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动物何言:超越人本局限的哲学与文化理论

春晖论坛 海螺Caracoles
2024-09-06


       2023年6月28日下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春晖论坛第3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及科研单位的百余位学者在线上和线下参与讲座。庞红蕊(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与王雨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联合担任主讲人,以“动物何言:超越人本局限的哲学与文化理论”为主题展开讲座。本场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徐德林研究员主持。互动环节中,张锦编审和魏然副研究员等学者就讲座内容进行学术探讨,讨论氛围热烈。



       讲座伊始,主持人徐德林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春晖论坛的创立初衷与背景,随后以当下备受热议的ChatGPT技术是否可以取代人类等话题引入讨论,简要梳理了后人类主义发展的脉络。随后,庞红蕊老师的讲座以《哲学后人本主义视域中的动物问题——谈谈海德格尔、福柯以及德勒兹笔下的“狗”》为题展开论述,探讨三位哲学家关于人与狗“共在”的思考。首先,庞红蕊老师引述了弗朗西斯卡·费兰多在《哲学后人本主义》中提出的定义,“哲学后人本主义可被视为后人本主义、后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后二元论”,随后,主讲人扼要介绍了哲学后人本主义。庞红蕊老师认为,哲学后人类主义是对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传统的批判,是对二元对立和等级论的质疑,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惯式的反思。它致力于创造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构建一种敞开的伦理关系。因此,哲学后人本主义主要关注三方面:人化(to humanize)、技术问题(一方面是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对规训技术和自我技术的考察)以及非人生命的新伦理学。



/ 一 /

       在报告第一部分,庞红蕊老师讨论了哲学后人本主义与动物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哲学后人本主义视域中的动物问题研究突破了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话语的局限性,呈现出别样的面貌。哲学后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动物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后人本主义对“人”之概念的界定往往依托于动物(性);其次,后人类中心主义致力于破除生命的等级化,重塑人类与非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反思人与动物之关系是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面向;再者,后二元论致力于取消人/动物、男人/女人等二元对立逻辑。在此,庞红蕊老师通过讲座向听者提示了一条重要的研究路径:挖掘此前哲学家被忽视的动物之思,并在新的语境中重新审视这些思想资源。


       在报告第二部分,庞红蕊老师以海德格尔、福柯和德勒兹笔下的“狗”为切入点,讨论三位哲学家的动物之思。海德格尔认为,狗与人虽共居于家宅,但无法“一同随行”,因为动物与人存在着本质差异:动物贫乏于世,人类形成世界。海德格尔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呢?庞红蕊老师指出,海德格尔的步骤有二:其一,动物和人类都属于有机体,框定“有机体”概念;其二,在“有机体”内部,区分出动物和人类的不同。海德格尔首先通过辨析“用具”(Zeug)和“器官” (Organ)这两个概念区分了“机器”和“有机体”,“用具”拥有功能,器官指向能力。比如笔是功能性的用具,功能从属于用具;眼睛是能力性的器官,能力先于器官、造就器官。有机体应该从“能力”角度来定义,这是对笛卡尔机械论思想的反驳。海德格尔还指出,动物和人类都属于有机体,那么如何区分两者呢?海德格尔指出,“能力”是一种“趋向于”,它指向的是他物和世界。他借用了生物学家威克斯库尔的“环境-世界”概念,从“世界”角度区分了动物的存在方式和人类的存在方式。随后,庞红蕊老师指出海德格尔用“自身置入”(Sichversetzen)取代了“移情”(Einfühling)概念,去除了唯我论倾向。“自身置入”是与其他存在者一同随行,并在随行中显现自身。但在海德格尔这里,“一同随行”是以生存方式的一致性为前提的,因生存方式不同,人和动物不能共在。庞红蕊老师认为,“一同随行”的概念具有宝贵的潜能,它勾画了一种既不吞噬自我,又不消弭他者的共在方式。若摒弃该概念的“相似性”前提,可以将这一概念置于动物研究领域,为人与动物共在的伦理关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继而,庞红蕊老师从福柯对《宫娥》的评论引入,分析了福柯笔下的像狗一样活着的两类声名狼藉者:被污名化的疯人和犬儒主义者。一方面,在欧洲古典时代,疯人被排除在神圣的劳动共同体之外。作为理性/非理性、人性/动物性区分机制的产物,疯人被迫与狗并置,成为常态社会的剩余物。另一方面,不同于被迫视为“狗”的疯人,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主动选择像狗一样生活。他们因恶名被排斥,选择向狗生成,回归动物性,通过生活实践哲学打造生存美学。

