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锋报丨社会语言生活天天都有“主题”

2016-06-26 语言锋报 锋标




这一周,节令、节日、纪念日密集,从父亲节(6月19日)的爱的礼赞到夏至日(6月21日)的季节的抒怀,从国际奥林匹克日(6月23日)体育精神的弘扬到国际禁毒日(6月26日)禁毒主题的宣传,几乎每天的社会语言生活都有特殊的主题。


本周在语言服务、语言规范、汉语推广等方面亮点多多。


2016第一届东戴河康复科学论坛在辽宁东戴河举行;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联合举办2016年语言治疗师资培训班。


官方发布第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新疆开展少数民族人名使用规范工作。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英语造词热。


俄罗斯首次使用中文名海参崴播报中文新闻;罗马尼亚将汉语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坦桑尼亚预赛落幕;伦敦举行中文教学年会计划培养5000名汉语学生。



精彩内容

第一届东戴河康复科学论坛在辽举行

第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发布

新疆开展少数民族人名使用规范工作

英国脱欧走红了一批新词

俄罗斯首次用中文名海参崴播报新闻

汉语进入罗马尼亚国民教育体系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坦桑尼亚预赛落幕

伦敦计划培养5000名汉语学生


语情专递




2016第一届东戴河康复科学论坛在辽举行


623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康复科学论坛暨北京语言大学康复科学学院(东戴河)成立,揭牌仪式在辽宁东戴河新区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近百名康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商讨推进康复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康复技术的转化及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绥中县县委书记兼辽宁东戴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旭东、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张烈副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赵悌尊常务副理事长在会上分别致辞。美国言语听力协会主席Jaynee Handelsman、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永安、香港中文大学亚洲手语研究中心邓慧兰教授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


与会嘉宾对此次会议的成果均表示赞同并给予大力支持,将进一步推进语言康复工作的进程。此次康复论坛是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开始的重要合作,对国内外顶尖医疗技术的落地与转化,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北京语言大学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将在东戴河开展2016年语言治疗师资培训班,为特殊人群走向社会提供便利。



语言规范



第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发布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正式发布第四批24组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比较常见的如PM10,可吸收颗粒物;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i—Fi,无线保真。


第四批推荐使用外语词中文译名,遵循反映社会应用热点和规范性要求高的原则,尊重词汇产生发展变化和应用的规律,以推荐社会语言生活中已经使用的译名为主。在译名研制过程中,除了运用语料库频次统计等方法外,还特别注意听取计算机、通信、网络、商标注册、语言文字应用等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另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一定范围的调查,作为择定部分译名的参考。


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推荐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使用规范的外语词中文译名。



新疆开展少数民族人名使用规范工作


623日上午11:00,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会上,自治区副主席朱昌杰表示,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不规范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给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群众在办理储蓄、保险业务以及看病报销、外出乘车等,由于票据上姓名显示不够全、姓名与身份证不完全相符等,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麻烦。


中央、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对该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基层调研和部门座谈,发现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不规范问题主要有六种表现:

一是人名中的间隔号与小数点混用或省略。二是谐音字、同音字混用。三是人名顺序颠倒。四是人名缺失。五是音译人名时加字减字。六是音译人名时使用多音字。


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自治区党委将解决少数民族证件标准化和人名使用规范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及时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语言热点





英国脱欧走红了一批新词


英国脱欧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网友为脱欧新造了一个专门的单词,叫Brexit,是用“英国”(Britain)和“离开”(exit)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新词。而主张脱欧的人,则被称为brexiter brexiteer。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用得不那么广泛的词,叫Bremain,同样的是用“英国”和“留下”(remain)的组合。除此之外,英国脱欧还带动了一些热词。




汉语推广



俄罗斯首次用中文名海参崴播报新闻


俄罗斯国立广播电视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公司在开通中文版网站之后,播出了第一期中文新闻“海参崴新闻”。 “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两个不同的译名在中俄之间一直有分歧,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了海参崴等地,沙俄将“海参崴”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习惯用法中,中国人较多使用“海参崴”的译名,而俄罗斯则更多的使用带有意识形态意味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俄语中,这个词有统治东方的意思)。不过,尽管是“海参崴新闻”,但是新闻介绍中却是“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译名混合使用,并没有统一。


不过,相对于海参崴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混用,网友们似乎更纠结俄妹清奇的口音:


@无盐以对Orz:俄国人听我们说俄语是不是也是这个味道?

@亲如兄弟李家坡:哈哈,这播音员肯定是走后门进去的,中文惨不忍闻啊。

@我真是我不知道:这播音员汉语老师是陕西的吗?

@科罗廖夫: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海参崴新闻联播, 完全山寨中国新闻联播。这妹子居然是山东口音,汉语谁教的。

@Mr_陈思远:哈哈哈怎么听出了河南话的感觉

@吓得我都质子化了:这个东北味+俄罗斯味的中文。




汉语进入罗马尼亚国民教育体系


近日,罗马尼亚教育部批准了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的申请,正式发文确认将汉语列入中小学最新外语语言课程名单。这标志着汉语正式进入罗国民教育体系,罗中小学汉语教学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罗教育部批准汉语教师参与本年度中小学外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随后,布大孔院协助组织了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编写组,孔院外方院长白罗米担任大纲编写组组长。现罗教育部正式发文确认汉语列入罗马尼亚中小学课程。


布大孔院近期向教育部提交了HSK入中考、高考认可成绩的申请,实现汉语学习与考试、升学挂钩,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制度建设促进汉语学习和推广。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坦桑尼亚预赛落幕


日前,“汉语桥·2016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坦桑尼亚赛区预赛在坦桑尼亚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3名来自坦桑尼亚各大学和中学的汉语学生参与角逐。本次大赛,是非洲赛区的唯一现场赛,非洲其他国家会陆续开展网络争霸赛。


大赛分才艺、笔试、面试三部分。在才艺展示环节,快板《酒迷》、拳术、太极扇、秧歌、民族舞、歌曲等表演异彩纷呈。


激烈的三轮角逐过后,大赛产生十名获奖选手。多多马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Pro.Nyoni和孔子学院院长郑雪宇为选手颁奖。Pro.Nyoni指出,汉语桥大赛的选拔很有必要,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伦敦计划培养5000名汉语学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IOE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十三届中文教学年会在伦敦举行。来自全英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师、学者、研究人员以及英国教育部、英国文化委员会的代表等近300人出席了年会。


本次年会的开幕式上,IOE孔子学院正式宣布将由其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实施英国教育部主导的“卓越汉语教学”(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MEP)项目。计划在2020年前从英格兰7年级(初中一年级)及以上学生中选拔和培养至少5000名能流利使用汉语的学生。英方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合格汉语教师培养工作、加强和完善汉语教学课程大纲的设计以及提升英国中学阶段汉语教学的实践成果。



材料来源: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侨网等

图片来源:百度、新浪、中国侨网、北京语言大学微信公众号等


 精彩回顾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授权、投稿及相关事宜请联系whufxf@163.com。



微信号:whufxf长按识别二维码
  
本期编辑:申镇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