什么?

02
那个总是“PUA我”的柜姐

由此可见,高端商场给都市丽人们带来的威慑力,似乎不止源自“只看不买”的心虚。


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明明是真的要去消费,也依然胆战心惊到像是要去打一场艰难的战役。


“为什么我会有商场恐惧症?”每个女生都曾经在心里问自己。


大多数人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社恐”。但只有最具火眼金睛的人,才能一眼就看出——


高端商场里那些奢侈品店,为了营造出“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姿态,究竟花了多大功夫。



就从装修来看,很多店铺都会给人一种门口写着“你买不起”的感觉。

门面装修豪华、橱窗闪闪发光,每次路过都让我觉得自己仿佛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正隔着玻璃看屋里的烧鹅。


而鼓起勇气走进去的人,又一定会在与身着西服套装的终极Boss——柜哥柜姐——的对峙中败下阵来。


@亲爱的毛光光


说真的,很多时候奢侈品店员的“可怕”程度,简直堪比应聘时的面试官。


明知他们并不会对你的实际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但还是会因为某种独特的优越姿态,让你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早年间,大S曾经在节目中抱怨过自己第一次去法国买名牌包的经历。

她跟小S走进店里后,整整一个小时都没有人理会她们。

终于跟一个导购员搭上话,想要让他从货架上取一个包时,却又遭遇了让人莫名其妙的冷漠嘴脸。



你看下面这张图,当小S举起一只手模仿店员说“你这张卡刷不了”的时候,至少我是被那个轻蔑的表情激怒了。

自我代入以后,甚至想要丧失理智地把一沓幸好我并没有的现金丢到店员脸上。



常年混迹各种精品店的大S尚且有如此遭遇。


而现实中很多有关名牌店的种种抱怨,也能部分解释某些导购员的形象为什么一度比房产中介还要让人怨声载道。


我一个朋友曾经想去某轻奢店里买外套,为了凑足满减的金额,想再给妈妈带一件价格稍低的毛衣。


结果才选了不到20秒,柜姐在身后直接开始开腔:“你费尽心思挑半天,这外套才能便宜4000块,有那些时间干点啥不好。”



除了被莫名其妙被嘲讽一波外,很多人更疑惑的地方在于:我买了东西赚钱的是你,为啥要对我这种态度?

然而当你以为导购员们只是利用品牌的光环过过嘴瘾时,事实却会告诉你——她们可能是故意的。

就像X臣氏的柜姐为了推销自家的护肤产品,热衷于对每一个走进店里的大学生进行一番“你脸上痘痘这么多,再不换洗面奶就完了”的宣讲。

尽管高端商场里的大多数品牌不会允许员工明目张胆地嘲讽顾客,但并不会阻拦他们摆出一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来可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当我请柜姐把商品拿下来给我看一下时,柜姐的表情如上。


当你走进一家店铺,导购员那挺直的背、漫不经心的眼神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声调,每个细节似乎在说“这是高端人士专用产品,非高端人士勿碰”。


而当问出某个“不懂行”的问题,一个似翻非翻的白眼,就足以让你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有人分析称,这属于奢侈品牌独有的“傲慢式营销”。


通过态度上的冷漠与高傲,让顾客在被打压中感受到“高贵的地位”,从而加强品牌在大众心中的高端定位。


但要命的是,即使你明知道这群销售员的冷漠都是策略,也不得不承认,要避免这些因素对自己心态的影响真的很难。


就像是编辑部经常出入于各种奢侈品店的Vista迪丽热巴,曾经无数次向同事们传授经验——


“第一点就是不要化妆不要打扮,就穿一身旧T恤去,柜姐就会觉得你是把买奢侈品当日常生活的有钱人。


如果有人对你甩脸色,你只需要拿出更加没有礼貌的态度,翻几个更加明显的白眼,柜姐瞬间就会变得态度巨好。



然而胆小如我,就算是按照教程穿上了全套运动服也没有用。

即使只是路过某个大牌店,也完全不敢跟门口的导购小姐姐对上哪怕一个眼神。


03
“你一个商场,
有什么可拽的?”

不难发现,同样是导购员不够热情的情况,人们面对普通商场和高端商场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在平价商店遇到服务员甩脸色,大多数人可能会毫无心理负担地叫出店长来投诉。


而同样的情况换成了高端商场里的品牌店,第一个念头往往反而是“难道我做错了什么”。


常见的论调是,大牌店里的导购,不愿意为只买一根皮带的顾客浪费时间。


想想也很有趣,当指责导购们“看人下菜碟”时,作为顾客的我们却似乎也在无意中做着同样的事。

而另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高档商店里那些颐指气使的柜姐其实只是让人“有点不舒服”。

而真正给人压迫感的,反倒是那种看起来礼貌而又疏远的店员。

毕竟网络世界上到处都流传着“某个在柜台混迹了十几年的经理,从顾客手上脱落的指甲油上一眼看穿其真实消费水平,并用礼貌而含蓄的话术避免尴尬”之类的传说。

让人以为每个奢侈品店里的老油条,都是堪比FBI的刑侦精英。

而每一个没被自己注意到的细节,都会随时变成“土包子现形时刻”。


这种传说未必有多大的可信度,但它带来的影响却却让我们看到别的——

那些一进高档商场就慌了的人,与其说是在陌生环境产生的拘谨,倒不如说是害怕某种“被看穿不属于这个层次”的审视。


在人们被消费主义所裹挟的那一部分生活里,高端商场、奢侈品这些词汇似乎早已脱离了商品本身的含义,反而更多地成为某种“另一个世界”的标签。

在这种光环的加持下,能不能坦然走进一家高端商场的标准,不再是“要不要买东西”,反而变成“能不能随时随地在这里消费”。

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商场恐惧症”——只逛不买的时候固然心虚,如果只买得起店里最便宜的商品,也不敢把属于“消费者”的硬气拿出几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普通人面对高端商场的小心翼翼,尽管从情感上难以避免,但从理性角度来说,却大可不必。

毕竟无论是衣服、首饰还是奢侈品,本质上都是商品。

既不能让人变得更优秀,也不应该支配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


与其任由自己某种毫无意义的自卑感包裹,倒不如学学下面这个小男孩——


他在街上看见了一辆喜欢的车,于是跑到店里去“试驾”。


在坐进驾驶座想象一番后,走出来向全程耐心陪着他的导购要了一张名片。


然后他把名片揣进口袋,跨上自行车扬着脸微笑说:“那么20年后我会来找你!



“或许我现在还没有能力,但总有一天我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正向的心态看待“只逛不买”这件事情,店员和顾客之间的互相嫌弃大概也会少很多。

说到底,世界上永远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也永远有我们得不到的东西。

相比之下,“我能不能买得起那个奢侈品”,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只是生命中无关痛痒的一环。

与其把所谓的高端商场,高高地捧上用来界定自己“档次”的神坛,倒不如一开始就试着以平常心去看待。

不然过几年后当你拥有了更多面对生活的筹码,大概只会觉得曾经的惴惴不安和死要面子,纯属是浪费时间。



· END ·

感谢你读到这里,我们为明天准备了更加精彩的内容,不想错过的你,就把Vista看天下设为星标吧。

第一步:点击顶部蓝字“Vista看天下”,进入公众号主页。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别被消费主义绑架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