       最后,庞红蕊老师以“德勒兹讨厌狗吗?”这一问题引入德勒兹关于家养动物的论述。通过阅读《千高原》,人们可以发现德勒兹和瓜塔利并不讨厌狗,而是反对家养动物,即动物成为生命被框定、概念化的存在。庞红蕊老师例举了德勒兹对三个文学文本的分析,讨论了“生成-狗”即“生成-无器官的身体”,最后得出结论:德勒兹并不讨厌狗,只是批判被家政化的存在、功用化、被等级化的家养动物。德勒兹和加塔利从生成之维探讨了人的“生成-狗”,生命绝非孤立的封闭个体,它是不断流动的,从内向外,从外向内,互相浸染。人的“生成-狗”是一种去层化的尝试,生命应不断敞开自己,令自身生成新的功用。




/ 二 /

       王雨童老师的讲座以《同苦共生:多物种理论的历史情境与学术呈现》为主题展开论述。王雨童老师从库切的《动物的生命》引入,揭示了动物问题的矛盾性与重要性。小说提出了人要靠什么存在、人是否可以完全认识他者等重要问题。


       在报告第一部分,王雨童老师论述了哈拉维从《赛博格宣言》到《伴侣物种宣言》的思想转向。王雨童老师认为,《赛博格宣言:20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副标题时常被人忽略,《赛博格宣言》也常常被认为是技术乐观主义的文本。实际上,它不是一份个体宣言,而是一种时代判断,它接续了福柯在《词与物》关于知识型的讨论。进入信息社会后,知识从“表征”进入“模拟”的范式。哈拉维在《伴侣物种宣言:狗、人和意义重大的他者性》中探讨了赛博格的变体,同时认为,家养宠物不代表家政化,并由此探讨人与其他物种的共生。相较于《赛博格宣言》,《伴侣物种宣言》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人们通过认真看待人与狗的关系,学会以促进意义重大的他者为导向的伦理规范和政治策略,并说服美国及其他较少受到历史挑战的民族,令他们相信历史在自然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第二部分,王雨童老师讨论了“伴侣物种”的关系与责任。“伴侣”(companion)源自拉丁语cum pains(共享面包),德里达认为共同吃肉的人认同并同化彼此,他用“食肉菲勒斯中心主义”(carnophillogocentrism)概括占有、食肉、杀害基础上的父权制,同样共享性、语言。正所谓“一个人永远不能只靠自己吃饭”,人在吃的时候势必与其他生命发生关系。建立一种善吃的伦理意味着知晓你的食用对象。此外,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摄受”(prehension)的概念指出主客体可以相互转化、不断生成。因此,伴侣双方并非预先存在的主体,而是关系先于存在,关系塑造了伴侣物种双方。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原始狗与人的相互驯化。在50000到15000年前,服从性好的狼成为狗;同时,在狗的辅助下,人改变了狩猎、放牧的行为方式。面对这样一种互相生成的伴侣物种,人类该承担怎样的伦理责任?哈拉维认为要承认陌生,尝试理解非人生命的愿望、感知与接触过程中的互动。德里达认为,人并非需要动物能否说话,而是应知道如何回应动物。人类对动物存在认识上的贫乏,而且人与动物的陌生性更多体现在情感方面。

       在第三部分,王雨童老师讨论了“伴侣物种”的责任。哈拉维在讨论实验动物的文章中提到,伴侣物种的前提是现实中伴侣物种的关系大部分是不平等与强制性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无法承担与沟通,却可以分享痛苦,从而承担伴侣责任。面对实验鼠的巨大争议,哈拉维认为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对科学是必要的,为应对实验动物的苦痛与死亡,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分享痛苦(share suffering)。


       最后,王雨童老师介绍了多物种理论的哲学反思及跨学科实践。对于“伴侣物种”,哈拉维和德勒兹的重大分歧在于,德勒兹对狗的看法是一种反精神分析的、去资本主义庸俗化的解释。德勒兹的“生成-动物”与“伴侣物种”看似相似,但哈拉维认为德勒兹的“生成-动物”实际上是借助动物阐发哲学概念,与真实的动物毫无关系。如今,在科学和技术批判和文化研究的知识前提下,伴侣物种不仅应用于文学性分析之中,也构成了人类学多物种民族志的研究对象。曾经处于人类学边缘的动植物、微生物开始成为民族志的主要描述对象。近年来出版的《昆虫志》《末日松茸》《森林如何思考》等书表明,人类学不再局限于人类,开始关注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纠缠。

       讲座末尾,王雨童老师总结道,比较《赛博格宣言》和《伴侣物种宣言》就可发现,前者赋予了“赛博格”这一特殊对象解放和神圣的意味。在《伴侣物种宣言》中,哈拉维试图在普遍性和平凡的状况里,发觉渺小且有潜力的事物,这一另类的知识方案体现了与后人本主义的差异。哈拉维曾发问“如果我们从没成为人类,情况又会如何?”在多物种的共生状态下,整个未来并不一定悲观,承认人类与其他物种的纠缠关系,我们会发觉多物种始终在创造之中。




END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感谢公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黄以昕


推荐阅读

新论|杨宸:人”的再发明——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人类学与后人类主义的经验-先验难题


于奇智 | 福柯的生命政治


雷蒙·威廉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的基础和上层建筑》(1973)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