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黄河路,这条马路又要被轧坍忒了!为了这起曾轰动上海滩的"杀夫案"…
随着《繁花》热播
最近
黄河路、进贤路吸引了
一拨又一拨市民游客
体验城市漫步
感受上海的独特韵味
导致黄河路一度人从众
路况"一!路!红!"
甚至有网友发文劝退
"别来黄河路了,全是人从众"
点击下图回看详细报道↓↓
而这两天
这个地方也火🔥了
↓↓↓
乍浦路、海宁路路口
变身为电影片场
复原了曾经新昌路酱园弄的真实街景
再次掀起了一波打卡热
小坊先来说说酱园弄
酱园弄建于1899年
原址是新昌路432弄
因为著名特色老店
张振新酱园开在这儿而得名
“酱园弄”当时有石库门建筑43幢
来看看现在的乍浦路
成啥样子了
昨天(1月7日)上午
在乍浦路海宁路路口
已经动迁的老房外立面上
电影《酱园弄》剧组
正在加紧制景
乍浦路摇身一变
成了老上海风情街"酱园弄"
↓↓↓
据附近居民说
一个月前已经开始搭景
还有人说,搭景的团队
也是《繁花》的美术团队
令人非常期待
当铺、裁缝店、浴室等
昔日"酱园弄"周边的市井风貌
正在逐步还原显现
图源:小红书
为了能还原昔日"酱园弄"
搭建时用了这些手法
↓↓↓
"酱园弄"外景地的搭建
借助于原有的一些老建筑
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
颇有老上海风情
图源:小红书
建筑外立面
做了水泥拉毛处理
许多招牌
被布置成原来的样式
图源:小红书
烟纸店里
百雀羚、蛤蜊油、花露水、臭肥皂
还有糖缸里的糖
都是些老物件
图源:小红书
这种隔挡
上海话叫"戗篱笆"
十分的复古怀旧
灯架作为电线木头
包上了"树皮"
电影《酱园弄》取材于
1945年一桩发生在
新昌路酱园弄的命案
剧组在乍浦路上
复原了当年酱园弄的街景
引来众多打卡的市民游客
举着相机、手机
拍照留影
也勾起了
不少市民的回忆
↓↓↓
市民
老早这个地方我们都很熟悉的,现在这样修旧如旧,成为(电影)场景,我觉得蛮好的。
市民:
这地方很吸引我的,小时候就看到过,闻到酱油味道 我特别喜欢拷酱油吃嘞,就是看海派文化来的 。
除了找回曾经的记忆
还有不少市民游客表示
来这里
是为了体验复古潮流
↓↓↓
市民:
只是在老早电影里看到,我想今天来看看和电影里面一样吗,好像这是老上海的味道,我觉得氛围感很好。
市民:
之前看的《繁花》也是这个复古的样子,所以想过来看看。
外国游客:
我喜欢这种风格,我觉得很美,我在尝试着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我也是很感兴趣。
最近
借由影视作品的热度
激发了无数上海人心中的涟漪
无论是黄河路的摩肩接踵
苔圣园的一位难求
还是乍浦路的拍照打卡
人们通过城市漫步
体验时代变迁中
上海的独特魅力
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这种城市打卡热就是上海这座城市自我意识的某种再确认,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都市,由于经常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中,可能需要一些文化事件或者文化的一些现象,每隔一段时间来触发我们重新回顾,或反思我们和这座城市的历史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我看起来这是正面有价值的。
详细报道戳视频↓↓↓
酱园弄杀夫案
这些天
电影《酱园弄》置景
让#酱园弄#的话题火上热搜
也引发网友关注
很多人好奇
当年的酱园弄杀夫案
到底发生了什么?
酱园弄杀夫案是发生在1945年3月20日的一桩命案,杀夫、分尸、透过楼板渗下的鲜血、公审、死刑、舆论战、反转……集合了罪案电影一系列的耸动元素,重口味的案发过程不仅在当年轰动全上海,现在拿出来看看也是很炸裂的。
案情始末
1945年3月21日
《申报》上登出一篇
"新成警局破获谋杀亲夫案"
的启事
内容是关于一天前
住在酱园弄(新昌路)
85号的詹周氏
杀夫詹云影之后分尸的事实
詹云影和詹周氏是租住在酱园弄的,楼下就住着二房东。这天二房东王爕阳在房间里忽然感觉有水滴落,以为楼上漏水,抬头一看才发现是血。二房东忙上楼查看,正撞见詹周氏杀人后已将尸体分割成多块,想要装进箱子,再试图毁尸灭迹。
图源:纪实频道《档案》栏目
二房东马上报警
詹周氏也立即被捕
从犯案到逮捕
不过短短一天时间
詹周氏承认是自己杀了丈夫
案情看起来没有任何疑问
这桩流量要素过多的凶杀案
很快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
无数小报就此编造了
各种想象的剧情
但其中也有真实的记者采访调查
通过这些调查
这件杀夫案幕后的故事
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詹周氏本不姓周,而是姓杜,江苏人,早年父母死亡,被亲戚收养,9岁时被卖到上海当丫头,从此跟着主人改姓周。21岁时,被婚配给典当行的朝奉(典当师)詹云影为妻,又改名詹周氏。
詹云影外号"大块头",五官端正,工作也还体面,然而轧了坏道,黄赌毒里占了两样,不是去嫖,就是去赌。在外面搞大别人家丫头的肚子也不管,还要詹周氏去安排将孩子送人。弄到后来,工作也不保,收入全无,还把家中辎重全当了去赌,弄得家徒四壁。
苦不堪言的詹周氏
只好自己去工厂打工贴补家用
但回来却遭到詹云影
变本加厉的责打
一来嫌她一个女人出去抛头露面
害自己丢脸
二来又疑心她在外面
跟野男人轧姘头
走投无路的詹周氏想到了自杀,她服毒自尽,却被邻居送到医院,救回一条命。活转之后,她又和丈夫商量,想把家里仅剩的几件家具变卖了,拿去做小生意,摆摊卖排骨年糕,也是一条出路。
但是丈夫回答她:"我有这些钱,还是去赌!"
