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报点评|绿地:两年调整渐入正轨,差异化战略暗藏野心

2017-04-29 CRIC研究 克而瑞地产研究

小Q导读:张玉良:向综合性产业集团更迈进一步。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朱一鸣、钟诗慧


销售:规模增速放缓,处于战略调整阶段

2016年绿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550亿元,同比增长11%,位列克而瑞销售排行榜第4位。其中,权益销售金额比例近96%,达到2442亿元,合同销售金额含金量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销售面积1961.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9%;销售均价为13002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3%。2016年,绿地销售回款2025亿元,回款率达80%,其中住宅部分回款率约为92%,同比增长62.5%。

比较绿地近年来的销售表现,其2012年至2014年经历大幅增长后,2015年起增速明显放缓。此前绿地曾大量转向办公为主的商业地产销售,而伴随政策的变化及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近年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并不明朗。从近两年的销售金额结构可以看出,绿地的商办销售由2015年的49%下降至2016年的36%,同时住宅比例增至64%。而通过与销售额行业排名相近的保利地产、中海地产进行比较,绿地2016年销售金额虽然高于这两家房企,但11%的金额同比增速相较保利、中海为低。与此同时,绿地三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6.2%,在千亿房企中处于较低水平。

从销售金额分布来看,基于前期较为完善的土地储备分布,绿地于一线城市项目销售占比31%。值得一提的是,绿地于环上海区域销售额为552亿元,排名第一,相较其他千亿房企于一线城市销售含金量最高。而绿地超过100亿销售金额的城市有6个,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及中部省会城市,这与其土地储备的重点城市深耕战略具有较强协同效应。


拿地布局:均衡土储结构,深化一二线城市战略布局

从拿地来看,绿地2016年全年新增土地相较2015年增长明显。2016年,绿地新增项目储备68个,权益土地面积约557.64万平方米;新增权益计容建筑面积为14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拿地金额为856亿元,同比增长77%。截止2016年末,绿地土地储备总量约为8150万平方米,高于同梯队的保利和中海。

从2016年绿地新增土地储备结构来看,企业布局集中分布在一线、强二线及中部省会城市,占比高达86%,其中一线城市占比14%,二线城市占比72%,三四线城市占比14%; 按区域划分,新增土地储备中,长三角占比27%,中西部占比30%,环海和珠三角分别占25%和18%。因此,绿地于2016年实现了较为均衡的土储布局模式,在深耕一二线重点城市及区域的战略基础上,着力平衡全国区域分布、实现各地区协同发展。


财务:整体业绩持续优化,盈利、债务指标风险仍存

2016年,绿地实现营业收入2472亿元,同比上升19.25%;利润总额为144亿元,同比增加36.55%;总资产达73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1%。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绿地经营活动现金流得到根本改善,虽然全年现金流量为-43亿元,但较2016年的-242亿元实现大幅提升,并于2016年第二季度至2017年第一季度连续四季度实现正净额。此外,2016年绿地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整体由2015年期末的5.98%降至5.45%。而其融资途径也实现深入优化,除2710亿元的银行贷款授信,绿地还以创新低利率完成了200亿元公司债发行、表外融资358亿元、股权质押类贷款100亿等多类融资。

然而,绿地虽然在主营业务收入上实现了大幅增长和结构优化,但其2016年经营利润率、净负债率等指标相较其他房企依然并不理想。2016年,绿地毛利率为15.1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率仅为2.91%,相较保利、中海差距较为明显。与此同时,2016年绿地净负债率高达290%,较去年同期增长11.82个百分点,大幅高于同梯队的保利和中海。


多元化:三大产业快速扩张,盈利价值有待提升

2016年,绿地在实现房地产主业深入布局的同时,基建、金融、消费三大产业的快速扩张也成为其发展的有效动力。其中大基建产业成为了绿地又一个千亿级以上的产业板块,2016年全年绿地并购了江苏省建、博大绿泽等一批实力基建企业,同时中标包括南京地铁5号线、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多个实力PPP项目。作为推进“投资+投行”的大资管金融全产业链布局,绿地参与了蚂蚁金服二期、360私有化等市场热点项目、收购了香港4、9号证券牌照并成立绿地(亚洲)证券,并积极推进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购。消费产业放大了直采规模,升级了跨境电商业务,其中进口商品直销板块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76%。

然而,从主营业务分行业收入及毛利率占比情况来看:首先,房地产主业的营业收入占所有行业总营业收入的59%,多元产业的占比及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仍远远小于房地产主业;其次,虽然建筑及相关产业的营业收入达766亿元,占比仅次于房地产主业,但其毛利率仅为4.70%,盈利能力较弱,对绿地整体利润贡献较低。而毛利率达80%以上的金融及酒店等相关产业,营业收入之和仅为22.84亿元,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力仍微乎其微。由此看来,绿地的多元产业业务虽然进入了发展的快速轨道,但其盈利能力及规模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总结:差异化战略日显成效,综合性发展步入正轨 

通过上文中对绿地2016年销售业绩、拿地布局、财务经营及多元化产业的分析,我们认为绿地在经历了两年的战略调整后,区别于其他大型房企的“房地产+基建+金融+消费”多元化战略逐步迈入了正轨。一方面,虽然2016年绿地在地产主业上的表现较为平淡,但并不影响其通过这种差异化战略来实现规模扩张。伴随着2017年陕西省千亿综合产业投资战略的实施及正式入股协信远创,绿地全产业投资脉络愈发明晰,除基建、金融、消费领域的加速布局,其商业及产业地产开发运营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张玉良表示,与单一的房地产企业相比,公司已经向综合性产业集团进一步展开,并且形成了综合性产业特征。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布局深度来看,绿地先期布局的多元产业在覆盖范围占比及盈利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未来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在顺应政策发展的前提下,绿地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也将继续推进其综合产业持续升级。



相关阅读推荐:

► 大数据|基于房价维度的无锡客群特征研究

► 万科:持续稳健经营、行业龙头地位受到挑战

► 路劲基建:区域深耕下的发展新起点

► 龙光地产:珠三角区域深耕助力业绩稳步增长

 不破不立,中交入主后绿城如何“旧貌换新颜”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更改违者必究!

转载注明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cricyjzx)


克而瑞地产研究

微信号:cricyjzx

易居中国集团旗下专业研究部门
专注房地产行业和企业深入探索
连续七年发布房企销售排行榜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