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谈丨张一奇:因为社工,医疗有爱有温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刊及新媒体特别邀请了见证行业十年发展的十位专家、十位社工、十位行政/行业管理者,谈他们眼中的社会工作非凡十年。今天是第二位社工张一奇谈医务社会工作十年。
十年,时间沧海之一粟,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却可能实现一生中的重要跨越;对于一个行业和学科来说,也可能是一次化茧化蝶的过程。过去的这十年,于我,于医务社会工作而言,就是这样一段历程。
十多年前,在上海的医院,问起有没有医务社工,估计会被反问一句“什么是社工”?而现在,不说三甲医院,即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社工也不再是“陌生人”。现在的上海有300多家医院(涵盖一、二、三级医院)成立了社工部,500多名像我一样的医务社工奔忙在医院的各个角落。
我的医务社会工作生涯起步于上海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改革开放后国内首个成立社会工作服务部门的医疗机构。与大多数医务社工一样,我并非社会工作科班出身,而是走过了一条从临床转向行政、再主攻医务社会工作之路。领导的举荐帮助我叩开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之门,前辈的教导带领我步入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之路,香港的求学促使我转型为医务社会工作的行业人士。
从东方医院到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浦东到最繁华的中心城区,我逐渐喜爱并热烈地执着于医务社会工作。得益于前辈们的关怀,又赶上了医务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机遇,我这只医务社工“菜鸟”迅速成长为“老鸟”,成为可以担起一定责任和稍具专业见识的冲锋者。
▲作者为服务对象进行个案治疗
2012年,原上海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等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从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这十年间,我曾工作过和正工作着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也乘着这次机遇以及上海市医疗服务变革的东风,成为引领整个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领头羊。两家医院社工部从成立走向成熟,专业社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茁壮成长,专业服务在多科室领域全面开花。作为社工部主任,我带领团队将服务聚焦于患者“身心灵社”层面,弥补医院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憾:“MMT321(冥想正念混合治疗)”强化了服务对象正向情绪,各病种病友俱乐部搭建了“助人自助”广阔平台,“感恩云集”志愿系列项目提升了医院的温度,“医路坦途”助盲门诊构建了视障人士就医友好环境……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社工部取得了多个“第一”——成立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的第一个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平台“行为治疗临床康复研究中心”,出版全国第一本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案例集《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案例精选》,研发全国第一个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方法MMT321,制作全国第一部医务社会工作小组示教片,运用社工部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医疗机构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市第一批社会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医疗机构中第一批“上海公益基地”、上海市第一个“志愿服务文化示范点”……
十年间,我参与了推动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诸多工作,也见证了上海市的医务社会工作政策体系逐渐完善,医务社工人才队伍培养更受重视,医务社工服务专业化持续向好,医务社工行业管理规范评估等制度逐步建立,也探索出了很多本土化实务路径。可以说,医务社会工作改变了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更表明基层医疗机构整个服务理念的改变——从心理慰藉、情绪疏导、家庭支持重建、社会支持强化,到医患互动调适、社会功能恢复。医务社会工作改变了过去医院所呈现出的固有形象,不再是单纯的医病单元,而是既可医病,也能倾诉,更能取暖的地方。
▲作者为学员进行现场督导
这十年间,除了上海,我国其他地方的医务社会工作也“崭崭头角露峥嵘”。我在专注于实务之余,乐见并积极投身于以政府为主要驱动力推进专业、行业成长的过程中。从参与到发展规划和政策制订,到执笔起草我国第一份省级区域性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再到参与推动更广阔范围内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进程……一步步走来,我享受着借机向政府部门倡导营造更友好的专业发展空间,也醉心于与南北东西的同道交流实务收获促进能力提升,更沉浸在奋笔疾书力贡献绵薄的自身专业认知,力争从机构、行业、社会多维度助力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专业队伍茁壮成长,推动理论研究、教学督导和实务实践全面开花。我收获着埋身于专业实践的种种乐趣,深感与诸多同行、行政管理者、学者共同努力,倡导、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蓬勃发展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我也很骄傲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贡献了自己的专业之力!
改革开放的劲风越吹越猛,民族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我相信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势头会更加强劲——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务督导体系建设、学科伦理建设、中国医务实践基地建设等等,这些已在进行中或规划内的重点工作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医患的效果更加明显。希望在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100年,医务社会工作迎来更多的“第一”和“首个”,迎来学科发展的第二次巨变。
(作者系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社工部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兼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周佩滢
制作:谢霄
审校:闫薇
审核:许娓
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吧!