詹周氏绝望了
后来据她供述
1945年3月20号凌晨
她从睡梦中醒来
恍惚出现了幻觉
听到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
↓↓↓
"杀死他,杀死他才有超生之日"
她于是举起菜刀
砍向了睡梦中的詹云影
发现杀死丈夫后,她也不知如何处理尸体,就学“绍兴戏”里看来的桥段,将尸体大卸8块(后来确认是16块),放进一个灰色箱子,准备弃尸,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出门,已经案发。
杀夫,在那个时代
可想而知是罪加一等
死刑的吊索已经高悬在詹周氏头顶
而等待她的还有社会审判
↓↓↓
有人说她必然有奸夫,肯定是合谋杀夫;警局也怀疑她1米5的个头如何将接近200斤的"大块头"单独杀死并分尸——很快,詹周氏被屈打成招,供述说邻居"贺大麻子"就是自己的奸夫,两人一起合谋杀人。
但贺大麻子到案后,第一个反转出现了:他坚称自己虽和詹周氏有肉体关系,却不曾合谋杀人——詹周氏苦于衣食不继,曾向他求助,贺大麻子也曾多次给予接济,两人的肉体关系,相比轧姘头,可能更多属于一种交换。
贺大麻子洗白之后,詹周氏又供出了另一个奸夫——詹云影的朋友"小宁波",称她是和小宁波一起合谋杀人。但很快第二次反转又来了——小宁波并未参与谋杀,是詹周氏恨他带着丈夫去赌,故而在严刑拷打之下有意将他供出。
一波三折之后
1945年5月3日
此案开庭审判
詹周氏被判处死刑
↓↓↓
“詹周氏杀人,处死刑
褫夺公权终身,菜刀一把没收”
然而案情到这里还没结束,换一个角度——去掉血腥与暴力,看看它在社会层面的又一次反转:
法庭审理结束后,这个案件并未告终,而是进入了"第三类法庭":社会舆论审判。上海当时著名的女作家苏青在《杂志》上发文,题目直截了当,叫"为杀夫者辩"。
图源:纪实频道《档案》栏目
文章里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悲剧,是数千年封建礼教——尤其是夫为妻纲所造成的,是新时代女性争取男女平等道路上的一次有力的抗争。"
其后,她又在《杂志》上接连写了《武大郎与詹云影》《法理人情》《我以为》《詹周氏和潘金莲》四篇文章,要为詹周氏辩一辩她不该被判处死刑的理由。
这场舆论战继续
引发人们对此案的关注
詹周氏受到鼓舞
也开始积极为自己上诉
当时为了营救她
甚至也有人安排了一位
外国嬷嬷来作伪证
谎称她被捕时已经怀孕
死刑必须等孩子先生下来再执行
时代变局给了詹周氏一次重生的机会——1945年,抗战胜利,此前伪法院的死刑判决随之无效。1946年,詹周氏的案件进入重审流程,虽然初审依然被判处死刑,但二审时改判有期徒刑15年——詹周氏就这样得以幸存。
判决生效后,她在苏北大丰农场劳改,刑满释放后也在农场就业,并在1959年与担任炊事员的严少华再婚。此时,她已经不是詹周氏,她叫周慧珍。
据说周慧珍后来一直活到90多岁。上世纪90年代,《上海滩》的记者还曾在大丰农场采访她,得知她曾在托儿所工作,为孩子们做饭。
戳视频看节目↓↓
坊友们听说过此案件吗?
近日有计划去乍浦路打卡吗?
还没去又打算去的坊友
往下看
打卡攻略
打卡攻略
酱园弄
民国风老上海拍照圣地
如何打卡?
小坊送上攻略
地铁10号线四川北路站下
2号出口,出了地铁左转
直走到第一个路口
右转直走就能看到啦
或者导航定位"胜利电影院"就能找到
小坊提醒:
片场还在建设中
大家拍照要注意安全哦
去过乍浦路的坊友
勾起了哪些回忆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
记者:陆瑶、乔楚
部分来源:新闻坊综合《档案》栏目、新民周刊(文:阿布)、侬好上海、新闻晨报、上观新闻
编辑:盛莉(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